登陆注册
1787700000039

第39章 兵学名句——战争智慧(5)

【译文】天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民众有经常从事的生业。君主能同民众共安生业,天下就会安静。所以说最好的政治是顺应民心进行治理,其次是宣扬政教以感化民众。民众被感化就会服从政令。所以,天道无为而能生长万物,民众无需施舍就能丰衣足食,这就是圣人的德治。

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出自《六韬·顺启》)

【译文】器量盖过天下,然后才能包容天下;诚信盖过天下,然后才能约束天下;仁爱盖过天下,然后才能怀柔天下;恩惠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保有天下;权势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不失天下;遇事果断毫不犹疑,就像天体运行那样不能改变,像四时更替那样不可变化一样;这六个条件都具备了,然后就可以治理天下。

故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杀天下者,天下贼之;彻天下者,天下通之;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出自《六韬·顺启》)

【译文】所以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天下人就欢迎他;使天下人受祸害的,天下人就反对他;使天下人生存的,天下人就赞美他的德行;使天下人遭到杀戮的,天下人就仇视他的残暴;顺应天下人意愿的,天下人就归附他;造成天下人贫困的,天下人就憎恶他;使天下人安居乐业的,天下人就把他当作依靠;给天下人带来危难的,天下人就把他看成灾星。

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出自《六韬·三疑》)

【译文】进攻强敌,一定要怂恿他,使其恃强骄横;放任他,使其猖狂自大。敌人过于强横,必遭挫折;过于狂妄,必致失误。

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出自《六韬·三疑》)

【译文】要进攻强大的敌人,必先助长它的强暴;要离间敌人的亲信,必先收买敌人的心腹;要瓦解敌人的军队,必先争取敌国的民心。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出自《六韬·三疑》)

【译文】运用计谋,以周密最为重要。

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出自《六韬·论将》)

【译文】所谓将帅的五种美德就是:勇敢、明智、仁慈、诚信和忠贞。勇敢就不会被侵犯,明智就不会被扰乱,仁慈就会爱护士卒,诚信就不会欺骗别人,忠贞就不会怀有二心。

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放置将不可不察也。(出自《六韬·论将》)

【译文】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国家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将帅手里。将帅,是国家的辅佐,为历代君王所重视,因此任命将帅不可不认真审察。

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出自《六韬·将威》)

【译文】将帅通过诛杀地位高贵的人来树立威信,通过奖赏地位低下的人来体现圣明,通过审慎而严明的赏罚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

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出自《六韬·励军》)

【译文】士卒并不是天性喜欢死亡、乐于伤残,而是由于将帅关心自己的冷暖和饥饱,体恤自己的劳苦,因此深受感动而甘心尽力报效。

势因于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陈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出自《六韬·军势》)

【译文】作战的态势要根据敌人的行动而决定,战术的变化产生于敌我双方的临阵对垒,奇正的运用来源于将帅无穷的智慧和思考。

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出自《六韬·军势》)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的,取胜于军队动用之前;善于消除祸患的,能够消除祸患于未然;善于打胜仗的,能够取胜于无形之中。最高明的作战是不战而使敌人屈服。

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出自《六韬·军势》)

【译文】凡是未战而先胜的,都是先示弱于敌,然后进行决战,这样便可事半而功倍。

善战者,居之不扰,见胜则起,不胜则止。(出自《六韬·军势》)

【译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按兵待机不被假象所干扰,看到有胜利的把握就进攻,没有获胜的可能就停止。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出自《六韬·军势》)

【译文】用兵的害处,最大的是犹豫;军队的灾难,最大的是狐疑。

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出自《六韬·奇兵》)

【译文】古代善于用兵的人,并不是能战于天上,也不是能战于地下,其成功与失败,全在于能否造成神妙莫测的态势。能造成这种态势的就胜利,不能造成这种态势的就失败。

不知战攻之策,不可以语敌;不能分移,不可以语奇;不通治乱,不可以语变。(出自《六韬·奇兵》)

【译文】不懂得攻战的策略,就谈不上对敌作战;不会机动使用兵力,就谈不上出奇制胜;不通晓军队治乱的关系,就谈不上随机应变。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出自《六韬·兵征》)

【译文】胜败的征兆,首先在敌人精神上表现出来。

《三略》简介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与《六韬》齐名。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统率将领的办法,是务必要争取英雄的归心。把禄位赏赐给有功的人,使众人理解自己的志向。所以,与众人追求的目标相同,这个目标没有不实现的;与众人憎恨的敌人相同,这个敌人没有不完蛋的。

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国治家安,是由于得到了人心;国亡家破,是由于失去了人心。因为所有的人,都愿意实现自己的志向。

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弱小者容易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强大者易于受到人们的怨恨和攻击。

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既能柔,又能刚,则国运光明;既能弱,又能强,则国势昌盛。单纯用柔用弱,则国力必然削弱;单纯用刚用强,则国家必然灭亡。

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支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治理国家的原则,在于依赖贤士与民众。信任贤者如同自己的心腹,使用人民如用自己的手足,政令便不会有什么纰漏了。这样,行动起来便会像四肢与躯干一样协调,像各个关节一样互相照应,像天道运行一样顺乎自然,灵巧得没有一点造作痕迹。

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世上的君主能以礼祭祀祖先,却很少能爱护自己的民众;尊敬祖先是亲亲之道,爱护民众才是为君之道。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英雄是国家的骨干,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得到了骨干,获取了根本,便能够政令畅通,民无怨言。

蓄恩不倦,以一取万。(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不断地施恩惠于士卒,便可以赢得千万人的拥护。

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出自《三略·上略》)

【译文】喜爱好人而不任用,厌恶坏人而不贬斥,有才有德的人被迫隐退,品行恶劣的人却当权执政,这样,国家必定要蒙受其害。

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出自《三略·中略》)

【译文】不要让能说会道的人谈论敌人的长处,因为这样会惑乱人心;不要用仁厚的人管理财务,因为他会曲从于下属的要求而浪费钱财。

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谋。(出自《三略·中略》)

【译文】义士是不会替不仁不义的人去卖命的,明智的人是不会替昏聩的君主出谋划策的。

非计策,无以决嫌定疑;非谲奇,无以破奸息寇;非阴谋,无以成功。(出自《三略·中略》)

【译文】不运筹谋划,是没有办法决嫌定疑的;不诡诈出奇,是没有办法破奸平寇的;不秘密谋划,是没有办法取得成功的。

圣人体天,贤者法地,智者师古。(出自《三略·中略》)

【译文】圣人能够体察天之道,贤人能够取法地之理,智者能够以古为师。

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所以,恩泽遍及于百姓,贤人就会归附他;恩泽遍及于万物,圣人就会归附他。贤人归附的,国家就能强盛;圣人归附的,天下就能统一。

求贤以德,致圣以道。(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使贤人归附要用“德”,使圣人归附要用“道”。

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亲,义者人之所宜,礼者人之所体;不可无一焉。(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道、德、仁、义、礼,五者是一个整体。道是人们所应遵循的,德是人们从道中所得到的,仁是人们所亲近的,义是人们所应做的,礼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这五条缺一不可。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弃置一个贤人,众多的贤人便会引退了;奖赏一个恶人,众多的恶人便会蜂拥而至。

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是无法用爵禄收买的;讲究节操的人,是无法用威刑屈服的。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圣明的君主进行战争,并不是出于喜好,而是用来诛灭残暴,讨伐叛乱。

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惧而不敢失道。(出自《三略·下略》)

【译文】人和天道的关系,就像鱼与水一样。鱼得到水便可以生存,失去水肯定要死亡。所以,君子们常常是心存敬畏,一刻也不敢背离天道。

《吴子兵法》简介

《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吴子兵法》是在封建制度确立后,战争和军事思想有了显著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时,军队成分的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它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出自《吴子兵法·图国》)

【译文】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

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出自《吴子兵法·图国》)

【译文】因此,英明的君主,准备用他的民众去作战的时候,必先搞好团结然后才进行战争。

是以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出自《吴子兵法·图国》)

【译文】所以,圣人用道来安抚天下,用义来治理国家,用礼来动员民众,用仁来抚慰民众。

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出自《吴子兵法·图国》)

【译文】战争的起因有五种:一是争名,二是争利,三是积仇,四是内乱,五是饥荒。

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阵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具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出自《吴子兵法·图国》)

【译文】君主能将有才德的人加以重用,没有才德的人不予重用,那么阵势就已稳定了。民众安居乐业,亲敬官吏,那么守备就已巩固了。百姓都拥护自己的国君,而反对敌国,那么战争就已胜利了。

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出自《吴子兵法·料敌》)

【译文】用兵必须查明敌人的虚实而冲击它的弱点。

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起对曰:“以治为胜。”(出自《吴子兵法·治兵》)

【译文】武侯问:“军队凭借什么打胜仗?”吴起答:“治理好军队就能打胜仗。”

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出自《吴子兵法·治兵》)

【译文】所谓治理好,就是平时守礼法,战时有威势,前进时锐不可挡,后退时速不可追,前进后退有节制,左右移动听指挥,虽被隔断仍能保持各自的阵形,虽被冲散仍能恢复行列。上下之间同安乐、共患难,这种军队,能团结一致而不会离散,能连续作战而不会疲惫,无论用它指向哪里,谁也不能阻挡,这叫做父子兵。

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出自《吴子兵法·治兵》)

【译文】凡两军交战的场所,都是流血牺牲的地方。抱必死决心就会闯出生路,侥幸偷生就会遭到灭亡。

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出自《吴子兵法·治兵》)

【译文】因此说,用兵的害处,犹豫最大;全军失利,多半产生于迟疑。

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出自《吴子兵法·论将》)

【译文】文武兼备的人,才可以胜任将领;能刚柔并用,才可以统军作战。

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出自《吴子兵法·论将》)

【译文】用兵有四个关键:一是掌握士气,二是利用地形,三是运用计谋,四是充实力量。

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出自《吴子兵法·论将》)

【译文】一般说作战最重要的是,首先探知敌将是谁,并充分了解他的才能。根据敌人情况,采取权变的方法,不费多大力气,就可取得成功。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出自《吴子兵法·励士》)

【译文】发号施令,人们乐于听从;出兵打仗,人们乐于参战;冲锋陷阵,人们乐于效死。这三点,才是君主所应该依恃的。

《鬼谷子》简介

鬼谷子,姓王名诩(或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时卫国朝歌人。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鬼谷子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述有关谋略的理论。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出自《鬼谷子·捭阖》)

【译文】纵观古今历史,可知圣人生活在天地间,就是要以先知先觉的导师的姿态指导芸芸众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出自《鬼谷子·捭阖》)

【译文】事物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宿: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弛,或者紧张。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万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审察它的变化顺序,揣度它的权谋,测量它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优劣。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出自《鬼谷子·捭阖》)

【译文】假如想要畅所欲言地和对方辩论,坦白自己的内心,抒发自己的见解,最重要的是严密周详;假如想要不露心迹,隐藏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要深藏不露,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热门推荐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 宝宝很妖孽

    宝宝很妖孽

    她曾是A市的天才学生、泰拳界的骄傲,却意外死亡。当她再度睁眼,居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成为被家族抛弃,顶着废物名头被殴打致死的杨家“公子”时,昔日的废材便成了万世不出的天才,令整个异界为之颠覆。父母为隐藏她身上邪魔的秘密不惜和家族决裂,自此,她不要再做拖累他们的废物,定要成为他们的骄傲!不被家族承认?那便成为被各大家族争夺的习武天才,让杨家挫胸顿足,后悔不跌!尊严遭受践踏?那便狠狠还上一拳,再跺上三脚,让世人知道何谓犯我者,必诛之!后悔了?求饶了?对不住,小爷便生了这么个贱性,敬我者十倍还之,恶我者吾恒恶之!内力修炼,精神控制、召唤、炼药,这一切对她来说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本领。在这个充满阴谋和压迫,诡计与争斗的大陆,她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她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会把世界踩在脚下,君临天下,舍我其谁。当武者为了修炼内力散尽家财购买灵丹仙药却依然修为难进,而她却凭借着变异的元丹肆无忌惮的猛窜越级。更变态的是,她还是一个出色的炼药师。当召唤师为了契约一头魔兽费尽千万苦时,却有无数圣兽跑来向她大献殷勤:我是最强壮的圣兽,真正的战士,若你喜欢我还可以幻变成人形满足女主人的特殊要求。“滚!我已有上古神兽为坐骑。”而这该死的“小子”却不领情。当精神师拼着老命才能控制一头神兽为己所用时,而她却能翻云覆雨、搬山造物。管你什么神兽,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你还是死路一条。面对各方势力的拉拢,“臭小子”却死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死不挪窝,并给出超级言论:“不喜争斗、只喜美男”。人们在恶寒这个男人的怪趣味时,谁看清了她才是倾城容颜、绝色天下。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4)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让学生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不同于市面上一般的婴儿食谱,它涵盖了更多生活中必须掌握的育儿知识,如宝宝每个阶段的标准体重,如何度过长牙的烦躁期,提高睡眠质量,补足各种微量元素,等等,针对宝宝的每个成长细节都给予了新妈妈们细心的指导。妈妈最懂宝宝,妈妈最懂妈妈。本着分享的心情,有了这本书。编者想把更多的好妈妈喂养智慧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新妈妈能亲力亲为,给宝宝的每一餐都注入满分的营养和爱。
  • 爆宠

    爆宠

    一场雨林中的乱情,全身重伤的她被无情的凌辱而怀有身孕,但也让她从低贱的奴隶成为镜帝国的王妃。大婚之夜,她怀有身孕照样逃婚,带着他的孩子逃之夭夭。“孩子!抓牢你老妈的肚子,老妈带你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恶的女人,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本王也要把你抓回来!本王的孩子你休想带走!”“想抓我!你以为老娘是软柿子?”怀孕又如何,毁容又如何,是奴隶又如何,她照样翻云覆雨,俯视苍穹,成就一方霸业,让整个大陆最杰出的男人为她争得头破血流,而自己拈花淡笑,独自妖娆!好友文文推荐:埖埖的文文岚赏弃妇要休夫:暮阳初春总裁姐夫好凶猛艾晓朵戏宠………...................................................................................本文诚招收藏者,待遇优渥,不包吃包住,不过包看。不包五险一金,但包N险N惊。每天上班时间只需几分钟,打卡制(留言投票),无假期。有意应聘者请点放入书架那个按钮,无需面试,来者不拒。此文的群:100359218,进群说角色名字即可。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蜜爱帝国王妃》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命运薄荷糖

    命运薄荷糖

    你是传说中的路痴吗?爱情的路痴,生活的路痴,还是成长的路痴?什么才是你内心深处一直苦苦追寻的东西,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闻香识女人,属于你的味道又是什么?你身边的他们是酒肉朋友,还是患难之交?从洗澡习惯一览无余你的真性情。你的善良指数、无耻指数、恶魔指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