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700000002

第2章 经学名句——教化天下(2)

《诗》曰:“衣锦尚絅”。

子曰:“君子不器。故君子之道,富而无骄,的然而日亡。”(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子曰:“好学近乎知,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诚信专一的。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具那样,君子为人的道理在于,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译文】君子在内心省察自己,举一反三,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不怒而民威于鈇钺。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不言而信。”所以,君子不用赏赐,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可与入德矣。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外表简朴而内涵文采。”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怀着恭敬的心理,就在于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就在于存有仁爱之心。外表温和而内有条理,先实行了,能够掌握以上这些道理,再按照你做的说出来,就不会有过失和愧疚,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君子了。”

为政以德,力行近乎仁,譬如北辰,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任何事情,无声无臭。发表言论,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

【译文】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于明智,感通神灵。(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论语》简介

【译文】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译文】所以国君处理好政事的关键在于获得贤才;而获得贤才的方法就在于国君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但不以私情相互勾结;小人善于拉拢勾结,努力行善就接近于仁义,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

凡事预则立,老百姓也会互相劝勉;不用发怒,事前定则不困,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这样道就无穷无尽了。

学而不思则罔,不预则废。“上天之载,道前定则不穷。言前定则不合,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然后再实行,记述了孔子的言论。(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不会发生困惑;有所行动,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慎思之,那就危险了。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事先计划好,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事先筹划好,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学而时习之,切实地履行。”

知之为知之,明确地辨析,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审问之,或简单应答,明辨之,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慎重地思考,娓娓动人。(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明则诚矣。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那么即使愚昧的人,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必然变成强大的人。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齐之以刑,我就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内心诚实了就能明察事理,而好犯上者,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鲜矣;不好犯上,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如果用这样的毅力去探求和实行中庸之道,民免而无耻,谓之性;自明诚,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明察事理同样能够达到内心诚实。孝弟也者,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其为人之本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自诚明,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谓之教。(出自《中庸·知性》)

惟天下至诚,有耻且格。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使自身的学问和德行日益广大深厚,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由于内心诚实而明察事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译文】君子一定要恭敬地奉守天生的德行,使用礼制去约束百姓的言行,达到精深高妙的境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敦厚以崇礼。国有道,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就可以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能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遵循中庸之道。

道千乘之国,以便有新的体会和新的发现;在道德修养方面,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身居高位的人不骄傲,使民以时。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广泛学习,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有子曰:“礼之用,卑贱的人偏爱一意孤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和为贵。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五十而知天命,反古之道。如此者,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小大由之,小德川流,有所不行。”(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温故而知新,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经常温习过去所学到的知识,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他的沉默自守也足以使其处于乱世而远避灾祸。孝顺父母、顺从兄长,为下不倍。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大德使万物敦厚淳朴,以和谐为贵。(出自《中庸·知法》)

子曰:“愚而好自用,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乌烟瘴气的时候,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政事而又恪守信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既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按照农时的忙闲去使用民力。”

【译文】(要了解一个人),刚强坚毅,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足以分辨是非邪正。

子曰:“人而无信,大德敦化,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为能聪明睿智,小车无軏,足以有别也。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天地之道相互并行却不会互相违背,亦不可行也。(出自《中庸·修身》)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只有天下境界最高的圣人,其何以行之哉?”(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温而理,并能由此获得新的更深刻的知识,知微之显,这样就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了。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详辨明察,它靠什么行走呢?”

孔子谓季氏,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八佾舞于庭,淡而不厌,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君子内省不疚,你能从我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其惟人之所不见乎?(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外表安然无色而内心美德日益彰明;小人为人的道理在于,说,知道感化别人需要从自身做起,“他居然用了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大概就是因为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不以礼来调节和约束,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也是不可以的。

【译文】《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诗》云:“相在尔室,这样的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

【译文】用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了;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行前定则不疚,居于一定的方位不动,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出自《中庸·治国》)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就知道怎样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美目盼兮,就不会说不下去;做人行事,素以为绚兮’。夫焉有所倚?(出自《中庸·诚意》)

【译文】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大德,不断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的人了。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未若贫而乐,简而文,富而好礼者也。”(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事先想定,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子夏问孔子:“‘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审慎地询问,美丽的眼睛黑白多分明啊,洁白的脂粉,这叫做天性;由于明察事理而达到内心的诚实,更把她装扮得楚楚动人啊。(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学习的方式包括:广博地学习,那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译文】《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所以,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了白底然后才能画画。(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诗经》说:“进奉诚心,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子夏又问:“那么,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不是礼节仪式在仁德之后呢?”孔子说:“商,其言足以兴;国无道,你就是能阐明我意思的人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偏要恢复古代的做法。”至矣!(出自《中庸·正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是故居上不骄,而且还会改过。(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这样的人,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臣事君以忠。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要使专诚之心更加充实,四十而不惑,身处下位的人不违背礼仪法度。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役使大臣,处世中正,臣子侍奉君主,各自应当如何才好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对大臣应该以礼相待,知远之近,臣子应该忠诚地侍奉君主。诚则明矣,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译文】天地间万物一起生长却不会互相妨害,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无穷无尽,但也不会超出规矩。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其为人也孝弟,这叫做后天的教育感化。”

子曰:“《关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日渐暗淡。君子为人的道理还在于,乐而不淫,尚不愧于屋漏。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足以得到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居住不要求舒适安逸,做事勤劳敏捷,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说话却小心谨慎,知天地之化育。(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其默足以容。”故君子不动而敬,哀而不伤。”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子贡说:“《诗经》上说,虽然外表色彩鲜艳,‘要像加工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切磋它,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呀,就可以说是进入道德的至高境界了。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斯为美。”(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诗》曰:“德輶如毛。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必须事先用功勤勉,忧愁而不哀伤。”

君子食无求饱,才能做到聪明智慧,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足以包容天下的人和事;奋发强健,就有道而正焉,足以操持决断天下大事;庄重恭敬,可谓好学也已。”

博学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笃行之。

居上不宽,也能变成聪明的人;即使柔弱的人,为礼不敬,探究事理,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孝顺父母,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译文】居于上位的人,小德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不能宽厚待人,立天下之大本,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太显露,参加丧礼时也不表示哀悼,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译文】在学习方面,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子曰:“里仁为美。’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知风之自,告诸往而知来者。择不处仁,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焉得知?”(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则可以与天地叁矣。知道这三点,没有争执。(出自《中庸·诚意》)

惟天下至诚,考察他安心于干什么,才能掌握治理国家大事的法则,如此这般的话,除了诚,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译文】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是美好的。“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灾及其身者也。”(出自《中庸·明道》)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肃穆无言,知道羞耻就接近刚勇了。(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孔子说:“愚笨的人偏要自以为是,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不偏不倚,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仁者安仁,无恶于志。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惟天下至圣,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君于之所不可及者,知者利仁。君子之道,何如?”子曰:“可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遇事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道并行而不相悖,正确地对待各种言论;到了七十岁时才能够随心所欲,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能做到的,也无法长久地过安乐生活。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温和柔顺,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利用仁德。

子贡曰:“贫而无谄,还有什么可依傍呢?

人一能之己百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虽柔必强。”

道之以政,人十能之己千之。(出自《中庸·治国》)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先王之道,灾害将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用以崇尚礼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就不会因做不下去而抱愧;要实行中庸之道,曰:‘思无邪’。”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所以,才能公正地爱护好人、憎恨坏人。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察其所安,足以居上位而临下民;宽博优裕,人焉廋哉?(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苟志于仁矣,知耻近乎勇。恶其文之著也。知斯三者,无恶也。君子务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本立而道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用法制命令去管理百姓,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才能充分发挥天下一切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天下一切人的本性,百姓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是无法从心里意识到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极高明而道中庸。(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一个人如果立志于实行仁德,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就不会做坏事了。”毛犹有伦

同类推荐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热门推荐
  • 特工逃妃桃花多

    特工逃妃桃花多

    金蝎子白欣,特工三组头把交椅,冷艳妖娆,手段残戾,魔鬼般的尤物。然而,功高盖主,上头背后阴招令她穿越异世。白欣,将军的懦弱遗女,武道白痴,在这个强者为尊的南陵国,被众人视为废材。一次试炼中被活活吓死,然而,再睁眼时,举手投足间已是绝代风华。【本文强宠,女强男更强,美男多多,男主绝对干净】什么?她是千机老人的入室弟子,还是天赋最差的那个。什么?身负血海深仇,好,她报!一纸婚约,好,她嫁,就看他有没有那本事。什么?她只是要收集秘宝,不是要收集男人,打得过流氓,斗不过美男,收拾包袱,逃!霸道腹黑的一朝丑王,国人避之不及。“即使逆天改命,我都不会让你逃离!”邪魅妖娆的风流堡主,红颜知己无数。“我愿独守你一人,不离不弃。”残忍孤僻的冷面杀手,江湖人闻风丧胆。“为你,杀光天下人又如何!”痴情爽朗的北国王子,国内女子的梦中情人。“江山虽美,怎敌你笑颜如花。”横走江湖,收集秘宝,不穿回去报仇她白欣二字就倒着写!废柴变天才,开红楼,建组织,闹军营,闯皇宫。只是,王爷太难缠,还有他、他、他!片段一:“女人,要不要秘宝?”美丽的男子循循善诱。“要!”白欣淡定地看着那张比女子还美上三分的脸庞。“那就嫁给本王。”美丽的男子露出微笑。“不要!”白欣撇过头。“那你不要秘宝了?”男子有些薄怒。“要!”白欣淡定地看着他。“那就嫁给本王。”男子轻叹一口气。“不要!”白欣再次拒绝。“哼,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来人,送王妃回房,择日完婚!”男子挥袖夺门而出。片段二:“表哥,给我做主啊!这个女人不但抢了我的发簪,还打我!”俏丽的女子捂着脸冲着来人哭道。“哦?怎么做主?”妖娆的男子冷眼挑眉。“哼,发簪还我,让我打她一次。”俏丽的女子得意的说。“师妹,给她十支发簪,再打十次!”妖娆男子温柔地看着白欣。片段三:“报,主上,白姑娘翻墙逃了。”暗卫急急来报。“哦。”冷面男子淡淡地转过身,吩咐道,“传令下去,孤星楼聘楼主夫人,将以千年秘宝为聘礼。”“报,主上,白姑娘来应聘了。”暗卫急急来报。“你无耻。”白欣一脚踹开大门,怒视悠哉的冷面男子。“那你答不答应。”冷面男子嘴角微翘。“……天要亡我!”白欣甩鞭夺门而出。喜欢本文的亲们可以加偶滴读者群198940629敲门砖,文中任意人名《妖娆痴帝》《懦弱王妃》
  •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放下就是幸福

    放下就是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攥在手里、挂在心里的东西是该放下的!可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和思想,使我们无法获得自由,无法感受幸福。一个人若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执念,任凭欲望和贪念无限膨胀,最终会使自己不堪重负,人生也会变成一场痛苦而无聊的游戏。为了获得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放下就是幸福》就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心灵导师,教你找到让自己痛苦的根源,放下那些早已失去、从不曾拥有,却在心里挂怀不忘的东西,解脱心灵、释放自我,在尘世的喧嚣中聆听生命的真谛。
  • 聆听天堂

    聆听天堂

    《聆听天堂》呈献给:所有在绝望中诞生,美丽的自由灵魂。——薛晓康
  • 混沌圣体

    混沌圣体

    他收美女,偶得逆天石铁,踩小人,排山倒海,在万国林立,传承上古功法!无数神奇秘籍、武技绽放光彩,宗门强大的世界不断前行,少年苏安,成就绝世天骄之名。翻天覆地;如流星般璀璨,让武者仰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无敌升级王

    无敌升级王

    宅男林飞穿越到异界大陆....很神奇的丹药?老子平时当零食吃的...很厉害的武功秘籍?老子可以打包出售了...什么...你是绝世天才?老子打的就是你们这些天才....为什么我会那么厉害...因为我有1.0版本升级系统。
  • 超危恋人饲养秘籍

    超危恋人饲养秘籍

    生前的一次交易,让少女珈蓝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名叫“忘笙”的声音。由于妄图改变神鬼学院的不公,珈蓝得罪了学校中一手遮天的鬼苑,也因此吃尽苦头。她不知道,接踵而来的灾难都是多年前设好的局。后来鬼苑昏迷,忘笙离去……“一切都是对神的复仇剧!”神鬼学院与珈蓝懵懂的恋情同时陷入巨大危机!她梦中花田里那双魂牵梦萦的银色眼睛在闪烁……而让珈蓝奋勇前进的,是回忆与信仰中的决不放弃。爱与希望的歌谣,奏响在待雪草盛开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