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100000025

第25章 再婚难题:母女俩要谁?

对伊尔莎有欲望。

爱因斯坦就在与米列娃离婚不到4个月后,1919年6月2日,他的感情人生梅开二度,即与他的表姐(同时也可以说是堂姐)爱尔莎正式登记结婚。

当时,这个决定让爱因斯坦的朋友们也颇感吃惊。

其实,爱因斯坦自己也有些勉强。

因为其中有他寡居的母亲波林的施压。不久,她也搬来与他们同住了。

此时爱因斯坦40岁,爱尔莎43岁。

但要不是当时一道难题横在爱因斯坦的心坎里,让他举棋不定,难以取舍,也许他们结婚的日子还更要提前。

这道难题也许并不比什么狭义、广义相对论容易--当然是对于爱因斯坦来说。

那就是,他究竟是娶爱尔莎,还是娶她的女儿伊尔莎?

不管怎样,爱因斯坦总算从一场不幸福的婚姻中脱身而出了,似乎可以开始他一直想要的那种新生活了。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他又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年轻、漂亮的伊尔莎。

爱尔莎带着与前夫生的两个女儿生活在一起。伊尔莎(Ilse)是埃尔莎的长女,长得很是俊俏、妩媚,1918年刚满20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妙佳年龄。爱因斯坦和她们母女住在一幢房子里,天天有接触,感情丰富的爱教授难保不对她产生非分之想。

事实上,伊尔莎给爱因斯坦当秘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他应奥斯陆大学学生联合会的邀请去挪威作短暂访问的时候,陪伴他的是女儿伊尔莎而不是母亲爱尔莎。为此,他对朋友马克斯·博恩解释道:“她更健康,更务实。”

所以也有朋友提出,或许爱因斯坦与伊尔莎结婚更加合适。

面对这个提议,大度、清醒的爱尔莎便将主动权让给爱因斯坦,让他自己拿主意。爱因斯坦实在无法定夺,只好长时间不置可否。

本来伊尔莎要嫁给爱因斯坦也未尝不可,但她对爱因斯坦爱上自己仍感到非常困扰,因为她也知道母亲和爱因斯坦的关系。

为此,不知所措的伊尔莎只得写信给朋友乔治·尼古莱请救:“昨天,这个问题突然提了出来:阿尔伯特究竟想和妈妈结婚还是和我结婚。阿尔伯特拒绝作出任何决定,他可以和两人中的任何一个结婚。”由于情况特殊,她在信文的上方写道:“看完此信请立即销毁。”但尼古莱显然并没有照办。

伊尔莎在给尼古莱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知道爱因斯坦非常爱我,也许超过了一切可能爱我的男人,他昨天甚至自己也对我这样说了。”她透露爱因斯坦曾经承认,他和她在一起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性欲。

不过,在有过最初短暂的一段时间倾慕、依恋(其中当然不乏爱的成分)爱因斯坦之后,伊尔莎其实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爱上他。她说:

“如果两个不同类型的人之间确实存在着友谊和同志之情,他们之间当然应该是像我对爱因斯坦的这种感觉。不过我从来没有在身体上有接近他的愿望或者最轻微的渴望,也从来没有感觉到这种欲望。而他却相反--至少在最近。他本人甚至对我承认,对他来说,要管住自己是多么困难。”

没有激情,伊尔莎无法维持一段婚姻,而且她也害怕会变得不再爱他,甚至怨恨他。她认为,她对他的感情还不足以使自己和他结为夫妻。“最后一点,但一样重要,到头来我会觉得自己像个卖身为奴的女人。必须承认,这有点儿不合常情。(虽然阿尔伯特坚持说这些都是社会偏见。)”

伊尔莎很怀疑爱因斯坦可能是想有一种三角式的家庭生活(今天的人则时尚地称为3P),他可以因此同时享有爱尔莎的烹饪和社会关系,以及和伊尔莎的性关系。伊尔莎说,爱因斯坦还告诉她,如果她不想为他生小孩的话,那么她不嫁给他会更好些。“我也的确没有这种愿望。”她声称。

此外,伊尔莎还觉得:“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的母亲才刚刚接近自己的目标。如果我在这个节骨眼上和她竞争,我实在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公平。也许您会觉得奇怪,我这个20来岁的傻丫头居然要做出如此严肃的决定。我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这使我感到非常难过。帮助我!”

好在她并不需要别人帮助。爱因斯坦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娶了母亲,而放了女儿。

他俩有关系吗?

当时还有一个原因是,伊尔莎比较爱慕虚荣,不够朴实,爱因斯坦对她是有一些保留意见的。

虽然结果如此,但最初爱因斯坦毕竟喜欢过漂亮姑娘伊尔莎,甚至到了决定是否娶她的地步;毕竟伊尔莎也并不是对他一点不动心,并没有坚决拒绝嫁给他;而且,他们毕竟曾长时间生活在一片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按照他激动、热烈的情感,再说他也承认,与伊尔莎在一起时“他很难控制自己的性欲”,并亲口向她示爱--那么,他有没有和伊尔莎发生过身体关系,有没有“老牛吃嫩草”,而成为伊尔莎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呢?

至少,热切、深情的对话,火热的搂抱、亲吻、爱抚……这些总是有的吧?

对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找不到确凿史料了,包括爱因斯坦、伊尔莎、爱尔莎,当事人都没有说明,所以我们也无从知晓,不敢妄说。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猜测一下。而且,这个可能性也并不是完全没有。

直到4年后,即1923年,25岁的伊尔莎·爱因斯坦才终于嫁给了荷兰人鲁道夫。

1934年5月中旬,爱尔莎已陪着丈夫爱因斯坦在大洋彼岸安顿下来1年多了,而留在欧洲大陆的大女儿伊尔莎则患上了癌症。爱尔莎怀着一颗悲伤的心,再次漂洋过海回去看望正在绝症之中痛苦挣扎的伊尔莎。尽管爱尔莎求他,爱因斯坦还是决定不和她一起去。一则工作繁忙,抽不开身;二则非常危险,德国法西斯分子到处布置有人,企图暗杀他。

伊尔莎已经病得很重,由她的妹妹玛戈特照顾。据爱尔莎的另一女婿、玛戈特的丈夫马里安奥夫说,伊尔莎认为她的病是身心失调引起的,因此她宁愿接受心理分析而不是正规的治疗。伊尔莎在8月份病故,她的骨灰埋在荷兰她丈夫居住的地方。

爱尔莎从欧洲回来后因过度悲伤而病倒,在家休养了好几个月才恢复社交生活,2年后自己也在异国他乡病逝。

爱尔莎的小女儿玛戈特则来到了美国,与母亲、继父爱因斯坦一起生活,并成为爱教授的养女,陪伴、照料他终生。

同类推荐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邪王你马甲掉了

    邪王你马甲掉了

    【正文+番外完结】一朝穿越,她成了凤元王朝的草包公主?长的比花娇,名声比屎臭,位置还没坐热,便被贬回安伯侯府不受宠的嫡小姐。姨娘阴毒,庶妹伪善,生父更是冷血无情……个个恨不得对她杀之后快,却不知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她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她!某日夜黑风高之时,她好心搭了一把手,来年她收获了一个美貌绝伦的腹黑王爷。初时,她得意洋洋的捏着他的双颊逼迫:“宝贝,叫一声姐姐听听!”后来,他挑起她的下颌,眯着眼诱哄:“心肝,叫一声夫君听听!”这是一个老男人和一个小女人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 现代逍遥少爷

    现代逍遥少爷

    一个万年传承,古老而神秘的修真家族的唯一传人。他自小聪明绝顶,天生身具神魔之体,成为数千年来唯一一个能够修炼《神魔诀》的人。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他却一次偶然的条件下连跳几级,修炼到了分神期的境界。从此,原本就想在世俗世界逍遥快活的他,开始了他进入世俗世界之旅,更是把商海筹谋,寻幽探密当成了他在世俗世界的乐趣。而在全国以及世界的行走中,林天石也不断的发现很探索了很多古今中外的神秘之地,从中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迷!
  • 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有关大舅的话题

    有关大舅的话题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1984:汉英对照

    1984:汉英对照

    本书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恐怖世界。故事讲述的是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大国瓜分后的社会场景,主人公正处在三国之一“大洋国”,此时的世界战火纷飞,国家高度集权,以统一历史和语言、拆散家庭等方式维持运转,监视人们的行为,控制人们的思想。书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触目惊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魔王独宠呆萌妃

    魔王独宠呆萌妃

    一朝穿越,原本在现世里无依无靠的孤儿变成了王爷的庶女,本来以为能够过上好日子,却没有想到遭人计算被逐出王府,在跨出王府的那一刻,宫小暖就暗暗发誓,再见之时定是你们的忌日。他是人人都敬畏的魔王,却只独宠她一人,只倾心她一人。他深情:“即使知道是利用,我也心甘情愿。”她不屑:“我也只是个替身而已。”他说:“以后,我只为你终守一生。”她不言。历经磨难,历经风雨,她一直被伤害的内心是否可以渐渐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