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100000017

第17章 爱尔莎再次出现

再度邂逅表姐。

在与米列娃分居期间,孤独的爱因斯坦不仅得到了他叔叔和表姐爱尔莎的帮助,同时也获得了另一段爱情。与发妻情绝义尽,及与表姐重温鸳鸯接踵而至。

1911年,当时已经是知名教授的爱因斯坦前往布拉格工作(今捷克首都,此年爱博士已被该市的德意志大学聘为教授)。那时他经常独自外出旅行,而把米列娃、孩子们撂在家里。凭借着女人的直觉,米列娃感到大祸临头。果然,爱因斯坦不久之后就开始跟他的表姐爱尔莎热恋。

1912年4月的复活节,爱因斯坦回了一趟柏林,他母亲波林那时住在那里。他重逢了多年不见的表姐兼堂姐爱尔莎,两人再次建立了联系。爱尔莎比他大3岁,4年前与丈夫洛温塔尔(Lenthal)离了婚,于是又恢复了父姓Einstein,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女儿生活。他们两人小时候就认识,阔别多载,如今突然邂逅,心情当然既激动又高兴。

这时的爱尔莎36岁,虽然是一个中年离婚妇女,还带着孩子,“半老徐娘”,外加又是“拖油瓶”,但她金发碧眼,谈吐幽默,举止优雅,颇有贵妇人的气质,并有成熟女人的风韵,显然颇有魅力。更何况,他们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以及深厚的感情基础。于是,刚刚当上教授的有妇之夫爱因斯坦,仍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开始了地下恋情。

当时,他与米列娃的关系正处于危机状态,爱尔莎也离婚不久,两人彼此安慰,一起散步、聊天,甚至调情。随后,他们通信来往不断,在信中相互吐露了爱慕之情,其在德国南部童年时就有的友谊旧情复燃。正如《爱因斯坦全集》的编辑所说,爱尔莎“成了他躲避与米列娃一起过那种会使人心力交瘁的生活的避难所”。

5月底,他们一起到柏林城外的万塞进行了一次旅行,也许发生了一些浪漫的关系。显然,当初就并不支持爱因斯坦与米列娃结合的母亲波林,对他和爱尔莎相好表示了默许。波林很喜欢爱尔莎,爱尔莎也把她照料得很好,算是走了“上层路线”。

爱因斯坦自己的感受是这样的:“当我想到我们到万塞的旅行时,我仿佛是到了天外天了。如果我能再去一次,不管什么代价我都肯给。”

但是,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矛盾的感情使他极为烦闷。而且他深信,继续发展与爱尔莎的感情,不会有好的结果。当他重新回到米列娃身边后,他对和爱尔莎的关系似乎又感到了绝望。就在两人从万塞旅行回来后不久,他便写信断绝了这段罗曼史:

“我感觉到,如果我们建立更紧密的依恋,这对我们两个人和所有其他的人都没有任何好处。因此,我今天最后一次写信给您,再次使自己听任于这一无法避免的事,您也必须同样去做。您知道,并不是心里的冷酷或者缺乏感情才使我这样说,因为您知道,和您一样,我也无望地背负着我的十字架。”

但爱因斯坦显然并不是那么决绝:

“……如果您有困难的时候,或者除此以外您觉得需要向什么人吐露心声,那么请记起您还有一个表弟,无论是什么问题,他都会同情您。”

这种关系在近1年之后又得到了恢复。1913年3月14日,爱尔莎以祝贺爱因斯坦生日为由,给他写信。爱情如决堤的洪水,实在难以阻挡,爱因斯坦很快回复了。从此,他们的通信越来越密切。

为了不引起米列娃的怀疑,爱尔莎一般都把她那些情意缠绵的情书寄到爱教授的工作单位。爱因斯坦的回信则被她用纸包好,细心珍藏,上面还写上“能引起对最幸福时光之回忆的最美好信件”。

爱尔莎还悄悄不断地通过邮局,给爱因斯坦寄去他喜欢吃的食品。她告诉他卫生常识,并给他寄去一把牙刷。他的个人卫生果然有了显著改观。

爱因斯坦回信说:“我应该爱上某人,不然我的生活太寂寞了。我爱的这个人就是您,对此我无法摆脱,我不要您的同意。”

此年7月,爱因斯坦告诉爱尔莎,他来年会去柏林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经常见面了,“我还在盼望着如何将要在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此年8月,他又偷偷去了一次柏林,见到了爱尔莎。为了去会情人,爱因斯坦瞒过老婆不讲,甚至还打算放弃出席巴黎的数学哲学会议。回来以后,他又开始写那些甜蜜的情书了:“我又在苏黎世了,但是再也不同以往了。现在我有了某个可以以真正的乐趣想起并为她而生存的人了。”他同时宣布,他已经搬到一间单独的房间,并且避免和米列娃单独在一起。

他肉麻地写道:

“今天我才刚刚收到您的来信,就已经坐下来准备给您写回信了,这真有点丢脸了。但是我和您一起心满意足地度过的那些时间,给我留下的是对愉快的交谈和亲密的共餐如此的渴望,以至于我无法抗拒的要伸手去拿那些能代替现实的可怜的纸……”

他美好地憧憬: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一起营造一个吉卜赛式的小家庭,那该多么美啊!您完全不会知道,这样一种只有微薄的需要、不必伟大的生活会有多迷人。谁会说我们不可能实现这样的一天?”

啊,这就是爱博士、爱教授,一位大人物的“小样”!

夫妻感情恶化。

而那个“不能解雇的雇员”与“十字架”米列娃终于知道了事情真相,夫妻关系更加恶化。她与爱因斯坦大吵了一架以后,从此两人彻底分居,形同陌路。

1914年,爱因斯坦正准备迁家前往柏林,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和柏林大学工作时,米列娃便竭力要阻止他。爱因斯坦对此大为恼火。

原来,从初恋时起,爱因斯坦就和米列娃一样,一直对德国没有好感,讨厌那里的城市和社会现象。可是,爱因斯坦从布拉格回苏黎世后不久,竟突然答应了柏林普鲁士科学院的聘请。丈夫的这一转变,使米列娃难以接受。她决定和孩子暂留苏黎世,让丈夫先去。

米列娃原本认为,她与丈夫的分离是短暂的,很快爱因斯坦又会回到她的身边来。可是,她和孩子们苦苦等待,一直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仍然未见丈夫重返苏黎世。

再说,爱因斯坦与米列娃分手后,他们的两个儿子汉斯·阿尔伯特和爱德华一直跟着母亲在瑞士生活,这对爱因斯坦和儿子们的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大儿子汉斯已经懂事,开始怨恨父亲无情。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得知儿子责怪他,知道这一定是米列娃在他们面前埋怨自己的缘故,就在给米列娃的信中冲她发火:“我不想求你同意我离婚。我的全部要求只是,两个星期写一封信给我,说说两个孩子的情况。”

有一次,爱因斯坦计划旅行但没有和米列娃商量,汉斯便写信责怪父亲:“您应该把旅行的事情告诉妈妈,因为我根本做不了主。如果您不尊重妈妈,我也不会和您去旅行的。”

爱因斯坦接到儿子的来信后很生气,他当即取消了去看望儿子的计划,并且在回信中说:“你的来信太无理了,我不会去看你们,以免不欢而散。”

然而,他很快开始后悔自己的鲁莽行为。他在给朋友桑戈的信中写道:“我犯了个大错误,一个有理智的人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爱因斯坦对儿子们的爱是显而易见的。他曾不止一次地夸奖汉斯:“他心地善良并且好学上进,我们的父子关系很好。”当听说汉斯在学习几何学,爱德华已经掌握乘、除法运算时,他在信中写道:“很高兴看到你们的来信。今天给你们寄一包玩具,不久我会去看你们,我要给你们讲很多有趣的事情。对了,汉斯,别忘练琴。”

爱因斯坦又在给米列娃的信中威胁她,如果儿子继续和他不和,他将断绝与他们母子三人的一切联系。

在一次吵架后,爱因斯坦愤而出走。米列娃请他回家--看来她还是想不惜一切代价将婚姻关系维持下去。爱教授在一张满是图式和计算公式的纸上,给她罗列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

他以书面形式通知妻子,如果要保持婚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你应当:A、保证我的衣物和被褥整洁;B、保证我的一日三餐,并把饭都拿到我的房间里来(也就是说,两人不要在一起吃饭);C、保证我的工作间整洁,将书房和卧室收拾得井井有条。但特别要提醒的是,我的办公桌别人不得使用。

2、放弃我们之间的一切关系,除非出席社交活动(只是要装装门面而已),特别不要让我在家里跟你坐在一起,跟你一道外出或旅行。你别指望从我这里得到温情,也别指望我指责你。

3、跟我交往要注意以下事项:A、你不要希望从我这里看到什么心软,也不要对我有任何指责;B、当你对我讲话时,如果我要求,你必须马上终止;C、在我的要求下,你必须马上离开我的卧室或办公室,不得反对。

4、你有义务在孩子面前不得以语言或动作蔑视我。

这显然是个单方面的“霸王条款”。面对这样苛刻得近似侮辱的要求,米列娃竟通过朋友,表示同意遵守。

婚外恋给爱因斯坦夫妻关系以致命的打击,一次米列娃的女友看到她红肿的脸,显然刚刚发生了一场“战斗”。

但爱因斯坦仿佛还嫌不够一样,进一步说:

“因为我不想失去孩子,并且也不想他们失去我,确切地说,也只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准备搬回去住。毕竟在发生了这一切之后,和你仍旧保持一种志同道合式的关系是做不到的。它将是合乎绅士规范的商务关系,所有私人事务都应减少到最低限度……我可以向你保证我这一方会正当行事,学会像对待任何一个陌生的女人那样对待你。”

他警告:如果不能保持他们之间公事公办的原则,他还会寻求分居。

看来,说到私生活,爱因斯坦和老婆吵架后所说的负气话,也未见得比常人圣贤多少。

他曾经说过:“科学理论的内容本身,并不为人的生活行为提供道德根据。”

当他爱恋的对象从米列娃转向爱尔莎时,他对米列娃的冷酷和轻蔑,足以让他戴上“厌恶女性”的高帽子。

面对这样的无情,米列娃如果想要保持精神正常,除了放弃这段婚姻以外,实在是别无选择。1914年7月底,那是在柏林,他们达成了正式的分居协议,为最终的离婚铺平了道路。

10多年前的温情,10多年前的“亲爱的甜蜜的Doxerl”、“甜美可爱的小东西(Kloane)”早已随风飘逝、荡然无存。

而对爱尔莎,爱因斯坦这样说:“现在您有了我可以为你做出牺牲的证据了。”

爱因斯坦在离爱尔莎家不远的地方租下一套公寓,和爱尔莎也有了自己温馨的“小屋”。

这件事被披露后,人们非常震惊于这些“苛刻条件”和“冷酷无情的话”。

其实,这没有什么好“震惊”的。这就是典型的夫妻吵架时的气话。未必我们自己跟老婆(老公)打架时没说过同样甚至更过分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震惊”?

人们之所以“震惊”,是因为大家觉得爱因斯坦是个圣人。

但他不是圣人,他也经常宣布自己不是,甚至说了一辈子。

可惜世人就是不招耳朵听。

同类推荐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热门推荐
  • 自然奥秘(走进科学)

    自然奥秘(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剑破转天

    剑破转天

    以往的恩怨必定用鲜血去洗涤!逆天路中,背负血海深仇,他最终能否攀上苍穹之巅,不料绝境之时峰回路转,体内惊现超级元神!至此,神兵秘法尽收囊中,屠神证道?,却偏偏资质平庸,崛起之路谁人可挡?曾经的屈辱定用无上荣光褪去
  • 听刘墉讲为人处世

    听刘墉讲为人处世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侧重分析家庭对个人成长,以及其对个性塑造的影响,令读者充分认识自己;第二章主要强调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明确肯定自己,完善自己;第三章探讨人作为社会人该如何与他人相处、维系人际关系,更好地发展自己;第四章是对第三章的进一步阐述,从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生,纵向来讲一个人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梦想、获得成功。
  • 星战文明

    星战文明

    沈征,繁华都市中一个受人轻视的打工仔,为了亲人踏上了强者之路,以一种令人惊惧的速度,崛起于白狼星,终将书写位面王者的传奇。
  • 盲女皇后

    盲女皇后

    她的容貌绝美,但双目全盲。他是皇帝最为倚重的皇子,一面万般冷酷,一面千样柔情。她的父亲家财万贯,却囚禁她一十六载。他很爱她,却暗杀了她的父亲。 她一直都很恨他,却在他命在旦夕之间之时,用一声呼唤,解救了他。他是她的天子,她是他的皇后。他叫茶昶。而她,叫泠旋眸。
  • 九棺

    九棺

    万古之前,三界混沌之力,天地大势孕育九口奇棺,分散浩宇不被人知。魔棺、鬼棺、妖棺、神棺、仙棺、佛棺……九棺各具奇异无上威能,万万载,无人参透。浩宇传说,九棺得一,可镇三界!神秘的穿越少年阿木,棺材店学徒。机缘巧合,成为残破魔棺的主人,踏血而修,开启万万载轮回之门。仙寂,魔灭,佛涅,妖亡!原来,我是应劫而生之人,万万载前,有那么多传奇的故事。因此,我要九棺合一!新书《一藏轮回》,望大家继续关注九棺续篇!九棺交流群:128397852九棺订阅群:54260508(新,需要订阅验证)欢迎大家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本书从科技、交通、地理、生物、天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科学小常识,使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去指导工作、安排生活,避免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以提高生活质量。
  • 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

    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

    她只是想好好地平静的再公司里当个小秘书,可是却因为误救了总裁的奶奶而被看上当了孙媳妇……她一心想要得到南宫家的财产,但是没有想出中途杀出个人,嫁了进来,造成了她的威胁……他爱的是她,娶的却是她,当最后发现,原来爱错了人后,他说了很久以前,他对她说的那句话: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智慧背囊)

    用幽默的眼光观察世界,你会变得更通达、宽容;用幽默的态度对待别人,你会显得更睿智、友善;用幽默的心情审视自己,你会变得更乐观、自信。愿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能多一点幽默,多一些笑声。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