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5300000038

第38章 帝国的绯闻--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她的面首们(1)

世人都知武则天。但像武则天这样取得自己执政问政的权力,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残酷的宫廷斗争和血腥杀伐。因为,其一,在看似光鲜的宫廷之中,从来都是暗流涌动,波诡云谲。帝党、后党、勋臣、外戚之间,由于利益的不同和对于权势的渴望与攫取,成为他们唯一的不择手段的争夺目标。这一切,无不构筑成错综复杂的矛盾体。于是,各种诡计横行,阴谋迭出,自然会引爆出极其残酷的斗争场面,酿成流血的悲剧。其二,作为宫廷后妃,如能得到皇帝的宠爱,就可以荣登皇后宝座,母仪天下,而家族也会跟着平步青云,鸡犬升天,这是何等辉煌的至耀!皇后位极尊贵,享有独有的宠幸,而一旦失宠被废,其地位甚至不如一个宫女,被废皇后面临的是幽禁、迁往别宫、念佛或赐死。因此,后妃们为了邀宠固宠,无不使尽狐媚手段,讨好帝王的欢心。所以,皇后为了保有自己的地位,往往不计后果的打击、压制其他嫔妃,而嫔妃们为了得到帝王专爱,也施展或谄媚或诅咒等手段。脂粉氲氤的香气,怎么也遮掩不住后妃之间你死我活的残酷争斗的硝烟。因此,历朝历代的后宫之中总是充满了凄惨的阴风,其“黑云压城”之势不仅在宫廷,也势必蔓延到朝野。后妃对帝王的真爱到底有多少倒在其次,关键是她们把这种男女之情带到了家庭的政治之中,这种情爱就带着血腥之味。这种情况在武则天身上表现得最为具体。

武则天是太宗的才人,却与太子李治暗通款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说她开创了一个时代,一点也不夸张。她上续贞观之治,下开开元盛世。她统治中国50余年,承上启下,把“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黄金时代,用华贵的钻石连接起来,使大唐气象,流光溢彩。武则天以一女子之力,在男权社会禁锢严重的情况下,以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哲学,打破了各种盆盆罐罐,重新确立制度。雄飞高举,君临天下,是何等的了不起!但按传统的伦理,这无疑是牡鸡司晨,冒犯了男性的权威。再者,她虽然君临万民,但在帝王旒冕的锦绣之内,裹着的毕竟是一个正常女人的温热的躯体,自有着一个正常女人的正常之需,且因为得到了权力这一催情剂,她内心对男性的占有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甚至远远超出了一个正常女人所能承受的需要。这是一种男性权利的翻版,如同任何一位皇帝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一样,她是女皇,自然也要拥有这种特权。她对男宠的选择,似乎并无苛刻的条件,只要下半身发达就行。因此,在她身后,各种正史和野史的笔管,流出的不是口水就是粪水。而这种种扑朔迷离的记载,犹使得她本就传奇的一生,陷入到了云山雾罩的神秘之境。

武则天(624年~705年),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市)。武则天14岁时,因其美貌,“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旧唐书》),被唐太宗选为才人,赐号媚娘。这时候的她的确可爱,千娇百媚如花一般,为太宗所宠幸,不然也不会赐她以“媚”字。但是,由于武则天骨子里刚强,缺少女性应有的娇柔,不是太宗欣赏的一类。这有一个历史典故,太宗有一匹烈马名唤“狮子骢”,桀骜不羁无人能驯服,她便对太宗说:“妾能制服,但需三件器物:一是铁鞭,二是铁锤,三是匕首。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不服,再用铁锤敲击它的头,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唐太宗一听大为吃惊,感到此女非良善之辈。太宗所欣赏的,是像长孙皇后那样贤德、温顺、善解人意式的女子。因此,不久,太宗就把她闲置起来了,十二年再也未曾临幸过她。所以,在太宗一朝,武则天既没有生育,也没有升迁,封号一直是才人。

但太宗发现她学识尚好,就把她调入御书房侍奉文墨,武才人有此开始接触到了皇家的文书档案。时日既久,不但熟知宫闱内幕,也熟谙官场政治和权谋。

正因为唐太宗只看重武才人的才识,而忽视了她的美貌(因为宫中美貌的女子太多了),感情寂寞的武才人因此得以与时为太子的李治暗通款曲。

李治在立为太子后,要入宫帮助太宗处理政务,学做人君的道理。这样,武才人就要侍奉皇帝和太子两人。尤其是太宗晚年多病,李治便常到宫中奉侍病榻上的父亲,而武才人也奉侍在侧。武才人比李治年长4岁,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女人了,又经历过人道。她的美丽、能干、有主见,对于天性荏弱、优柔寡断的李治而言,具有磁石般的魅力。虽然,在太宗眼里,武才人是棵草;而在李治心里,武才人就是一个宝。

而武才人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以自己目前在宫中的位置,要想进入嫔妃之列,非常困难。因为唐朝的后宫制度有着严格的等次:皇后之后依次是四妃:贵妃、淑妃、贤妃、德妃;其次是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等九嫔;接下来才是同一级别的婕妤、美人、才人各七人。而一旦太宗殡天,她就得依例出家为尼。如果没有突然的转机,也就只能青灯为伴,了却此生了。想到这一点,她就有些后怕。她不甘心在太宗之后像其他宫女一样被逐出宫廷,或终生为太宗的冥福诵经超度。因此,当太子李治出现在她面前时,她本能地就把自己未来的赌注全部押在年轻的太子身上。她要抓住这个时不我待的机会,拼搏一场。

而李治自从与武才人共奉汤药后,两人朝夕相处,渐生情愫。李治被她的美丽深深打动,心生依恋。因此,面对李治热辣辣的眼光,她也常常报以莞尔,面含羞色,似不胜风情。拿捏得恰到好处,更有无限的魅力。犹使得李治对她,如痴如狂。一日不见武才人,他就茶饭不思,精神萎顿。

关于李治与武才人是如何背着唐太宗风云初度的,历来的稗官野史涉笔多多,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不涉淫秽,而极有姿才:一天,李治侍奉太宗汤药出到偏殿,武才人奉着金盆让他净手,李治手伸进盆里,故意把水轻轻撩拨到她的脸上,挑逗说:“乍忆翠山梦里魂,阳台路隔岂无闻。”武才人眉际含烟,对道:“未漾锦帐风云会,先沐金盆雨露恩。”李治见才人并不拒绝,心下大悦,当即携了她手,交欢于宫内小轩僻处,极尽缠绵。事后,武媚一边用手摩挲衣服,一边哭泣说:“妾虽微贱,久侍至尊,欲全陛下之情,冒犯私通之律。异日居九五,不知置妾身何地耶?”李治解下所佩九龙羊脂玉钩给她,曰:“即不讳,当册汝为后。”二人当下盟誓,誓不相负。从此,背着唐太宗,两个年轻人更加频繁地往来起来。

两人曾立下山盟海誓,身为尼姑的武则天得以二度入宫

不久,太宗去世,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李治继位。封太子妃王氏为皇后。按照唐朝的惯例,先皇的嫔妃们,凡无生育者,都要出家为尼,诵经礼佛,以超度先皇的在天之灵。生育过的要偏居别宫,终身守寡。武才人只得入感业寺削发为尼。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制度。但李治对她并不曾忘怀,只是初即位,事情千头万绪,他并没有多少机会去见她。这样过了一年,在太宗周年忌日时,李治遂以行香祈福为名,去了感业寺,在那里见到了已身是尼姑的武才人。武则天乍见高宗,就委屈得珠泪盈盈,她向高宗诉说尼庵的清苦寂寞和对高宗皇帝的无限思念,李治同样也感慨万分。武才人又把她做的一首诗《如意娘》,不失时机地送给高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更深地触动了唐高宗李治的缱绻情怀。从此,李治便常常找各种理由,逾礼前往感业寺,与武才人密期幽会。

高宗与武才人暗通情丝,虽然他自认为做得巧妙,但实际上中宫的王皇后也知道了。她最初是要向皇帝撒泼使野的,但继而心下窃喜,完全没有了女人应有的嫉妒心理,反而怂恿李治把武才人迎回宫中。原来,当时的后宫颇不安宁。王皇后和萧淑妃为争宠展开恶斗,在高宗面前喋喋不休的相互诋毁对方,致使高宗心情烦惋,甚觉无趣。王皇后为了对付萧淑妃,也为了讨好高宗,便决计利用高宗对武才人的旧感情,借这颗挪动的棋子,扳倒萧淑妃,因此,她极力劝高宗把武才人接回宫中,以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王皇后的建议深契高宗之心,遂令武才人暗中蓄发,以等待入宫之日。

果然,武才人的再次入宫,引起了萧淑妃的强烈不满,她恃宠与武才人争风吃醋。而武才人却得到王皇后的庇护,她对王皇后也是卑躬屈节,极力奉承,两人联合起来,打击萧淑妃。而王皇后却自以为得计,引武才人为闺中密友,但武才人并不满足于仅作一个昭仪,她的目的是作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最后王皇后也和萧淑妃一样,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她们谁也没有料到,表面上温良恭顺的武才人,却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心机。

公元652年3月,武才人为高宗生下了儿子李弘。她因此被晋封为昭仪,位列九嫔之首。武才人终于在后宫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她不甘心,她还要更上一层楼。她要向皇后的位置努力。这就与王皇后产生了新的矛盾,王皇后便大骂武昭仪忘恩负义,而武昭仪却在高宗面前说皇后的好话。这强烈的反差就使得李治觉得皇后的心胸狭窄,为人不厚道,不足以母仪天下。

武昭仪两度入宫,深知口舌的力量,因此,她常用小恩小惠笼络结交宫女们,使宫女宦竖无不称颂她的贤德,并逐渐成为她的心腹。王皇后的一举一动,她都了如指掌。这还不够,武昭仪深知,皇后的废立,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大臣的支持是不行的。因为王皇后是唐高祖妹妹同安长公主的孙女,为太宗亲选。于是她仔细分析了朝中的派系情况,建议高宗起用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接着又追封其父武士彟,以提高她的出身名望。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她在寻找机会,等待时机,坚定高宗废后的决心。但她不想等待,她要制造机会。

永徽五年(654年),武昭仪生下一女,高宗甚为喜欢。武昭仪在皇后来看望之后,竟亲手掐死了自己粉雕玉琢般的女儿,却向李治哭诉,嫁祸王皇后。李治信以为真,王皇后却无以自辩,废后之意遂决。

但要想立武昭仪为后,首先得要提升武昭仪的地位,但是四妃俱全,都很贤德,不能无故废立,李治一时很为难。这时,武昭仪的亲信许敬宗奏请,可以打破祖制,在四妃之上另设“宸妃”,位仅次于皇后。这个建议甚合李治的心意,立即照准。但却遭到了宰相韩瑗及于志宁、褚遂良、来济的激烈反对,认为不合旧制不说,且以武媚娘的经历,能当上昭仪,就已经不错了。但社稷重臣长孙无忌并不特别反对,此事遂成。

武昭仪被立为宸妃,下一步就是取皇后之位而代之了,王皇后自是惊慌,始感到武宸妃对她的威胁远胜过萧淑妃。于是她在宫中暗行巫祝之术,诅咒李治和武宸妃,被宫女告发。恰逢李治头痛病发作,迷信的李治遂认为这是皇后诅咒的结果,更加坚定了废后的决心。然而,武昭仪议立皇后的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在朝野之中,引发了轩然大波。皇后的废立,事关朝中两大集团势力的消长,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士族集团和以许敬宗、李义府为首的寒门官僚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寒门庶族势力长期被关陇士族鄙视、排挤,内心的愤怒不可遏制,总想找机会发泄,自然就集结在了同样是庶族出身的武昭仪周围,为她封后之事经营奔波,借以打击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士族集团。李义府上表奏称,天下俱称武氏之德,堪为母则,请废旧立新。这一奏章立即得到了高宗、武昭仪的赞赏,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批朝中重臣却竭力反对,许敬宗大声斥责说:“庄稼人多收了几捆禾麦,还可以再娶小妾。大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废一后,立一后,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怎么就那么多废话?”而三公中的司空李绩是首鼠两端,当和事佬,说:“此乃帝王家事。”实际上表明了自己对武氏立为皇后的默许。就这样,朝中拥戴武昭仪的官员逐渐占据了上风。

然而,长孙无忌毕竟是托孤重臣,又是高宗的亲舅舅,当年太宗一度想废除太子李治,是长孙无忌的坚持,李治才能顺利继位。因此,李治也不敢贸然得罪他。这就使得武昭仪意识到,要想登上皇后宝座,头等大事,就是必须首先铲除长孙无忌这个障碍。

然而长孙无忌作为帝舅,地位赫然,怎能随意扳倒?武昭仪自有办法。她采取了先清外围再克堡垒的各个击破的攻坚战术,先剪除其羽翼。不久,在长孙无忌阵营中的成员就一一遭到了贬谪。

随后,唐高宗便在武昭仪的撺掇操纵下,不顾长孙无忌的反对,于永徽六年(655 年)10月13日,断然颁诏废后,同时被废为庶人的还有萧淑妃。“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形势如此严峻,奉承上意的百官们见风使舵,一齐上表,请求册封武昭仪为皇后,“百官朝皇后于肃义门”。这样一来,长孙无忌集团不得不败下阵来,关陇士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从立为皇后之日起,武则天便开始参预朝政

武则天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后之位,地位至高无上。她的成功封后,使她取得了通向皇权之路的通行证。但这时,她还没有觊觎皇位之心,她的最大政治就是巩固已有之位。因为她清醒地认识到,后宫中仍然有众多争宠的对手,朝廷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士族势力仍是不弱。

显庆二年(657年),她授意亲信许敬宗,精心设计了一个朋党案,把长孙无忌的妹夫、政坛中的臂膀、宰相韩瑗牵扯了进去,贬为遥远的振州刺史(今海南省三亚市)。武皇后终于报复成功。这样,朝廷中长孙无忌的势力大为削弱,成了“孤家寡人”。

自显庆三年(658)以来,高宗的身体日渐虚弱,患上了一种严重的“风疾”,头痛剧烈的时候,甚至恨不得一头撞死过去。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将朝政交给皇后武则天全权处理,自己则隐居深宫养病,全副心思都放在了自己性命上头。时间一久,武则天掌控住了大唐王朝的命脉,成为王朝幕后的实际操纵者。

显庆四年(659年)春天,武皇后再次授意许敬宗要再接再厉,穷追猛打,诬陷长孙无忌谋反。案件有许敬宗主审,虽然懦弱的唐高宗不相信长孙无忌会谋反,但架不住许敬宗耸人听闻的诬词,便下诏削去无忌官爵,流放黔州(今四川彭水)。同年七月,许敬宗遣同党袁公瑜带着一群如狼似虎的部属,前往长孙无忌的流放地,逼令这位曾经睥睨朝野的顾命大臣自缢而死。树倒猢狲散,关陇士族势力顿时彻底地土崩瓦解了。

关陇士族集团崩溃后,武则天干脆打破门阀制度,用人不看门第,只重才干。于是一大批庶族人物崛起朝中。

武氏“通文史,多权谋”,从立为皇后之日起,便开始积极参预朝政,由于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诿不决,为群臣所敬服。“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但武后大权在握后,独断专行,对于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她都予以坚决而无情的打击。那怕这人是自己的亲戚或儿子,她都会施以辣手。

同类推荐
  •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称他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外国情报机关称他是“中国奇人”。他在刑场上陪过绑,从枪口下脱逃,当过野人;当过台湾高级间谍,受过蒋家父子的召见与嘉奖;与韩国四位总统是至交,打开了中韩秘密通道。他一身铮铮傲骨、嫉恶如仇,多次遭歹人暗算。在他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他多灾多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将领略到成大业者无坚不摧的个性与品格。
  •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精选了达尔文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热门推荐
  • 考生营养食谱

    考生营养食谱

    本书针对青少年考生在考试这一特殊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考生营养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应考期间考生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拒嫁男神:总裁滚远点

    拒嫁男神:总裁滚远点

    四年前他的背叛让她仓猝离去,四年后,高高在上的总裁却变成了缠人狗。“舒儿,如果可以我想照顾你。”“不要再来打扰我。”“舒儿孩子需要爸爸。”“不要再来打扰我。”“舒儿我依旧还是爱着你。”她瞪着他,止不住的怒气,“滚远点。”叶之宸无辜的眨了眨眼睛,“滚远了,你肚子里的那只怎么办?”{此文极端虐,极端宠,极端爱,喜着入}新文《宠婚366天:Boss禁止入内》已发
  • 网游之天下无双

    网游之天下无双

    手提地狱魔剑,身穿幽魂神光铠,头戴噬魂紫金盔,脚踏浮云踏浪靴。盘踞在极寒死亡之地,一代修罗王横空出世。菜鸟们,颤抖吧!
  • 魔君宠妻

    魔君宠妻

    云层氤氲如海,天庭宏伟,破云而出。青崖子乃东方之神,是天宫赫赫有名的神仙,传承逆天神力、练成天外化身、手控辟邪神雷、驯服超级魔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踏上终极强者巅峰!雷霆大陆风起云涌,少年雷羽破九幽,战雷霆,独领天下,逆天而行,走出自己的雷道,成就无上雷帝!
  • 网游之无人能敌

    网游之无人能敌

    我的剑亮的可以刺瞎你们的眼睛。这是王丹阳的口头禅。全能战神,这是在王阳在绝代这款游戏的称呼,曾经最大的公会,炽阳,因为有一个人的存在,而叱咤绝代。但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王阳因为一些原因退出了游戏,离开了公会...甚至连温饱都是问题...当神话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这一切。我是一名剑客,平常我不喜欢出剑,但是当我拔出剑,亮的可以刺瞎你们的双眼!
  • 百年北大给青少年的人生哲理

    百年北大给青少年的人生哲理

    走成功之路,读成功之书。胸怀梦想,执著地走向远方;笑对挫折,锻造强者的品质;挖掘潜力,创造丰富的人生;荡涤心扉,用沉静过滤浮躁;热爱真知,用智慧照耀人生;空杯心态,卸掉负担和羁绊;懂得感恩,对世界一往情深;享受生活,呵护纯粹的心灵。
  • 世界军事百科之战争元凶

    世界军事百科之战争元凶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随身带着魔兽人族四英雄

    随身带着魔兽人族四英雄

    当山丘、圣骑、大法、血法集中到一个装逼青年身上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你懂的。
  • 重生之旺妇

    重生之旺妇

    从人人唾骂的扫把星,到旺夫益子的发达女人。从弱者到强者。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憋曲,很难。但是,死过一次了,无论如何都要坚强地活着,不仅要打造幸福完美的生活,还要复兴没落的家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