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700000027

第27章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2)

尽管“半统靴号”的试车成功了,但它没有派上用场,而是停在路边,原因是当地居民纷纷抗议机车所发出的巨大响声对人和牲畜的伤害,而且机车烟囱里冒出的火星可能引起火灾,机车的颠簸可能导致路基被毁乃至翻车发生事故。在以后的十年中,史蒂芬逊潜心于蒸汽机车的改造,同时也致力于轨道的改造。他加大炉中火力,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把蒸汽机的出气管用小管子引入烟囱,减少了噪音;在机车底部安装减震弹簧,增加了机车的抗震性和稳定性;采用了凸边式车轮;加快了烟囱的排烟速度。

史蒂芬逊以总工程师的身份主持修建斯托克顿到达林顿的商用铁路时,建议采用他发明的具德林顿铁厂轧出的长15英尺(约4.6米)、设有导向凸缘的熟铁轨,并在枕木下加铺小石子。为此,史蒂芬逊于1825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客货两用蒸汽机车——旅行者号。1825年9月27日,“旅行者号”身挂32节车厢,载货重100吨,载员450人,开始试车。此时的机车速度已达每小时24千米,令与之进行速度比赛的马车望尘莫及。经过更进一步的改造,史蒂芬逊于1829年造出“火箭号”,载重量超过以往,最高时速达每小时58千米,终于使火车成为人们外出旅行的交通工具。

莫尔斯电码和电报的诞生

18世纪末,法国人夏普发明了横木通信机,这种机器是在一根立柱上装一个横杆,在横杆两端,各接有一根小短棍,通过控制牵线滑轮,从而改变立柱上横杆的位置以及横杆上小短棍的位置,这样就能用不同的开头代表不同的字母来传递简洁的信息。但这种通信机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两台通信机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5千米,很不实用。

1837年9月4日,美国人莫尔斯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它能在500米的距离内进行有效的工作。七年后,人类第一次使用具有实用价值的电报机传递信息。

1791年,莫尔斯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顿镇。19岁时毕业于耶鲁大学艺术系,次年留学英国。

1832年秋,莫尔斯在访问法国、意大利的回国途中,遇到了一件神奇的事。在船上餐厅用完了晚餐,莫尔斯正打算离开,却被一个名叫查尔斯·杰克逊的医生玩的“游戏”吸引住了。杰克逊医生在桌子上放了一块马蹄铁,上面密密地缠着绝缘铜丝,旁边放着电池和铁钉。铜丝一通上电,铁钉就被马蹄铁吸牢。而电源一切断,铁钉又立即从马蹄铁上掉了下来。杰克逊医生介绍说这是电流的磁效应,吸引铁钉的那股力量来源于由电流转化而来的磁性,他兴奋地说:“电的应用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可以用电来传递信息……”

莫尔斯不禁问道:“请问现在是否有人在使用电流传递信息呢?”

“听说有人在研究这个问题,但具有实用价值的发明还没有。”杰克逊医生回答。

莫尔斯当即决定自己去试一试。在以后的五年中,莫尔斯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电报的发明研究工作中。他自学电学知识,并向电学专家亨利和化学教授盖勒虚心请教。在电报的发报、传送和收报方面,得到了亨利的大力支持。莫尔斯还学会了制作电报机的手工工艺,并和其他电报机研究者积极交流。

有一天,莫尔斯由噼啪作响的电火花突然想到:有电火花是一种信号,没有电火花也是一种信号,时间间隔长短又是一种信号。用这三种信号组成不同的信号组合,代表不同的数字或字母,不是就可以在电线的这一端,用接通和切断的方法,通过电流把信息传到另一端去了吗?莫尔斯这个设想最终解决了用电信号表示数字和字母这一技术性难题。他很快以此为依据,编成了世界上第一本电报电码,后世称之为“莫尔斯电码”,直到今天,这种电码还在使用。而这一年,正是公元1837年。

发明电报电码后,莫尔斯又制成了根据这个编码设计和制作的电报机。为了解决长距离通信问题,莫尔斯四处筹集实验经费。这时,新泽西州的威尔技师,利用他父亲工厂的设备和资金,竭尽全力帮助莫尔斯。他们共同改进发报和收报装置,在传播线路上添加继电器,解决了电流逐渐减弱的问题。

1841年,有线电报机终于问世。莫尔斯与威尔向美国国会提出架设实验电报线路的议案,1843年3月,美国国会以微弱的多数票通过了莫尔斯的议案。1844年初,华盛顿—巴尔迪摩的电报线路修建完工。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坐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庭会议厅里,当众向64千米外的巴尔迪摩拍发了世界上第一份长途电报:“上帝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电报终于诞生了,它是人类通信史上的一大革命。

贝尔——电话之父

1847年,贝尔生于英国。他15岁进入爱丁堡大学,主攻语音学,后迁居美国,在波士顿大学教授语言学。莫尔斯发明电报后,身为波士顿大学语音学家的贝尔教授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业余时间进行研究。他想,既然电流能够传递电波信号,为什么不能传递音波信号呢?贝尔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当时他就决定辞去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话的研制中去。

贝尔感到自己能力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请教专家。贝尔来到了华盛顿,向老科学家亨利求教,亨利给了贝尔极大的鼓励。不久,18岁的技师沃森成了他的搭档。在沃森的帮助下,贝尔成功研制出电磁铁片的振动膜。同时,螺旋线圈的振动簧片已达到设计要求,而讯号共鸣箱也宣告完成了。贝尔和沃森还在波士顿柯特大街租下两间马车棚,把它们改造成了隔音效果十分理想的“听音室”和“喊话室”。经过两年的研究,无数次拆装实验,就在1875年6月2日,贝尔和沃森像往常一样重复着讯音共鸣试验,坐在听音室的贝尔突然听见了放在桌上的模型里传来微弱不清的声响。贝尔一下子蹦了起来,他依靠自己语音学家的敏锐听觉,判断出它不是脉冲电流产生的声音,而是从喊话室里传来的声音。贝尔跑到沃森的房间大声说:“我在那个房间里听见了机器的响声。”“是吗?我在修理机器。”沃森用自己的手在机器上碰了碰,果然有一种细微的响声。“就是这个声音,我们听见了!”贝尔兴奋地说。

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终于听见了机器的响声,不管怎样说,贝尔的电话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他们继续实验,但在现有的仪器前,任凭他们怎样大声喊叫,始终听不清楚声音。经过研究后,两人认为毛病在金属振动板上,他们一点点试着磨金属板,一次次实验,声音也一次比一次清晰。

1876年,贝尔29岁,沃森22岁,他们终于制成了第一套传话器和听筒,贝尔获得了美国专利局的专利证书。

1878年,贝尔和沃森在相距300千米的波士顿、纽约之间首次进行长途电话试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当然,这一成功还得益于爱迪生的发明,为了使电话跨越长距离,爱迪生改进了电话的送话器,在其中加大了感应线圈,使电话实用化。获得电话的专利证书后,贝尔正式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

爱迪生发明电灯

1847年2月21日,爱迪生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农民家庭,从小时候起,他就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尤其爱做实验。8岁时,爱迪生入校读书,由于考试成绩太差,三个月后,老师勒令其退学,从此以后,爱迪生再也没走进过学校的大门。

12岁时,爱迪生就到火车上去卖报纸和食品,挣钱补贴家里为自己做实验而增加的开支。他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同时也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一次意外的事故,他的耳膜被震破,几乎丧失听力,从此这个缺陷伴随了他一生。残酷的现实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丧气,在16岁到21岁这五年间,由于生活所迫,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是爱迪生始终没有停止过读书和实验。

爱迪生

有一次,爱迪生奋不顾身地从车轮下抢救了一个小孩。原来这个孩子是车站站长的儿子,为了感谢爱迪生,站长决定亲自教他收发报技术。爱迪生勤奋好学,只三个月,他的收发报技术已经非常熟练了。这次意外的学习机会为爱迪生以后的多项伟大发明打下了良好基础。

1868年冬天,爱迪生经朋友介绍,到波士顿的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当报务员。这里的报务工作十分繁忙,许多电报经常积压着不能及时发出去。他想:要是在一条线路上同时发送两份电报,效率不就可以提高一倍吗?幻想总是发明的前奏。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忘了吃饭。朋友们都十分担心爱迪生累坏了身体,可他却说:“人生太短促了,要干的事情那么多,我怎么能不争分夺秒呢?”

双重发报机终于试制成功了,爱迪生为电报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报纸以醒目的位置刊登了这则消息,从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开始崭露头角。

爱迪生在波士顿试制发报机期间常常有机会去制造电气机械的查尔斯·威廉斯的工厂去。后来他被允许到工厂里做实验。爱迪生就在这家工厂里完成了他的第一项专利——电动投票记录器,这一年他22岁。他在华盛顿的政治家们面前演示,但是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理由是,为了阻碍对问题的讨论,投票方法越慢越好。爱迪生从这一经历中吸取了非常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课题研究,专心地从技术上正确解决这个课题。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明社会所需要的东西,“只是发明家个人脑子里想出来的东西是没有用处的”。

爱迪生一生共有两千多项发明,其中一千三百多项获专利权。

在爱迪生的所有发明中,数电灯的发明对人类的贡献最大。在爱迪生以前,还没有人发明出一种实用的电灯。1878年,爱迪生在发明了自动电报机、打字机、留声机后,决心研究出造价低廉、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照明电灯。

一开始,爱迪生想到,当电流把一小截电线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可以把它装到玻璃泡里照明。但用普通导体一烧到白热化就断了,于是他想到了耐高温的炭丝。他把一小截炭丝放进玻璃泡里,一通电炭丝很快也断了。“应该选择更耐高温的材料。”爱迪生说。他和助手们又用白金试了几次,可是这种材料虽然使发光的时间延长,但不时地自动熄灭,然后再自动发光,并且价钱昂贵,效果很不理想。

虽然多次失败,爱迪生并不气馁,他依然痴心不改地继续着自己的试验。他把已知的耐热材料列了一个单子,总共有1 600种之多。然后,他和助手们一一试验,但没有一种材料适用。1879年末的一天,爱迪生在火炉旁闲坐,看着炉中炽热的炭火,不禁叫道:“炭!”他用木炭做了个炭条,经过试验后还是不行,因为木炭太脆,没有韧性。这时他看到手边有条用棉纱织成的围巾,他心里想:“棉纱的纤维比木材好,能不能用这种材料呢?”想罢,他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放在炉火上烧成焦炭,然后,他小心地把这根棉纱炭丝装进玻璃泡里,通电一试验,效果果然很好。经过几次更换棉纱炭丝,点燃的时间从13个小时一下子延长到45小时。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能点45个小时,这消息一经传开,英国伦敦的煤气股票价格暴跌,人们预感到,煤气照明必将被电力照明所取代。当人们纷纷向爱迪生表示祝贺时,他却一个劲儿地摇头,爱迪生希望他的灯泡能够点燃1 000个小时以上!在以后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里,爱迪生把各种植物都拿去做了试验,甚至连马鬃、人的头发和胡须,都成了试验品。1906年,爱迪生终于找到了理想的电灯材料——钨丝。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特斯拉——交流电之父

在工业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一场关于使用“交流电”还是使用“直流电”的激烈争论。提倡使用“直流电”的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发明家爱迪生;主张改用“交流电”的代表人物则是比爱迪生小9岁的后起之秀特斯拉。

发电机发明以后,电能就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起初是采用“直流电”的方式输电和供电,由于输电的电压较低,所以在输电线路上的热损失较大,因此每1平方英里(约为2.59平方千米)的地区就需要一个单独的直流发电机供电,而且还要用大量较粗的铜线。为了解决上述缺点,特斯拉发明了以交流发电机供电的“多相交流电力传输系统”,使用变压器以高电压、低电流的方式输电,这就大大地降低了输电线路上的热损失,实现了远距离输电,从而不需要大量分散的单机供电,输电导线的截面也大大地减小了。

同类推荐
  •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千古帝王叹息。本书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滚滚历史红尘。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北大历史课

    北大历史课

    北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回首历史,也看穿了过去的风云变幻。本书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娓娓道来,从远古传说到近代文明,从华夏大地到世界舞台,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让我们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热门推荐
  • 盗情

    盗情

    谢谢看见你就追制作的视频&pstyle=1#CommentPlace谢谢魅影制作的视频她是二十一世纪最负盛名的神偷之一她是黑市上经久不衰的车王神话她一个风一般的女子潇洒来去,快意人生他是黑道上数一数二的豪门大佬铁血无情心狠手辣没想到有人敢太岁头上动土动了他的财物既然是有人嫌命长了,他就替她来收是情,是爱,是恨,是伤一切扑朔迷离黑帮文,火拼激烈,场面宏大,情节血腥,黑暗情节严重,口味甚重,想只看情感纠葛的别进来,偶这里有的是整个世界黑暗面,里面的男主绝对不是好人,汗,带坏小孩子。自己的完结文回到唐朝当混混家有刁夫火爆妖夫推荐神偷系列文盗心,女主沐随心群号:7047847谢谢痒痒给偶建的群,喜欢的可以来聊天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低腰裤

    低腰裤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彷徨

    彷徨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重生之庶女当道

    重生之庶女当道

    三天三夜的狠虐折磨后,她被休下堂,身无分文,凭着仅存的力气爬回家族,却看见满身是伤死不瞑目的娘亲,三姑六婆鄙夷的眼神,嘲讽的口吻,大笑的表情,顷刻间,仇恨成骨。“我若不死,必定卷土归来!”抱着娘亲冰冷的尸体,她双膝跪地,仰天长誓!狂风肆虐暴雨淋漓中,她踉跄的倒下,疾驰而来的马车将她席卷一捞.当她带着现代女少将的身份浴火重生.一年后,三国盛宴中,她却一袭火红天蚕丝,头戴凤钗金步摇,步步走来,一颦一笑绝艳无双,她的新身份--轩辕王朝摄政王妃。擦肩而过那一刻,她笑的风华绝代,无声的对他宣布:“姬长空,这仅仅只是开始.”名动三国:“听说摄政王妃红颜祸水,一人搅翻千层浪!”“听说她诬陷忠良,结党营私,毒杀皇子,绞杀嫔妃,手段之毒无一不令人发指。”“听说她足智多谋,手腕强悍,曾身骑白马带军杀敌!”★★★★★★★★★★★★★★★★★★★★★★★★★★片段赏析:【1】“姐姐,长空他是爱你的,这一切事情都与我们无关,求你放过我肚子里的孩子吧。”洛雪跪地不断磕头。洛锦瑟扬起一抹讥笑,“哦?你们和我有关系吗?”“不管你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但是请放过我的孩子!”残破不堪的身躯倦伏在地。洛锦瑟的双眼中顿时闪过一道精光,“好吧我答应了放过孩子,你可以去死了!”看着目瞪口呆的洛雪,锦瑟唇角勾起了邪恶的笑容扬起了手中带铁刺的皮鞭.【2】火光凄厉的照亮寂静无边的黑夜,城楼上女子一袭白纱,素手翩跹。“情况怎么样?”女子的声音清冷。一穿着士兵装男子俯首说道:“报告王妃,二皇子正带军前来。”女子淡淡一瞥,唇边绽放一抹冷笑:“来得正好,全灭了!”“是,遵命!”士兵顿时铿锵有力!【3】“锦瑟.”轩辕夜撕咬着她。洛锦瑟泰然自若的斜睨着他。“锦瑟,我爱你,我想要.”轩辕夜圈住她,下巴抵着她颈窝。眼中清华潋滟不经意的流转。“恩,我知道!”锦瑟依旧淡定。“你不信我?”轩辕夜一副求包养的表情。洛锦瑟敛下眉眼的笑容,闪过一丝狡黠:“微信。”轩辕夜顿时将她压至身下,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还微信.”一室缠绵悱恻,风光无限.
  •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指间沙

    指间沙

    以高中生活为主线的校园爱情系列,讲述女主角和颜与男主角柳哲铭一波三折的情感故事:跋扈女生白雪屡屡插足,失望之余找来残疾女生张心怡,精心安排她转入和颜所在班级,但随着她与柳哲铭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矛盾,作为柳哲铭好朋友的齐豫曾与他同时爱上和颜……
  • 重生之嫁个将军

    重生之嫁个将军

    李雅34岁时被迫自杀,死后重回到她11岁,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依靠预言般的前世记忆开始了复仇之路,一步一步将敌人算计到蛊中踩死……
  • 借腹新娘,王爷你行不行

    借腹新娘,王爷你行不行

    呃~她不过是在朋友家作客,不小心摸了一下那看着慈眉善目的送子观音,居然悲催的穿越了。穿就穿吧,可是人家穿越不是王妃就是公主,为毛她夏子都却偏偏要沦为别人的代孕工具?传闻这麒麟国太子其貌不扬,不近女色,还…呃,那个不行?尼玛~不行你还找人代孕?她抹泪无语问苍天:想她夏子都二八年华,貌美如花,为何命运却如此不济?莫名其妙穿越来被人充当生育工具也就算了,为嘛还要让她遇上一个如此极品的男主?*某日街头趁乱出逃的夏子都轻轻拍了拍眼前这位男子的肩,满面笑容地问道:“这个公子,请问出城往那个方向?”男子低头云淡风轻地用指尖轻敲着桌子,指着前方道:“前方200里便是城门。”谁知夏子都走着走着却悲催的发现自己竟然走回了太子府,她心中划着圈圈诅咒着那该死的指路人,不认识路就别乱给人指,这不是推她这个纯洁少女马入火坑嘛~大婚当日夏子都一脸惊艳的望着眼前这个美到人神共愤的男子,却见他嚼着一个若有似无的笑意,道:“爱妃既然如此热情,那咱们不同即刻洞房?”“啊?!~你不行还能洞房?”夏子都小声低语,却看见面前的男人脸色瞬间爆青,挑着眉语气不善道:“爱妃没试过,怎么知道本太子行不行呢?”第二日彻底被吃干抹净的夏子都幽怨的望着眼前这个一脸餍足满意的腹黑男,只见他笑得一脸妖孽道:“爱妃,现在你还觉得本太子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