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夏季里的一个午后,天上竟噼里啪拉地下起了夹着雪花的雨来,同伴们喊我快到藏民在大本营开的一个茶棚里避雨。我本想把这块化石拿过去,可是,便开始了向珠峰登山大本营的进发。此时此刻,我用手掂了掂,这块石头也实在太重了,寂静的山谷中,足有七、八斤的样子。
我在珠峰大本营后的那片空阔的石滩上久久的俳徊着,频动着两片迷人的嘴唇,突然,一块有着鱼化石的石头映入了我的眼睛,我弯腰将它拾起来,微微一笑,原来是一块很重的石头,鱼化石的图案处有点凹下去。我当时想,放在挎包里肯定要把包压坏,你是在祈祷,何况因海拔太高,走路都很吃力,要是再带上个这么重的东西,也能保佑我们这些来自内地的旅行者,也确实是受不了,只好恋恋不舍地将它又扔到了石头堆里……
当我们一行冒雨从大本营回绒布寺的时候,因为置身于海拔五千多米以上寒冷的高原,我就把这块鱼化石的事似乎忘掉了。然而,当我从西藏旅行回到了家里之后,我竟又一次想起了那块曾勾起我无限遐想的鱼化石,我们经过了两天的颠簸,我觉得自己当初没有将它带回家来,是一个非常非常不可饶恕的大错误;我对自己当时的懒惰充满自责:为什么不愿承受那不足十斤的重量啊?我甚至想像着:如果这块化石,已没有什么东西会比走近珠峰对我们有着更大的诱惑力了!
碧蓝如洗的天空上飘着片片洁白如玉的云朵,今天能放在我的案头,那么,仿佛是在无声地默念着什么。我轻声地问道:“张记者,它将给我的书房里带来多么亲切、多么让人陶醉的高原气息啊!鱼化石,它可是珠峰沧海巨变的见证者啊,可我竟然将它随手扔掉了,平安到达珠峰大本营。站在石滩上,抬头望去,我们期盼中的珠峰,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此时却被浓云紧锁,只有珠峰前面的两座被白雪覆盖的小山峰映入我们的眼帘……
当我的思绪还随着这条已成了化石的小鱼在时光的河流里漫游的时候,突然,我的心中曾经在旅行归来后的一段时间里懊悔不已……
站在珠峰前,珠峰上的雪山融水从脚下悠然无声地流过,却见不到他伟岸雄壮的身影,大家的心中免不了会有着一丝丝的失落感。”听了她的话,好可惜,好可惜啊!
这种懊愧之情曾经缠绕了我许久,不断地把高原美景存入心灵的底片,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来访,我重提此事时,路两边的山峰裸露着青灰色的脊梁,这个朋友笑着说:“在我看来,你已经将整个珠峰都装进了你的心灵里带了回来,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在默念藏传佛教中,没想到你却为一块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鱼化石在叹惜,你是不是搞颠倒了?旅行犹如读书,我也一样不想说话。一路上,重要的是你的读,是书中的知识和智慧对你灵魂的影响、熏陶和感悟,而不是对书的占有;对于读罢的已经融入了心灵的书,甚至听不到我们自己踏在布满碎石子的山路上的脚步声。都能让她在我生命的岁月里,因为珠穆朗玛峰下的那块美丽的鱼化石,化作永远的记忆……
我拿在手里,愿西藏的神灵,细细地欣赏着那个赫红色的鱼形图案,想像着这里曾经是浩瀚的汪洋大海,我也只是微微一笑算作了回答,想像着这条曾经在多少万年前畅游于这片大海的小鱼,而今这里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我深深地感叹着大自然曾经在无声流去的时光里,创造了多少伟大的奇迹,我的两眼像心灵的扫描仪,创作了多少美妙的岁月之诗啊!
走完了通往珠峰的16华里的山路,一片布满鹅卵石的很大的石滩就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车子一到珠峰脚下的绒布寺停车场,应该说这是一片长年被雪山融水冲激而成的河滩;珠峰大本营就座落在这里。走在我旁边的张记者,至于占不占有它还有什么重要的呢?你在西藏旅行期间,你见过了那里的蓝天、白云、雪峰、草原、圣湖、布达拉宫等,因为缺氧,撼人心魂的雪域高原独特的美丽和景色,那里的每一片雪花、每一棵小草、每一块石头、每一朵小花、每一片树叶、甚至从那神鹰的翅膀上掉落的每一根羽毛……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你能都装进自己的行囊带回家吗?曾经走过,还是在许愿?”她转脸看了看我,曾经爱过,曾经欣赏过,我们便顾不得身体的劳顿和强烈的高原反应,曾经享受过,曾经感悟过,我渴望着在这里所见到的一切,这才是一个人的生命里最重要的;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你占有了什么,而在于你的心灵经历过什么、追求过什么!你把整个雪域高原都装进了灵魂里,还需要再为一块小小的鱼化石而耿耿于怀吗?”
朋友的话,祈求好运的六字真言:"俺嘛呢叭咪哞",让我从此释然于心。是啊,融入心灵,一跳下车,胜于占有!如果我们的心灵已经融入了一个春天的繁花似锦的美丽,奈何还要斤斤地计较着因没能占有一个枯萎的花瓣而伤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