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700000017

第17章 道教——得道成仙的乌托邦(1)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1800多年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道教将“道”视为万物之源,元气必须守道,才能产生万物,道离不开气。以这种道与气的宇宙生成论为基础,道教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神灵世界。

■ 追根溯源话道教 ■

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但其渊源很悠久。远古的巫卜祭祀、先秦的道家思想、战国秦汉的方士活动、儒教的阴阳五行学说、外来的佛教教义等等,都被装进了道教这个大熔炉。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熔炼与淬火,最后才炼出了道教。

⊙黄帝求仙——道教的根本源头

儒教的渊源可以上溯至西周初年的周公,而道教更是来头不小,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黄帝。

黄帝,又称轩辕黄帝,生活在夏商周之前的上古时代,因生长于西北的姬水,所以取姬姓;因出生在轩辕之丘,所以号轩辕氏;因他生长劳作的一带土地是黄色的,所以登位后被称为黄帝。《史记》称其“以土德王,故号黄帝”。

传说黄帝晚年的时候,有一天,仙人浮丘公来见黄帝,看到他郁郁寡欢,便关切地问:“尊敬的帝王啊,你为何闷闷不乐呢?”黄帝长叹了一口气,伤感地说:“清晨起来,我到溪边梳洗,面容倒映在水中,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两鬓染霜,胡须斑白,唉!我老了!”浮丘公说道:“世上万物有生必有死,您担忧又有什么用呢,只有神仙才能长生不老呀!”

草创文明

黄帝在位期间,草创了中华文明的大体。他亲自主持制作冕服,用象征土地之色的黄衣为龙袍;铸鼎、铸钟、铸镜,制礼仪、订历法、造车船;命史官仓颉创造了象形文字,命隶首创造数字、制定度量衡,命伶伦制造乐器、制定音律。此外,他还精通医术,和神医岐伯一道创立了最早的医学体系,后人据此编成医学圣典《黄帝内经》,“岐黄之术”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黄帝听了浮丘公的话,不愿意坐着等死,便决心去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他听说崆峒山的一个石洞里住着一位神仙,人称广成子,已经活了1200岁了,于是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修炼道术的要诀。广成子告诉黄帝,要保持心境平和,清净无为,坚持修炼,方能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广成子的话令黄帝大受启发,从此黄帝便跟着广成子学道。据传,黄帝晚年到荆山一带视察灾情,为了给灾区百姓治病而炼丹,他亲自开采首山之铜,在荆山下铸鼎,虎豹等百兽纷纷跑来帮助黄帝视火参炉。当鼎铸成的那一瞬间,天忽然开了,一条黄龙从天而降,迎接黄帝升天。黄帝与随行的宫臣70多人一起跨上黄龙,白日升天。

旁观的百姓在感念之余,把黄帝遗留下来的衣服埋葬在桥山下,这就是今天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衣冠冢。黄帝白日飞升的传说表达的正是道教一贯的主张:人可以通过修炼而回归于天,人与神之间连接的唯一通道就是“修炼”。

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道家学派顺应当时的社会形势,宣扬“清净无为”的治国之道,还将黄帝拉来与老子并列,合称为“黄老学派”。东汉末年,黄老学派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相结合,形成了黄老道,成为道教的前身。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追溯道教的历史渊源,必然不能漏掉了黄帝。

⊙博采众长——道教的思想渊源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多元的、复杂的,道教植根于这样的社会,其渊源也必定是博采众长,由各种思想、观念汇流而成。

具体而言,道教的信仰主要源于原始社会的鬼神崇拜,上古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之学,以及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首先说鬼神崇拜,古人对一些自然现象不理解,就将其视为神的意志的反映加以崇拜。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神崇拜的思想。由于自然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富于变化,所以原始的自然崇拜不是崇拜单一的神,而是多神的崇拜。后世的道教也是多神教,大概就源于此。所谓的“法事”,其中有很多是模仿了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

方仙道

上古时期,已有人修习神仙方术。到了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一些记载仙人、仙境、仙药等的传说故事的著作。而且,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曾派方士到各处搜寻神仙及仙药。神仙信仰发展到东汉中晚期为道教所吸纳,成为早期的方仙道。

方仙道继续向前发展,并且向黄老道过渡。黄老道中的“黄”就是黄帝,“老”就是老子。黄老道的主要理论基础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非常古老,大约产生于战国中期,但到了汉初才逐渐系统化成为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思想,即黄老思想,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这时方士们趁势以黄帝、老子附和神仙学说,奉二人为神仙。自此,神仙学说开始与黄老之学相结合,单一的方仙道便向黄老道蜕变。东汉末年,神仙学和黄老学进一步结合,正式形成了黄老道。

无论是方仙道还是黄老道,其历史观、宇宙理论都没能脱离成型于战国末期的阴阳五行学说。方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理论,标志着该学说的成熟。到了汉代,方仙道索性将阴阳五行学说并入道教的教义。

总之,道教的渊源,宏观上主要就是原始的鬼神崇拜、神仙方术和黄老之学结合、发展的产物,具体修炼方面则大量吸收了养生学和阴阳五行说的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信仰糅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形成了道教的思想来源。

⊙老子论道——探究世界的本质

老子,又名老聃,实名李耳,春秋末期楚国人。他是道家始祖,后被神话为太上老君。相传他生就白眉毛、白胡子,并因此而得名。他生活在距今约2500年前,史书记载他曾任“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日之国家图书馆馆长,是学界泰斗、精神领袖、元首顾问。其地位不低,在当时就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例如,孔子就曾专门跑去向他问礼。老子对他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存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赞老子

孔子向老子问礼,回去后由衷地感叹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对老子高深莫测的智慧十分佩服,将他看做龙一般的人物。可见,老子的确是一位千古奇人,那么他所著的《道德经》又是怎样一本书呢?

《道德经》,又称《老子》,全书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计81章,仅仅5000多字,却微言大义,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处世之学、用兵之道、治国之策……似乎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说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甚至有人认为,读通它即可得道升仙。

《道经》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它主要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原,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万物后,又寓于万物,使万物得到润泽和生长。

《德经》从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它阐述了老子的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长生之道。“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

老子在《道德经》中首次提出了“道”的概念,标志着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按道办事的人,只是依照万物自然的状态去发展,是辅助,而不是约束和强制,这就是“无为”。

“道”虽然模糊难辨,但它作用于天地万物时,又表现了某种规律,这是人们可以认识和遵循的。老子还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老子希望避开世间的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回到虚静的本初状态中。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多个层面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本身的种种内涵,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更为世人称道。《道德经》全书旨意精深,文辞简约优美,善于取譬设喻,且颇多民间谚语,时见用韵,在先秦哲理散文中别具一格。

更可贵的是,世上之学,大都推崇强者、大者的哲学。只有老子毅然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柔弱胜刚强”,建议世人“知强守弱”,建议领袖人物“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仅凭此点,《道德经》便可高居世界哲学之巅峰。

⊙教主诞生——太上老君横空出世

一直以来,老子在世人心目中都只是一个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谦逊睿智的老人,但到了东汉末年,他却被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奉为道教教主,并神话为太上老君。张陵亲自撰写了《老子想尔注》,对老子的《道德经》进行了宗教化的解说与注释。《道德经》从此便成为了道教的最高经典,与《周易》《庄子》并称道教“三玄”,而且被视为“三玄之首”。此后,老子进一步被神化,后世道教尊他为“太清道德天尊”,说他出生于元始之时,无因而起,是万物之先,元气之先。

老子成了道教教主、成了神仙后,关于他的出生也被附会了浓重的神话色彩。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说,老子身长九尺,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祥云为衣等,总之是容貌特异,一看就是神仙。

另据传闻,太上老君无世不出,曾数易姓名。后世有《老子八十一化图》,描绘了他历代变化的不同形象。据说,上古时代,太上老君曾化身为万法天师,黄帝时代号广成子,周武王时号育成子,汉初为黄石公,汉文帝时号河上公,等等。

又有传说,汉成帝时,太上老君降生在曲阳;明帝时,老君下降,授于吉“一百八十戒”。汉顺帝时,老君降于鹤鸣山,授张陵《正一盟威》秘录,并赐《太清中经》930卷、符文70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师三洞众经及超度九祖斋直之法。北魏明皇帝时,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后又降赐符箓70卷,并命他授皇帝“太平真君”之号。

老子降生

传说,老子的母亲感应到大流星而受孕,72年后才分娩。老子是从母亲的左腋出生的,生下来就能行、能言。他步生莲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宣称:“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度一切众生,周遍十方及幽牢地狱,应度未度,咸悉度之。”

道教认为,老子累世化身,是因为“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所以“神明之君,应着之时,形象相好,动静有则,以正理邪,周偏无滞,救度无穷,或称为圣,或君或医,或师或友,依缘相逢”。

太上老君受到统治者的尊崇,始于唐朝。由于唐代皇室姓李,与老君同姓,唐太宗就宣称自己是老君的后代,尊太上老君为唐李王朝的祖先。唐高祖时,相传太上老君曾降于羊角山,并宣称:“我帝祖也。”唐高宗便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并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玄宗则加封他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还将其诞辰日定为“玄元节”。后来,唐武宗为兴道教大肆灭佛,并将“玄元节”改为“降圣节”。北宋时,笃信道教的宋真宗又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明代时,老君的封号为“太清仙境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德皇帝”。

自晋朝以来,道教的上清、灵宝两派相继塑造了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两位新的神灵,加上太上老君,被称为“三清”,处于道教神仙体系中的最高级别。在“三清”之中,太上老君虽然屈居第三位,但民间老百姓还是习惯将太上老君看作道教的最高神。

⊙道教根基——博大精深的道家学说

道家学说是一个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涉及自然、社会、人生、军事、道德等众多领域。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直到今天,人们也还惊叹于老子的超直觉。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在科技那样低下的时代,老子竟能摒除感性,进行理性的思辨。

老子认识到,现实世界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表面的宇宙万物,又是隐蔽的宇宙法则。他把一切感知称为“道”,从而将思考的范畴由社会人生提升扩展为宇宙本体。老子将道解释为有无相生、阴阳对立互补。主张只要能恪守静,就可以弱胜强。

道→无→有→万物

在道家看来,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元性、超越性的哲学范畴。它无形无名,先于天地而存在,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宇宙万物都由它派生出来,其过程为“道→无→有→万物”。

道家还引入“气”的概念,视“气”为宇宙生成的一个基本环节。道是世界普遍的法则。“道”的作用是自然而然的,它不强制、不干预万物的成长,经常向事物的相反状态运动,以静制动,以柔弱胜刚强。道法自然即以自然而然为法则,这种自然本性构成了道家思想的实质和理论基础。

庄子是老子道学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学和著述。庄子穷困潦倒,穿的是破衣、烂鞋,以钓鱼、打草鞋为生,家中经常断炊,因而常向别人借米。然而,他思想境界高超,学识渊博,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不认为传统隐者找到的种种避世方法就可以逃避黑暗,他提倡“游世”。

“游世”思想表面诙谐轻松,无可无不可,实则是庄子坚守内心孤独,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一种方式。庄子继承了隐者的理想主义传统,要在世俗生活的腐朽气息之外寻找清新的人生。他以飘逸的文风,恣意的笔调,极为丰富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并为后人留下了美丽的篇章《庄子》。

老子和庄子都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理想。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它是针对社会弊病提出来的一种救世方案。庄子的政治理想就是“至德之世”的乌托邦。他们的理想国和乌托邦却未能为世人所接受,并在“人间世”得以实现。

道家理想政治和乌托邦构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或无为政治。老子认为,当时天下纷扰、不可收拾的根源就是有为政治,只有除欲去智,返璞归真,实行无为而治,才能拯救社会。庄子则反对悦生恶死,主张跳出生喜死悲等情感纠葛。

此外,道家学说还有“超越善恶”“超越名利”的道德观;注重惜气、守气贵气、保精固精的养生观;“以弱胜强”“以奇用兵”“后发制人”“哀兵必胜”的战争观等。

■ 道教发展简史概说 ■

在中国的几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远古时代的求肉体长生的信仰发展为神仙信仰,形成以追求成仙为主要内容的方仙道。两汉时期,失意的黄老学者转入民间,与方士相结合,形成黄老道,这是道教的前身。在融会道家哲学,墨家神鬼思想、阴阳家思想、儒家学说、古代巫术、术数、民间信仰,以及古代医学、科技等的基础上,道教逐渐形成。

⊙道教法脉——从炼外丹到修内丹

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创立。

当时,河北人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以符水、咒语为民治病,并分派弟子分赴各地布道。十余年间,其门下信徒达到数十万。184年,张角领导了著名的黄巾军农民起义,大大推动了太平道在民间的传播。后来,起义虽遭镇压而失败,大批信徒被残杀,但太平道却流传了下来。

同类推荐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热门推荐
  •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 大亨的小债妻

    大亨的小债妻

    原名:总裁的还债女人该死的,是谁碰了她一下,害的她托盘里的酒撒在了正在和某个美女调情的男子身上。“什么,二十万?”就这两块破布值二十万,肯定是碰瓷来的。直接被某个男人带去了全市最顶尖的百货商店,在店长的微笑介绍中,原来真的要二十万呀找不到那个推自己的可恶男子,十二般不愿意的先答应只好赔他了,哼哼,我真的会赔你吗,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什么,逃。可是为啥没想到一个月后再见到这个男人,这次这个男人不仅要本金还要附带利息,还将自己的家庭地址甚至自己的过去二十几年查的清清楚楚,看来不还是不行的了。“可是,俺是真的没有钱还你了。”某女可怜兮兮的说道。“那就用你的身体来还了。”某男酷酷的说道。虾米,为啥一次不够,还要两个月,卖糕的!为了弟弟能够顺利的上学,她迫不得已成了他的情妇与秘书,让她在道德跟前抬不起头来,可谁知,自己竟渐渐迷失了心。他有了美丽的未婚妻,出生名门,高贵典雅,更重要的是她爱他,而他也爱她,他们站在一起,所有人都说他们是一对璧人,天造地设的一对,没有人注意到角落里失落的她“我不管你爱不爱我,但是我想让你知道我爱你。”鼓起勇气对他表白“你不配爱我。即使我们以后在街上见面,也是路人。”冷酷无情的话从他的嘴里说出。她是他情妇的事情还是被曝光了,媒体杂志把她写的非常的不堪,这对他而言,无疑是自己众多八卦中很小的一条,微不足道,而对于她来说,确是一场毁灭,自己能做的,就是找一个陌生的地方,静静的让时间舔着自己的伤口。“不好意思。”走的匆忙,不小心碰掉了一个孩子手中的可爱多,慕子寒抱歉的说道。“没关系。”田若兮淡淡的说。然后放下手中抱着的孩子,说:“宝宝,我们将这个拾起来扔进垃圾桶好不好?”很熟悉的声音,慕子寒回首,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所谓,梦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见那个缩小版的他拾起地上掉下的可爱多,拉着若兮的手,走到不远的垃圾桶旁,扔了进去,临转身时,冲着他笑着,用稚气的声音说:“叔叔,没有关系。”即使隔着人群,也能听得清清楚楚,怔在原地,没有了反应,待到自己反应了过来,那个一大一小的身影早已淹没在了人群里。再见是陌路,她做到了,而他没有做到。伤害过后,他们还会在一起吗?票票越多,收藏越多,更新越快哦!这篇文以诙谐为主,本文男主腹黑,女主皮黑,后半卷小虐!渺渺的现代都市新文:《黑道总裁之借腹生子》链接:上卷:
  • 御兽武神

    御兽武神

    小小年纪就晋升为中级武师,斩杀黑狼王白狼皇,天赋惊人的他传承功法得到了凤翎诀,对战洪冥妖邪灵虎王,手刃仇人,尚未出世就失去双亲,威震九重,终成巅峰武帝!
  • 新编陕西名小吃

    新编陕西名小吃

    为了忠实地承袭陕西风味小吃遗脉,对千百年在实践中发展的这一门学问进行总结,不失时机地发掘拓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本书中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佼佼者。此书架构新颖,文思缜密,眼界开阔,多所创识和真知,书中不只讲小吃品种工艺流程、风味特点和营养价值,而且通过认真考辨,真实而科学地阐述了其源流典故和民风食尚,摒弃了一度传播于民间的那些杜撰的掌故和与史实不符的传说,还了陕西小吃“吃中有典”、“吃中有诗”、“吃中有画”的本来面目。虽不能说此书是当代陕西之大展,亦是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一代食目的小结,可谓是一项沟通古今的浩大工程,其历史和现实间意义均是不言而喻的。相信这部书能受到餐饮工作者、旅游者和热爱饮食文化的朋友们的关注和欢迎。
  • 空腹健康革命

    空腹健康革命

    断食养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宗教,几乎在每一种宗教里,都有断食的说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说过:“若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先应断食物矣!”基督教的鼻祖耶稣也说过:“为了健康的关系,神会劝你挨饿,饿可以涤清肠胃,可以使人健康却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断食是进入宗教的门户。”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一直提倡通过“服气辟谷”修炼成仙。
  • 我曾爱你那么多

    我曾爱你那么多

    爱情不停站,要开到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安小朵与背景复杂的律师黎孝安相遇,两人相互吸引,很快展开了一场热恋,她的人生轨道在不知不觉中偏移。当她如痴如醉沉浸在幸福中,当她忘情地享受着他给予的爱,当她还做着地久天长的美梦时,所有的一切却因为父亲的出现戛然而止,命运之手 收回了所有的慷慨,将她从云端推向深渊。情人转眼变成仇人,对与错,爱与恨,全在一念之间。那场事故,是意外发生还是有心人机关算尽下的结果?迷雾重重的背后,究竟是谁一次又一次地扼杀了她的幸福?光阴流转,等到思念与爱抚平所有伤痛,他们能否回到当初最美好的时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百乐门杀人事件

    百乐门杀人事件

    大上海当红歌星横死尹府!谁能知这富丽的尹府竟是个杀人之地。为了妹妹的离奇死亡,她重回旧地。却发现那个杀人者竟和她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那被深藏的秘密,也重见天日。是爱,是恨,她躲不了,逃不掉。
  • 穿越之人妻难为

    穿越之人妻难为

    相公说:为人妻者得奉行三从四德,熟读女戒,擅女工。最重要的两点是会带孩子,还得带的出去。苏小鱼白白眼,不屑的说:“你丫直接说做人家娘子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就得了!”掀桌,谁说做娘子这么简单的?这还得斗得过小三,养得起崽子,留得住相公!!!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