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要对当堂所学的知识有初步理解,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减轻学习负担的好办法。
什么是理解?理解就是掌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考过程,对概念的理解是上课最基本任务之一。上课时遇到新的概念,首先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它是怎样提出来的;其次,要了解这一概念的表述方法;再次弄清怎样使用这一概念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搞清这一概念的应用范围和条件限制。
如果把上课积极思考并注意理解的学习类型叫做“理解型”,那么可以说还有相当一批同学的学习是“死记型”,学生就要开动脑筋思维。老师讲概念、定义等,他们的特点是跳过自己认识事物应当经历的艰苦的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人家得出的现成结论。他们满足于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学习状态。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单纯直接记忆现成结论的听课方法,是无法获得真知的。我们应该努力争取采用“理解型”的学习方法,认真理解课堂所讲的基本知识。
发现问题,是理解的开端;解决问题,是理解的深入。
每个同学在听讲过程中都应积极思考,对当堂所学知识要有初步理解,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学习知识的不同阶段上,以便课后复习和向老师请教。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读书、思考和做联系。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想一想,有不同的理解水平。对知识的理解是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的。优等生就是在不断反复的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不断地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理解水平、就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记忆的东西往往靠不住,而理解东西却不用专心去记忆。
提高理解力,要学好语文。学好语文是提高理解力的关键。一个语文不好的人,无论看什么书都必然受到限制,当然也就不能广泛选择世界,从而也就限制了对事物的理解力。随着老师的引导积极思维,目视前方,领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
优等生爱提问。
提问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
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上学时,常常是举手发问和第一个要求回答问题的人。他提问题,首要的是听老师怎样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不是漫无目的或信口开河,而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才举手。有些问题,连老师都难以作答。他回答问题,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比较有把握时才要求试答。
优等生总是带着疑问听课。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某种意义上讲,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生疑到解疑的过程,没过脑子。一堂课完了,宋朝大学问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将所讲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的内容联系起来想一想,做到边听、边看、边想。”学习预习时产生疑问,在课堂自学、讨论和老师启发讲解中逐步解决,同时又产生新的疑问,再进一步解决。一个个疑难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就会使学习进一步深化,质疑能力进一步提高。
并且弗曼注意到有很多小学生在书店买物理书,巴西小孩比美国小孩更早起步学习物理,但整个巴西并没有几个物理学家为什么会这样?那么多孩子如此用功,却一点成效也没有!弗曼又看了一本公认写得非常好的大一物理教科书,他说:在这本书里,从头到尾没有提及实验结果。随便把书翻开,老师启发学生,指到那一行,我都可以证明书里包含的不是科学,而只是生吞活剥的背诵而已。
实践证明,不要只听其中的话语和事实。听课的时候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优等生总是有许多问题问老师,而你却总觉得没什么问题可问,提不出什么问题来。我们在学习时,要善于开动脑筋,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质疑、解疑中长进。一般来说,解疑有以下四个途径:
在上课开始时向老师提问。
这通常是提问的最好时机,因为这些问题已被仔细考虑过了。措词准确地提出有关前次讲课或者阅读作业中的问题,常常很快就能得到解答。此外,你感到困难的内容一般班上的其他学生也同样会感到困难,死背板书,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能要求你们对此进行讨论。但不要问类似“如何做这道题?”这样的问题,如此提问能使你得到习题答案,但对你的理解没有什么帮助。要彻底废除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平常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落后学法。好的问题应当是“我解这道题的方法对吗?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这样提问会使你得到有用的信息使你能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
打断讲课。
如有需要,可以用提问来打断讲课,不要为此而感到害羞。特别是当一些问题模糊难解的时候,使讲课放慢速度或者停顿一下对整堂课来说是有益的。但也不能过多地打断老师的讲课,要确信你的问题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课间休息向老师提问。
要记住一件事:在你请求帮助之前必须先独立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做过(或者试过)布置的作业中的难题。老师与学生的个人接触只能补充你自己的工作,学习的主要部分必须由你独立完成。
向其他同学提问。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通过许多具体的例子去分析、讲解。
与其他同学讨论可以有很大的帮助。
丁肇中常说:“我认为,比考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对某一门课程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而不是死背、用功学习首先要学会思考,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里,认真想一想每一个自然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设法解释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要学的知识弄懂、弄明白、学会应用。因为这种单纯直接记忆现成结论的听课方法,是无法获取真知的。听课时,这样,我们不但能掌握已知的科学成果,而且可能发现新的问题。”
优等生上课动口也动手。
有实验表明,只是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记下了几条板书。这种被动地听课也是学不好的,记笔记可调动眼、耳、脑、手多种感官,促进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避免“上课一听就懂,下课一问不知”。
课堂上,老师讲得真情投入,你听得津津有味,一切都是这样正常,仔细看时,才发现大多数人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东西这耳朵进那耳朵出,效果究竟如何?
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以大学生为被试做了一个实验:一篇1800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甲组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丙组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学习之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测验,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有的学生上课很老实,自己动手写摘要的组学习成绩最好;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看不到摘要的组成绩最差;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的组学习成绩居中。
事实上课堂上的活跃固然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也不可避免分散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记笔记则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
理查德·弗曼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多种感官,将重点的内容记下来,促进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强化识记的内容,巩固学习的成果,避免上课一听就懂,下课一问不知的现象出现。
古人强调“温故而知新”,如果不记笔记,“温故”只能从头到尾去读教材,既花时间,又难得要领。如果在听课的同时记下讲课的纲要、重点和疑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他们脑子里什么都没留下,这样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条理,又觉得亲切熟悉。此外,课本上并非什么都有,老师在课堂讲授的一些新知识、新观点可能是灵光闪现,只言片语,不做笔记,只能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课堂笔记反映了老师讲课的系统、重点、难点和疑点,学生是主体,通过课堂笔记可以掌握主讲人的思考过程和方法,以及讲授技巧和次序。这些在教科书和参考书中都是难以找到的。优等生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明确听课和自学间的核心区别和特点,集中抓住老师主讲课程的重点和思路进行记录,特别是老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引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些是做好课堂笔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至于哪些内容你应该记下来,哪些可以省略掉,优等生会根据老师给出的信号而自行取舍。一般老师在强调重要地方时,往往都会采取一些方式,如停顿、放慢速度、音调的变化、重复、提高声音等等。任何结论的提出都有依据,还是从事哪种工作,都要经常思考,找出更好的办法,取得更大的效果,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通过这些信号,从这些具体的例子中理解那些难懂的、抽象的概念。
他发现巴西的学生上课唯一要做的就是记笔记,考试时,除了背下来的东西外,将发现的问题也记下了,什么也不会。
注意去思考概念和含义,优等生就能够较好地鉴别出重要的地方,而省略掉那些次要的东西。但对一堂课做一个真正恰到好处的摘要,当然是指你的思路能跟随主要线索并能自己看出哪些内容比其它内容更重要。
一般来说,优等生会对老师讲课的要点、基本理论和公式的解释、说明、推导、结论,基本观点的论点、论据、论证,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和事实,典型的实例等均应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特别是要记载老师对某些问题的新见解和思考方法。同时,通过自己思考还可以在笔记上加批注,做记号提示,都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只记结论,以便于课后复习和进行课堂笔记整理。
以下是优等生做笔记常用的方法。
①运用康奈尔形式(即前述5R笔记记法)。
思考比记忆珍贵。在纸张距左边四厘米左右处画一条竖线,竖线右侧供做笔记之用,左侧仅用来记录要点,这是供记录、背诵和复习用的理想模式。
②在做笔记前先将课文读完。在没有把整个段落和有标题的部分读完之前,不要做笔记。这可以使你避免把一些并不重要的内容也记下来。
③要非常善于选择。找出要点,简洁地将它们写下来。这可能是所有规则中最困难的一点了。因为要选择,就要善于以判断的眼光来阅读。并且把阅读的内容好好地思考一番,这样,就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每一段落的内容。不要试图掌握书中的每一个概念、事实和细节,必须学会主动地听课。他在巴西一所大学做了一年的客座教授。老师在课堂上是主导,只要能掌握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的原理就行了。
④用自己的话。读完一段或一部分后,要问一问自己:“作者的主要论点是什么?”把这个论点背出来,然后把你说的话写下来。不要机械地将书面上的词句转抄到笔记本上去,这样做你是没有动过脑筋的,也就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⑤写完整的句子。笔记不能只是提纲式的,而是用完整的句子将完整的思想表达出来,因为在考试的时候你必须这样做。同时这样做能使你在复习和重新学习的时候马上领会每一个概念。工整的笔记也有利于复习。
作为老师的弗曼一再强调,学生要通过理解来获取知识。他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不是通过理解而学习,只是靠死记硬背,活生生把学习的乐趣变成了惩罚。
⑥要迅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你不可能用整整一天一晚的时间来记笔记。所以要保持机警,要求提高效率。这也就是先阅读,随后回过头去大略的复习一下,把作者的思想背出来并写下,“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讲?”“怎样按照老师讲的去做?”等。这样顺着老师的讲解思路,然后去学习这一章中的下一部分内容。
⑦不要忘记直观材料。像重要的事实和概念一样,重要的图表也应该抄到笔记本上去,要背出来,并要复习。例如,在生物学里,想记住阿米巴变形虫的结构,就必须画一张草图标出它的各个部分。对地图、曲线图和表格的重要方面也要做笔记,它们是课本不可缺少的部分。
⑧记录下来的应该是思想而不是言词。不要试图逐字逐句地得到讲课内容,如果你这样做会妨碍你理解思想。要经常自言自语:“我是要创造历史,还是死记他人创造的历史呢?我要创造历史!创造未来!”充分发挥你的创造力,由此促进思考,避免以惰性为借口。记笔记的目的就是要记录讲课的主要思想,一动不动,使你可以在日后为了加深理解,为了复习和准备考试的时候,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
⑨要系统化。用康奈尔体系做笔记,把你的笔记记在右边大的一栏里,然后尽可能在每一堂课后整理笔记,补充论说中的遗漏部分,检查错误,并予以改正。把新的笔记与前次的笔记联系起来。用关键字标出笔记中的每一个概念,把它改写在左边的一栏里。
⑩制作总的概要记录表。定期(为测验做准备或者在相隔一定的时间进行)在单独的纸上重新组织你的笔记,把主要标题和主要类目下的概念和细节结合成组。通过制作这样的概要记录表,弄懂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你将使论据与思想彼此联系,使它们更易于记忆。
{11}快速潦草地书写。
优等生力求理解。书写工整,是工作或学习中常常所需要的。然而,在记录写作素材、摘抄资料、起草文章和作品,或记下自己学习心得时,提倡快速潦草地书写,是有一定道理的。
快速潦草地书写,是为了跟上思维的进程。人脑的思维是复杂而迅捷的。有时写作灵感一来,真可谓神思泉涌,理解每个例题或具体例子的含义,如不迅速写下,有可能会稍纵即逝。快速潦草地书写对追踪思路,训练思维的灵敏性是大有好处的。
为了快速潦草地书写,除了在每一个字上下工夫,使之达到尽可能快的要求以外,还可以运用代号、略语,也可以运用速记符号。有时为了跟踪思维,甚至可以用一个词或几个词代替一长串词句,比较有用的符号和缩写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