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000000020

第20章 料人如神的智囊(2)

后来,在与辛弃疾饮酒之际,辛弃疾酒后失言,说出了军机。陈同甫善于料人,考虑到辛弃疾平时稳重少言,有成府,不会轻易善罢罢休,于是偷偷逃走。辛弃疾善于识别人,通过分析人的言行断定人的性格,预测人的行为。

李泌三保韩滉

唐德宗时,有人告诉皇帝,韩滉趁天子不在京师,大规模的招募兵士整修石头城的战备,密谋叛变。皇帝于是对韩滉产出疑心,询问李泌的意见。

李泌说:“韩滉为人公正忠心,清廉俭约。当时皇上离京在外,韩滉依然不改人臣的职守,一再贡献钱粮不断;而且镇抚江东十五州,盗贼完全绝迹,都是韩滉的功劳。至于整修石头城,是因为韩滉见到中原纷乱,认为皇上可能南下到永嘉避乱,为迎接护卫圣驾作准备而已。这是为人臣子忠诚无比的思虑,褒奖都来不及了,怎么还加以责罪?韩滉个性刚烈严正,不攀附权贵人士,所以招来很多毁谤,愿陛下明察。微臣保证韩滉绝对没有二心。”

皇帝说:“可是,议论纷纷,章奏多得不得了,你没有听说吗?”

李泌说:“微臣老早知道了。韩滉的儿子韩皋正因为毁谤的话太多了,想告假回去省亲都不敢。”

皇帝说:“按你的说法,连他自己的儿子都怕成这样,你怎么还敢为他保证再三呢?”

李泌说:“韩滉的用心微臣很清楚。希望皇上公开表示信任韩滉,并由中书省白纸黑字发布,让朝中所有官员都清清楚楚看到此事。”

皇帝说:“朕正想重用你。但你得自己知道,别人哪有这么容易就可保证的?你自己得小心不要太违抗众人的意见,要不然恐怕连你也被连累。”

但是,李泌下朝又上奏章,请求以百口之家来保韩滉。

过了几天,皇上对李泌说:“你竟然送上奏章,我已把你的奏章留着未发。我知道你们之间是亲旧关系,但你怎能不爱惜自己呢?”

李泌回答:“我怎敢因袒护怜惜亲旧而有负于皇帝?只因为韩滉实在没有二心。我上奏章是为了朝廷,并不是为自己呀!”

皇帝问:“怎么说是为了朝廷好呢?”

李泌回答:“如今国家闹旱灾和蝗灾,关中一带一斗米涨到一千钱,国家的粮仓已经耗空了,但江东一带粮食丰收。希望皇上早日发下臣的奏章,消除朝廷中大臣们的疑惑,然后要他立刻回京觐见,批假回家探亲,使韩滉感激朝廷,打消疑惑,迅速运来储备粮,这不就是为朝廷做了好事吗?”

皇帝说:“你的深意我全明白了。”

于是皇帝下圣旨给李泌,命令韩皋回家探亲,当面赐予绯衣,并告诉韩皋,别人对他父亲的毁谤,如今皇上已清清楚楚,绝不相信韩滉有二心,还说关中缺乏粮食,他们父子应该火速筹办,尽快把粮食送到京城。

韩皋到达润州,见了父亲。韩滉感激喜悦得涕泪涟涟,当天就亲自到渡口,向朝廷发一百万斛米粮,同时,只让韩皋在家停留五天就回京。韩皋辞别母亲,嚎啕大哭,哭声传到了外面。韩滉大怒,叫出儿子,鞭打一顿,又亲自到江边,冒着风浪送子启程。很快,陈少游听说韩滉进贡米一事,也很快贡米二十万斜。

皇上对李泌说:“韩滉竟然也能感化陈少游,叫他贡米吗?”

李泌说:“岂止少游一人,各州道官员都将争着贡米呢!”

智囊

李泌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关中粮食歉收而而韩滉所控制地区粮食丰收,可以从韩滉处调运粮草。至于韩滉的“不忠”行为可以容忍,可以用恩威并施的办法使他彻底效忠皇上。

生活中我们也要善于发现问题,用广泛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分析问题,就如故事中所说,虽然关中一带粮食歉收表面上和韩滉“不忠”没有关联,但是再看看韩滉所辖地区粮食丰收,就可以想到为什么李泌要死保韩滉。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预事,不要急于下判断,要全盘考虑,广泛联系。

李泌善料敌将不料敌兵

唐德宗时,陕虢都知兵马使达奚抱晖毒杀节度使张劝,夺取张劝的军权,又要求朝廷让他当节度使,并暗地结交李怀光手下将领达奚小俊的助力以为要胁。德宗派李泌担任陕虢都防御水陆运使,并准备以神策军来护卫李泌上任。

李泌婉言谢绝说:“陕城这一带的人,不敢叛乱违命,这事件只是抱晖作恶造成的。假如派很多兵到陕城,他一定会封锁山路。陕城三面悬崖绝壁,一时难以攻下。我请求一人骑马前往。”

皇帝说:“我正需要你,应当换别人去。”

李泌说:“别人一定进不去陕貌都。现在刚刚发生事变,人心还未稳定,我速去可以出其不意,破坏他的奸诈阴谋。别人一犹豫畏惧,耽误时间,他们阴谋已成,就再无法靠近陕城了。”皇帝准许了。

李泌去见陕州在长安的进奏官和其它官员,对他们说:“皇上因陕虢闹饥荒,所以没授我节度使的职务,只派我作领运使,让我督令江淮一带运米以救济陕州。陕州行营驻在夏县。假如抱晖能任用,我将使他立功,有了功劳就能得皇上赐的施节。”侦察人听到这消息,飞快地回陕州告诉了抱晖,抱晖心定了一些。李泌因此稍等候,趁此际,把这一切计谋告诉皇上说:“我使他们的士兵想米吃,使抱晖想旌节,这样我就不会受害。”

李泌出了潼关,住在曲沃时,抱晖的将官都来迎接,离陕州十五里时,抱晖亲自出来拜见,李泌夸他理军务、保城池有功,又说:“军中有噜嗦话,不足以介意,你们这些人的职位都照旧不变。”

李泌进陕城后开始处理公务。办事人员中有人请求他屏退左右,报告情况。李泌说:“换元帅的时候,军中有抱怨不服的言论,是司空见惯的。我来这里自然就平息了。我不想听这些话。”李泌只要了仓库帐本,清理粮食储备情况。

第二天,抱晖来到李泌住处,李泌对他说:“我不是顾念你哪一点而不杀你,而是因为此时此地的情势非常混乱不安,稍稍不慎就会出事。而朝廷所派的将帅一时还进不来,所以才乞求皇上留你的一条小命。你先替我带纸钱去祭吊张节度使,记住千万不要入关,自己选一个安全的地方住下来,再偷偷回来带你的家人走,我可以保你无事。”

李泌离开京师时,德宗曾将预备叛变的七十五个陕将名单交给他,授命李泌杀掉他们。李泌遣走抱晖以后,中午朝廷宣慰使正式来到,李泌奏报已经遣走抱晖,其余的人不必再加以追究。

不久,皇上又派遣使者来到陕州,下令说必须杀掉名单上的人。李泌没有办法,只好缴了兵马使林滔等五个人的兵械,押送京师,并恳请皇帝宽免其死罪。皇帝下诏书将五人降贬到天德军去。抱晖听说这消息后,赶快逃走了。

有一种传言说邺侯李泌好说大话,但才气能象邺侯这样,才有说大话的条件。古往今来,好说大话的有二人:东方朔和李邺侯。

汉武帝是好大喜功的国君,不说大话不能投其所好;唐肃宗非常倚靠邺侯,不说大话不能满足他的期望。期望不满足,就会转移到别人身上,邺侯的抱负就不能施展。这都是善于投合国君的喜好。

王安石善于投神宗的喜好,却无法干好宰相的工作,这才真是让说大话成为彻头彻尾的自夸吧?

诸葛亮在隆中论天下只廖廖数语,不敢说一句大话,这也正与先主刘各的性格度量相配。

又比如商鞅与秦王的对话,先谈帝道王道问题,接下来论及国家富强。这是用对方听不进去的话,来巩固已经听进的道理,这同说大话又不同,而属于另一种论辩。

智囊

李泌把主要对象放在陕虢都知兵马使达奚抱晖的身上,认为只要“解除了抱晖的职务,其余的人就不足问罪了”,于是在整个劝说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抱晖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教,令抱晖解除了恻隐之心和顾虑,顺理成章地跟着李泌的思路走,从而使李泌逐渐站了上风。这里,李泌成功运用了“料将不料兵”的料人策略,时刻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投其所好,步步为营。

另外,在你与人交往、谈话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对方的神态变化,这样你就可以从对方神情的变化中,推断出对方的感觉。如果你发现对方出现不耐烦的表情,你要尽快结束你的谈话;如果对方对你的谈话虽然表面赞同,但脸上已经出现不屑的神情,你就应该转变话题了……总之,要注意观察一个人的脸色变化,从而调整自己与人交谈的话题,能够使你很准确地抓住对方的兴趣点,让交往更顺利地进行。

王晋溪守边智略

明嘉靖初年,北方胡人曾驻进陕西,进犯花马池。这个镇巡守惶恐地逃到京城,请求出兵应战。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不得不召开九卿会议。军事总管王宪认为一定要出兵,否则会失守领土。大家不敢有反对意见。王晋溪当时做冢宰,反对说:“我自有奏章。”随即上奏给皇帝说:“花马池是我在边防任职时划规的要处,防守很严,胡兵肯定不能侵入,即使进入,也不过掳掠一番,那个地方的兵足可以防御坚守的。我想不久胡兵就会自动撤离。如果派京都军队长途行军到边境,劳民伤财,立刻作战也有困难。另外,沿途骚扰百姓生活,影响地方生产,害处不小。假如到了目的地,而胡兵已退走,那等于白白往返一次,我认为不发兵为宜。”然而讨论军事主要由王宪主持,最后决定发六千兵,军队到了彰德,还没渡黄河,就有消息传报说胡人已出境离去。

王晋溪在西北时,修筑花马池一带防墙,命令两个指挥官监督这项工程。两个人非常效力,防守墙修得很坚固,而工程也没有什么浪费,还剩下二千多两白银。指挥官带着白银向王晋溪汇报。王晋溪说:“这一带城墙确实是西北重要关卡,你们能尽心尽力地完成,这些细碎银两何足挂齿,用来奖赏二位吧。”后来北方胡兵来犯,王晋溪就派这两个指挥官领兵抗敌,两个人争先打冲锋,其中一个战死在阵地上。王晋溪筹筑边防智慧正是如此高明。

另外,王晋溪总管陕西三边军务的时候,每次巡察边境,即使吃的是中等伙食,他也花费百金,从来不打折扣。所到之处,都要陈设食具,烧数头羊,同时对一切事情都认为是好兆头。王晋溪每次吃不了几小块肉,就撤下去分给随从,即使是最低等小吏,也得到好处。所以西北一带只要一出警报,那里人人都效力、卖命。当时法制比较宽松,所以豪杰四起,人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今时,有人揭发后,立刻被罢免。梅衡湘到播州视察军队,行时请求批金三千两,准备犒赏官兵用,等办完事只用四百两金,登记报上剩余部分,没有妄用分毫。虽然每人的治政手段不同,但都是根据时宜行事的。

智囊

王晋溪成功守边的关键在于他善于思考,深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能够据义行事,制胜于千里之外。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现代哲学思想的一种目标,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却是具体的措施或手段。事实上前人已经有了许多这方面的实践。

作为一个领导者,在不同的场合,应根据不同的下属,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激励是不能铁板一块的,它必须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实施,体现一个变字。

首先,应该根据需要而变。假设人有五种不同层级的需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所属与相爱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当较低层级的需求获得相当满足,次一层级的需求便会主宰这个人的行为。激励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采取自助餐式,让不同的被激励者,选择各人的需求;而激励者也要了解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激励。

其次,时间不同,激励的方式也有差异。平常时期按照一般激励,不必采取非常手段。除非发现原来的方法已经日久无效,必须摆脱老一套做法,这才全面更张,改采新的方式,否则不可想到就变,形成特例。忙碌时期大家难免火气较旺,耐力较差,这时要特别加以宽谅,不必计较细节,使大家得以忙而不烦。紧张时期情绪不安,主管经验较为老到,应该设法给予安慰,尽量疏解大家的情绪,千万不可以火上添油,更增各人的紧张气氛。危急时期有时需要特别措施,应该赋予更大的信赖,使其放心去做,否则他心里害怕,势必下不了决心。救亡阶段正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时刻,惟有重赏,才有拼死把公司救活过来的毅力,不可吝啬。单独相处,比较不容易引起面子上的难堪,可以谆谆善诱。主管规劝部属,或者晓以利害,最好单独进行。

假道伐虢

晋献公和荀息商议说:“我想攻打虞国,而虢国一定出兵救援;攻打虢国,则虞国也会救援。这要怎么办才好?”

荀息说:“虞公生性贪婪,最爱好宝物,请您用屈产名马和垂棘宝玉为诱饵,向虞公借路攻打虢国。”

献公说:“宫之奇在,一定会劝谏虞公。”

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内心明达而性格柔弱,又是虞公从小养大的。内心明达则说话只提纲领,不够详细;个性柔弱则不能强谏;而由虞公一手养大,虞公就会视他。宝物珍玩摆在眼前,祸患则远在虢国灭亡之后,这样的危机只有才智中上的人才会想到,微臣猜想虞公是个才智中等以下的君王。”

晋国使者一到虞国,宫之奇果然劝谏虞公说:“俗语说,‘唇亡则齿寒’,虞、虢互相屏障保护。这是关系两国的存亡问题,不是谁对谁施恩。晋国今天灭了虢国,明天虞国也会跟着灭亡。”

虞公不听,终于借路给晋。晋灭了虢国,回来攻打虞国,虞公只好抱着宝玉、牵着名马来投降。

智囊

此计的关键在于善于寻找“假道”的借口,善于隐蔽“假道”的真正意图,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取胜。处在夹缝中的小国,一方想用威力威逼他,一方却用不侵犯它的利益来诱骗它,乘它心存侥幸心理之际,立即把力量渗透进去,控制它的局势。

虞国之所以被晋国灭亡,原因有很多,但与虞公贪小利、看不到危险有直接的关系。战争总是围绕一定的利益进行的,因此,“利而诱之”的谋略应用在作战过程中屡见不鲜。同样,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策略也被各个领域的人们广泛使用着。对贪利者,可以引诱其上当;对不贪不愚的人,很难奏效。

刘惔知桓温之长短

晋朝时成汉主李势骄奢淫荡,不关心国事。桓温率军讨伐,上奏章后即刻出发。朝廷认为四川道路险阻,桓温的士卒少而深入险境,令人担忧。只有刘惔认为必胜。

有人问他乐观的原因,刘惔说:“我是从赌博来推测的。桓温是个很厉害的赌徒,没把握赢的绝不会下注。我担心的只是,桓温攻下四川之后,一定会总揽朝廷的大权了。”

刘惔常认为桓温有奇才,而且预知他有不忠的心志。刘惔曾对会稽王李昱说:“不能让桓温把守险要的地域。”李昱不听,等到桓温夺回了蜀地,李昱更是害怕他的威名,就派殷浩去与他抗衡。由此渐形成互相猜疑和对立的两派。等到殷浩北伐不利时,桓温就肆虐得不可制止了。

智囊

刘惔通过分析与桓温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言行来分析和预测桓温的行为。从桓温博弈常胜利而得知他是一个做事情非常谨慎和稳重的人,没有十分的把握他是不会出兵的,既然出兵了就表明他哟必胜的信心和把握。刘惔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认为桓温有奇才,但知道他有不忠的心志。于是,刘惔曾告诫会稽王李昱说:“不能让桓温把守险要的地域。”。结果,会稽王李昱说不听劝告,仍然一意孤行,最终令桓温过度肆虐,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派。

同类推荐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热门推荐
  • 特训王妃:艳冠天下

    特训王妃:艳冠天下

    莫名其妙穿越到不知名的国度,她就被送入地狱锤炼。九死一生,她却被推入了仇恨的深渊,众叛亲离。当濒临死亡边缘,他对她不离不弃,坚守他们真挚的情感。当她再度回归,却已经是不可动摇的王者。看一弱小女子,如何在异世开辟属于她自己的天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销售礼仪的塑造

    销售礼仪的塑造

    销售人员的个人修养,在销售过程中主要体现在销售礼仪的表现上。如何做一个高素质的销售人员,掌握好销售礼仪十分重要。本书就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介绍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问题。让读者可以成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从事着怎样的职业,生活在怎样的人生状态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也总有针对各种问题总结出的原理或定律。本书介绍了80个神奇的定律,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分类解读,力图为读者呈现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定律。
  • 一夕繁华梦

    一夕繁华梦

    一场爱恨情仇,一夕繁华似梦也许在相遇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今生再也无法逃脱。夏瑶,一个普通上班族,平凡地生活,平凡地工作,却遭遇了两场不同的爱情。钱浩宇给她的爱和痛一样深刻,他霸道却又温柔,因为自己的仇恨,将她带入他的游戏之中,当他开始害怕她受到伤害,他已经无法回头。
  • 名人的交友之道

    名人的交友之道

    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历史命题,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中国人尤其是他们的人文学者,进行长期、艰难的心血智慧投入的伟大工程。中国精神的博大精深而又生机蓬勃的现代体系,建立它的特质和内在逻辑,它的品格和气度,它的价值观和范畴,它的理论积累和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其本质而言,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有关人的素质、情趣、价值追求、终极关怀、精神家园和人生设定的工程。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以及外延如平原、山脉、湖泊、河流这些构成我们存在空间的核心。这种诗一般的语言深处,蕴含着历史的理性,读来有一种深邃厚重之感。
  • 田园无小事

    田园无小事

    一间还算过的去的泥房,教训小姑,一盆如洗,个个被饿的面黄肌瘦。可是为毛、为毛只是爬个山而已,戏大嫂,为什么会掉下水潭;掉下水潭就算了,为什么会穿越;穿越就算了,惩二嫂,最最崩溃的还是她.她.她还有一个两岁的嗷嗷待哺的便宜儿子,她要晕了什么!大嫂要来拿东西,调教老公,包子老公听之任之,想她李筱筱一个娇滴滴的黄花大闺女,培养包子,为什么会穿越成一个已婚农妇,一家十多口人住在一起,用美食发家致富笑傲田园。尼玛!真当老娘是吃素的,看我如何斗婆婆,在现代赚赚钱、旅旅游,最重要的是可以到处品尝最爱的美食。,只是不小心扭了脚而已,二嫂要来占便宜。
  • 弑王冰妃

    弑王冰妃

    她,丞相府懦弱的大小姐,任人欺凌,最后惨遭毒害;她,二十一世纪黑道,死神,“死亡圣衣”,杀人不眨眼的白衣天使,生死边缘挣扎,不再相信天长地久;他,当朝弑王,不详之子,自胎中身重奇毒,冷血狠辣,不知情为何物?一朝生死,当她成为她,会有怎样的精彩奇遇?一对一【片段一】“王妃,把飘香楼拆啦!”“哦,无误会,拆吧!拆完再给她建一个,别让她无聊。”君皇连头都没抬,说道。站在那的凌冰月嘴角直抽,额头上黑线滑落,能在宠一点不?“王妃,把苏贵妃推下水啦!”“派人给她,小心别受伤!”凌冰月无任何表情,他都免疫啦!………………“王妃呢?”君皇问着在门口的凌冰月。“被皇上叫去了!”呆呆的说道。“什么?!”风一般消失不见……主子啊!那是你父皇啊!…………只剩下在风中凌乱的凌冰月……【片段二】“娘亲,娘亲,”粉雕玉琢的脸颊,泛着淡淡红晕,迈着小步子,扑到凌冰洛的怀中,满脸委屈,两眼泪汪汪的看着她,“呜呜呜呜,爹爹,爹爹总是欺负我,女强VS男强!强强联手!爽文无虐,我还这么小,他就让我,就让我离开娘亲,把我关起来,说是培养一代亲无故人后无来者的君王,”眼睛里一闪而过,一丝狡黠。“他还让我,让我”嘴嘟嘟起来,结结巴巴,凌冰洛抱着他,满脸无奈,“怎么了?你爹爹还让你干什么了?”“把我送进梦乡院,说是要学他从小就要学会认识女人!”仰着头,大声说道。“噗!”凌冰洛满脸黑线,额角微微跳动,刚想说话,怀中一空。“臭小子,给老子滚”一个抛物线完美展现。“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