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500000036

第36章 独立性是培养孩子领导力的第一步(3)

研究证明,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这时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穿得不合父母的意,但是,父母还是应该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地实践。当然,父母不可撒手不管,应该及时教孩子正确的穿衣服和脱衣服方法。

如果父母为了省事,不让孩子动手,孩子一旦形成了依赖的习惯,他就不会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之外,父母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不断地形成冷了会添衣服,热了会脱衣服的习惯。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自己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一个好孩子。

2、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好方法。父母可以提供以下条件:

(1)父母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地方,让孩子专门用来放置自己的玩具和物品,让孩子知道这些玩具和物品各有各的“家”,每次用完之后,都应该将这些东西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去。

(2)要让孩子明白,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父母偶尔帮帮忙,只是帮忙,应该获得孩子的感谢。

(3)父母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等方式去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和物品等事情,并且坚持不懈地不断强化,最后使孩子形成习惯。

3、让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孩子来说确实勉为其难。但是这种意识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这样就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父母每次抱孩子出门玩,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东西,通过几次提醒,孩子便会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等。

(2)孩子学会表达和思考以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今天一天的日程,准备做些什么等。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可能性等。

(3)如果出去之后,孩子发现自己要带的玩具或物品忘记带了,而生气或发脾气,父母不要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养成负责到底的习惯。

(4)父母要经常给孩子提这样醒,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负责。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逐渐地形成这种“负责”的习惯了。

帮助孩子克服依赖的习惯。

要想让孩子成为领导,必须帮助孩子克服依赖的习惯。对父母过分依赖的孩子,容易事事依赖他人,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过分依赖父母和他人的孩子表现出许多不成熟的迹象: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没有主见;总是要别人帮助,屈从他人;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人际交往能力差,孤僻、自我封闭。

过分依赖父母,会使孩子失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他们不能独立思考,缺乏创造的勇气,自我肯定性较差,总是陷入犹疑不决的困境。在生活中,他们需要别人的鼓励和支持,借助别人的扶助和判断。并且好吃懒做,坐享其成,不思进取。

过分依赖父母,会形成一些特有的生活环境,使孩子缺乏社会安全感,总是跟别人保持距离;他们需要别人提供意见,经常受外界的暗示或指使,好像自己没有判断能力:他们潜藏着脆弱,没有发展出机智应变的能力,更不会有创造性。

纠正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父母提一些要求让孩子完成。

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要按孩子的年龄、能力的发展程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如果对孩子要求过高、难度过大,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甚至自卑心理;要求过低又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事实上,在幼儿期间,伴随着孩子生理的发展,他们肢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相应的自主性也开始得到发展,独立性逐渐增强,这时是父母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适当时期。父母要坚持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完成。当孩子看到自己完成了许多事情,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便会增强,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2、父母不能大包大揽,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而是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父母要转变观念,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起居,能让其自己做的就不要包办代替。美国家庭的做法是:婴儿从一出生就单独睡觉;孩子能够捧奶瓶了,就让他自己捧奶瓶喝奶;让孩子在有围栏的床上自己玩;把孩子放在大便椅上让他自己大便;孩子学步的时候,也是让他自己扶着学步车走路。长大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都自己完成,同时还必须帮助父母干一些家务活;孩子在7岁的时候就开始学着自己挣钱;成人以后,就完全独立,自己解决生活问题。

3、帮助孩子摆脱依赖心理。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就必须及时给予纠正和改过。首先了解孩子依赖心理的形成原因,以此为基础,使用一定的策略。比如,许多孩子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让父母费了不少心思,一次又一次地叫孩子起床,可孩子总是赖在床上不起,一旦迟到了,反而会责怪父母没有及时把他从床上拉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位父亲就对儿子说:“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晚上睡觉前上好闹钟,早晨自己起床,没有人再叫你了,迟到了只能由你自己负责。”当然这位父亲对儿子是很了解的,他知道儿子能行。第二天,闹钟一响,儿子果然立即跳下了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位父亲运用了一个小技巧,很轻松地改变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他的做法是值得其他父母借鉴的。

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有主动性的孩子更有活力,也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许多孩子因此脱颖而出。真正的独立,离不开对孩子主动性的培养。在西方国家,父母常常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许多企业家都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孩子最初是很少有自己独立的看法的,他们还不善于思考,总是说:“妈妈说……”、“爸爸说……”、“老师说……”。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早一点从“别人说”转化为“我说……”、“我认为……”、“我是这样想的……”。

“别人说……”表明孩子还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而“我说”则表明孩子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有利于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只有培养起孩子的主动性,孩子的思维才会积极起来,行动才会更具有目标性。

那么,如何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呢?

1、了解孩子的主动性。

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主动性特点,了解到每个生命都具有向上的动力。孩子的主动性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可以看见新生儿用“一眠长一寸”的速度在长大,他们自己吸吮、吞咽,自己伸手抓握,自己翻身踢脚,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与兴趣。

但是,许多父母“疼爱”的行为却总在阻挠孩子的主动探索,他们总是常常告诉孩子这个有细菌不要摸、那个很脏不能放进嘴巴、磁盘摔破会割手不要拿、洗澡玩水会感冒、走路很累要坐车等等。有些孩子就在父母的这种过度呵护或压迫下,慢慢学会对周遭的事物无动于衷,慢慢学会冷漠与被动。于是,这些孩子最后只会等着张嘴吃饭,伸手穿衣,失去了自己动手和自我思考、自我判断的能力,失去了对自我的主导权,迷失在父母的羽翼下,无所适从。

因此,父母必须要放弃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认识,孩子绝不像想象的那样脆弱和软弱无助。相反,孩子充满生命动力,如果环境中的障碍能去除,孩子便能茁壮成长!没有人可替代孩子成长,任凭父母如何优异出众,孩子还是要靠自己的双脚走路。所以,为孩子正常成长而要走的第一步,就是父母要避免变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阻力,让孩子的内在动力也就是主动性得到发挥,给孩子一个能充分发展的空间,孩子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和提高。

2、父母要创造好的环境。

环境的优异与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好的环境可滋养孩子的主动性。孩子充满了生命动力,孩子以自己的动力在环境中探索,在与环境互动中,他们能雕塑出独特的自我。因此,父母有义务为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父母要注意创造环境的美观与整洁,因为孩子在美丽的环境中比较主动。有一次,一位老师带着班上的小朋友到别人的教室参观,有位小女孩就表示:“老师,我知道他们的桌子为什么这么脏了,因为他们没有漂亮的抹布。假如我们没有漂亮的抹布,我就不想擦桌子。”可见,孩子想擦桌子的动机并不是“讲卫生”,而是想使用漂亮的抹布。

其次,父母去除环境中阻碍孩子成长的因素,摆放适合孩子成长所需要的教具,让孩子能借着操作教具奠定良好的认知、协调、专心、独立和秩序等基础能力。

最后,父母创造的环境必须是开放的,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免得孩子被过于单调或太过困难的内容破坏了主动学习的热情。

3、父母要帮助孩子发展主动性。

有些父母总是认为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多,高高在上,指挥一切,无视孩子与父母在心理与生理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也无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项需要,结果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冲突。孩子碍于无力反抗父母的权威,只得以哭泣、恐惧或愤怒等负面形式来发泄。父母爱孩子,结果反而是伤害了孩子,让孩子变得退缩压抑。

因此,父母必须自我反省,放下身段,跟随孩子,仔细聆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的成长路途中适时相扶,做孩子主动性发展的助力,让孩子成为勇敢、自信、主动的个体。

有些父母总是想着为孩子多预备一些有形的资产,以避免日后生活的艰辛,让孩子未来能生活得从容、富裕,少吃苦头。但孰不知,这对孩子并无多大益处,如果孩子的内心缺乏动力,生活无味,那么纵有金山银矿也是枉然。同样,让孩子缺乏兴趣,不合孩子性向才艺,也只是增加孩子的负担而已。父母只有顺势协助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和全面地成长,而不是让成长成为一种负担。

总体来讲,父母需要正确认识孩子,尊重孩子,协助孩子,并以良好的环境来培养孩子,以此来巩固孩子的成长基石,让孩子能由内而外、稳健踏实地成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容而有创造力,才能自信、踏实、愉快地走好人生路。

同类推荐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共分15章,分别从美德、学习、性格、交际、修养、气质、关念、能力等方面为父母设置了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全方位地给家长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家长在教育女孩时发挥孩子的优势特征,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如何把怯弱的小丫头培养成充满自信、有个性的阳光女孩?如何把脆弱、爱哭的“玻璃美人”培养成敢于直面挫折的坚强女孩?如何让害羞、内向的女孩变得善于交际?……这一切都是父母关心的问题,而《好方法培养出最出色的女孩》一书将全面解答家长心中的困惑。
  • 独生女孩怎么养

    独生女孩怎么养

    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方法做支撑也许家长所期望的“凤”就无法展翅翱翔。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女孩成长的特点,从生活习惯、完美性格、生存能力、身心健康、情商教育、美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针对独生女孩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等弱点,为家长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完善女孩的性格,塑造女孩的优良品质。
  •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要想让孩子成为富有的人,并不需要给他留下一大笔财产,而是应把他培养成一个可以创造财富的人!本书汇聚了多位成功父母的经验,讲述了如何让孩子拥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学习能力,如何与命运抗争。用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世界,以诚实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对孩子的财商进行开发。有了这些,让孩子成为“富一代”将不再是梦想!
  •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犹太富翁的教子课

    群星璨灿的犹太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擘、思想大师、巨富大亨,诸如: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科学巨擘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音乐巨匠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20世纪的著名犹太人“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政商哈默,美国“奇缘博士”基辛格,“好莱坞叛逆之星”霍夫曼,以色列的倔老头沙米尔,以色列总理沙龙等,更给犹太人披上了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近200则精彩的教育故事和案例,全面而简练地展示了犹太民族的教子智慧。这些故事和案例都是犹太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犹太教育界流传甚广,可以说是犹太人对教育最直观的看法与思考。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魅力女人精彩一生

    魅力女人精彩一生

    全书从形象、气质、品位、风情、心态、智慧、情商、情感、健康、职场、交际、礼仪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揭示现代女性的魅力要点,全面而细致地讲述了现代女性获取魅力与成功的必备要素,帮助女性朋友们迅速提升个人魅力,打造成功资本,赢得更为幸福的生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寒假

    寒假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演讲是一种威力无比的武器,运用它可以捍卫自己,取得竞争优势;演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它我们可以增强勇气,获得斗争的力量。演讲能改写历史,同样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本书与一般的演讲书籍不同,它改变了传统的繁琐冗长的理论阐述,投入更多的精力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指导,书中有趣的小故事能给您打开全新的视角,而且读起来轻松,对于渴望成为演讲高手的你来说,读本书绝对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系列:褐色童话书

    安德鲁·兰十二色童话系列:褐色童话书

    《褐色童话书》是一本30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胆小鬼吉拉尔德受到了惩罚》《亚拉的故事》《王子和三劫难》《狮子和猫》……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迷失日本

    迷失日本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几万中国农村妇女远嫁日本乡村,生活好了,但普遍受到歧视,有的遭到了虐待、暴力,杀夫、自杀的事件也多次出现,在日本引起强烈的影响,这本书有几个故事就叙述的是这些事件。十一位赴日新娘的情感实录。
  •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万事通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子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父母及孩子两方面。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双方互动,而且亲子教育涵盖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两方面。它是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和提升而达到的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 身体里的那点事:奇妙而有趣的生理常识

    身体里的那点事:奇妙而有趣的生理常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我们的身体到底是什么样子、身体是怎样构成的、身体里面有什么、我们的身体从哪里来、“种瓜得瓜”的秘密、“照顾自己”——保护自己的身体、“身体升级”——提高身体性能等等。
  • 别惹四小姐(大结局)

    别惹四小姐(大结局)

    她是名遍黎国的笨蛋丑女!为她那位高权重的爹爹丢尽了脸面!那些自已为漂亮的兄弟姐妹个个嘲笑她!就连婢女下人都瞧不起她!没关系!我郁清(潘素素)忍!什么?她那个传说中的“花少”夫君居然退婚?好!没关系,正好我也不想嫁!哪个王八蛋半夜把她的头剪得乱七八糟?!哪个猪头在她碗里放辣椒?!哪个八婆传她脸上长疮身上长毒瘤?!呼...没关系!真的没关系!我忍!什么?外来使臣送来黄金万两珍奇异兽,只为见她这黎国传说中的第一丑女?!娘的!有钱没地方花啊!什么?举办选美大赛?!关我屁事!啊?让我去给她们做陪衬?!呼,没事没事我还可以忍!什么?让我学狗叫?MD!你们这帮食古不化的猿猴!不让你们见识见识现代人的魅力你们还真当老娘是笨蛋啊!哼!黎国第一美女又怎样?老娘照样鄙视!切!黎国第一才女又怎样?老娘照样踢!额...至于黎国第一美男...哎...啥?他就是那个传说中的“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