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4900000026

第26章 散文(2)

《孟子》在揭露、批判、攻击封建地主阶级的残忍、暴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并提出了减轻赋税施行“仁政”的主张。这在当时的社会矛盾中,站在了农民阶级的立场上,抨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残暴的统治方式。《孟子》中表现出的“人定胜天”的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五十步笑一百步。

战国时期,梁惠王为了攻占邻国的土地,掠夺人口和财富,经常发动战争,百姓对此怨声载道。

一天,梁惠王和孟子在王宫里讨论治国之道。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我就把那儿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送到河内;河东遇饥荒,也照着这样办。看看周围邻国,有哪一个君主像我这样爱护百姓呢?但是,邻国的老百姓并没有因此减少,我的老百姓并没有因此增加。这是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咚咚地敲起了战鼓,双方刚交锋,一方就有些士兵丢下铠甲、拖着刀枪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那些跑了五十步的耻笑那跑了一百步的,说他们胆小怕死,这行吗?”

梁惠王说:“不行,他们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你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偷鸡人。

有一个人,他十分懒惰,每天依靠偷盗邻居家的鸡来维持生活。

别人劝告他说:“你到处偷鸡摸狗,闹得邻居们为之不安,这可不是好人的行为。”

偷鸡的人听了,想想说:“那么,从今天起我就少偷一些,每天一只改为每月一只,等到明年就洗手不干了。”

劝告他的人摇摇头说:“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马上停止不干,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而且还以减少数量来为自己辩解,继续为非作歹,你的恶习只怕永远都改不掉了!”

以邻为壑。

一天,有个叫白圭的人对孟子说:“我治理洪水的本领和成就胜过古代的大禹。”

孟子说:“你大错特错。当年大禹治水,是根据水流的规律,采用疏通的方式,由高向低,最终把洪水引导到大海里去,因而是以四海为储水的沟壑。而你的作法正好相反,是把洪水引向邻国,把邻国当作储水的沟壑。水只要蓄满邻国,堵塞倒流,就会使洪水泛滥成灾,殃及生命。你这种只为自己,不替别人着想的做法,大凡有道德和良心的人都会反对,都会仇视的。因此,我说你大错特错。”

白圭听了,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孟子故里。

四主要人物形象。

齐宣王。

姓田,名辟疆,齐威王之子,公元前342年至公元前324年在位。宣王是一位富有恻隐之心的君主,孟子认为他有对人民实施“仁政”的基础,便由浅人深地给他讲述了施行“仁义”的必要性和道理。

评行。

楚国人,主张生活俭朴,从事农业劳动的农家学派的代表。他反对统治者的不劳而获和奢侈生活,主张国君“与民同耕”,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

齐人。

一个虚伪的、追求富贵名利的无耻之人。他每日在坟冢之间寻乞供品,吃饱之后回家却向他的妻妾骄傲自豪地说自己曾与达官显贵们共同进食。当他的妻妾知道真相后,均难以忍受如此羞辱而痛苦不堪。

管仲。

名夷吾,字仲,今安徽颍上人。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卿相,他对内大力发展经济,对外尊王攘夷,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是我国古代极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和经济管理家,著有《管子》,人称“仲父”。

五精彩文段推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六文学成就。

《孟子》的文章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成长篇语录体,从逻辑到组织,从方法到技巧,从论证到声势,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说理之畅达,章法之巧妙,都大大超过了《论语》,加上其行文流畅,感情强烈,如长河大浪,气势磅礴,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的艺术成就仅次于《庄子》,而为后人所称道。

《孟子》的文章体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孟子与人辩论,善于抓住所论问题的要害,他词锋犀利,锐气逼人,富有雄辩性和鼓动力。例如,《孟子·梁惠王上》记孟子与齐宣王的谈话,他首先从齐宣王看见将要宰杀的牛发抖而表现出有侧隐之心一件小事入手,启发齐宣王要发扬仁心,使百姓受益,进一步劝说齐宣王不要凭借武力称霸,而要施行仁政。在这次谈话中,孟子巧妙地运用比喻,一步步地从小到大推论事理,语言生动,文词畅达,逻辑性强,富有说服力。在辩论中,不管对方是国君还是平民,他都能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从容陈述。尤其善于抓信对方心理、抓住对方破绽展开长篇大论,大有战国纵横家的气概。

《孟子》散文具有感情充沛,气势强劲的艺术特色,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鲜明个性。孟子志向远大,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种远大的抱负、宏伟的理想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奔放的激情和豪迈的气概。孟子爱憎鲜明,倔强直率,对自己憎恶的人物与现象总是予以辛辣设刺,猛烈抨击,毫不留情,因此文章显得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孟子》的文章又以善用譬喻说理。孟子或编造故事、或使用寓言、或恰当比喻,借以阐述深奥的道理题。这些譬喻大都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比如,他把百姓盼望仁政比做“大旱之望云霓”,把道义与生命的关系比做鱼和熊掌等,都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书中的寓言大都不长,其中很少刻意渲染,使文章寓意鲜明,涉笔成趣。如“日攘邻人之鸡”、“弈秋”等,都颇为生动传神。

《孟子》的语言犀利流畅,感情强烈,个性鲜明。作品语汇丰富,富于表现力。

文中大量运用语气词和排比、感叹、反问等句式,既保留了口语的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表和气势。这种语言风格是形成其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七名家点评。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苏辙。

《孟子》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生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的美感,喜欢在说理中包蕴个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

孟子的人生精神,是对上至《周易》、正至孔子等商周时代中国所具有的优秀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的人生精神,是先秦中国古典文明孕育的绚丽结果,也是秦汉以后中国人生精神和民族性格发展的重要泉源。它同先秦、秦汉、秦汉以后其他思想学派的人文精神一道,共同构成中国之民族精神赖以建构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林桂臻《论孟子的人生精神》

《庄子》

一部极富浪漫的语言散文。

作者:庄周。

文体:散文。

成书年代:先秦。

一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前286),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鉴于庄子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境内,一说安徽省蒙城县)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

二作品档案。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著作。由庄子和他的弟子、后学的著作总汇而成。《汉书·艺文志》著录52篇,现存郭象注本33篇,分为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庄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由寓言和神话故事构成,通过这些故事及故事中人物的对话,表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庄子》的文章辞汇丰富多彩,语言幽默生动。其文章构思奇特精巧,于诙谐之中阐明深刻的哲理,常以拟人的手法描写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文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对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庄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庄子所处的时期,社会矛盾虽然还十分尖锐,斗争还十分激烈,但封建地主阶级已在这种矛盾的斗争中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其统治地位已基本确定。奴隶贵族阶级在这种矛盾和斗争中,势力被严重地削弱了,已经显示出它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结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庄子》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强烈的不满,同时在恢复西周奴隶主统治又失望的情况下,所以采取回避矛盾,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庄子》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

三内容概要。

“道”是《庄子》中最重要的哲学概要。作为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是世界本源的认识,“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也!”(《外篇·知北游》)

庄子也继承老子关于“德”的观点,指出“德者,成和之行”。他还提出了“真知”的概念,认为真知是“即真而不妄的知识”,是对道的直观体认。而体道必须摒弃一般的知觉思虑,达到“不知”的境界。

“虚静”是庄子哲学思想中心的一个核心范畴。庄子认为,“虚静”是把握至高“道”的先决条件,意在排除一切现实、有限的纷扰,超脱世俗的羁绊,由虚而明,最后达到体道的境界。可以说,“虚静”是老子“为道日损”的功夫,同时也是“致虚极,守静笃”的成就。

“无为”也是《庄子》中表达的重要内容,它主张无所作为,回到远古时代,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保持人们原始的纯朴本性。《庄子》鄙视富贵利禄,反对礼法仁义,否定文化知识,嘲讽儒学的奔走游说,它以“无为”的主张与现实社会进行抗争,对原始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进行了有力而深刻的批判。

庖丁解牛。

庖丁给文惠君宰牛。他用手抓着,用肩扛着,用脚踏着,用膝盖顶着,动作十分熟练,刀锋所至,骨肉分离,哗然有声。其动作之优美,好像商场的舞曲《桑林》一样轻松;其声音之动听,好像唐尧的乐章《经首》一样和谐。

文惠君惊叹地说:“太妙了!你的技术是如何达到这样高超境界的?”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我喜欢探求宰牛的规律,这比宰牛的技术更高一层。我刚学习宰牛时,眼前的牛是个整体,三年之后,我对牛的生理结构了如指掌,再不把它看成是整个的牛了。现在,我只凭心神去宰牛,不需要用眼睛观看,全靠心神指挥手脚动作,按照牛体的生理结构,从肌肉、骨节之间的空隙运刀。刀锋所过,都是牛体原有的空隙,经络、筋脉都不去接触,更不用说那些骨头了。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剁骨头。而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宰杀的牛也有几千头,但刀刃好像刚磨过的一样锋利。原因就在于,牛的骨节之间有缝隙,而刀口则薄得几乎没有厚度,我用几乎没有厚度的刀口插入有缝隙的骨节之间,当然宽宽绰绰,游刃有余了。所以经过十九年,我的刀口依然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锋利。尽管如此,我还不敢松懈怠慢,每当碰到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也会全神贯注,轻松下刀,动作舒缓,牛体最终迎刃而解,如同一堆烂泥,散在地上。这个时候,我就会提刀站立,得意地四面张望,满意地来回走动,把刀子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道:“妙极!妙极!听了你的一席话,使我从中领悟到了养生之道。”

鼓盆而歌。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丧,只见庄子毫无礼节地坐在地上,鼓盆而歌。

惠施说:“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为你生儿育女,无怨无悔。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却在这里不合常情地鼓盆而歌?这样做不是太过分了?”

庄子说:“不对!她刚死的时候,我何尝不伤感呢?但是仔细地推敲起来,她原本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她开始混杂于浑沌:之中,后来有了气息,有了形体,有了生命,再变化到死亡。这样一来,生死的变化,就像四季运行的规律一般。她已经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在这里嗷嗷痛哭,就是不懂得天命运行的规律,所以我没有哭泣。”

东施效颦。

同类推荐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一碗阳春面》《伊莎贝拉的蓝勋章》《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穿过风雪的音乐盒》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名家经典珍藏”之《席慕蓉散文》你怎能错过!
  •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顺境不一定全都是好事,逆境也未必都是坏事!”这样的诠释用来形容挫折怕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非要对挫折的正面意义再来一个更为精确的阐释的话,再也没有什么比“越挫越勇”这个成语更为适合的了。挫折不一定只能带给我们困苦和疼痛,相反,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正能量,比如认识到勇气和坚持的可贵,并学会在以后的困境中勇敢地去面对它们。
热门推荐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微加幸福,这是他这辈子听过最动容的情话。分隔两地的这半年,想念一点一滴,昏天暗地。爱是一念之差,最幸福的不过就是,你曾温柔呼唤,而我,刚好有过应答。
  • 倾世琼王妃

    倾世琼王妃

    “小姐,你慢点跑,当心摔倒。”一个丫鬟扮饰的姑娘在追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前一后,一矮一高穿梭在栀子花林中。“碧荷姐姐,快点!我们就躲在这后面,红梅姐姐肯定找不到我们的。”小姑娘银铃般的声音回应在栀子花林中。在这片林中偏僻的角落处,散落着几口破缸,碧荷和年纪小小的慕容云琼就躲在后面,这时,静谧的花林中隐隐传来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只是那脚步声中那夹杂着的错乱与惊慌,让……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执念千年

    执念千年

    我以为我一直爱着的,原来是我最痛恨的。我以为我一直恨着的,原来是我最深爱的。当一切埋藏的真相,用鲜血淋淋的代价解开时,我该怎样去面对这残忍的一切。当一切都走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我该选择试着去原谅,还是依旧那样憎恨下去。为什么当他死在我手上的时候,他却依旧没有告诉我真相,为什么还要选择一个人默默去承受。为什么宁愿选择让我依旧恨着你,为什么你连死都要死的那么残忍,让我悔恨终生。我这沾满你鲜血的手,该如何洗净。
  • 傻王的专宠

    傻王的专宠

    本是宰相长女,却因父亲厌弃,从小尝遍人情冷暖;本来许配当朝太子,不想继母陷害,被逼转嫁傻子王爷;本欲随遇而安了此一生,岂料遭人暗算,二八佳人香消玉殒。#呵呵,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病猫?就算死,她也要拉几个下来垫背!临死前,她更发下重誓:如有来生,有仇报仇,有怨抱怨。上天眷顾,人生重来,她无所顾忌,把狂妄的本性发挥到极致。欺凌自家姐妹,陷害大伯小叔,挑衅父母长辈,藐视皇家威严再携手自家傻王爷,妇唱夫随——扳倒了太子,废黜了宰相,扶持了新帝。#万事顺心,相公疼爱,夫妻和睦,生活美满,她却渐渐发现…她那看起来傻头傻脑的王爷相公,好像也不是那么傻?傻王爷语录:第一,爱妃永远是对的。第二,就算所有人都说爱妃不对,爱妃也是对的。第三,谁敢说本王爱妃不对?打死他!
  •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权少追妻N次方:豪门独爱

    三年植物人,她从陌生的床上醒来,一无所有,父母已逝,只留下3亿诈骗巨债。“要么进娱乐圈还钱,要么,嫁给我!”总裁大人冷酷求婚。“可两个我都很感兴趣,都想做,权大总裁不介意戴绿帽子吧?”她想都不想地答。当她扛着巨债风风火火嫁进豪门,却意外发现自己被逼着打过胎,而罪魁祸首……正是他。
  • 天珠变

    天珠变

    人有本命珠,觉醒后或为意珠、或为体珠,如手串分别在左右手腕处盘旋。天珠如人类之双胞胎,当意、体双珠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即为天珠。修炼体珠者是为体珠师,修炼意珠者是为意珠师,而修炼天珠者自然即是天珠师。天珠师最高为十二双珠,因此,它的修炼过程也被称之为:天珠十二变。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位修炼着天珠变的弓箭手。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一个美食狂人从酒桌上看出去的真人生异乡饭、茶泡饭、蛋炒饭,口口都是伤心饭。一本讲述吃饭的书,更是一本回忆青春的书。通过这本小宽编著的这本书,你可以读到具体的饭食,更能感受到吃喝背后的人情冷暖与时代变迁。吃与喝是人类生存的必须 ,几十个与吃喝相关的故事,承载了作者整个青春时代的情感世界。吃喝只是借口,人们之间情感的碰撞与交流才是饭局、酒局的真谛。读着美食记者小宽闲散的文字,从饕餮大餐到闾巷小食,你能触摸到他的内心并与之共鸣 ,因为青春是所有人心中的最宝贵的时光。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