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000000043

第43章 思想矛盾(4)

第二,坚持真实意义上的集体主义精神。真实集体建立在对虚幻集体的完善和改造之上,这是当今社会实践集体主义原则的一个必要前提。真实集体主义必须建立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协同活动,达到个人利益的共生,从而使集体中的个人具有道德活力和创造精神,也使这种由个人所组成的集体更加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强化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态度,有助于克服自我中心和恶性竞争等现象,避免在经济交往中产生以邻为壑和损人利己意识,并生发出和升华为一种互惠互利意识和经济正义精神。坚持真实意义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是集体主义在个人心中植根的基础,也是个人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持久而普遍遵循的关键。

集体主义价值观要获得新生,需要使集体主义从个人主义中内生出来。布坎南曾说:“在作为一种推导出社会组织原则的方法的个体主义与作为这种组织的一个描述性特征的集体主义之间,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不一致。”“给定一些有关人类行为模式的基础性的假设,以及一种特定的道德伦理立场,即可以根据个人选择的计算而将集体主义的政治经济秩序理性化。”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集体主义究竟如何从个人主义中内生出来、个人主义在什么情况下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自然生发出集体主义的价值理念,这是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进一步予以阐明的。

$三、理想主义与享乐主义

中国社会在精神层面断裂的重要表现是:一方面,传统伦理秩序已经失范,既有的人生理想幻灭而失去了信仰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新的道德规范和权威共识尚未成形,人的精神自然处于某种无所依傍的流浪状态。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快速转型,人们在变革和转型之中失落了生命意义和精神关怀的依托。这如同柳亚泉1918年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迷乱之现代人心”的文章中叹曰:“吾人之精神的生活,既无所凭依,仅余此块然之躯体,蠢然之生命,以求物资的生活,故除竞争权利,寻求奢侈以外无复有生活的意义。”理想主义凋落了,人们自然而然地转向虚无主义。但是,虚无主义并非“无”,而是有,这就是享乐主义。

(一)理想主义的陨落与虚无主义

实际上,理想主义和虚无主义都是浪漫主义的一种形态。二者不同之处在于:理想主义用积极的态度去超越现实,而虚无主义则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鉴于此,理想主义和虚无主义之间十分容易发生根本异质性的转换。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这种价值观沧桑巨变的很好注脚。

1.理想主义陨落的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的理想主义缺乏个人意识,总是以超验的或历史的终极之物为本位,走的是救世而救人的路子。这种理想主义完全建立在社会和道德的神圣使命之中,是救世的工具,而不是个人直接的自我的经验的现实的精神救赎。尤其是在政治理想主义中,个人成为无足轻重之物,甚至成为理想主义的附属物和牺牲品。缺乏对个人救赎的理想主义,最终也因其没有个体的依托而不能完成救世的使命。这是传统理想主义的重大缺陷,也是其最终走向幻灭的根由。改革开放以来,理想主义在人们心中的消隐还存在一些较为特殊的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

第一,从实践上看,首先,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进而引发了一些人的信仰危机,并使得既有的理想主义缺乏现实的有力支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失误,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上均未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优越性。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出现信仰“危机”,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改革的浪潮。在80年代末,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和发展中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倾覆,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其次,国内实践导向出现了与传统理想信念相背离的社会事实,加剧了人们对既有理想主义信念的怀疑和不信任。实质上,社会主义信仰“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往往与社会主义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分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强有力的现实支撑,因而要勇于正视并科学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

第二,从理论上看,首先,对随着国内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产生的现实问题,没有理论去阐释,有些阐释的理论不彻底。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仍然存在讨论得既不清楚更不彻底的情况,远远不能满足对社会事实进行有效解释的需要。其次,在对西方思潮的态度上,从曾经的盲目批判转到当下的盲目追随。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对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倾慕和心仪都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盲目追随,既给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的攻击和诋毁制造了机会,又是社会主义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乏力的重要表现。理想信念教育乏力,一方面,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轻视理想和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某种空洞虚渺和不切实际的说法和做法大行其道。有效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加强年轻一代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邓小平对此认识非常清楚,反复强调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要在青少年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他明确指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对照一些发达国家,我们这方面工作现在是削弱了。例如,美国新闻署曾经对美方在我国各地举办“培训和交流中心”的意图有明确的表白:美国应向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灌输美国的价值观念,这是比科学知识的传播本身更为重要的任务。可见,我们这方面工作尤其需要加强。这既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中西社会思潮的比较研究。为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

2.虚无主义的基本特点

伴随着理想主义的失落,虚无主义甚嚣尘上,二者呈现为一种此兴彼衰、互为消长的关系。

虚无主义的第一个特点是“不敢崇高”。在日常生活中有崇高吗?那不过是平庸和无意义的“一地鸡毛”,这是对过去那种“打死一只苍蝇也能联系到世界革命”的伪崇高泛滥的一种彻底颠覆。在过去的历史中真的有过崇高吗?当人们感叹红军长征的史诗般悲壮时,有人会说那是一场迫不得已的大败退。在未来真的会存在崇高吗?可是虚无主义者并不关心未来,他们喜欢和崇尚的情调是“过把瘾就死!”

虚无主义的第二个特点是“游戏人生”。不敢崇高,生活中就没有永恒的至上的价值意蕴,一切都是相对的和飘浮的。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生活,要拼搏奋斗有何用?故而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既然是“一场游戏一场空梦”,那又“何不游戏人生?”

虚无主义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谁”。所谓“我是流氓”,就是提倡一种勇于破坏规则和亵渎神圣的精神,勇于“玩”的精神,玩文学,玩麻将,玩股票,玩女人,“玩的就是心跳”。“玩”,就是把行为的意义看淡,“玩”就是目的本身。

虚无主义可以看成是对极“左”思潮以及理想主义运动的一种倾覆和反动。但是,抛弃了极“左”思潮并不等于一定要归并到极右倾向,拒绝理想主义运动不等于就没有了理想,从虚幻的天国回到坚实的地上不等于就消解了崇高。

(二)虚无主义不是无,而是有:享乐主义

尽管当代中国还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但是享乐主义似乎已经成为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人的价值追求越来越界定在满足个人私欲的范围之内,快乐原则日益成为个人生活的基本准则,放纵享乐和物欲满足越来越成为个人生活的主要目标。

1.享乐主义的特征和危害

享乐主义是把快乐尤其是感官快乐和物欲满足视为人生最高价值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享乐主义认为,趋利避害、趋乐避苦,这是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快乐是人生的最大幸福;道德的价值以快乐的多少而定,凡产生快乐的行为就是善,凡产生痛苦的行为就是恶。在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享乐主义常常表现为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在价值取向上,个人享乐高于一切,崇尚及时行乐的价值观,片面追求感官需要的满足和感性的欢娱,感官满足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以至于低级趣味的庸俗文化和色情艺术到处泛滥。

第二,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不思进取,贪图安逸,甚至常常超越自身的生活条件限制,追求“虚荣”的满足。

第三,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得过且过,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更“现实”。

第四,在生活方式上,日常生活追求“贵族化”,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大讲排场、豪比阔气。

享乐主义的泛滥改变和扭曲了社会生活形态,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本能欲望的泛化以及精神价值和理想追求的消解。“享乐主义的生活缺乏意志和刚毅精神。更重要的是,大家争相奢侈,失掉了与他人同甘共苦和自我牺牲的能力。”丹尼尔·贝尔认为,从朴素到奢侈,从禁欲到享乐,在各种文明的兴衰史上都出现过这种引人注目的现象。近些年来,在中国曾经绝迹多年的卖淫、嫖娼、吸毒等腐朽的东西死灰复燃甚至有所蔓延,这与享乐主义价值观的侵蚀不无关系。享乐主义是社会消极不良情绪和落后丑恶现象的催化剂,使人们沉迷肉体快乐,远离理性思考、精神超越和理想追求。享乐主义在政界也呈现蔓延之势,享乐主义价值观是导致政治领域中腐败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享乐主义滋生错误的权力观和金钱观,将权力视为获取金钱的手段,将权力视为追求个人享乐的工具。经济犯罪、滥用权力和贪污腐化之风使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割裂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邓小平告诫说:“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要刹住这股风,需要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大力加强党发廉政建设,尤其需要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享乐主义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及其局限性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享乐主义与经济主义的联盟是东西方社会共同的“景观”。经济主义以“经济”为社会之根本,经济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一切都要为经济服务。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果不注意把握分寸,很容易导致经济主义。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经济基础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如果盲从经济上去了,一切社会问题都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这很容易导致社会发展的偏差。加之,现代市场经济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力量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本最大化的内在逻辑冲动常常利用人性的弱点,往往导致人自身的片面性和畸形化发展。在物质产品相对丰富的今天,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并不难满足,但是市场经济以及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冲动不会就此停步,而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挖掘和拓展人的感官需求,不断催生出各种新奇的享乐内容和享乐方式,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享乐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动因。

与之同时,现代大众文化往往将刺激人的享乐行为作为自己的目标,享乐主义在一些大众传媒的煽情之下形成一种潮流和风气,对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理想起到直接消解作用。在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不健康和不正常的风气,不“以主导的价值引领社会、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航向、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这一指导原则去引导健康的文化消费,弘扬真善美,创作生产更多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而是“竭力迎合大众消费”的口味,不少作品离开了时代的主旋律和中国的国情基础,为人们提供虚幻性的财富满足感。“过把瘾就死”,“何不游戏人生”,成为一些人及时行乐的口头禅。

此外,享乐主义还具有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享乐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感觉论,只相信感觉的可靠性和重要性,把感官的满足当作人生的最高追求。享乐主义人生观的核心是把认识论中的感觉论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把人的主观感觉作为一切社会行为的最终评判标准。伊壁鸠鲁和爱尔维修是享乐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古希腊伊壁鸠鲁是享乐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伊壁鸠鲁认为,感觉不仅是认识的起源和基础,是检验认识和判断事物真伪的标准,而且是判断事物善恶的尺度。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因此,幸福生活是天生的最高的善。爱尔维修继承和发扬伊壁鸠鲁的这些主张,使享乐主义取得了完备的理论形态。在爱尔维修看来,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人性中最重要的是情欲,毁灭人的情欲,就等于毁灭人的灵魂,就等于失去行动的本源和活动的动力。这为享乐主义的盛行提供了理性的支撑。

在理论界,对享乐主义的批评往往显得十分乏力,但是,至少有以下两点可以抓住享乐主义的软肋,来充分展示享乐主义的局限性。

同类推荐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一门成功必修课,是洞悉先机、掌控全局的保证。《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由盛乐编著,学会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对身体语言的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为你破译身体语言的种种密码,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你看穿他人的真实意图,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适合大众阅读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千金归步步为赢

    千金归步步为赢

    口口声声说爱她的未婚夫,竟然与自己继妹恩爱缠绵。原本善良的继母狠毒夺家产,害死父亲,让弟弟含冤入狱。苏家换姓易主,她被赶出家门,抓进集中营,遭遇非人的苦难,命悬一线!“苏芳华,哪怕是活在地狱,也要活着,只有活着才能夺回一切!”三年后,传说中痴傻少爷携妻轰动归来,这位少夫人就是当年名门千金。再次回来,她已不是过去的苏芳华,她从炼狱中爬起,卷土重来。然,十里洋场阴谋四伏,名门望族争权夺利。在这风起云涌的局面,为复仇不仅要步步为营,更要步步为赢!在这烽火硝烟的乱世,演绎芳华绝代的传奇!【推荐小七的完结文】《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这是一本紧扣80后情感生活的作品,作者通过借助李雷、韩梅梅、Lily、Jim、林涛等80后记忆中熟悉的人物引发一段让人回味无穷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了创作,曾访问若干80后关于他们青春懵懂的初恋,通过对每个人的叙述,作者引发“如今我们之所以没有在一起,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年轻,都不懂得爱情。”这样的感叹
  • 红楼之潇湘水云

    红楼之潇湘水云

    人人尽说天上好,谁又懂得那亘古的寂寞。看似高高在上,却是高处不胜寒。当众仙们昂然站在那不可企及的高度时,才知道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情谊,时间,如指尖流沙,如梦里流光,如天边清云,再也没有意义。遨游在时间里,却不知因何而存在,不知何处是心乡。他们早已经忘记,有泪有笑,有情有恨才算是活着啊。但是在这永恒的荒漠里还是有一处勃勃绿洲,那里警幻仙子的太虚幻境,如一朵莲花静静驻立在西方灵河岸的三生石畔……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
  •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代才女绝恋

    三代才女绝恋

    一场答联求亲,让他们喜结良缘;宫廷祸乱,让他们分离两地、重聚无期;乱世当道,让她三嫁他夫,抛弃亲生骨肉……看三个女人如何演绎他们的爱恨离别。
  • 废材逆天狂后

    废材逆天狂后

    第一次茅厕对上,她一个过肩摔将他毫不留情地甩到茅坑里;第二次寿宴对上,他差点儿成了她的奴隶;第三次浴室对上,他被她甩进了澡堂里;第四次王帐对上,她竟然在他登基当日把他给绑架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她,21世纪名震大江南北的女魔头,冥堂大姐大,一朝为情穿越却附身在了一个可怜皇后的身上。什么?竟然要把堂堂一国皇后弄出去和亲?……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