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必要清理可能存在的误读,以适应新的中国现实生活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作为一种价值观,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个人主义不但主张个人追求、维护自我利益的权利,而且强调个人对自我行为所应负的责任。”“在中国,经过无数次的思想批判,就好像‘个人主义’在语汇中只意味着‘自私’一样,个人主义的哲学内涵也只剩下‘只顾自己’了。”显然,在昔日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和批判中,几乎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包含的合理内涵,尤其是个人主义强调对自我行为所应负的责任。这种对自我行为的责任意识恰是当代中国社会最为缺乏的精神因素之一,甚至很多社会问题,诸如产品质量低劣和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等等,似乎都可以追溯到国人的责任意识淡漠。如果真的是像我们过去对个人主义所理解的那样,西方社会可能天下大乱或者早已崩溃,但是,众所周知,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是有序的和法制的国家,显然,对西方人而言,个人主义价值观仍然具有合理性和生命力,因而需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待和审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并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拿来主义”的态度和做法来对待个人主义价值观。实际上,从中西方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的差别中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处于绝对的优势,互有所长显然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如果以一种不带偏见的眼光来看的话。杨中芳、高尚仁先生对此做了归纳。
5.社会的运作靠个人自律及舆论来维系
社会公正:使绝大多数的人得到最大利益
社会公正:对遵守规范者的奖赏,对违反者的惩罚
就当下中国社会发展而言,必须进一步强化个人在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在客观上需要为个人主义正名,需要尊重个人的权利和成就,需要认同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和合理合法的诉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如果一个人决定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那是因为他能够从中受益,因而这种牺牲可以被证明是合理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个人自身许多潜在的因素被唤醒,大大强化了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社会事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需要它所要求的个性独立得到思想意识的相应确认。
2.个人主义与谁是一对矛盾:集体主义还是消费主义?
在现代工业社会,个人主体性地位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来自于集体的对立和压抑,而是来自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工业”的操纵和奴役。人成为消费主义工业文化的“受众”,因而不再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峙。在某种意义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峙已经演变为一种形式上的意识形态符号。在实质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一特定时代和特定语境中的矛盾,已经被个人主义与“受众”主义的对峙取代,大众消费文化日益成为工业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意识形态。集体主义是国家主义的伴生物,当国家意识不再成为笼罩一切之时,集体主义自然就衰落了。新兴的工业霸权日渐取代国家强权,消费主义日渐取代集体主义。在市民生活层面,工业商品消费取代了国家产品分配,政治时代在市民生活中逐渐退隐,消费社会在市民生活中逐渐显现和出场,这成为工业化社会的普遍特征。
在现代工业社会,大众文化成为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所指认的“文化工业”现象。大众文化产品借助大众传媒以标准化的模式批量生产,成为工业社会不可或缺的日常商品,用于满足大众的精神消费,愉悦大众的日常生活。像畅销小说、热门影视、流行音乐这类消费文化,通过与资本和商业的强有力联姻,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角落,主宰着城市生活的节奏和流行时尚的色彩,牵引着大众游移不定的消费取向和审美情趣,建立起自己的文化霸权,甚至成为一部分都市青年的世俗信仰。理性和科技逐渐丧失其解放的功能,沦落为社会控制和人性压抑的方式和手段。
从表面来看,工业社会的个人是充分自由的,面对着眼花缭乱的文化商品可以自主地从容地进行消费选择。实际上,早在个人做出选择之前,他就已经被选择了。各种各样显性的和隐性的广告原型以一种软性的高科技的手段内化到大众心中,预设性地摆弄着个人的思绪和操纵着个人的抉择,个人已全然于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自己的内心自由,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信念,失去了自主选择所必需的思想资源,人的个性和灵魂被剥夺殆尽,成为一个内心被淘空的蜡像,甚至当他试图说出几句个性化的语言时,语言也早被“文化工业”标准化和格式化了。美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杰姆逊说得好:“我们的头脑塞满了五花八门的程式化的语言。逐渐地,当我们自己以为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我们只不过是在使用些陈词滥调罢了。”“我们只不过被一堆语言垃圾所充斥。我们自以为在思维,在表达,其实只不过是模仿那些早已被我们接受了的思想和语言。”这就是居于工业社会中人所面临的人性的异化和矛盾。伴随着集体主义的衰落,不仅特定语境中的个人主义衰落了,而且本真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也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显然,这不是失落在集体主义之中,因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矛盾更多的是存在于前工业社会,而这种挑战来自于工业社会所造就的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这一对新矛盾的博弈。
3.个人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的划界
随着中国工业化社会的来临,既然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再是一对矛盾,那么什么是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矛盾呢?实际上,在我们曾经谈论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矛盾关系中,几乎没有对个人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进行区分,常常是把二者杂糅在一起来谈论和集体主义的对立,进而混淆了个人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界限。我们通常会引用列宁的话,真理再往前走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但是,在对待个人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关系上,问题可能就在于向前走了一小步。简言之,极端个人主义才是构成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一对矛盾。作为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极端个人主义,在集体和个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无疑是利己主义的,因而到此为止我们才算是清楚要真正批判和反对的对象。
极端个人主义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和社会都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为了追求自己的私利,可以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因而极端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所具有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追求实质上都是完全听命于生物本能冲动的召唤,是对人的社会集体性这一本质规定的完全否定,是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二者不可或缺这一社会客观事实的否定,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现实存在的否定。主张演变性义
进而言之,个人主义也不能等同于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包含有利己的因子,但是,利己主义是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私利视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当然看重个人,但未必一定把价值原则投放在私利上,个人的权利、地位、个性、尊严、价值等等都可能成为个人主义的价值原则。因此,在处理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关系上,需要注意把握二者的界限和量度。
(三)集体主义的边缘化与合理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大一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必然会遭遇一定程度的冲击,这是历史与现实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但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始终有其价值合理性和现实存在性。需要探究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如何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及如何与个人主义和谐共存并各自发挥自己的效用。
1.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边缘化及其必然性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边缘化是指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的失意状态。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生活实践来看,集体是一种更多强调整体利益而较少关心个人利益的社会生活组织。长此以往,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漠视个人利益,压抑个人创造性,最终导致集体主义的优越性名存实亡;二是个人不把集体看成是自身利益的忠实代表,只依靠自身的力量争取各自的利益,最终导致集体的分崩离析和名存实亡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盛行。前者已经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后者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成为日益显著的事实。这种具有忽视和脱离个人利益色彩的特定时代的集体主义,由于不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性,可以称之为虚幻的集体主义。实质上,集体主义边缘化的真实含义是指称虚幻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边缘化。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在物欲冲击和资本逻辑的弥漫下,虚幻集体主义价值观迅速陷入土崩瓦解并被人们遗弃的社会现实,恰好说明它由于藐视人的自利动机而从根本上与人性相悖。
马克思曾经把集体区分为“虚幻的集体”和“真实的集体”两种类型。那种只赋予统治阶级的利益及其成员个人自由的集体,是“虚幻的集体”或者“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真实的集体是没有阶级利益差别的,真实的集体是个体的联合,其目的在于保障个体的利益,实现个体的自由。
就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而言,虚幻集体的含义略有不同,但是就忽视集体中大多数成员的个人利益而言则是相同的。虚幻集体主义价值观一度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形态,其原因有二:一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力约束,二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资源支撑。正如克拉莫尼克等人所言:“由必然进步的信念所唤醒、所培育的希望,始终以最初的魅力激励着持续不断的意识形态运动。”意识形态所致力的理想目标是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仅经过了理性的论证和推敲,而且还给人以精神寄托和情感满足。丹尼尔·贝尔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世俗的宗教”,通过强调必然性,意识形态可以使民众普遍效仿、追随甚至为之献身。同时,当舍弃政府提供的就业机会外无法以别的方式谋生时,人们的行为自然遵循政府划定的边界。一旦虚幻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支柱——计划经济体制发生变化,这座构筑在沙滩上的伦理大厦自然就失去了支撑的基础。
2.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合理性
“集体”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和集体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质的范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并被自觉意识到了的社会关系之中。集体这个概念就其最广泛的意义而言,是指人的社会集合体。
第一,社会性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现实基础。个人总是隶属于集体或者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人的社会关系,个人是不能实现全面发展自己的目标和获得个人自由的;完全脱离集体利益的个人利益基本上也是无法实现的。换言之,道德上的纯粹个人主义从来不可能是真正属于人的道德规范,集体是个人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础。
第二,社会性是人生意义的有效载体。爱因斯坦说:“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体的社会性是必然的,人拒绝社会性必然导致孤独的生存境遇。社会是个体进行人生体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第三,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根本属性。人的集体性的本质规定,常常要求人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进行人生的设计和实践,否则个人就会丧失自我的类本质规定。“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体都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生理遗传和文化培育的结果,任何个性都是社会化的产物。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集体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更好地促进人自身的利益和发展。波普尔指出:“社会群体大于其成员的单纯加总,也大于其任何成员任何时刻存在的诸多个人关系的简单总和。”波普尔常常被看作是个人主义者,但是他十分清楚地指明了集体的价值和意义。
3.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新生之路
集体主义价值观要重获生机,需要革除附加在其上的已经为人们从内心摒弃的虚幻性,让真实意义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既具有人性的根基,又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接受程度。新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为基础,以共产主义为理想和目标,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新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最高宗旨,新生集体主义以全体人民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共同富裕、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为追求目标,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的价值标准,社会全体成员为建设两个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共同享受两个文明的成果,从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
第一,反对虚幻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当代人的道德生活实践中,集体主义价值观陷于被怀疑和否定的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的怀疑和动摇,绝不是由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主义原则引发的,而是对虚幻集体主义的叛离。在极“左”思潮统治下,缺乏人性根基的虚幻集体主义忽视或无视个人利益,人们总是被喋喋不休地告诫,要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要“很斗私字一闪念”,从而使人的灵魂处于一种旷久而深沉的惶恐不安之中;虚幻集体主义把集体主义原则自身视为唯一的最高的目的,而把培养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手段,从这样一个错误的理解出发,一切合乎人性的欲望追求都被泯灭了,集体主义原则也就必然变成一个使人望而生畏的甚至是令人痛苦的异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