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300000025

第25章 势篇(1)

这一篇与《形篇》是姊妹篇,孙子继续从“守”和“攻”的角度,阐述战争取胜的方式,主要讲述了在兵力强大的基础上,将帅要发挥的杰出指导才能,出奇制胜,积极创造和利用有利的作战态势,灵活地采取作战方法,才可在战争中达到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善用兵的将领或领导往往要尽可能的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条件,等到有胜利的把握时,才寻求有利时机同敌人交战。

《势篇》是孙子兵法军事指挥的概说,军事指挥与军事谋略、军事后勤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三大部分,在本篇对将帅的指挥原则,精妙的指挥技巧,任人、择势、争取指挥主权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论述。

原典

孙子曰:凡治众①如治寡,分数②是也;斗众③如斗寡,形名④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⑤而无败者,奇正⑥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⑦,虚实⑧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⑨,以奇胜⑩。故善出奇者○11,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12。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13之变,不可胜听○14也;色不过五,五色○15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16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17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18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19,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20,至于漂石○21者,势也○22;鸷鸟○23之疾,至于毁折○24者,节○25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26,节如发机○27。

纷纷纭纭○28,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29,形圆而不可败○30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31。治乱,数也○32;勇怯,势也○33;强弱,形也○34。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35;予之,敌必取之○36。以利动之,以卒待之○37。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38,故能择人而任势○39。任势者,其战人○40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41,危则动○42,方则止○43,圆则行○44。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45,势也。

译文

孙子说:一般来讲,管理人数众多的军队,就像管理人数很少的军队那样容易,是军队编制和组织得合理的原因;指挥大部队作战,能够像指挥小部队作战那样得心应手,是因为旌旗鲜明、鼓角响亮,通讯联络畅通;能使全军在遭受敌人进攻时不致失败,关键在于“奇正”战术的运用要随机应变;指挥军队进攻敌人,就像用坚硬的石头砸鸡蛋那样一击即溃,关键是避实击虚策略的正确运用。

通常,作战总是以“正”兵迎敌,以“奇”兵取胜。善于用奇兵取胜的将帅,他的战术变化,就好像天地的运行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河的流水一样,永不枯竭。周而复始,这是日月运行的规律;衰而复盛,这是四季更替的法则。音调不过五种(宫、商、角、徵、羽),但五音的变化可以组成各种各样听不尽的乐曲;色素不过五种(青、赤、黄、白、黑),但五色的配合可以绘出多姿多彩看不完的图画;味道不过五种(辛、酸、咸、甜、苦),但五味的调和可以做出有滋有味尝不遍的佳肴。作战的战术方法不过“奇”(特殊战术,出奇制胜)和“正”(常规战术,按部就班)两种,但奇正的变化无穷无尽,不可胜数。奇与正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圈旋转那样,无头无尾,谁又能穷尽它呢?

湍急的流水快速的奔泻,以致能够把石头漂浮移动,那是由于水势强大的缘故;凶猛的雕鹰奋飞搏击,以致能捕杀雀鸟,那是由于掌握了时机节奏的缘故。因此,善于指挥战争的将帅,他所造成的态势总是险峻逼人,发起攻击的时机节奏总是短促迅捷。这样的险势就像张满了的弩弓,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这样的短促节奏就像用手扣动扳机一样,一触即发。

战旗纷飞,人马混杂,在混乱中指挥战斗,要能保证自己的军队整齐不乱;兵如潮涌,浑沌不清,要使自己的军队阵形周密而立于不败。向敌人显示混乱的假象,是建立在自己的军队有严整的组织管理的基础之上;向敌人显示怯懦,是由于本军将士有勇敢的素质;向敌显示弱小,是由于自己拥有强大的实力。严整或者混乱,是军队组织编制好坏的结果;勇敢或者怯懦,是士兵素质态势的外在表现;强大或者弱小,是军事实力大小的显现。所以,善于调动敌军的将帅,用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就会听从调动;用好处引诱敌人,敌人就会上当前来夺取。用利益来引诱调动敌人,并以重兵等待敌人,伺机聚而歼之。

所以说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注意造就有利于己的必胜态势,而从不对部属求全责备。因此他们能够很好地量才用人,利用和创造必胜的态势。能够充分利用必胜态势的人,他们指挥战争就像转动木料、石头一样。木石的特性是,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不动,放在险峻陡峭的地方就会滚动;方形的木石容易稳定静止,圆形的木石则滚动自如。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把圆石放在万丈高山上往下滚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势”。

名家注解

曹操曰:用兵任势也。

李筌曰:陈以形成,如决建瓴之势,故以是篇次之。

王皙曰:势者,积势之变也。善战者能任势以取胜,不劳力也。

张预曰:兵势已成,然后任势以取胜,故次《形》。

解读

本篇与上一篇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继上一篇的主旨,接着论述“攻守”战术,详细讲解了“形”与“势”之间的不同,“形”指的是运动的物质,“势”则指物质的运动,可以说,“形”是基础,“势”则是结果,“形”有展示显露的端倪,而“势”则是现象之下隐藏的必然趋向。

物质之“形”是客观存在,运动之“势”则可以主观造就,有了军事实力之“形”,还需有善于造势、用势的出色指挥官,否则,优势实力便不能化为必然胜利之“势”。将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战争的胜负来说,至关紧要。所以孙子现在《形篇》中讲述了军事实力的重要性和对客观条件的有效利用,强调客观物质力量的积聚,又继而在《势篇》中着重论述战争指挥者的“治”、“斗”、“变”与“任势”,即造势与用势,强调的是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势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战争结果是帅们战术原则的运用和必胜态势的造成。

首先,用兵作战时,将帅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军队的实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就必须掌握好四个环节:“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分数”就是部队的组织编制,这是治理全军、统率兵众的关键,如果编制有序,组织严密,部队的管理就能轻松自如,因此孙子把“分数”排在第一位。“形名”就是部队通风报信的能力,目之可见为形,此处指表示番号和用于联络的旌旗;耳之所听为名,此处指传达进退命令的金鼓号角。指挥者的意图能否顺利传达,部队能否及时调度、靠的就是“形名”,这直接关系着战局的进行和胜败,所以居次位。“奇正”是用兵的战术及其变化。正面迎敌为正,侧面袭击为奇;明攻为正,偷袭为奇;按常规作战为正,采用特殊战术为奇。“奇正”战术的正确使用和灵活变化,是军队遭到敌人攻击而不被打败的成功诀窍。最后是“虚实”,就是行军作战要善于避实击虚,造成以实击虚、以石击卵的绝对优势,这正传承了《形篇》中讲到,“胜于易者”、“胜已败者也”。

所以总体来说,想要取胜,就要有严密的组织体系,畅通的指挥通讯系统,奇正结合灵活机动的战术和正确选定的主攻方向,四者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和逻辑顺序,必须紧密配合,才能把胜利由可能变成现实。

其次,本篇又单独拿出“奇正”,进行深入讲解,“以正合,以奇胜”的重要命题,论述了奇正相依相存,相互转化的无穷魅力和致胜奇效。用兵打仗无非奇正两种战法,一般的使用原则是用正兵迎击敌人,尤其是在防守过程中,更应集中兵力有效地拦击进犯之敌。而在在主动进攻时,则要用奇兵获取胜利,更要攻其不备,出奇制胜。这是奇正战术的第一层基本原则。在“奇正”战术中,孙子突出强调的方面是“奇”。因为“奇”本身的超出常规通法,“奇”的变化便无穷无尽,难以胜数。天地、江河、日月、四时的无穷无尽、循环往复,五声、五色、五味的变幻组合、层出不穷,一系列美妙精到的比喻,将难究其义、不见其形的奇正之变、奇正相生等抽象理论,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不由人不服。这是第二层,就文章之道而论,也是一例“以奇胜”的成功典范。奇也好,正也罢,都是方法,而不是目的。相依相存、相互转化的目的是为了造成必胜的态势,譬如疾可漂石的水势,速可毁折的节奏,善战者用奇正之术,目的在于营造“势如彍弩,节如发机”的兵势,可以突发奇兵,直捣黄龙,大获全胜。这是第三层,结束对奇正的分析。第四层便入奇正的运用,指出造成出奇制胜的兵势,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完善自我,部队要训练有素、组织严密,能在人马杂乱、战旗纷飞的混战中,做到建制不乱,指挥有力;要布阵周密、首尾相接,能在兵如潮涌、浑沌不清的情况下,做到圆润自如,立于不败。二是诡道诱敌,隐蔽真相,示敌以伪装,掩盖真实目的,给敌以小利,引诱敌人上当,服从我们的调动,然后聚而歼之。治乱、勇怯、强弱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它不仅是由客观情形与实际力量决定的,而且对立的两方面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即有治方可示敌以乱,有勇方可示敌以怯,真正强大方可伪装弱小,否则诡道诱敌便无从谈起。如果按孙子固有的思路和习惯的做法,我们也可将完善自我称为“正”,而将诡道诱敌叫做“奇”,奇正相生,“正”是母亲而“奇”为子息,辈份是不能乱的。

最后,要选择适当的人充任战争的指挥,认清自己的有利形势,并最终把胜势变成实实在在的胜果。上文中孙子“势险”、“节短”两个重要原则,是对《计篇》中“造势”(“乃为之势”)的具体要求,并力陈用“示形诱敌”的方法调动敌人(兵家谓之“动敌”)形成优势。这一切都是主观努力的结果。但“造势”不过只是条件的准备而已,“任势”才是最关键的。有了优势而不利用,优势就没有意义,“造势”也就不知是为谁辛苦为谁忙了。因此,“择人而任势”便是必然的逻辑终点。孙子明白地表示,人的因素第一,将帅起决定作用。善于指挥打仗的将帅,“求势”而不“责人”,“择人而任势”。能够充分利用有利态势的将帅,所指挥的军队就像从万丈高山之上滚动冲下的圆形木石一样,势不可挡,无往不胜。

本篇从一开始先说明“势”的基础——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在说明造“势”的方法——以正合、以奇胜,最后说明用“势”的关键——择人任势,严谨翔实,顺畅圆满。以优美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将生涩德军事理深入浅出的讲解出来,可以使读者轻松了解并认同这种战略思想,通篇下来,令人如含英咀华,回味无穷。

兵家活用

第三次武装起义

在战场上,往往恋战是不会取得胜利的,相反,集中实力,给敌人迅速一击,反而会赢得战争,就如孙子早本篇中提出的“其势险,其节短”,要把自己的“态势”做的险峻逼人,这样发起攻击时,才会短促迅捷,让敌人没有招架之力,成为胜利的一方。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就是因恰当运用“势险节短”这一谋略而成功的。

一九二六年10月到一九二七年2月期间,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举行了两次反对北洋军阀的武装起义,但这两次起义,都被军阀孙传芳镇压下去了。到了一九二七年的三月,中共决定由周恩来任特别军委书记、武装起义总指挥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

对于前两次武装起义的失败,周恩来认为又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因为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导致在战争中措手不及。第二是因为武装起义的领导人在事变中缺乏果断,导致在战争中自乱阵脚。所以在组织第三次武装起义时,他针对这两点问题,进行了长足的改善。

那是北伐军已控制了浙、赣两省和安徽大部分地区,前锋从南、西两面直逼苏南。直系军阀孙传芳虽然已经将军队撤离了上海,但奉系军阀张作霖又派鲁军毕庶澄部进驻上海。当时,毕部只有有三千人左右,加上当地二干警察,也总共只有五千人左右,战斗力不强。

在上海工人阶级这边,仅上海总工会的会员有二十八万九千多人,工人纠察队有三千人,自卫团有一百人。论兵力,我们要大大强过军阀部队。虽然兵力占很大的优势,可是已经组织起来的工人武装人数不多,训练不够,武器装备也十分缺乏。不仅如此,北伐军中,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已经开始了明目张胆的反共活动,对工人武装起义不仅不会积极呼应,还会予以破坏,这些起义的不利条件让上海工人阶级很是担忧。。

周恩来针对这样的情况,做起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主要有组织队伍,筹集武器和制定计划这几个方面。他把工人纠察队扩大到五千,自卫团扩大到五百,同时组织特别队。工人武装按区组织成大队、中队,为麻痹敌人,每天夜里进行训练。周恩来还经常到各纠察队去指导训练,并亲自教工人练习射击。为了培养起义骨干,指挥部举办了军事训练班,由具有军事经验的中共党员作教员,讲授枪械使用方法,《暴动须知》和巷战战术,并进行一些军事训练。

此外,周恩来还积极组织筹集武器弹药。他们自行用染料制造炸弹,并在租界购买了二百五十支手枪,。当时,上海一些军阀和资本家为了保护自身安全而组织了保卫团,周恩来指示工人骨干参加进去,以掌握武器,分化敌人。就这样,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对进攻目标、力量、方法、时间等作了详尽的规定,对全市和各区都制定了书面作战计划。

(图5.2周恩来2)

一切准备得当之后,武装起义的领导人们又关于起义的具体时间做起了讨论。因为这次既要与北伐军的军事进展相配合,又要独立行动,避免失去时机。当时陈独秀主张,两个条件具备方可行动,一个是上海没有驻兵,二是北伐军到松江后仍继续前进,或者等它到上海南郊的龙华。但周恩来不这么看,他主张为:“假使松江下,必可动,毕决不致再守上海。苏州下,也必可动,因他也不能枯守上海,同时他的兵队必有一部分溃散。”

相较之陈独秀的看法,会议接受了周恩来的主张,确定:“一、松江下。二、苏州下。三、麦根路与北站兵向苏州退。三条件有一个就决定发动。”三月十八日,北伐军到达松江,与军阀部队激战。三月十九日,上海区委主席团召开紧急会议,周恩来提出,如果今天十二点以前,有毕部溃退消息,那就下令罢工,看准时机,立刻起义。于是立刻下达了预备动员令并颁布了行动大纲。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中华文化书系)

    孙子兵法(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等,是我国古代兵法之大成。
  • 军事常识悦读

    军事常识悦读

    就目前的军事发展方向而言,以高技术兵器为支撑的战略逐步取代以核威慑为主的战略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军事知识,以免自己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思想落后的人。本书把军事常识进行了编辑整合,搜罗了众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将领,跟随本书去认识他们吧!
  • 重炮狙击

    重炮狙击

    平板可变重炮,V信更强于电台。林成语正想为抗战添砖加瓦,却发现事情远非那么简单。一个疯子带来的一场异变,将带着整个世界走向崩溃。只有他可以阻止这一切。
  • 鏖兵台儿庄

    鏖兵台儿庄

    蒋介石是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他调兵遣将,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策定津浦线防御战;他下令处决韩复榘;他同李宗仁及台儿庄前线各高级将领保持密切的电报联系;在台儿庄最危险的时刻,他亲临前线巡视;在举国欢庆台儿庄大捷时,他通电全国,告诫军民保持清醒头脑,“闻胜勿骄”。
  •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在经历生离死别后,植物人唐心怡终于醒了,为了爱人逐渐颓废的兵王何晨光也因此回来了,两人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同时,唐心怡的醒来也唤醒了何晨光的斗志,一代兵王也逐渐成熟起来了,在以后的作战任务中也越战越勇,尽显军人的铁骨军魂,若干年后何晨光之子何晨心也毅然参军,之后进入特种部队,一代更比一代强。
热门推荐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天尊轮回

    天尊轮回

    前世天尊,今世轮回;风雨飘零,再度飘渺;魔界之旅,悄然成名;偶遇世交,反目成仇;好友相助,横扫下界;七界来回,誓救七界;几翻波折,才知原尾;整顿下界,誓上神界;凡人、仙人、神人再走一遭,方知首领也不好做啊!
  • 学好关系学 事半功倍效

    学好关系学 事半功倍效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撒旦绝恋Ⅱ:惹上诡谲恶总裁(全本

    撒旦绝恋Ⅱ:惹上诡谲恶总裁(全本

    他是各行业都有渗透的巨头古氏财团的年轻总裁,时而魅惑,时而冷漠,又时而狂暴,令人捉摸不定。而她,不过是一个无父又无母、寄人篱下的小孤女。原本就是两个世界里的人,却因为命运的转轮,而有了交集。他看着她清冷娇弱的脸庞,审视着她的眸子,逼迫她交出她的一颗真心;最后,在她丢了心,心甘情愿的留在他的身边,满怀着喜悦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的时候,却见他忽现阴鸷的神情——“滚!……就因为我厌倦了你、腻了你,所以你该滚了!”心碎,就只是在一念之间而已……◆可爱的小虫虫◆三岁——小虫不悦的嘟着嘴:妈咪,为什么你要我打扮成女生的模样?她头上冒出了几根黑线:因为女孩子能够穿漂亮衣服。小虫厌恶的瞅着身上的白色蓬蓬裙:可是小虫不喜欢穿漂亮衣服。她皱眉兼无语,看来无法忽悠了……
  • 梦续红楼之花落花开

    梦续红楼之花落花开

    此文是依红楼故事为背景而展开的故事,非曹公红楼。莫以曹公论灯芯竹。愿同道者共享,不喜者请一笑置之。尤其钗迷们,看了要生气的。花落花开,是花的一生。滴尽了碧绿,泛起了微黄,随秋风萧瑟,落寞于她的锄下。质本洁来还洁去,葬花,葬心,葬泪人。前世欠的泪已尽,今生欠的情怎还?冷眼望着旧物化作清烟,飘飘洒洒的泣尽泪绝。炉中物已不在,眼前人心惶惶…潮起潮落,花开花谢。花魂逝作凝望的目光,该,何去何从?第一卷缘落潮起—玉缘尽,钗美姻他成亲了,新娘不是她—林黛玉她嫁了,虽不称心如意,却是她最后的选择,即使是闺友的知己—贾宝玉她,林黛玉,花落在贾府,情归何处?她,薛宝钗,牡丹花刚刚绽放在贾府,纵使得不到他的情,她何偿在乎,情是何物?花轿迎门,黯然泪下。脂红眉细画,颦笑皆非她。任你贤良淑德,我已面冷心冷。凭你软言娇语,我谈笑只为她。随是缘落潮起,我心只祭她。指尖轻柔,洒下旧稿断痴情,她,漠然退出。他,贾宝玉,一生的情爱逝在贾府,怨谁?恨谁?原是爱他的两个人,娘亲和姐姐,以爱他的名义毁了他的幸福。爱了,伤了,从此还有爱吗,黛玉的心已累。第二卷清冷笑颜--枉笑语,溶秋心她,落花载着愁心滑入水中,凝神渺望,不再是形单影只,孑然一身。心寄在远方……堆成的笑容难以消融,淡然一笑,愁绪凝作秋思,心飘然世外,悠然南山。她,王夫人与她的外甥女,打点起笑颜,风刀霜剑化作了和风细雨,对她,她是看到了她名字头上闪耀着的光环;而她终于看到了她外甥女的笑容下怎样的寒霜!她,薛宝钗,府里的娇子,如何的付出换来当家主事之权,为了她的家人,为了她在府中立足。他,云上公子,这一生眼中,心中只有她,霸道地只想守在她身旁。她,只能做他的娘子。他,北静王,孤独而寂寞地转身,心终于放下,他看到她眼中的一抹温柔,不是为他。时间去消融他心中的痛,身边有她默默相伴。(此卷并不是写水溶心移,溶秋心者,溶化了黛玉的愁心,只剩下舒心的笑意,而非水溶之心,亲们莫要误会了。)创建和谐环境,留言发人身攻击一律删除~~~~~~~~~~~~~~~~作品相关~~~~~~~~~~~~~~~~~~~~~~本文的简介<花落无痕开有声>?pstyle=1欢迎大家去看~~灯芯的群:68639080~欢迎加入讨论~
  • 夜赎

    夜赎

    指间的青锋还未流淌尽最后一滴血,无边的罪恶已由九天之上洒遍人间。暮光已尽,苍穹破转,单薄的身躯在跨越荒古之后孤自问天;九世为尊,谁言审判,任由那失落的乾坤在岁月里斑驳不堪。堕落吧,像那执剑的魔主!怒吼吧,如那失道的苍天!冰冷的地狱之门,轮回早已在来时的路上止步,带着亿万人的鲜血涌尽夜里。救赎,只愿在末法来临前。
  • 得不到你

    得不到你

    写一个女孩的成长,童年的苦痛,为生计奔波的大学,还有爱情,刻骨的爱情。女孩子竟然是金牛座的。那么想要付出,付出,爱心特别多。最终还是分了手。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