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7800000023

第23章 治世名臣(6)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安石: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宰相之一。他在宋神宗手下两度为相,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变法运动,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对促进北宋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王安石于北宋天禧五年出生。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22岁的王安石考中了进士,被派到扬州做签书判官。每天除了处理公务,就是埋头看书,常常一读便是大半夜,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伏案睡上一会。

后来,王安石当了常州知府,他仍然每日手不释卷,苦苦研究书中的各种问题。因为大多数时间都沉浸在书中,所以他平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让人觉得很难接近。到常州很长时间,好多人还没见他笑过。有一天,王安石大宴宾客,为了让宾主尽兴,王安石手下办事的人还去请来了歌妓助兴。歌妓们在宴会上演唱调笑,把气氛搞得十分活跃,连平时总是眉头紧锁的王安石也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在座的人都知道王安石难得一笑,因此不由得喜出望外。宴会结束后,王安石手下的人便把歌妓们召到一起,对她们说:“你们居然能让太守开颜大笑,实在是不容易,应该好好奖励。”说罢,便给了这些歌妓很重的奖赏。但是也有深知王安石脾气的人,断定知府大人决不会轻易被声色所动,在宴会上忽然大笑必然另有原因,于是便找了一个机会与王安石谈到此事,王安石听后大吃一惊,说道:“我在宴席上思考书中的问题,突然想出了答案,心中高兴,因而不禁大笑,这与歌妓有什么关系?”王安石手下的人听到这一番话后,十分后悔白白给了歌妓们一份厚赏。

19王安石

王安石书读得多,文章也写得很好。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写文章时一定要反复推敲,使文章有独特的见解和风采。如果他发现自己的文章与别人的文章有雷同的地方,他一定要推倒重写,这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有时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有一次,一个叫刘贡父的文人去拜访王安石,不巧王安石正在吃饭。刘贡父便被仆人引到书房等候。刘贡父一个人坐在书房,很是无聊,便随手拿起王安石写的一篇论兵的文章翻看起来。不料这一翻倒看出了兴趣。王安石的文章见解新颖独特,论说很有气势,是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刘贡父边读边暗暗赞叹,恨不得马上就去见王安石,好好夸赞一番这篇字字珠玑的妙文。但他转念一想又改变了主意。作为王安石的好友,他知道王安石作文力求新意,极其厌恶自己的文章落入窠臼,如发觉文章与别人的雷同,必定要大加修改直至重写,心想今日既然有此机会,不如跟王安石开个玩笑,于是他再从头将文稿浏览了一番,暗暗记住了文稿的大致内容,然后悄悄离开书房,踱到了另外的房间。

王安石吃完饭后,急忙将刘贡父请到了书房。主客寒喧了一阵,因为都是文人,话题便渐渐扯到了文章上。王安石问刘贡父最近又有什么新作问世。刘贡父便顺口答道:“无甚新作,只是写了篇《兵论》,还没定稿。”王安石一听来了兴趣:“喔,你也写了《兵论》,文中有何高见?”刘贡父抬起头,假装出认真思考的模样,然后便将刚才记下来的王安石文稿的主要内容复述了一遍。王安石万万没有想到刘贡父已经偷偷看过自己的文稿,见刘贡父所说的文章内容与自己所写的不谋而合,内心十分懊丧,急性子的他一气之下便抓起桌上自己的那篇文稿,不由分说便撕扯起来。刘贡父见状,知道玩笑开大了,赶紧起身阻拦,可是为时已晚,文稿早被王安石三下两下撕成了碎片。于是,他既遗憾又有点不安地对王安石说:“相爷怎么撕起文稿来了呢?其实,我刚刚跟相爷说自己写了《兵论》,是开玩笑的。我不过是在相爷吃饭时偷偷看了相爷的文稿。贡父刚才所述,其实是在背诵相爷文中的内容。要说写文章,相爷的识见和文采,贡父怎么赶得上呢?……”刘贡父还想说下去,表达自己的歉疚之情,却被转怒为喜的王安石挥挥手打断了,他笑着说:“要是这样,那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稿子撕碎,但文章的内容全记在我的脑子里,等下我再重抄一遍就是。”

王安石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泊船瓜洲》;“京口(今江苏镇江)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是王安石乘船停泊镇江对岸的瓜洲时所作,写好后很快就流传开来,不少人为这首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的诗击节赏叹。尤其是第三句中的“绿”字,将形容词用作动词,把春天来到时江南的一派勃勃生机极其巧妙而逼真地勾画出来,使抽象的文字成了一幅极其传神、富有动感的图画,把人们带进了美妙的艺术境界。后来,有人发现了这首诗的草稿,发现总共只有二十八字的《泊船瓜洲》,竟有很多处进行过修改,其中那个最为人称道的“绿”字,竟然前后修改了五次,先是“到”字,后来在一旁写了“不好”两字,又改“到”为“过”,大概是觉得“过”仍嫌死板,复又改为“人”字,但“入”字显然也不称心,又再次被改为“满”字,“满”字当然没有“绿”字好,最后还是被改掉了。可以想见,在这张涂得乱七八糟的诗稿上,王安石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

王安石虽然因推行新法而受到了不少人的指责,但他为政清廉,自律甚严,却是连他的政敌也不能不承认的。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发生了很严重的旱灾,大量土地颗粒无收,饥民们背井离乡,四处乞讨为生。自然,这又给守旧派提供了一个攻击新法的口实,他们在宋神宗面前大说王安石的坏话,说只要把王安石去掉,天就会下雨。宋神宗一听,又动摇了。这一天,他派人去召王安石,准备听听他还有什么高见,却不料等了很长时间,王安石才姗姗而来。见一向守时的王安石对自己的召见如此不当回事,神宗心里很不高兴。

王安石似乎也察觉到了神宗的不悦,一见面便向神宗请罪:“陛下怒微臣迟来之罪。臣因为早饭熟得太慢,吃饭吃得太晚,所以来迟了。”

“好好的,饭怎么会这么难熟呢?”神宗虽是从不下庖厨的人,但也知道烧饭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所以对王安石的话很觉得诧异。

“说来羞愧,臣今日烧饭用的是新方法,所以烧了半天也烧不好。”

“喔,你用了什么新方法?”

“臣在炉膛里加一把火,随即又往锅里添上一勺水,本以为饭会烧得快一些,却不料……”

“哈哈……”宋神宗听到这儿,忍不住笑了起来,原先因王安石迟到而产生的不快,也跑到了九霄云外,“你的这种新方法,怎么能把饭烧熟呢?”

王安石眨了眨眼睛说:“倒要请教陛下,为什么这样烧饭便烧不熟呢?”

“这还不简单,饭是用火烧的,火慢慢地将锅里的水烧干,饭也就熟了,你每加一把火便又往锅里添水,这火不是白加了?饭还怎能烧得熟呢?”宋神宗虽然从没烧过饭,讲起来却是头头是道。王安石见他说得摇头晃脑,知道他已人了自己的圈套,便赶紧接了上去:“是啊,办任何事的道理其实都跟烧饭一样。我们要煮‘富国强兵’这锅饭,变法就是烧饭的火。‘青苗法’是一把火,‘市易法’又是一把火,只有这样一把接一把地加火,饭才会烧熟。可现在,‘青苗法’、‘市易法’还有许多新法刚刚推行不久,便有人以各种借口要求取消,这就好比在新加的火上浇上了一勺水。这样,‘富国强兵’的饭怎么能煮得熟呢?”

说到这儿,王安石想起守旧派三番五次地以天灾来攻击新法的行径,不由得又激动起来:“有人不断地以天灾为由要求取消变法,这是毫无道理的。天灾什么朝代没有呢?就连夏禹商汤那样的盛世也有旱灾发生。天灾不足畏,可怕的倒是人祸。只要我们不听信谣言,坚持把新法的火烧下去,‘富国强兵’的饭总有一天会烧熟!”

实行新法的前景,在王安石眼里无疑是美好而又灿烂的。可惜,自信、要强的王安石低估了守旧派的力量。在守旧派的合力围攻下,王安石实行变法最大的靠山宋神宗最后不得不作出妥协,变法终于失败。王安石也暗淡地结束了自己的宰相生涯。但是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位杰出的改革家和卓越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史册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名人名言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司马光:开创通鉴学的社稷之臣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人,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司马光家世代为宦,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间名臣,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生以清直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受家庭熏陶,笃诚好学,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20司马光

当时,北宋建国近百年,已出现种种危机,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的态度,连连上疏,陈述自己一整套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除上疏陈述主张外,在他本人的从政活动中,亦能坚持原则,积极贯彻执行有利于国家的决策方略,尤其在荐贤斥佞的斗争中,他犯颜直谏,从不顾及个人安危,被称为社稷之臣,神宗也感慨地说:“如光者,常在左右,自可无过。”

在熙宁变法中,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严重分歧。就其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的制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认为“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司马光的主张虽然偏于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在“守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从王安石变法中所出现的偏差和用人不当来看,证明了司马光在政治上的老练和稳健,除了魄力不及王安石外,政治上是成熟的。

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退居洛阳,开始编纂史著,与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而成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横跨中国历史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司马光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全书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实际上,时至今日,《通鉴》的著述意义,已远远超过作者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近千年的历史证明:《通鉴》已与《史记》一样,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教益大众。而研究者代不乏人,使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即“通鉴学”。

司马光一生著述甚多,在《通鉴》系列著作中,还有《通鉴举要历》80卷、《历年图》七卷、《稽古录》20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另外,尚有其他著作20种,200余卷,是他对我国史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诗词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和著述的成果。

司马光虽热心于治国,但由于政见不同而未能有更多直接参与政事的机会。直到宋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67岁高龄的司马光,随着要求废除新法的浪潮被迎回宫中,担任了相职,开始“元佑更化”,尽罢新法。他执政一年半,竭尽全力日夜操劳,耗尽了毕生心血之后与世长辞了。

司马光从政近50年,对北宋的国计民生、典章制度发表过不少独特的见解。诸如虚心纳谏、崇尚务实、注意民心、知人善用等治国主张,长期不懈地编纂《资治通鉴》,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

名人名言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

夫俭则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

包拯:铁面无私的执法青天

包拯(999—1062年),即包公,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他的父亲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良好的家庭教育逐渐把小小的包拯培养成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只有28岁的他考中了进士。可是父母身患重症,几经医治均不见效。包公不忍远去为官,执意要留在家中照顾自己的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交口称颂。几年后,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包公这才在亲友们的苦苦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10年之久。包公对父母的孝敬,直到今天也堪为一些素质低下的人的表率。

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知谏院,并最终做了开封知府。这是个很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

同类推荐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中外历史上众多的名将中选择了十几位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力图将这些著名将领的人生经历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谜题掀开其神秘的面纱,给读者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在写作风格上,《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也力求通俗易懂、精准生动,注重其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以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阅读需要。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全真、立体的《中外历史名将之谜》能够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他是国民党陈诚将军的长孙。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热门推荐
  • 销售从被拒绝开始

    销售从被拒绝开始

    一位65岁的美国老人,发现自己有一份无形的资产——炸鸡秘方,于是开始四处兜售。但迎接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然而老人没有沮丧,没有止步,经过1009次被拒绝之后,在第1010次,终于有入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而也有了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快餐品牌——肯德基。1009次拒绝之后,肯德基的事业起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流氓女帝

    流氓女帝

    一不小心穿越了,第一件事是练就一身的本事。可是本事是练好了,无聊了怎么办?好吧,打打小架,掏掏龙窝,钓钓人鱼…什么?说她是强盗,无赖,流氓…小心我告你诽谤哦!…(─.─|||她打劫的不过是金银财宝,可没打劫美男啊,为嘛一个个要追着她不放?要不把东西还给乃,乃就别跟着了好不好?什么?不行?说她还偷了他们的心?那是什么东西?她没记得她偷过这玩意啊~!!一二三四…哇咧!(+﹏+)~狂晕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女强文,女主没心没肺,美男多多,本文一女N男)【俊逸男子】她就是他内心的一缕阳光,所以他不允许她离开自己的生命,于是看着她,哭丧着脸:“娘子,人家每天为你洗衣做饭还不够么?要不连带暖床也可以滴,你就别去祸害别人了”“再叫我娘子,小心我揍你哦”豆豆抡起了小拳头,不就不小心亲了一下嘛,用得着以身相许么。【可爱男子】遇见她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无赖的她总是能让他面红耳赤,茫然心动“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你,那么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关门,放花花!”豆豆挑了挑眉,那就帮她把前面这个家伙干掉再说吧。【腹黑男子】活了几千年,受尽世人景仰,一身风姿卓越的他迷倒无数男女,却唯独迷惑不了她的眼睛:“嫁给我好吗?我会好好疼你的!”“姑娘我才16岁,你个老不死的想老牛啃嫩草啊!”豆豆满脸黑线的看着眼前这个年纪比自己的爷爷的爷爷还大的人。【火爆男子】………推荐自己的新文:《控火小悍妞》穿到这个鬼地方不是问题,只是能不能告诉她:为什么这里的树会走路;为什么这里的花会吃人;为什么这里的动物会鄙视人;为什么…好吧,这些都不重要,能不能告诉她这个小屁孩是谁家的!!小屁孩不吃饭光喝水,这哪行!谁来告诉她一岁大的孩子该怎么带!!一个老者道:“这位善良的夫人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吃饭呢,要吃奶的!”某女恍然大悟,问道:“这个世界上什么奶最有营养?”老者摸了摸胡子道:“当然是龙奶了!”龙奶?!那好:“请问这龙在哪里找得到?”老者想了想道:“西边的利玛山上!”某女‘咻’的一声,脚底抹油,背上小孩迅速朝西山飞奔而去!见到女子飞奔而去,老者摸了摸胡子:“这位夫人真是好人啊,不是自己的孩子,居然也这么疼爱。”这时,老者身旁的小女孩摇了摇老者的衣角:“爷爷,爷爷,您又犯糊涂了,在东边的那只才是母龙!”老者…
  • 女总裁的专职保镖

    女总裁的专职保镖

    一个强者重回都市的故事!欢迎加入vip群311749928。
  • 家有叛逆淑女

    家有叛逆淑女

    她是出身豪门的叛逆淑女,他是意大利史上最年轻的黑手党教父,她是他的青梅竹马,他们从小斗到大,从未分出胜负!在一次舞会上,看到一群男人对她狂献殷勤,他大吃飞醋,一把拥住她对所有人宣布:“她是我女人,谁敢碰?”而一向与他做对的她,一反常态地靠在他怀里,对在场女人傲然一笑:“他是我男人,谁敢动?”原名-【猎爱黑道娇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地理常识悦读

    地理常识悦读

    本书搜集了有关地理方面的世界最早和最新、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最高与最低等多项纪录,内容丰富,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对广大读者增长科学知识、开拓眼界大有裨益。你想不想外出旅游?你想不想看看世界的变化?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领略下地理世界的多彩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秦淮传

    秦淮传

    她是乱世中的国郡,南北朝一首被掩埋的吭歌。她的故事,其实纷纷扰扰,绵绵长长,只不过这乱世将她不负责任的卷入,又狠心的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