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7800000022

第22章 治世名臣(5)

狄仁杰虽然出身名门,但他生性醇厚,从不以出身骄人,因此很年轻的时候就得到不少长辈的夸赞。还在他当并州都督府法曹时,同僚郑崇质奉命出使去一个很遥远的蛮荒之地。偏偏郑崇质有一个年老而且多病的母亲,郑崇质丢下老母只身远行,心里很不是滋味,狄仁杰见状十分同情,便求见作为主管长官的长史蔺仁基,对蔺仁基说:“郑崇质的母亲老弱如此,我们怎么能忍心他在万里之外还为老母担忧呢!”随即便自告奋勇,要求代替郑崇质出使。狄仁杰的举动使蔺仁基深受感动。此时蔺仁基正和司马李孝廉闹矛盾,两人不但在公事上互相拆台,而且平时形同陌路,都以看对方的笑话为乐事。面对涉世未深却如此急公好义的狄仁杰,蔺仁基非常惭愧,于是他硬着头皮找到李孝廉,把狄仁杰的所作所为从头说了一遍,并深有感触地叹道:“与仁杰相比,我们难道能不自惭形秽吗?”李孝廉果然也深受震动,两人居然从此和好如初。

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

17狄仁杰

为了维护公理,使刑法能够发挥它的正确效力,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仪凤元年(676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皇帝祖坟昭陵的柏树。唐高宗李治十分愤怒,一定要审理此案的狄仁杰判处权、范两人死刑,但是按照法律,两人犯的这种“罪行”却只够免职的处罚。狄仁杰便如实对李治汇报说:“权、范两人够不上死罪。”李治正在气头上,自然顾不得什么法律不法律,他恨恨地说:“权善才等竟敢砍我祖陵上的树,实在是胆大妄为,狗胆包天,我不杀他,我就是祖宗的不肖之子。”

说到这儿,李治已经面红耳赤,显然是动了真怒,但是狄仁杰视若无睹,他不紧不慢地对李治讲述了法律上的有关条文,说明判处两人死刑的不当之处。李治被他缠得心烦意乱,一气之下便要把他赶出去。但是此时,一贯温文尔雅的狄仁杰却变得执拗起来,他神色凝重地对李治说:“犯颜直谏,自古就以为是一件难事。然而微臣以为,碰到桀、纣这样的昏君确实是难,但是遇到尧、舜这样的明君则容易得很。现在,权、范两人法不当死而陛下非杀他们不可,这样法律还有什么权威性呢?老百姓又如何根据法律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呢?为了一棵柏树就杀掉两位将军,后代又会怎么看待陛下呢?”

狄仁杰这番话,说得很有策略,前面的两句,其实是在暗示自己之所以敢对李治如此顶撞,是因为把李治看作了尧、舜那样的明君,这样先捧一捧李治,后面的说话得激烈一些也就没有关系了。果然,听完狄仁杰这番议论,李治的怒气消了不少,权、范两人的死刑之议也就由此作罢。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侍御史,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任职期间,狄仁杰恪守职责,对一些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狄仁杰毫不留情地揭露唐高宗恩宠的左司郎中王本立的为非作歹的罪行,请求交他交付法司审理。唐高宗想宽容包庇王本立,狄仁杰以身护法:“国家虽然缺少人才,但是并缺少王本立这类的人!陛下为什么要怜惜罪犯而置王法于不顾呢?如果陛下一定要违心赦免王本立,那么就请将臣下流放于无人边荒之境,好为将来大臣的忠贞行为作为警戒!”最终王本立被定罪,朝廷上下无不敬服狄仁杰。

武则天即位后,狄仁杰继续得到任用,出任宁州刺史、江南巡抚使、豫州刺史等职,因政绩显著,得到武则天的赞赏和信任。天授二年(691年),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他第一次拜相后,狄仁杰谨慎自持,严格要求自己。武则天有一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你在汝南当豫州刺史时,干得很不错,但还是有人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这人是谁吗?”狄仁杰知道,这个时候只要自己点一点头,武则天便会把那个人的名字说出来。但这除了使自己平白多了一个仇人外不会有什么好处,于是他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如果以为微臣有什么过错,微臣请求陛下给微臣改过自新的机会,假如陛下知道微臣没有错事,则微臣万幸,他人的谗言又何足道哉!所以微臣不想知道此人是谁!”在大臣们之间制造不和,一直是女皇帝武则天行之有效的驭下之道,想不到这一招却在狄仁杰面前失了效。武则天失望之余,却也不得不在心里赞叹狄仁杰的厚道。

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则天之子武承嗣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反”,狄仁杰出以非常之举承认服罪。狄仁杰暗中书写冤状托人较交其儿子狄光远。狄光远持冤状上告武则天,武则天召狄仁杰等“谋反”的大臣面询:“承反何也?”狄仁杰从容不迫地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也。”又问:“何为做谢死表?”答曰:“臣无此表。”武则天令人拿出谢死表,才弄清楚是伪造的。于是下令释放此案7人,狄仁杰被贬为彭泽令。狄仁杰运用自己的才智机谋死里逃生。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攻陷冀州,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狄仁杰到职后,改变了前刺史独孤思庄尽趋百姓人城,缮修守具的作法,让百姓返田耕作。契丹部闻之引众北归,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灾难。当地百姓歌颂之,相与立碑以记恩惠。不久,狄仁杰升任幽州都督。

狄仁杰的社会声望不断提高,武则天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赐给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写了“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被武则天招回朝中,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此时,狄仁杰已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但他深感个人责任的重大,仍然尽心竭力,关心社会命运和国家前途,提出一些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建议或措施,在以后几年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狄仁杰为元帅征讨突厥,突厥默啜可汗尽杀所掠赵、定等州男女万余人退还漠北。面对战乱后的凋残景象,狄仁杰采取措施,散粮赈贫,修建驿路,严禁部下侵扰百姓,百姓回乡生产,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作为一名精忠谋国的宰相,狄仁杰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一次,武则天让他举荐一名将相之才,狄仁杰向她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升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曰:“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答已经将他提升了。狄仁杰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由于狄仁杰的大力举荐,张柬之被武则天任命为秋官侍郎,又过了一个时期,升位宰相。后来,在狄仁杰死后的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趁武则天病重,拥戴唐中宗复位,为匡复唐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狄仁杰还先后举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官员,他们被武则天委以重任之后,政风为之一变,朝中出现了一种刚正之气。以后,他们都成为唐代中兴名臣。对于少数民族将领,狄仁杰也能举贤荐能。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兵败来降,有关部门主张处斩之。狄仁杰认为李楷固有骁将之才,若恕其死罪,必能感恩效节,于是奏请授其官爵,委以专征,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果然,李楷固等率军讨伐契丹余众,凯旋而归,武则天设宴庆功,举杯对狄仁杰说“公之功也”。由于狄仁杰有知人之明,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在狄仁杰为相的几年中,武则天对他的信重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称狄仁杰为“国老”。狄仁杰喜欢面引廷争,武则天“每屈意从之”。狄仁杰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则天不许,入见,常阻止其拜。武则天曾告诫朝中官吏:“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他可谓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

名人名言

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

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

必欲曲赦本立(王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

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

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如得上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如归。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北宋好宰相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原名朱说,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范仲淹的父亲范墉,博学多才,曾任北宋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在范仲淹两岁时就去世了。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贫苦无依,带着年幼的范仲淹远嫁给山东淄州长山县的朱文瀚,范仲淹因此改名朱说。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辞别母亲,独自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书院,拜在名儒戚同文门下。戚同文言传身教,常常告诫学生“人当以行义为贵”,对后来范仲淹节俭奉公、居职清廉的政风有很大影响。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不久,范仲淹出任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专管狱讼。范仲淹到任后,不畏权势,根据事实,清理了一些陈年积案,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

18范仲淹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范仲淹发现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农田民宅屡受海涛威胁。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张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今江苏省兴化市),全面负责治堰。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秋,范仲淹率领通、楚、泰、海(今连云港西南)四川民工4万余人,正式开始动工。但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暴风雪,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100多民工。此时反对之声骤起,不少人认为“堤不可复”。但也有些官员力主范仲淹之议,于是决定继续开支修堤。而恰在此时,范仲淹的老母去世,他不得不离职居家守丧。但范仲淹人在家中,心系海堤,他不断写信给张伦,申明筑堤利害。终于,在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春,一道长达一百五十余里的海堤竣工,横亘于黄海滩头。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千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都感激范仲淹,都把这道海堤称作“范公堤”。

范仲淹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为政期间他向朝廷上了一份长达万言的建议书。他建议朝廷能选择贤明之人做州郡长官,举荐有成绩的人担任县令,排除社会上游闲懒惰势力,淘汰冗员,消除过度奢侈,严格选举制度,培养将帅以加强边防。他还提出一条十八字方针:“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这里包含了他整顿吏治、加强国力的改革思想。他的建议深得当时朝中执政者的重视。

天圣六年,时任朝廷副宰相的晏殊举荐范仲淹为秘书阁校理。范仲淹入朝以后,勇于直谏。当时仁宗皇帝年已20岁,但朝中军政大事,却凭刘太后一手处置。满朝文武屈于太后的虎威,不敢有异议。范仲淹闻知后,立即上书批评这种现象,要求太后还政于仁宗。范仲淹因此触怒太后,被贬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一带)通判。三年后刘太后死去,范仲淹被召回京师,任右司谏。此时,山东半岛与淮河、长江流域一带干旱和蝗灾蔓延不绝,灾情越来越重。范仲淹上书要求采取措施拯救,仁宗派范仲淹前往江淮安抚灾民。范仲淹一到灾区,便不顾旅途辛劳,立即开仓赈粮,治病救人,很快取得成效。救灾任务完成后,他又呈上《救弊十事》疏,针砭时弊,范仲淹的建议部分被朝廷采纳,收到了很好效果。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他因参劾宰相吕夷简获罪,出知睦州(今浙江建德)。

几年后,范仲淹转任苏州知事。在苏州期间他又积极治理苏州水患,兴办学校。景祐二年(公元1095年),范仲淹以苏州治水有功,被召回京,拜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并获天章阁侍制的荣衔。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调任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王李元昊率兵入侵,他被任命为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接着又改为陕西都转运史。不久,他又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负责防御西夏军务。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被调回京师任命为副宰相。宋仁宗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措施,改变政局。范仲淹与韩琦等人总结了自己从政多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宋仁宗赞同,并以诏令形式颁发全国。于是,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北宋政治局面焕然一新。

范仲淹的改革也遭到了朝廷中大批守旧派的官僚们反对,他们对新法阳奉阴违,互相勾结,对范仲淹等人落井下石,恶意诽谤。庆历五年(1045年)初,曾慷慨激昂、想励精图治的宋仁宗终于完全退缩,他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军政要职,实行仅一年有余的各项新政,也先后纷纷取缔。范仲淹被调作那州(今陕西彬县一带)知州。这年范仲淹已近58岁,边塞的严寒威胁着他的健康。皇佑元年(1049年),范范仲淹被调往杭州作知州,他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公积金,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对婚丧嫁娶也均有资助(有俸禄的官员除外),这种善举感动天下,全国范姓人民视范仲淹为圣贤而敬之。皇佑三年(1051年),范仲淹又移任青州,这里的冬寒,加重了他的疾病。第二年又调往颍州,他坚持扶疾上任。但只赶到徐州,便在五月二十日溘然长逝,享年64岁,葬于河南洛阳伊川。范仲淹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北宋皇帝闻讯后难过万分,追加范公为兵部尚书,并亲书褒贤之碑,谥号“文正”。

范仲淹的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他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苏幕遮》等,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为历代传诵。范范仲淹一生勤奋、清廉、正直、无私,他的为国为民的思想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熔铸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名人名言

同类推荐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写他的困兽犹斗,中兴勋臣,写他的忍辱负重,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写他的韬略智慧,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无奈苍凉,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湖湘大儒。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内心圆满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热门推荐
  • 凤箫寒

    凤箫寒

    身负师门重托,励志誓除奸邪!东晋风雨飘摇之际,权臣桓温当道,谢安孤掌难鸣,兼且五斗米教阴忍待发,虽一介弱质女流,亦要匡济天下!无奈情根难断,总归长路漫漫向前看,君在黄河长江岸,妾身鬓发已霜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八部天龙游:仙人指路

    八部天龙游:仙人指路

    看似平静的大理城暗藏汹涌,仿若天堂的苏州饱含腥风。亦或偷袭各大门派的江湖宵小?捍卫师门!是四处作乱、危害百姓的造反恶贼?击伤贼兵头目!是影射入局之人心神的珍珑棋局?勇斗远古棋魂……当一个又一个阴谋接踵而来,她要面临的究竟是什么?身着道袍的女子,恍惚出现,一手举起,似为他人引进篷莱之路,又似为他人指向地狱之门!
  •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晁补之、晁端礼、陈人杰、陈与义、戴复古、范仲淹等。
  • 从童年看财商

    从童年看财商

    本书选编了几位古代和二十多位现代的成功人士的童年情况和主要成就。通过阅读此书让中小学生阅读此书了解知识,激励自己。特别是从小主动培养自己的财商将大有好处。
  • 情场麻辣烫

    情场麻辣烫

    选录了《最美的爱情有多美》、《等待第十朵玫瑰》、《等待一朵蔷薇再盛开》、《开灯》、《谁是我的拉风王子》、《找一趟回18岁的班车》、《5000只鸟儿说爱你》、《拼图游戏》、《一袋买了60年的盐》、《相守一生的爱人》、《想抓你就抓床单吧》、《蜀葵边上的石凳》、《绑架者》、《和初恋情人看电影》、《请把我的花儿浇点水》等近百篇关于情感的微型小说。
  • 恋爱禁止学校

    恋爱禁止学校

    不会这么倒霉吧?竟然被自己的爸爸秘密地送到了韩国,并且切断了一切经济来源。这就是大公子宇银锋恶梦的开始,不但身无分文,又被警察认为是神经病而抓了起来,更令人郁闷的是又莫名其妙地成为了韩国有名的“恋爱禁止学校”桂和高中的金牌卧底。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竟然是追求校长的千金,也是“恋爱禁止学校”的校花尹千慧。天啊,恋爱禁止学校,顾名思义不就是禁止恋爱吗?为了回国,必须成功!宇银锋,加油!
  • 绝巅武神

    绝巅武神

    老者抱着一个小孩站在山顶。“爷爷,你能一拳打倒这座大山吗?”天真稚嫩的童音响起。老者哑然笑道:“真是孩子啊,哪有人能一拳打倒大山?”…………若干年后,耸入云端山巅上。一个身影负手而立,嘴角露出一缕笑意。白皙的手指微微弹动,顷刻间面前一座座巨山化作尘埃………………这是一个稚嫩少年成长为绝巅强者的故事……
  • 颠倒鸾凤:君后太嚣张

    颠倒鸾凤:君后太嚣张

    五年前,她遭人暗算却命不该绝,失忆坎坷一波波来袭。待她回忆一切,黑如曜石的双眸意外坚定,红唇勾起嗜血的情怀:敢伤她?自不量力。五年后,她带着两只活宝闯走大街,见到登徒子便徒手袭去,黑丝凌乱刹那唯美。“娘亲,有人喜欢你。”“乖,喜欢娘亲的都是白痴。”追妻晌久的某妻奴幽幽说道:“娘子,儿子他说想要个妹妹。”“你自己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