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6800000026

第26章 陶行知:“书呆子莫来馆”的创建者

20世纪的中国教育家很多是重视图书馆建设的。他们把图书馆事业作为宏扬中华教育的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有陶行知。

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1927年,陶行知开展乡村教育运动,他在南京设立晓庄学校,作为教育试点。在学校的规划里,陶行知很注重图书馆建设。他以为图书馆是为培养有知识、能用手兼用脑的学生提供文化养料,而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所以将晓庄师范图书馆,特地取了一个别致的名字:“书呆子莫来馆”。图书馆取名“书呆子莫来馆”即对读书无目的者为警策。1930年陶行知还拟将它扩充,并将教育图书另辟教育图书馆。虽因后来学校被封闭而未能全部付诸实现,但却留下了陶行知创办图书馆的独特思维,如他所说:“中国有三种呆子:书呆子、工呆子、钱呆子。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工呆子是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钱呆子是赚死钱,死赚钱,赚钱死。对于书呆子我是劝他们少读点书,多干点有意义的事,免得呆头呆脑,因此,我从前在晓庄办了一个图书馆,叫做‘书呆子莫来馆’。但是一方面叫书呆子不要来,一方面为什么又要图书馆呢?要叫工呆子、钱呆子多看些书,把头脑弄得清楚一点,好把世界的事看个明白。但书是一种工具,只可看,只可用。看也是为着用,为解决问题。断不可以呆读。认清这一点,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正是:用书如用刀,不快自须磨,呆磨不切菜,何以见婆婆。”

1929年陶行知参加了南京金陵大学科学馆召开的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他以中华图书馆协会会员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还就图书馆的意义发表了演说。他说:“图书馆事业之进步可分为三时期:一为藏书时期,即收罗与庋藏;二为看书时期;三为用书时期,即书为人所用,而非人为书所役,此时期实为图书馆之新纪元。治外交者,不可不用外交书籍;从事政治者,不可不用政治书籍;作工者,不可不用做工之书籍;做农者,不可不用做农之书籍。世上有两种人生活极无意义:一为读书而不做事,一为做事而不读书。此两种人之生活各有所偏,均属毫无意义。敝校现在造一小规模之图书馆,其名似嫌太长,名为‘书呆子莫来馆’。盖专为用书而设,非为书呆子而设也。余常谓酒迷、色迷、财迷与书迷实同一意义。酒迷为酒所迷,色迷为色所迷,财迷为财所迷;而书迷亦同样为书所迷,换言之,即为书所役。图书馆之设置,对此点须特别注意,不然即失去图书馆之真意义矣。”

陶行知在演讲中说了“书为人所用,而非为书所役”,看书是为着用的,为着解决问题,认清这一点,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

在陶行知关心和支持下,“书呆子莫来馆”确实不同凡响。他的一大特点,就是不求藏书多,而求流通快,要让莫来馆的每一本图书发挥作用,使“死书”变成“活书”。为生活而用书,不为读书而读书;在图书馆里看书,遇有疑难才去问指导员。

要为育才学校募捐三万册图书

陶行知也是我国现代很早参与图书馆事业的一个热心人。早在1922年他以中华教育改造社总干事的身份,参与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的筹建工作。当1925年美国编制出版《世界教育年鉴》,就特请陶行知撰写关于图书运动一文,在文中他说:“远在公元前数世纪的周朝,中国即有了图书馆。但只有极少数知识贵族才能利用之,一般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问津的,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陶行知还在中华教育改造社历次年会上发表要推动创立更多的图书馆;推广较好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吸引更多的平民利用图书馆的奋斗目标。虽然当时随着新教育的兴起,学校图书馆也随着发展,到1924年全国已有12所学校配备了图书馆,为教师和学生探求知识提供了机会。图书馆事业在发展,但图书馆更需要要协调,管理要跟上。陶行知与各地图书馆学者终于在1925年组建成全国性的中华全国图书馆学会,以协调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于图书馆建设的热心,还表现在筹建东原图书馆。1924年1月陶行知在参加家乡纪念戴震(东原)诞辰二百周年活动时,与梁启超、胡适等人发起在安徽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建立“东原图书馆”。为此他努力奔波共募集资金六万元,并制订了资金用途,其中主要是图书馆的设施、收集图书的范围、管理监督机构等。他把图书馆事业看作是教育事业的一个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为学校作出规定,图书经费不得少于学校总经费的十三分之一。如在竹柯工学团时,其总经费4275元,规定用于购置图书的经费就达1000元。在中华教育改造社改进乡村教育运动计划预算中,每年购置图书的经费为2000元。在《宝山县观澜义务教育急成方案》中,他也将每年购置图书的费用定为3000元。就连抗战困难时期的育才学校,每年用于增加图书的款项也均在万元以上。

近年,我在陶行知夫人吴树琴捐献的陶行知与友人书信中,也常在片纸只言中发现他总念念不忘收集和资助图书之事。致张西彦信:“承蒙捐助敝校图书馆国币拾元,当即交校内为学生补充文化粮食……。敝校计划募捐书籍三万册,如蒙随时代向有志朋友劝募,则口角春风,拜赐无穷。”致家栋函:“前蒙寄来结婚纪念品洋三元,无任铭感。不过事先已决定不收贺礼,故将该款交给育才学校,为小朋友捐购图书之用。”致陈翰笙信:“在美时有林语堂之《吾土吾民》及关于墨西哥之书籍存兄处,不知带回否?现在内地感觉书荒,如蒙航空寄下,最为感激!寄费弟当奉还。”

流通图书馆是拯救文化饥荒的好办法

陶行知针对传统图书馆图书流通局限性的弊端,提出要创办流动性图书馆,并首先应用在上海萧场儿童流通图书馆。最初的流通办法是学校的每个小先生在放晚学时,按其所教学生的程度,代学生借书回家,并在读完后负责收回。或由馆主任、干事、小先生们挑着书担巡回来往各村,择一适当地点公开借阅,每周至少去各村一次。还在借书简则中规定:“凡借书最多,同时又能尽量教人者,本馆得酌赠文具和铅笔、练习薄等作为奖励。”在创办竹柯工学团时,还规定“每大村有一处流通图书馆”。他指出:“流通图书馆的意义,只要看一看它的名字就能明白一个大概。从藏书到看书,从借书到借书出去看,这过程是代表了图书馆发展的阶段,也就代表了普及教育发展之步骤。让人借书出去看是流通图书馆的特性。但是借给谁看,怎样借法已成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弄明白,则流通图书馆不免要做成知识分子及有暇阶级的高等听差,负不起普及教育之使命。流通图书馆的对象是大众,它必须为劳苦大众充分地服务,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流通图书馆。”

山海工学团总部设有一个有书万余册流通图书馆,专备流通图书车送书到附近各村服务,普及教育助成会也特备这种车辆,由工读生送图书下乡。陶行知认为,此类流通图书馆,从拯救文化饥荒的地位看来,无异于一个文化小饭馆。它可以一镇一个,一村一个,也可以一街一个,一弄堂一个。花上一二十块钱,就可以办成一个。他倡办流通图书馆与推动大众教育一样,千方百计把各种有助于教育大众的工具和手段都充分调动起来了。

创建三位一体的图书馆。陶行知怀着对图书馆事业的关心,30年代初亡命日本时,他坚持潜心读书,当时两所规模最大图书馆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和上野图书馆是他常去的,并对这两所图书馆的功能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为美国煤油大王创立的洛氏基金会捐款550万日元而建立的,它不对校外人士阅览。上野图书馆藏书67万册,对社会大众公开开放,只要出五分钱,就可以进去看书;若有专门问题,可以花五毛钱买张研究券进入研究室阅览。这样不但该馆自有的67万卷书,可以听由调阅,而且馆外的书,也可代为借用。这个办法对于学术的研究,可算是便利极了。陶行知根据这一启迪,在香港主持创办的香港中华业余学校里开办了一家前所未有的新型图书馆。他称之为“三位一体的图书馆”。

陶行知文献最终保藏于上海图书馆

近年,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为征集陶行知手稿真是煞费苦心。笔者曾访问了教育家前辈李楚材先生。李楚材是晓庄师范首届学生,他当场就将家中仅有的一份陶行知手迹赠予。尔后,他又为我们与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和媳妇蒋秋芝取得联系。

吴树琴居住南京,保存了陶行知1936~1946年致她150封书信,并装帧成册,封面上她用毛笔写着“每每阅读,如闻其声,如见其面”。这十六个字包含了她对陶行知的眷念之情。这些书信有涉及他们的爱情生活;有交谈工作中的甘苦和生活中的琐事;也有切磋诗词、音乐和小说戏剧。吴树琴说,“这150封信,是行知在我们俩婚前婚后给我的亲笔信,我保存数十年,一封没有遗失。”

陶行知媳妇蒋秋芝是陶行知次子陶晓光(1995年逝世)的妻子。当我第一次去北京拜望她时,她毫无保留的将存放在床底下一只黑色小皮箱取出。经她打开箱子,所装的全是陶行知手迹,有题词、书信、日记和诗文手稿等。蒋秋芝笑着说:“你们大概不会想到我们还保存这么多老夫子的遗墨。这都是我爱人数十年精心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其中有的手稿还是从海外回归的。”

这么多的手稿今后究竟归宿何处,吴树琴与媳妇一致意见,将所藏陶行知手稿全部捐献给上海图书馆。经统计共有600余件。其中致吴树琴和其子女的信200封,有陶行知30~40年代的日记、备忘录、札记55本,这些记事本有的是写在64开大的笔记本;有的是写在手掌大小的袖珍笔记本内,内容包括陶行知1936~1938年出访欧美和亚洲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感想和40年代初在国内考察的记录,还有陶行知亲笔的题词、条幅和部分诗文手稿等。除用中文外,还有相当部分是用英文写的。这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这一时期某些历史事件的珍贵文献。吴树琴说:“上海是陶行知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活动最频繁的地方,最后他在上海逝世,上海也可算陶行知的第二故乡。今天将这些手稿捐献给上海图书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相信这也是陶行知所愿望的。”现在上海图书馆已成为国内拥有陶行知手稿最多的文化机构,上海图书馆成立有陶行知资料研究中心;出版了《陶行知手迹》影印本和陶行知研究资料光盘。

(上海图书馆萧斌如)

链结陶行知喜健谈现实。他自负地对人说:“你们要是追问过去,可以去请教胡适之:如果你们追求现在、追求将来,可来问我,我可以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们”。由是,自撰一联:“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

余思你有过在图书馆自学的经历吗?请就此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体会。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同类推荐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普通书信第一节概述书信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最早的信件是3000多年前周公旦写给召公夷(shi)的信。信是人人必写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不可能不写信,因为书信是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传递的桥梁。打开本书,让您的个人文书更加完美吧。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必知的外国将帅

    必知的外国将帅

    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青楼梦

    青楼梦

    小说叙述苏州书生金挹香,认定妓女多情,便到青楼寻觅知己。他先后认识许多妓女,并与之结交,在虎丘集二十四名妓女办“闹红会”。蜂蝶使给他托梦,告他妻姓钮,有四妾……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理财的高手。理财高手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的。首先要懂得思维决定财富的道理,理财中一定要知道“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你必须跑赢CPI(居民价格消费指数)”的道理;要善于把握理财技巧,让自己真正品尝到经济增长给我们带来的果实;要想成为理财高手就不能懒惰,懒惰的人只能是第三个仆人,永远发不了大财;想做掌握了80%的财富的那20%的人中的一分子吗?那就要学会理财;要懂得让钱生钱,不要让钱躺在银行里睡大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杨力谈农民养生

    杨力谈农民养生

    向大家介绍各类疾病的养生保健方案、不同人群的养生保健重点以及能够长命百岁的健康养生观念,这些基本的常识、预防方法和简易疗法,更多是侧重于通过多个通俗实用的小问题来讲述如何改变不科学、不卫生的不良习惯,学习科学的养生保健知识,在勤劳致富的新生活中,不断地提高农民朋友的健康水平。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6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6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8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