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谦虚是对虚荣心进行反思后的产物,是一种内心谦和、外表柔顺的精神和行为,是一种有了功名仍然保持低调,不断学习和上进的高尚品质!
豁达大度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人只要活在社会群体当中,就要时刻与他人交往。在处世哲学中有一对矛盾的概念,那就是大度和小气。大度不同于小气,大度是一种胸怀的坦荡,无私无畏,也是一种行为的无拘无束,更是一种心灵境界的无尘无染。
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廉颇与蔺相如的不同行为传递着这样一个事实:在顾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大度能化干戈为玉帛。蔺相如所承受的委屈,所表现出的忍让,是一种别样的宽容和豁达,也正是他的忍与让,避免了朝廷重臣间的倾轧,确保了国家的安宁。
大度不仅是一种社交的艺术,更是一种做人的艺术。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可见,以度量襟怀比喻人的宽容,歌颂人的气度,中外皆然。
明代学者杨继盛有一次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说:“宁可我让人,不要使人让我;宁可我容人,不要使人容我;宁可我吃亏,不要使人吃亏;宁可我受气,不可使人受气。别人有恩于我,我终生不忘;别人有怨于我,我及时丢掉。看到别人的好处,就称赞不已;听到别人的缺点,就守口如瓶。有人向你说某人对你要感恩报答,就说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这样就使感恩的人感激更深。有人对你说某人恼恨毁谤你,就说他平时与我最要好,怎么会有恼恨毁谤我的道理,这样就使恼恨毁谤的人听后怨恨自然化解。”
杨继盛这段话堪称是高明的做人原则,如果每一个人都做到这一步,天下怎会不美好?人类怎会不和平共处?
然而,生活中许多人对于别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总是纠缠不休,结果弄得大家都不愉快。其实对于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我们没有必要去抓着不改,放过去也无伤大雅。因为这样做不仅是为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人事纠纷,而且也顾及了别人的名誉,不致给别人带来无谓的烦恼,同时还体现了做人的胸怀和度量。
微软一位程序员发现公司的软件中的着色功能有缺陷,他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改好。然后,他得意地找到总裁比尔·盖茨说:“比尔,你看看这个,我找到了一处设计错误。”盖茨问他:“错在哪里?”程序员回答说:“你看,就在这里。我真不能想象是哪个没有脑子的混蛋写了这段程序。”盖茨又问:“你能证明你修改后的程序没有问题吗?”“我敢肯定现在没有问题。”程序员回答说。“你做得很好!”盖茨微笑着点点头。
很久以后,那个程序员才听说写错软件中的着色功能程序的“没有脑子的混蛋”竟然就是他的老板比尔·盖茨。
从比尔·盖茨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做人不事事计较,才能够成就大事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解和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遇事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不要在意对方过激的态度或言辞,而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
为什么宰相的度量大,就是因为他们日理万机,管的事多,不大不行;再者,当了宰相,站得高望得远,原本以为是大事的,现在一看,算不上什么大事,也就不再计较。正因为是宰相,当然清楚“胸襟不宽大,永远就别想做成大事”的道理,所以也就能约束自己,比以前更有度量了。
大凡有成就的领导,无不具备宽容之心。无论亲疏好恶,自己都以大度来容纳他们,让他们都像鱼儿那样忘记了自己身在江湖。人如果忘记自己身在天地之间,即便不想追求圣贤的境界也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如此,又何须担心别人不服从自己的领导呢?
欲成就继往开来的大业,怎么可以缺乏恢宏豁达、浩然无比的气象?不过,恢宏豁达、浩然无比的气象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海洋之大,非一川之水所能汇成;山岳之高,非一丘之土所能堆积。依靠众人的力量,多能走向成功;刚愎自用,斤斤计较,多会走向失败。
嫉妒让人变得丑陋
嫉妒是成长的大敌。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己,而是贬低别人,这种行为便是嫉妒。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有轻重之分。在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经济中,嫉妒似乎成了一种严重的流行病。
培根说:“嫉妒能使人得到短暂的快感,也能使不幸更辛酸。”嫉妒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它认为别人往前走就是自身的后退,于是敬畏、屈辱、自卑、恼怒之情便纷至沓来,撕咬着人的心。这当然是难以忍受的,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寻出对方的短处来。实在寻不出来时,就想办法造个谣,拼着命把别人拉下来。因而,心胸狭窄之人必然是自己长进了,就不允许别人长进;自己不长进,更不允许别人长进。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拖人下水的办法:“我不行,而他和我一样,大家活不成,拉倒大吉。”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成就伟大事业,便尽量低估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或者用怀疑别人动机、诬蔑别人伪善的办法,来剥夺别人可敬可佩的成就。于是,因嫉妒而产生的种种心态便表现出来:或消极沉沦,委靡不振;或咬牙切齿,恼羞成怒;或铤而走险,害人毁己。
诚如莎士比亚所说:“一个生性嫉妒的女子所产生的毒害较疯犬有过之。”遭受嫉妒的一方固然如同陷入地狱里一般备受折磨,嫉妒者本身也同样犹如陷身蚂蚁窝的小虫一样受煎熬。你说,这该有多可怕?
嫉妒者承受的痛苦很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心胸狭窄者之所以避免不了失败的结局,就在于他们存心不良。不愿别人超过自己倒还罢了,要命的是,当自己倒霉之时,也要别人没好日子过。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除了伤害别人,真的别无他途了。
善妒的人,不但总是从自己所有的东西中拿掉快乐,还从他人所有的东西中拿来痛苦。既然嫉妒如毒素,就要转移它,不让嫉妒之火在心中燃烧。你要明白,嫉妒实质上是在不知不觉中颂扬了自我。孤傲和自以为是,是进取心的大敌。一滴水成不了海洋,一棵树成不了森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少不了合作,而嫉妒却总是会拆散所有的合作。因而,克服嫉妒,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单打独斗将使自己一事无成。
巴鲁克说:“不要妒嫉。最好的办法是,假定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记住,一旦你有了妒忌,也就是承认自己不如别人。你要超越别人,首先就得超越自身。有人曾经说过:“对心胸狭窄的人来说,他是嫉妒的奴隶;对有学问、有气质的人来说,嫉妒却化为竞争心。”要坚信别人的优秀并不妨碍自己前进,相反,却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竞争对手,一个榜样,能给自己前所未有的动力。事实上,每一个真正埋头于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
千万不要让嫉妒钻进你的心里,因为它会腐蚀你的头脑,毁坏你的心灵。
自私就是自我毁灭
贪欲无边无际,可以无限制地扩展,这其中的动力便是自私之心。私心是由于过分看重自我的私名和私利而产生的。私心是万恶之因,也是万错之源。它使自我只求满足一己之私利,片面追求自我的名誉和地位,而置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于不顾;它使大团体为迎合小团体成员的狭隘名利之心,而置社会整体利益于脑后。
自私自利的人脑子里只是满装着自己,他们不会爱别人,更不懂得为别人付出。他们总是把自己当成这个世界的中心,将外在的一切都视为他自己的附属,因而他们不愿奉献。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回。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去朝圣,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之前,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不过你们当中一个要先许愿,他的愿望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则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其中一个教徒心里想:“太好了,我已经想好我要许什么愿了,但我不能先讲,那样的话太吃亏了,应该让他先讲。”而另一个教徒也有怀有这样的想法:“我怎么可以先讲,让他获得两倍的礼物。”于是,两个教徒就开始假装客气地推让起来。“你先讲!”“你比我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人彼此推来让去。最后,两人都不耐烦了,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你干吗呀?”“你先讲啊!”“为什么你不先讲而让我先讲?我才不先讲呢!”
结果,其中一个气呼呼地大声嚷道:“喂,你真不识相,不知好歹,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打断你的狗腿,掐死你!”
另外一个见他的朋友居然和自己翻脸,而且还恐吓自己,于是想,你无情来我无意,我没法子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狠狠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此同时,他的朋友的双眼也立即瞎掉了!
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因为两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剧。自私者妄图拥有整个世界,结果却输掉了一切本应属于他的东西,反而变得更加贫穷了。这都是自私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