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地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在顺境中被动的成长无助于获得幸福,而主动做出有价值的行动并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更容易感到幸福。
目标会带你走向成功
从整体而言,有目标的人成功率要比没有目标的人大得多。有挑战性的明确的目标(设定了时限和具体的成果)通常会带来更好的表现。设定目标就是用语言给自己的一种承诺,而承诺本身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小提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先制定目标,因为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在前进的过程中不偏离方向。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
目标向我们自己及他人传达了一种克服困难的信念。把你的生命想象为一个旅程。你背着背包前进,忽然间,出现了一堵墙阻挡了你的去路。你现在怎么办?你是转身去避开?还是把你的背包扔到墙的另一头,然后想办法去穿过、绕过或是翻过它?
在1879年时,托马斯·爱迪生宣布,他会在年底前公开展示电灯。事实上他之前的实验都是失败的。但他的做法,就好像把背包扔到了墙的另一头,虽然他还面临很多的问题,然而在那年的最后一天,他真的成功了。在1962年时,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将会第一次把人类送上月球,当时甚至连一些太空船所需的材料都没有发明,技术方面更是完全不到位,结果呢?他把自己以及美国宇航局推到了挑战的面前。没有退路让人类又一次取得了成功。虽然口头上的承诺不一定保证目标实现,但它确实可以加强成功的几率。
在人下决心之前容易患犹豫不决的毛病,容易退缩,效率降低。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当你真正决定兑现承诺的时候,命运也会开始帮助你。如果不清楚这个事实,再好的想法与计划也将付诸东流。从开始为自己的承诺付诸行动时,人们会发现,他们的运气变得出奇的好。
一个目标,一个明确的承诺,可以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帮助我们找到达到目标的路线。目标可以简单到买电脑,或复杂到攀登珠穆朗玛峰。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信念是会自我实现的预言,而当我们下定决心时,当我们把背包扔过墙头时,我们事实上已经相信了自己,相信了自身的能力。我们就可以去创造现实,而不只是对现实做出反应。
目标与幸福
实验研究和经验性的证据已经清楚地显示出目标和成功的关系,而目标和幸福的关系则不是那么明显。传统的观点告诉我们,幸福就是达到目标。但在几十年的研究后,这种说法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虽然在到达目标之后会感到满足,而无法到达时容易失望,但是这些感觉其实都很短暂。
小资料:心理学家们研究了彩票得主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回到了他们之前的幸福感水平——如果他们在中奖前是不快乐的,那他们就会回到不快乐的状态。同样的,因为车祸而残疾的人,在短短一年内,就可以回到车祸前的快乐心态。
其它的心理学家继续拓展了此项研究,他发现了人类对于未来情绪的预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会去认为一栋新房子,一部好车,职位晋升或是加薪等就可以使我们幸福,事实上,这些事情只能短暂的影响我们的整体幸福感。负面经历的影响也是一样的,如感情生活失败的痛苦、失业等等——而我们也会很快地回到之前的心态。
以上的研究除了挑战我们传统的认识外,也带来了两方面的消息。好消息是我们不再那么害怕失败;坏消息则是,成功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而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再努力实现目标或追求幸福了。
我们是不是只能选择继续去相信自己的幻觉(达到目标时就能使自己幸福),或者去面对残酷的现实(无论我们怎么做,都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很幸运的是,我们还有第三个选择。人们的问题是,无论他们是“虚无主义”的名人,还是满怀抱负的无名小卒,他们的方向都错误了——只看结果,不管过程;只顾目的,不顾旅程。当我们理解这一关系,我们的目标就可以带来更高的幸福感。
目标的作用
在一本书中,说到了他和一群老僧人爬喜马拉雅山的故事。虽然马西格是成员中最年轻的,但和那些老僧人相比,他反而是爬得最辛苦的。
马西格由于只把注意力放在尽快登上山顶,总是被前面的山路所影响,无法享受攀登的乐趣;最终导致他失去了攀登的愿望和毅力。老僧人们当然也想登上山顶,但爬到山顶并不是第一要务。他们一旦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正确之后,就轻松愉快地享受着他们的路途,而不会被前头的山路所困扰。
目标的作用,是为了帮助解放自我,这样我们才能去享受眼前的一切。如果我们只是盲目的踏上了任何路程,那过程本身肯定不会有什么乐趣。如果我们不知道方向,甚至连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的话,那人生中每一个分岔路,就会变得非常的矛盾——好似向左向右都不错似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每条路的终点。我们无法享受旅途本身和风景以及美好的事物,只会被犹豫和迷惑所吞噬。我这么走可以吗?我在这里转弯走会到哪里去?所以,只有当我们确认目标之后,我们才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旅程本身。
上述理论的重点是要有目标,是不是能实现它则在其次。在“积极情感的作用”中,心理学家强调了旅途的重要性:“当代研究中指出,追求目标,而不是到达目标,才是带来幸福和积极情感的要素。”目标是为了让我们能享受眼前,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
如果想保持幸福感,我们必须改变我们通常对目标的期望: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结局(相信它可以使我们开心),不如把它看作意义(相信它可以加强我们旅途上的快乐)。当目标被认可为意义时,它会帮助我们去规划旅途上的每一步,而不像被认为是结局时,它所带给我们的只是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正确的目标认知,给我们的是一种安宁的感觉。
小提示:虽然目标是获得幸福的必需品,但它并不是全部。须知,目标本身除了必须是有意义的之外,它所带给我们的在旅途上的快乐,也是不可缺少的。
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曾经在你的生命中带给你幸福?
你认为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在未来带给你幸福?
是不是所有的正确目标,都可以带来一样的幸福呢?如果金钱对我有意义,而声望可以带给我快乐呢?其实,物质的追求和需要被关注的心态,都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对一些人来说.甚至是最重要的。既然这样,在我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只注重财富和名声是不是就够了呢?
在对目标和幸福的研究中,有人说道:“对于追求幸福的人来说,我们的建议是,去追求包括成长、人际关系和对社会有贡献的想法。目标,而不是金钱、美丽和声望,对后者的追求,通常是出于必须和压力的心态。”虽然大部分的人都在追求名望、魅力和金钱,可能有的时候还是被迫的,但是希尔顿却指出,如果我们可以把目标重点放在自我一致性(自我和谐)上的话,我们则可以更快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帮助我们通过更好地设定目标,体现人生的快乐和意义,把我们的潜能最大化。
自我和谐的目标
自我和谐的目标,乃是发自于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些目标既可以“整合自我”,也可以自我直接地选择。这些目标必须是被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加附在我们身上的,是产生于散发自我光辉的愿望,而不是为了去炫耀给任何人看。这些目标是有因果关系的:追求这些目标,不是因为他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或是因为责任感,而是因为它对我们有深层的意义,并且带给我们快乐。
研究也指出,那些外来目标的意义,好比我们在社会上的声望,或是账号数字,与我们内在目标的意义,好比个人成长,或是与他人的关系,有着显著的不同。财富上的目标——通常不是出于自我和谐,而是出于外来因素。大部分追求财富的人,为的是拥有更多的钱去满足自身对金钱和社会地位的虚荣心。
有人说明了如果在生命中只以追求财富为目的的话,带来的只有负面的后果。这些只追求财富的人,通常也没办法充分地发挥他们真正的潜能。他们比其他人更有压力,更容易沮丧和焦虑。再说到身心合一的话,他们会比较不健康,比较没有生命力。
而在更多的研究中发现了一样的结果:“在大学读书的学生,内心充满强烈的物质化价值观,其自我实现度、生命力和幸福感普遍较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焦虑和身体障碍。”
心理学家并不是说我们完全不应该追求物质和声望——这样是违背现实的。他们也不是说物质上的东西不重要。有足够的钱去提供食物、住所、教育和其他基本需要当然重要。但是,在基本需要之外,如果是以追求幸福为前提的话,财富和声望则不应该是追求的核心。
虽然财富常被认为是外来目标,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也可以是自发性的目标——但前提是它必须对我们的幸福有贡献。有些人赚大钱并不是真的要用到每一分钱,有时是因为它是努力的奖赏,也可能是因为它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这些情况下,财富代表了个人成长的成果,而不再只是累积的数字。
在另一种情况下,财富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目标——即当它成为达成意义的手段时。比如说。有足够的钱时,我们可以做很多对自己有意义、但没时间去做的事。或者我们可以用它去支持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确定自我和谐的目标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这并不容易。有人曾提到,选择自我和谐的目标是“很难的技巧,需要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还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因为社会影响和压力经常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对自己的愿望诚实并且负责。
自我和谐目标的前提就是:目标乃是由自己在自由的情况下所选择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民主制度下的人们,活得要比在专制制度下的人们幸福。但即使在最民主的制度下,人们有时候仍然感到自己被奴役了——这不是来自任何政府的影响,而是被外来的因素,比如说声望、欲望、责任或是恐惧所胁迫。他们感到生活里充满了不得不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而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通常不是缺乏意义,就是没有快乐——甚至两者皆无。而内心想做的事情,由于是发自自我和谐的目标,通常可以带来意义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