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2200000048

第48章 人生巅峰(16)

【家书】

沅、季两弟左右:

专差至,接两弟书。沅于廿五日早大战之后,尚能写二十二页之多,可谓强矫矣,所言俱能切中事理。

凡善将兵者,日日申诫将领,训练士卒。遇有战阵小挫,则于其将领责之戒之,甚者或杀之,或且泣且教,终日絮聒不休,正所以爱其部曲,保其本营之门面声名也。不善将兵者,不责本营之将弁,而妒他军之胜己,不求部下之自强,而但恭维上司,应酬朋辈,以要求名誉,则计更左矣。余对两弟絮聒不休,亦犹对将领且责且戒,且泣且教也。

良田美宅,来人指摘①,弟当三思,不可自是。吾位固高,弟位亦实不卑;吾名固大,弟名亦实不小,而犹沾沾培坟墓以永富贵,谋田庐以贻子孙,岂非过计哉?

廿五日又获大胜,以后应可站稳脚跟。然计贼之伎俩,必再来前后猛扑一次,尚宜稳慎待之。

同治元年七月初一日

【注释】

①指摘:指责。

【译文】

沅弟、季弟左右:

专差到了,收到两位弟弟的信。沅弟在廿五日早上大战之后,还能写二十二页,真是能干啊,所说的事都能够切中要害。

凡是善于领兵的人,每天都告诫将领,训练士兵。战争上遇到小挫折,就要对将领责备劝诫,甚至杀掉,或者边哭边训,整天唠叨不已,正是爱惜部下、保护本营的门面和名声。不善于领兵的人,不责备本营的将士,而是嫉妒别的军队比自己优秀,不让部下自强,只是恭维上司、应酬朋友来求得名誉,这种做法就错了。我对两位弟弟唠叨不已,就好像是对将领的责备和告诫,边哭边训。

过多地置办良田美宅,会招惹他人指责,弟要三思,不可自以为是。我的地位虽然很高,弟的位置也不低;我的名气虽然大,弟的名气也不小,但是想靠修祖坟得以永葆富贵,谋求田地房屋留给子孙,难道不是错误的想法吗?

廿五日又取得大胜,以后可以站稳脚跟了。但是估计敌人的伎俩,一定会再来一次前后反扑,还是应该谨慎对待。

同治元年七月初一日(1862年7月27日)

【精华点评】

针对太平军组织严密、作战勇猛,水陆并举、号称百万,又建都南京、在长江中下游据城自守的特点,湘军的将领们作了针锋相对的战略部署。即在战略根本上,要力争中游,夺回长江的控制权,这样才能自上而下,谋取南京;在战略实施上,采取攻势防御办法,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

曾国藩说:“凡善将兵者,日日申诫将领,训练士卒。”善将兵,指的是调度军队、善于用人、战略部署等。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将领们除了战略合宜之外,在战术上也有诸多突出之处。将领们认为战前应该着眼全局,认真研究敌我双方的情况,尤其要把察看地形作为决胜运筹的第一要义,这样才能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左宗棠就指出:“窃维用兵一事,在先察险夷地势,审彼己情形,而以清末年画《曾国藩庆贺太平宴》(正中榻上坐着左为李鸿章、右为曾国藩,左边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宗棠、骆秉章,右边坐着彭玉麟、曾国荃等)平时所知将士长短应之,乃能稍有把握……平时用兵,亲临前敌,于地势、贼情、军情审之又审,尽心力图之,可免贻误。”就是说用兵作战应事先对地势、敌我双方情况等摸透弄清,才能打有把握之战。曾国藩也认为战前不仅主将应该事先察看好地形,就是下面的基层军官也应该让他们做好这个功课。湘军统将中,塔齐布、罗泽南、王錱、刘典等就以善看地形闻名于世。其中,王錱的做法尤为突出:在临战的前一天晚上,将各营官召集在一处畅论贼情、地势。然后取出十余张地图,每人分给一张,令大家各抒所见,最后由王錱总结定计,将议定内容写在纸上,每人拿一份。次日战事结束后,有与此议不符者,虽有功亦必加罚。对此曾国藩非常欣赏和推崇,称王錱有名将之风。正因为湘军诸将帅都善于审察情理和机势,又特别擅长于看地形,领兵作战其克敌制胜的概率才不断提高,最终瓦解了太平天国。

【经典格言】

凡善将兵者,日日申诫将领,训练士卒。不善将兵者,不责本营之将弁,而妒他军之胜己,不求部下之自强,而但恭维上司,应酬朋辈,以要求名誉,则计更左矣。

要之能得众心,未有不可酣战之理

(1862年12月14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家书】

沅弟左右:

金陵解围一案,季弟请奖一节,实不宜形诸公牍。在我既不能奏请奖弟,在官、李又不能不奏军情,专奏保奖,陈述数行,徒觉词费。

朝廷立法,所以待大员子弟,防范颇严,如在京不准保送军机,不准保送御史,皆因其声势较广,恐其营私树党。咸丰初元,孙苻卿保杜芝农之子,杜保孙之侄,当时物论切讥之。季弟劳绩虽多,吾二人只可置之不议。方今督兵者,如胜、袁、都公,皆有子弟在营,若非皇上特恩,皆只能叙“不敢仰邀议叙”六字而已。

朱云岩昨日一禀,言旌德万分危急,吾调周万倬由泾县往援,不知赶得上否。看来宁国纵能幸保,而徽、池与江西必难瓦全,不知决裂始于何处耳!

吾前两次寄信,嘱弟以追为退,曾商之左中丞。兹接渠回信,亦不以退兵之说为然,与弟前后各信多相同者。惟渠言外之意,觉弟兵不可野战。吾则因金陵士卒命,乐为之死,觉弟兵尽可野战。不知弟自度己力,野战果有几分把握否?

要之能得众心,未有不可酣战之理。望弟决从余计,分作两大支:一支呆兵,屯扎金陵;一支活兵,凡金柱、东坝、小丹阳、二溧、句容等处,听弟择地而驻,相机而进。有急则两支互相救应,去金陵总在二百里内外也,何如?

同治元年十月廿三日宝星勋章商勋奖章

【译文】

沅弟左右:

金陵解围一案,季弟请奖的一事,实在不应该写在公文上。在我既不能奏请奖弟,在官、李两人又不能不奏明军情,专门上奏褒奖,陈述几行,只是废话。

朝廷立法,对大员的子弟防范很严格,比如在京的官员不准保送子弟到军机处,不准保送子弟到御史,都是因为他们权势较大,害怕他们结党营私。咸丰元年,孙苻卿保荐杜芝农的儿子,杜又保荐孙的侄儿,遭到当时舆论的讥讽。季弟的辛劳虽然多,你我二人只能对此不作议论。当今带兵的,如胜、袁、都公都有子弟在营中,如果不是皇上的特别恩典,都只能说“不敢仰邀议叙”这六个字而已。

昨天接到朱云岩的一份报告,说旌德万分危险,我调周万倬从泾县前往增援,不知能不能赶上?看来就算宁国能够幸运地保住,但徽州、池州与江西必难保全,不知道崩溃从哪里开始!

我先前两次去信,嘱咐弟以追为退,曾与左中丞商量。现接到他的回信,不认为退兵一说是对的,和弟先后信件的说法多有相同。只是他言外之意,觉得弟的兵不能够野战。我则认为金陵士兵听命令,愿意为弟去死,觉得弟的兵尽可以去野战。不知道弟自己估计自己的兵力野战有几分的把握?

关键是要得军心,没有不能酣战的道理。希望弟坚持听从我的计划,分成两大部分:一支是呆兵,驻扎在金陵;一只是活兵,凡是金柱关、东坝、小丹阳、二溧、句容等地方,听凭弟选择地方驻扎,见机行事。有了危险就两支部队互相救应,距离金陵总要在两百里内外,怎么样?

同治元年十月廿三日(1862年12月14日)

【精华点评】

士气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主要因素。一般说,军心稳定,士气高涨,部队就容易打胜仗;反之,军心动摇,士气低落,则必然要打败仗。信中,曾国藩提到左宗棠认为曾国荃的兵不能够打野战,而曾国藩认为只要有军心,就没有不能打赢的道理。湘军是曾国藩、曾国荃两兄弟从老家招揽的农民军队,从未参与过战争的农民们要放下锄头拿起枪支,还要赢取战争的胜利,肯定要经过一番狠狠的训练才能算上正规的军队。这些农民军,需要训练的不光是对部队作战、日常军务的熟识,刀剑枪支的技能操练,还要对湘军的凝聚力进行构建。为此,曾国藩编写了歌谣《要齐心》:“我境本是安乐乡,只要齐心不可当。一人不敌二人智,一家不及十家强。你家有事我助你,我家有事你来帮。若是人人来帮助,扶起篱笆便是墙……我们如今定主意,大家齐心共努力……百家合成一条心,千人合做一双手。”军心,对于军队来说非常重要,它是军队的灵魂。湘军正是有了士兵们的万众一心,与太平军的作战才会势如破竹,战无不胜。

【经典格言】

朝廷立法,所以待大员子弟,防范颇严,如在京不准保送军机,不准保送御史,皆因其声势较广,恐其营私树党。

要之能得众心,未有不可酣战之理。

惟有一静字可以胜之

(1861年4月1日与曾国荃、曾国葆书)

【家书】

沅、季两弟左右:

廿一酉刻接十九日早信。官相既已出城,则希庵由下巴河南渡以救省城,甚是矣。希庵既已南渡,狗逆必回救安庆,风驰雨骤①,经过黄梅、宿松均不停留,直由石牌以下集贤关,此意计中事也。

凡军行太速,气太锐②,其中必有不整不齐之处,惟有一静字可以胜之。不出队,不喊呐,枪炮不能命中者不许乱放一声,稳住一二日,则大局已定。然后函告春霆渡江救援,并可约多军③三面夹击。

吾之不肯令鲍军预先北渡者,一则南岸处处危急,赖鲍军以少定人心;二则霆军长处甚多,而短处正坐少一静字。若狗贼初回集贤关,其情切于救城中之母妻眷属,拼命死战,鲍军当之,胜负尚未可知。若鲍公未至,狗贼有轻视弟等之心,而弟等持以谨静专一之气,虽危险数日,而后来得收多、鲍夹击之效,却有六七分把握。

吾兄弟无功无能,俱统领万众,主持劫运,生死之早迟,冥冥者早已安排妥贴,断非人谋计较所能及。只要两弟静守数日,则数省之安危胥赖之矣。至嘱至要。

陈余庵闻廿一日可到景镇。左公日内可进剿乐平一带。祁门日来平安。凯章守休宁亦平安。惟宋滋九侍讲带安勇扎于前敌,被贼突来抄杀小挫,宋公受三伤。抚、建此二日无信。顺候近好。抄廿一日复左信一件,可寄胡帅一阅。

再,群贼分路上犯,其意无非援救安庆。无论武汉幸而保全,贼必以全力回扑安庆围师;即不幸而武汉疏失,贼亦必以小支牵缀武昌,而以大支回扑安庆,或竟弃鄂不顾。去年之弃浙江而解金陵之围,乃贼中得意之笔。今年抄写前文无疑也。

无论武汉之或保或否,总以狗逆回扑安庆时,官军之能守不能守,以定乾坤之能转不能转。安庆之壕墙能守,则武昌虽失,必复为希庵所克,是乾坤有转机也;安庆之壕墙不能守,则武昌虽无恙,贼之气焰复振,是乾坤无转机也。弟等一军,关系天地剥复之机,无以武汉有疏而遽为震摇,须待狗逆回扑,坚守之后再定主意。

咸丰十一年二月廿二日

【注释】

①风弛雨骤:急速行军。

②气太锐:锐气太盛。

③多军:多隆柯(曾国藩部下将领)的军队。

【译文】

沅、季两弟左右:

廿一日酉时接到十九日早的来信。官相既然已经出城,那么希庵从下巴河南渡以救援省城,这很对。希庵既然已经南渡,陈玉成逆贼必定回头救援安庆,行动风驰雨骤,经过黄梅、宿松都不停留,直到石牌以下集贤关,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凡是军队行动太匆忙,气势太锐利,其中必定有不整齐的地方,只有一“静”字能够将它镇服。不出队,不呐喊,枪炮不能命中的不许乱放一声,稳住一两天,大局就稳定了。然后写信通知春霆渡江救援,并可约定多军三面夹击。

我之所以不肯命令鲍军预先北渡的原因:一是南岸处处危险紧急,要依靠鲍军稳定人心;二是霆军优点很多,而缺点正是少一个“静”字。如果陈玉成逆贼一回集贤关,他们急切地要救城中父母妻子等眷属,拼命死战,这时鲍军面对敌军,胜负如何还不能知道。如果鲍公没有救援,敌军有轻视弟等心情,而弟坚持以谨静专一的气势迎之,虽然多危险几天,但后来能得到多、鲍夹击的效果,却有六七分把握。

我兄弟无功无能,都统领着万众,主持劫运、生死的早迟,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了,绝不是靠人谋划算计所能做得到的。只要两弟安心守候几天,那么几个省的生死存亡完全依赖你们。这是至关紧要的嘱咐。

听说陈余庵廿一日可以到达景德镇。左公日前可以到乐平一带去剿贼。祁门近来平安。凯章防守的休宁也平安。只有宋滋九侍讲带领安徽士兵驻扎在敌军前沿,被敌人突然袭击导致小败,宋公身上有三处负伤。抚、建这两天无消息。顺候近好。

抄廿一日复左信一件,可寄胡帅一阅。

另外,这群敌人兵分几路向上进犯,他们的意图不外乎就是救援安庆。无论武汉幸而保全,敌人必定会用全部兵力返回扑向安庆包围官军;既是武汉不幸疏忽失守,敌人必定也是用小部队牵制武昌,而以大部队扑向安庆,或者干脆放弃湖北省不管。去年放弃浙江解救金陵之围,就是敌人得意之笔。今年如法炮制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武汉保得住与否,总之敌人回扑安庆时,官军能否守住就决定了战局能否扭转。安庆的战壕能守住敌人,那么武昌即使失掉,也必然会被希庵再次收复,这样战局就有了转机;安庆战壕守不住敌人,那么武昌虽平安,但敌人气焰又会嚣张,所以战局无转机。兄弟你们这支部队关系到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能因为武汉疏失就动摇,必须待陈玉成逆贼回扑,坚守之后再做打算。

咸丰十一月二月廿二日(1861年4月1日)

【精华点评】

儒家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兵家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静,使佛家达到四禅八定的境界,开慧、开悟;使道家修己入静,以成金丹大道;使儒家获得睿智,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阶梯;使兵家从容不迫,胜敌于谈笑之间。”信中对曾国荃、曾国葆说:“希庵的军队既已南渡,陈玉成必然回师援救安庆,因为城中有他的妻儿老小,他肯定会拼命死战,我军只须平静地坚守,然后慢慢地形成对陈玉成的三面夹击之势。这样有六七分把握。”“凡是军队行动太匆忙,气势太锐利,其中必定有不整齐的地方,只有一‘静’字能够将它镇服。”在曾国藩看来,“静”不仅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一种策略。一事当前,临危不乱,自能产生出无限智慧,化解困难;心浮气乱,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误事。唯有“静”,才能以理智驾驭杂念,专注思考问题,继而获得智慧,扭转乾坤。难怪曾国藩会如此提倡“静”。

【经典格言】

凡军行太速,气太锐,其中必有不整不齐之处,惟有一静字可以胜之。

相隔五里外不可约期打仗

(1861年5月17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家书】

沅弟左右:

初八申刻接初七亥刻缄,知初七有出队之举。

凡看地势、察贼势,只宜一人独往,所带极多不得过五人。如贼来追抄,则赶紧驰回,贼见人少,亦不追也。若带人满百,贼来包抄,战则吃贼之亏;不战而跑回,则长贼之焰,两者俱不可。故近日名将看地势者,相戒不带队伍也。

又两相隔在五里以外,不可约期打仗。凡约期以号炮为验,以排枪为验,以冲天火箭为验者,其后每每误事。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

    ,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热门推荐
  • 男人和刀子

    男人和刀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光荣的草原

    光荣的草原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花狗探长破奇案

    花狗探长破奇案

    本书共收入了作者近年来精心创作的22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在动物界和植物界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奇案、怪案,以及这些案件的侦破过程
  • 不爱也是一种爱

    不爱也是一种爱

    本书收录的百则经典美文,围绕着爱的主题,或婉转或浪漫,或温和或充满激情,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融语言美、意境美于一体;有的语言凝炼、言简意赅;有的叙述详尽、丝丝入扣。
  •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是写关于心态的哲理故事。做人做事的好心态体现在为人处事的一件件小事上,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需要指出的是,好心态需要去学习,更需要去实践,只有学练结合,才能铸就好心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半夏之恋:小子,赖上你

    半夏之恋:小子,赖上你

    半夏在反应到自己的钱包被偷的下一秒,便发现身后有人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从自己身旁追了上去。钱包递到了自己眼前时,视线之内,是张早已被多数女生在心中反复描摹千百万遍的脸,穿着蓝白相间运动服的纪渊言,苍白的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好像是被匆匆经过的冬日阳光冻结了一样。
  • 假面宠妃

    假面宠妃

    惨遭暗算,被逼毒死?!再睁眼,已不是旧时佳人!宠妃?身负虚伪荣宠,只不过让她做别人的挡箭牌!哼!她堂堂谍报精英,阴谋诡计,还不是小菜一碟。奸诈王爷,我和你斗到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萌妻别跑:钻石男神求爱记

    萌妻别跑:钻石男神求爱记

    他是C市富可敌国的叶家掌权人,铁腕风格,生意场上手段独到,一向只有他算计别人,没想到也有被好友算计的一天。她是家中独生女,却还是被老妈逼着相亲不下百次,她决定下一次相亲是最后一次,只要面对那人尽可能还吃的下饭,具有男人的基本功能。她就打算认命了。可是这个在她相亲时突然跑向自己,二话不说吻上自己红唇的男子。谁来告诉她,这世界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