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2200000038

第38章 人生巅峰(6)

沅叔于廿七日到宿松,初三日由宿至集贤关,将尔禀带去矣。余不能悉记,但记尔问穜种二字,此字段茂堂辨论甚晰。穜①为艺也(犹吾乡言栽也、点也、插也),种为后熟之禾,《诗》之“黍稷重穋②”(《七月》、《閟宫》),《说文》作“种稑③”。种,正字也;重,假借字也;穋与稑,异同字也。隶书以穜种二字互易,今人于耕穜,概用种字矣。

吾于训诂、词章二端颇尝尽心。尔看书若能通训诂,则于古人之故训大义、引申假借渐渐开悟,而后人承讹袭误之习可改。若能通词章,则于古人之文格文气、开合转折渐渐开悟,而后人硬腔滑调之习可改。是余之所厚望也。

嗣后尔每月作三课,一赋、一古文、一时文,皆交长夫带至营中,每月恰有三次长夫接家信也。

吾于尔有不放心者二事:一则举止不甚重厚,二则文气不甚圆适。以后举止留心一重字,行文留心一圆字,至嘱。

四月题:

赤壁破曹军赋(以周瑜纵火烧曹兵于赤壁下为韵)

后汉党锢论(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咸丰十年四月初四

【注释】

①穜(tónɡ):早种晚熟的谷物

②穋(lù):后种先熟的谷类。

③稑(lù):亦作“穋”,后种先熟的谷物。

【译文】

字谕纪泽儿:

廿七日刘得四来到营中,收到了你的信,你关于《文选》的议论都很有心得,你所问的《小学》也都有条理,我对此非常欣慰。

沅叔在廿七日到了宿松,初三从宿松到集贤关,把你的信带去。信的内容我记不清楚了,只是记得你问的“穜”和“种”这两个字。关于这个字段茂堂讨论得很清楚。穜是农业上的技术(就像我们家乡人说栽、点、插)。种是成熟的禾苗。《诗》中的“黍稷重穋”(《七月》《閟宫》),《说文》说成是“种稑”。种是正字,重是假借字。穋和稑是异体字。隶书将穜种两个字互换了,今天的人说耕穜,都用种这个字。

我对于训诂、词章这两方面都曾经下过工夫。你看书如果能懂得训诂学,那么对古人讲的故训大义、引申义、假借义就能逐渐领悟,然后才能对后人承袭讹误的习惯加以改正。要是能懂得词章,那么对于古人文章的格式和风格,开合转折的地方就能够逐渐领悟,才能对后来人们硬着腔调模仿的习惯加以改正。这是我对你最大的期望。

以后你每个月做三种功课,一篇赋、一篇古文、一篇时文,都一起交给长夫带到营中来,每个月刚好有三次长夫传递家信。

我对你有两件事不放心:一是你的举止不太稳重,二是你的文笔风格不太圆润温和。以后一举一动要注意一个“重”字,写文章字里行间要注意一个“圆”字。至嘱。

四月题目:赤壁破曹军赋(以周瑜火烧曹兵于赤壁之下为韵);后汉党锢论(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咸丰十年四月初四(1860年5月24日)

【精华点评】

曾国藩虽日理万机,不过但凡有时间,都会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清末宋明理学的顽固派代表,又是早期洋务派首领,在其经世致用的观点支配下,曾国藩对子女的教育自有一套看法。他认为十一种书是必读的,这就是除《五经》《四书》之外的《史记》《汉书》《庄子》《韩文》《文选》《通典》《说文》《孙武子》《方舆纪要》和姚姬传所辑的《古文辞类纂》及曾国藩亲自摘抄的《十八家诗抄》等。除这些书必读外,他还要求儿子读天文书籍,读《几何原本》,要精通文字训诂音韵之学,知晓目录分类之法。

【经典格言】

吾于训诂、词章二端颇尝尽心。尔看书若能通训诂,则于古人之故训大义、引申假借渐渐开悟,而后人承讹袭误之习可改。若能通词章,则于古人之文格文气、开合转折渐渐开悟,而后人硬腔滑调之习可改。

文章雄奇之道

(1861年2月13日与大儿子曾纪泽书)

【家书】

字谕纪泽儿:

十二月廿九日接尔一禀,系十一月十四日送家信之人带回,又由沅叔处送到尔初归时二信,慰悉。尔以十四日到家,而鸿儿十八日禀中言尔总在日内可到,何也?岂鸿信十三四写就而朱金权于十八日始署封面耶?

霞仙先生之令弟仙逝,余于近日当写唁信,并寄奠仪。尔当先去吊唁。

尔问文中雄奇之道。雄奇以行气为上,造句次之,选字又次之。然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句不古雅而气能古雅者;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奇者。是文章之雄奇,其精处在行气,其粗处全在造句选字也。余好古人雄奇之文,以昌黎为第一,扬子云次之。二公之行气,本之天授。至于人事之精能,昌黎则造句之工夫居多,子云则选字之工夫居多。尔问叙事志传之文难于行气,是殊不然。如昌黎《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属千奇万变,不可方物,即卢夫人之铭、女拏①之志,寥寥短篇,亦复雄奇崛强。尔试将此四篇熟看,则知二大二小,各极其妙矣。

尔所作《雪赋》,词意颇古雅,惟气势不畅,对仗不工。两汉不尚对仗,潘、陆则对矣,江、鲍、庚、徐则工对矣。尔宜从对仗上用工夫。此嘱。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注释】

①拏(ná):持拿、执取,可用来比喻志向远大,本领高强。

【译文】

字谕纪泽儿:

十二月廿九日接到你的一封信,是十一月十四日由送家信的人带回来的,又由沅叔那里送来你刚回家时写的两封信,收到这些信我很高兴。你十四日到家,而鸿儿十八日来信说你不几天即可到家,为什么?难道是鸿儿十三四日写完信而朱金权在十八日才在信封上写上日期?

霞仙先生的弟弟去世,我近几天会写信去吊唁,并寄出祭品。你应该先去吊唁。

你问文章中的雄奇之道。雄奇以行气为第一,造句为第二,选字为第三。可是没有选字不古雅而句子会古雅,句子不古雅而气会古雅的;也没有选字不雄奇而句子能雄奇,句子不雄奇而气能雄奇的。所以文章的雄奇,关键在行气,而行气又全在造句选字的工夫上。我最喜欢古人雄奇的文章,认为昌黎第一,扬子云第二。二位先辈的行气,本来为天意所传授。对于人和事的精当处,昌黎则是在造句方面下的工夫多,子云则是在选字方面下的工夫多。

你说叙事、志、传一类丈章难于行气,其实不然。比如昌黎的《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然属于千奇万变,是别人不能仿照的文章,即使是卢夫人的铭、女拏之志,寥寥几句的短文也一样雄奇倔犟。你试着读这四篇文章,就会知两大两小,每篇都极为雄奇。

你所作的《雪赋》,词意还是很古雅的,只有气势不通畅,对仗也不工整。两汉不讲究对仗,潘、陆开始用对仗,江、鲍、庾、徐则开始用工对。你也应该从对仗上下工夫。此嘱。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1861年2月13日)

【精华点评】

曾国藩“平生好雄奇瑰玮之文”,身为晚清军政大臣,亦是近代作家、湘乡派古文的创立者。黎庶昌在《目录序》中阐述了曾国藩古文理论:“曾氏之学,盖出于桐城,固知其与姚氏之旨合,而非广已于不可畔岸也。循姚氏之说,屏弃六朝骈丽之习,以求所谓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者,法愈严而体愈尊;循曾氏之说,将尽取儒者之多识格物,博辨训诂,一内诸雄奇万变之中,以矫桐城末流虚车之饰。其道相资,不可偏废。”说明了曾国藩批判继承桐城派而自创一派的实际。曾国藩创建湘乡派,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封建势力,反对民间革命,办理镇压民间的洋务,宣扬封建道德等,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但他要求应时实用,强调“经济”,纠正了桐城派古文与现实的日益脱离、清闲的倾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正像他创办上海机器厂、培养近代科学技术人才、翻译西方科学文化书籍、选派青年学生留学西方等,都有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准备了一定的条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

【经典格言】

尔问文中雄奇之道。雄奇以行气为上,造句次之,选字又次之。然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句不古雅而气能古雅者;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奇者。

目录分类之法

(1861年10月7日与大儿子曾纪泽书)

【家书】

字谕纪泽:

接尔八月十四日禀,并日课一单、分类目录一纸。日课单批明发还。

目录分类,非一言可尽。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有一人嗜好,即有一人摘抄之法。若从本原论之,当以《尔雅》为分类之最古者。天之星辰,地之山川,鸟兽草本,皆古圣贤人辨其品汇,命之以名。《书》所称大禹主名山川,《礼》所称黄帝正名百物是也。物必先有名,而后有是字,故必知命名之原,乃知文字之原。舟车、弓矢、俎豆、钟鼓日用之具,皆先王制器以利民用,必先有器而后有是字,故又必知制器之原,乃知文字之原。君臣、上下、礼乐、兵刑、赏罚之法,皆先王立事以经纶天下,或先有事而后有字,或先有字而后有事,故又必知万事之本,而后知文字之原。此三者物最初,器次之,事又次之。

三者既具,而后有文词。《尔雅》一书,如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草木、释鸟兽虫鱼,物之属也;释器、释官、释乐,器之属也;释亲,事之属也;释诂、释训、释言,文词之属也。《尔雅》之分类,惟属事者最略;后世之分类,惟属事者最详。

事之中又判为两端焉:曰虚事,曰实事。虚事者,如经之三《礼》,马之八《书》,班之十《志》,及三《通》之区别门类是也。实事者,就史鉴中已往之事迹,分类纂记,如《事文类聚》《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及我朝《渊鉴类函》《子史精华》等书是也。

尔所呈之目录,亦是抄摘实事之象,而不如《子史精华》中目录之精当。余在京藏《子史精华》,温叔于廿八年带回,想尚在白玉堂,尔可取出核对,将子目略为减少。后世人事日多,史册日繁,摘类书者,事多而器物少,乃势所必然。尔即可照此抄去,但期与《子史精华》规模相仿,即为善本。其末附古语鄙谑,虽未必无用,而不如径摘抄《说文》训诂,庶与《尔雅》首三篇相近也。

余亦思仿《尔雅》之例抄纂类书,以记日知月无忘之效,特患年龄已衰,军务少暇,终不能有所成。或余少引其端,尔将来继成之可耳。

余身体尚好,惟疮久不愈。沅叔已拔营赴庐江、无为州,一切平安。胡官保仙逝,是东南大不幸事,可伤之至。

紫兼豪营中无之。兹付笔二十支、印章一包查收。蓝格本下次再付。

澄叔处尚未写信,将此送阅。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

收到你八月十四日的禀告,还有一份你每天的功课单、一张分类目录。功课作业我已经批改寄回。

目录的分类,一句话是说不完的。大体上有一种学问,也就有一种分类的方法,有一个人的嗜好,就有一个人的摘抄方法。如果从它最早的起源说起,那属《尔雅》中的分类最早。天上星辰,地上山川,鸟兽草木,都是古代圣贤根据品种给它们命名的。《尚书》中说大禹主要给山川命名,《礼记》中说黄帝给世间万物命名。事物一定是先有名、后有字,所以一定要知道命名的本源,然后才知道文字的本源。舟车、弓矢、俎豆、钟鼓等日常用品,都是先王制造的给人民使用的器物,一定是先有器物后有文字的,所以又要先知道器物的本质,然后才知道文字的根源。君臣、上下、礼乐、兵刑、赏罚的办法,都是先王设置出来统治天下的制度,有些先有制度后有文字,有些是先有文字后有制度,所以又必须知道各种事物的本源,然后才知道文字的本源。这三者,物是最先有的,然后是器,最后是事。

三者都有了,才有了文词。《尔雅》一书,解释天、地、水、草木、鸟兽虫鱼等属于物;解释器、宫、乐等属于器;解释亲则属于事;解释诂、训言等属于文词。《尔雅》中的分类,只有属于事的部分最为简略;后世的分类,又只有属于事的一类最为详细。

事中又分为两类:一是虚事,一是实事。虚事,如经书中的三《礼》、司马迁《史记》中的《八书》、班固《汉书》中的《十志》,以及《三通》的分类都属于虚事。实事,就是把史鉴中以往的事情分类纂写成书,如《事文类聚》《白孔六帖》《太平御览》以及我朝的《渊鉴类函》《子史精华》等就是这一类。

你给我看的目录,也是抄摘实事的表面,不如《子史精华》中的目录精确恰当。我在京城所藏《子史精华》,温叔在咸丰廿八年带回来了,想必还在白玉堂,你可以取出来核对,把子目录稍微减少些。后世人和事日益增多,摘抄分类的书中,事多而器物少是必然的趋势。你可以照这样抄下去,希望与《子史精华》的规模相仿,便是善本。末尾附加上古语中低劣的谑语,虽然不一定有什么用处,但不如直接摘抄《说文》中的训诂,大概与《尔雅》首部的三篇相似。

我也想模仿《尔雅》的体例抄写、编纂类书,来记录每天的所知所闻,以免时间长了忘记,只是恐怕年事衰老,军务繁多没有空闲,最终也没有做成。或许我稍稍开个头,以后你来完成吧!

我身体还好,只是疮病长期不好。沅叔已经拔营去庐江、无为州,一切平安。胡宫保去世,是东南地区最不幸的事,令人伤感。

你要的紫兼毫营中没有。这里附去二十支笔、一包印章,注意查收。下次再带去蓝格本。

我没给澄叔那里写信,你将这封信给他看看。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四日(1861年10月7日)

【精华点评】

《尔雅》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是一部中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书,即中国古代词典。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即“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这部书也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参考著作。这部书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作者可能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

现存《尔雅》为19篇,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有3卷20篇。唐朝以后《尔雅》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经典格言】

目录分类,非一言可尽。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有一人嗜好,即有一人摘抄之法。若从本原论之,当以《尔雅》为分类之最古者。

写信条理清楚即可

(1862年7月22日与曾国荃、曾国葆书)

【家书】

沅、季二弟左右:

沅信并祭文稿一件,情极沉挚,辞尤雅丽,似近日大有长进。弟平日写信条理清晰而失之繁冗,往往于业经说明之事,再加一二层,反觉无当。此次一意承接,不漏不蔓,可喜之至。此后弟每动笔,不患其不明,患其太多。意尽则止,辞足则止,不必再添也。

总理海军衙门关防银票不停片刻,不少分厘,弟可遍告各处。不仅弟营为然,弟与季合统二万一千人,每月所收各卡厘金,约计二万金,余再嘱隋龙渊解六万三千金,当办得到,弟尽可放心。

宁国克复,弟处二十日尚无确耗,此后宜专派多人在外探信。至要至要。

同治元年六月廿六日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吴敬琏传

    吴敬琏传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书中,吴敬琏娓娓道来,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般展开。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末日危机启示录

    末日危机启示录

    末日之时,街道外面密布着成群的丧尸,你要防备它们冲进来啃食你,更要防备身边的幸存者,因为失去了人性的同胞远比外面的丧尸更可怕,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惜践踏一切人间道德准则....局中局?计中计?谁才是真正的主导?本书没有异能修真,基地要塞,只有一位虽有着变异体质却副作用问题一堆的主人公,谜团重重,他能否解开?本书为您打造耳目一新的末日文。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 剩女出嫁(全本)

    剩女出嫁(全本)

    吴夜凉30岁大龄未嫁女,曾受过一次感情的创伤,用了7年时间走出了这段感情的阴影。在一次冲动之下嫁给了青梅竹马比她小三岁的富家公子秦峥,秦峥曾有过一段婚姻,并育有一子。婚后秦峥前妻沈媛的别有用心,秦峥的无心行为,男子英雄主义让吴夜凉深感不快。同时吴夜凉前男友的藕断丝连,得知当年分手的真相让吴夜凉再次跌入感情的纠葛。再加上好友李玉清婚姻的不幸让吴夜凉对婚姻产生了怀疑,这些种种给这段婚姻埋下了隐患。当解开一个个误会之后,男女主角最终选择了活在当下,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如果说婚姻是一场赌博,那么秦峥和吴夜凉愿意接受这场赌博,并且有信心成为这场赌博的赢家!且看他们之间婚后的别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