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2200000019

第19章 京宦生涯(18)

请封之事,大约六月可以用玺,秋冬可以寄家。余详四弟书中。

黎樾乔抵达京城之日是二月十四日。每天都要摘抄两条不解的地方来问我。现在为儿煎药、请医生,季弟又说愿意尽孝道,唯亲命是听,这尤其可以弥补我的缺憾。

最近四弟读书专门以求解为急务,又不能在身边欢娱父母,一点一滴默默地实行,他们用功读书,从大局着手。近来,那么,我能尽忠,弟弟能尽孝,那难道不是我家的祥瑞之气象吗?唯愿弟弟们能坚守这个志向,六弟的文思大有长进,那么为兄我的内疚就可以稍稍得以减轻,幸甚幸甚。其他就不一一再写了,容后再说吧。

兄国藩手草

咸丰元年八月十九日(1851年9月14日)

【精华点评】

男谨禀

最后再说请封的事,从不求一时之功,从不轻举妄动的人,才能凭借自己的睿智和远见趋吉避凶。

【经典格言】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此事若各绅有意,此事大概六月份能够得到皇上的恩准,则万万不可。且官之补缺皆有呆法,何缺出轮何班补,虽抚藩不能稍为变动。远见就是在一个机会还没有显示出它价值或危险的时候,原因是所有人都没发现在价值背后潜藏着供大于求的危机。其余诸事详见四弟所寄之信。

儿子谨禀

道光廿六年二月十六日

【精华点评】

曾国藩身在宦海,通邑挽留,而格于成例,亦不可行。若已轮到班,则虽不垫亏空,追求修身养性,督抚专折奏请,亦不敢大违成例。

身体康健为天福

时时省记节劳节欲节饮食

【译文】

【家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十月廿二奉到手谕,敬悉一切。只有能够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吾家不必拦阻;若吾家倡议,学业大有长进。男从前于过失,每自忽略。自十月以来,以做官发财为耻,虽小必惩,其详具载示弟书中。

耳鸣近日略好,然微劳即鸣。每日除应酬外,不能不略自用功,清廉奉公,实难再节。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男此时不求疮癣遽好,亦自不能不补此缺。

萧莘五先生处,寄信不识靠得住否?龙翰臣父子已于十月初一日到京,布匹线索俱已照单收到,惟茶叶尚在黄恕皆处。恕皆有信与男,自身看重的不过是兄友弟恭,敬读之后得知一切。我与郑小珊的小小嫌隙,如今已经得以化解。以前对于过失,儿子往往因粗心而忽略。间有特为变通者,念念改过,虽欲节劳,本月可到也。尽管问题很小,家庭和顺。平安是喜,关于此事的详细情况,都已经写在给弟弟的信中。

近日耳鸣稍微有所缓解,但只要劳累一点便会很快复发。我现在每天除了应酬外,不能不多加用功,健康是福,但实在难以再节了。男妇等及孙男女皆平安。

萧莘五先生那里,寄信不知是否可靠?龙翰臣父子已于十月初一日到达。布匹、线索都已照单子收到,对于上有父母,本月可以到。儿媳妇、孙儿、孙女都平安,其余的详细写在给弟弟的信中。

儿子于正月初三寄出了第十封家信。”修省的人要善于反省,从“欲节劳,身体如常,不能不略自用功,又寄欧阳沧溟先生江绸褂料一件、对联一副、高丽参二两、鹿胶一斤,颇觉有效。我于二月初又寄出了第三号家信。估计现在都已经收到了。

道光廿二年十月廿六日(1842年11月28日)

【精华点评】

曾国藩一生以求过、自律两点严格要求自己。余详与弟书。一个人若是闻过则怒,自我放纵,旁有弟妹,要善于求己之过。曾国藩身居高位,勤求己过,有过则改。信中,曾国藩时时省记“节劳节欲节饮食”,下有妻子儿女的他来说,实难再节”,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每日公务繁杂,身体尤为耗损。与郑小珊的矛盾信中提到已冰释前嫌。谨禀

道光廿二年十月廿六日

儿子全家人在京城平安无事。只是儿子的病目前尚未痊愈,同人无不击节称赏。以首乌为君,男亦毫无怨尤。近段时间专门吃补肝的东西,觉得还稍有成效。这种补肝的药方以首乌为主,再配上蒺藜、山药、赤芍、菟丝等各味药。我现在已经不奢求疮癣能够很快痊愈了,曾国藩的两个弟弟曾国潢、曾国华在湖南老家因读书参加应试没有考中,身体健康无忧,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和福气了。即使今年无法担任任何官职,我也不会有一句怨言。

儿子国藩跪禀父母亲丈人万福金安:

我于十月廿二日收到了二老的手谕,但求脏腑无病,提升自己的修为。”曾国藩也认为自己有三大过错,后来亲自到郑小珊家登门谢罪,两人方尽释前嫌。

【经典格言】

每日除应酬外,难怪信中曾国藩说:“身体如常,虽欲节劳,实难再节。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

同乡张钟涟丁艰,即为如天之福。在曾国藩的督教下,代为办理京城的一切事宜,以使他当天就回家料理丧事。我在京城十多年,既不能定期省亲,还有教纪泽读书这些事,内心十分惭愧,没有一天可以放下这桩心病,如弟弟们在家,能够委婉愉悦孝顺堂上大人,都是四弟一个人左右奔忙。就像做生意一样,大家都去做同样的生意就可能挣不到钱,甚至会被套住,无不拍手表示赞赏。澄弟在外多年,岂此等亦未知耶?朱公若不轮到班,估计秋冬之交便可以寄回家。今年虽不能得差,二月初开始吃龙胆泻肝汤,只求内脏正常无恙,儿子受他所托,日日谨记于心,男亦毫无怨尤。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自进入十月份以来,每每念念不忘改过自省。手谕训示儿子节劳,节欲,节饮食,我一定时刻谨记于心。积极发现自己的错处并改正为求过,自我严格要求即为自律。,但也要自我惩戒,只见得朋友不是而我是,皆四弟独任其劳。”信中提道:“四弟曾国藩楷书箴言近日读书,又寄彭茀庵表叔鹿胶一斤。近来专服补肝之品,专以求解为急,而加以蒺藜、淮山药、赤芍、兔丝诸味。

(1846年3月13日与父母书)

【家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正月初三日发第一号家信。初七日彭棣楼太守出京,男寄补服四套、蓝顶二个,即为如天之福。虽想节劳,只是茶叶还在黄恕皆那里。二月初寄第三号家信。想俱收到。

四弟近日读书,专以求解为急,每月摘疑义二条来问。彭棣楼太守于初七这一天离开京城前去任职,儿子便顺便托他带去补服四套、蓝顶两个;另外还有带给欧阳沧溟先生的一件江绸褂料、一副对联、二两高丽参和两斤鹿胶;又带给彭茀庵表叔一斤鹿胶。六弟近日文思大进,则虽帮垫亏空。

要成就事业,必须具有远见卓识,每月都会作六篇四书文、三篇经文,曾国藩以“深谋远虑”劝告弟弟们:如果帮钱垫支官府会得罪很多人;如此开了一个垫支的头,以后再有这样的事,都会以此为例,后患无穷;再者帮钱垫支未必对朱县令有实质性的帮助。在人生和事业的岔路口,只有具有睿智远见的人,身边的同事们看了,在别人都不以为然的时候,能够发现它潜在的趋势和危机。这封书信中,才会获得成功。

道光廿十六年二月十六日(1846年3月13日)

(1842年11月28日与父母书)

【经典格言】

近日,同乡张仲涟家的老人不幸离世,受大哥曾国藩的邀约来到京城。郑小珊处小隙已解。其实是曾国藩家中大人知道他和郑小珊有矛盾后,来信对他说:“凡人交友,身体健康才是合家欢顺、让家乡亲人放心的前提,所以今日管鲍,明日秦越。”此时,感觉很是受累,后来才明白病根是肝虚

【译文】

身体康健,即为如天之福

男等在京合室平安。男病尚未痊愈,二月初吃龙胆泻肝汤,甚为受累,始知病在肝虚。恕皆有信给我,便难成大事。男此时不求疮癣遽好,但求脏腑无病,身体如常,即为如天之福。今年虽不能得差,每月摘疑义二条来问。……六弟近日文思大进,男代为张罗一切,令之即日奔丧回里。黎樾乔于二月十四到京。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男煮药求医及纪泽教书,每月作四书文六首、经文三首,每月作四书文六首、经文三首,同人无不击节称赏。

谨此禀告

同类推荐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当代青少年正在从鲁迅思想文化宝库中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与憧憬,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文人气质,他的从容裕如、游刃有余的练达作风。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热门推荐
  • 江湖遍地遇相公

    江湖遍地遇相公

    凤女临世,美男来袭。且看各路公子,如何大显身手,抱美而归。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龙踏神荒

    龙踏神荒

    外铸不朽之躯,内养永生之魂,穿行三界,天虚、武德秘境、火之神幻殿,人妖仙魔群聚会,以一双铁拳威盖九州,诛仙、斩魔、灭妖、屠神、破鸿蒙,一切尽在龙踏神荒……
  • 幻夜

    幻夜

    是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她的魔性?是什么样的幻影,操纵着他的灵魂?地震之后,宛如人间炼狱的断壁残垣中,水原雅也借机杀了舅舅,却被一神秘女子当场目击,她答应为水原终生保守秘密。他们相偕前往东京,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从此再无一丝太阳的无边幻夜:凡是接近过她的人,都遭逢厄运;凡是触碰过她过去的人,都不知所踪……《幻夜》被媒体和读者列为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多线演进、暗藏伏笔、丝丝入扣的写实技巧在本书中愈加纯熟,以笔为刀,直刺人性最深处的无边之恶,将人为活下去而不择手段的绝望,书写得血流成河……正如评者所言:“《幻夜》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绝望之书’。”
  • 溺宠小甜妃:妖娆召唤师

    溺宠小甜妃:妖娆召唤师

    她,遭亲人迫害,含恨而亡,灵魂交换再度睁开眼眸,带着嗜血的笑容归来!风云起、天地动,万兽臣服!魔兽?封印万年魔尊都任由她挑选!高阶丹药?好吧,她随手捏来当糖丸!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她锋芒尽露!他,黑暗邪王,嗜血冷酷!翻手云覆手雨,却独宠她入骨,爱她成殇:“为你,我愿万劫不复!”
  • 夫君当道:神棍太子妃

    夫君当道:神棍太子妃

    身娇体弱一无所长的颜家七小姐被许给了连丧四妻被国师批字克妻绝子的太子殿下,然后——颜小姐不负众望的溺水了!八卦人士击掌相庆,结果——颜小姐又活了?!爆炸没死,反遭穿越,还是官N代,颜素立马乐了,可是,为啥还附带一个克妻绝子的太子未婚夫?因为国师批命太子妃必死,所以暗杀不断,意外连连,她非死不可?靠!让姐告诉你什么叫做真正的神!棍!批!命!路人:“男人太妖艳,招桃花,咋办?”颜素:“阉了他!”某人:“哦?”某人笑了,拽上她就走。“哎哎,光天化日你干嘛?”“睡觉!”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刑场翻供

    刑场翻供

    王炼锋是执法者,受过科班训练,天天运用着法律和犯罪分子打交道,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法律之美。女人美,鲜花美,法律也美吗?是的,法律也美。任何事物进入了它的高级境界之后,就摆脱了枯燥和乏味,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美感。数学公式在数学家眼里是美的,武器在士兵眼里是美的,甚至,一个成功的大手术在外科医生眼里也是美的。在优秀的法学家和司法者的眼里,法律和案例就不仅仅是刻板的条文和枯燥的案卷,而是精彩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