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9200000014

第14章 随机应变信如神——回答的最佳说法

回答对方的提问,从信息论的观点上看,是对提问的一种反馈。在人际交往中,一问一答是常见的交谈形式,没有问和答,交谈就成为一句空话。但并不是说应该对方问什么就答什么,对方怎样问就怎样答,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回答,力求答得好,答得妙。下面我们介绍8种最佳的答话方式供借鉴。

(一)变答

所谓变答,是应答者面对别人不怀好意或咄咄逼人的问话,不答不妥,直接回答又非常为难时所采取的一种机智巧妙地改变答话内涵的答话方式。这种答话可以以攻为守,化害为利。

1950年代,由于台湾当局频频活动,一度造成海峡两岸局势紧张。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外国记者有意发难:“请问,对台湾问题,贵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后措施是什么?”

我外交人员冷静地回答:“请阁下相信,我们最终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倒真有点担心,如果贵国反政府运动继续发展下去,贵政府是否能具有维持现状的能力。”

我外交人员的回答有意地改变了话题,避免了正面作答,又引出使对方最头痛的问题,使对方不好再行追问,显得有礼有节有利。同时,答话中带着强烈的讥讽:自家政府连现状都难以维持,还是应该回去关心关心本国政府的措施吧!这样以进攻来作为防守的变答,既不失尊严,又能从气势上压垮对方,让自己把握主动权。

(二)岔答

“文革”期间,一位农民在傍晚行船,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从桥上经过,向下警觉地而不客气地问道:“什么船?”农民不动声色地答道:“水泥船。”那个干部又问:“干什么的?”农民仍从容地答道:“行船的。”旁边的人听罢,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段对话中,问者带有责问甚至审问口气的两句问话,被答话者巧妙地岔开,使问话的人非常尴尬。

按理讲,行船的农民是了解问话的用意的,所谓“什么船”,是问装的是什么东西,绝不是问船的质地。而他却有意岔开去,使问的人不好再问。所谓“干什么的”,是问行船去做什么事的,而不是明知故问行船与否。农民又以没有提供任何话语信息的“行船的”岔开去,这就让干部的两次问话两次落空,等于白问。这其实反映了当时农民对某些干部和政策的一种不满与排斥情绪。

(三)拈答

所谓拈答,就是运用修辞学中的拈连手法,将对方话中的中心内容(语言)进行另外的一种解释,以此作为自己回答问题的主体内容。王蒙新时期的小说与他当年的成名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变化。有一位读者在一次座谈会上直截了当地向他提出,你能不能再保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风格时,他说:“不论有多少好心的读者希望我保持‘组织部’的‘年轻人’的风格,但是,这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二十年来,我当然早就被迫离开了‘组织部’,也再不是‘年轻人’……”

这段话,巧妙地运用了拈连手法,语意双关,把读者的关心、自己的因素、事情发展的必然性等问题全部作了回答。特别是“被迫离开了‘组织部’”这句话,将蒙冤受屈二十多年的流离生活之痛皆蕴藉其中,同时也表明:自己文学道路是发展的、变化的,不可能原地踏步,一成不变。后一句“再不是‘年轻人’”,与前句结为一体,含蓄地说明:因为时间的推移、年龄上的悬殊、文学道路的艰辛、思想上的成熟、语言运用的老练,以及时代需要创新等因素,自己不应该也不可能保持原有的风格,变是自然,而不变却意味着倒退。

(四)引答

说话作文,引用名人名言、哲人睿语、方言俗语、民间歌谣等,以佐证自己的答话,增加其可信度,这样更能显得新鲜生动、活泼有趣,增强感染力。

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去丈夫后,看中了朝中品貌兼优的宋弘。一次,刘秀召来宋弘,以言相探:“俗话说‘人地位高了,就改换自己结交的朋友;人富有了,就改换自己的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回答说:“我听说‘人在生活穷困、地位低下时候的朋友不能忘记,最初的结发妻子不能让她离开身边。”

刘秀运用俗语来试探宋弘,以期得到宋弘的共鸣,让他来娶湖阳公主。而宋弘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为所动;但是既不能含糊其辞,留下后患;又不能直来直去,冒犯皇上。宋弘巧妙地引用古语,言辞委婉而又毫不闪避地表示了自己的决绝态度。

(五)错答

错答,就是故意将回答的内容向错误的方向来解释的一种答话方法。错答不是科学论辩中的应答方式,但作为一种语言技巧,它却能非常高明地摆脱不必要的麻烦与纠缠。

俄国有一个民间故事:一只熊要找人较量一番,它先是遇到一个小孩,就问:“你是不是人?”小孩子说:“我现在不是人,我将来是人。”后来又碰到一个老头儿,它问:“你是不是人?”老头儿说:“我现在不是人,我从前是人。”

错答不同于一般的谎答,因为它从某个特定角度,或从宽泛意义上讲是对的。在小孩子看来,小孩非人;在老头儿看来,老头儿非人;合民俗,通情理。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是错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是人。老人与小孩的回答就这样富有哲理情趣而又不合科学道理。在似错非错、似真似误、痴人说梦、扑朔迷离的云雾中,就让老熊上了当。

(六)推答

人们经常遇到出言不逊或有意为难的问话或对话,这就需要应答者巧用心智,将计就计,“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顺着对方的话将对方的话语推回去,使之作茧自缚,从而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有一次,我党干部同国民党反动派辩论,在我方义正词严的雄辩面前,对方理屈词穷,进而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叫嚷说,同我方讲理是“对牛弹琴”!我党干部当即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下的话语,将计就计,随即反驳过去:“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将原来的一个成语,通过巧妙地利用句读,将四个字中的第一字截取下来,使介词活用成肯定性动词,自成一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并且巧妙地将乱说一通的反动派所做出的论辩,比喻为如同牛弹琴一样。一个巧妙的推答,蕴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起到了痛击敌方,使我方终于取得彻底的胜利。这种顺手牵羊的推答,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七)截答

一般地说,答话者都应让问话者讲清楚,再作回答。可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方话一讲完,就会揭开某种秘密,难以收拾;或顺问作答,难以应付。因此,估计到对方所问内容,在对方未讲完的情况下,截住话头,迅速作答,一可迁移其他听众的注意力,二可使问话者有所领悟,改换话题,铺好台阶,便于圆场。

八场闽剧《洪武鞭侯》第七场,朱元璋与太子朱标两人微服至民间察访,不料在酒店中被不愿为官、甘当布衣的陈君佐认出来了。

朱元璋 店家,取上好菜饭。

店小二 是!

陈君佐 (闻声察觉)呵!

朱元璋 (见陈君佐)先生不是淮阳陈君佐吗?

陈君佐 (急离座,欲跪)臣……

朱元璋 (急阻)寻,寻什么?莫非是寻酒寻肉!

陈君佐 这个……

朱元璋 彼此原是布衣深交,今日正可重温旧谊,何必多礼呢?

陈君佐 这位莫非是太……

朱元璋 他是太不知礼了。标儿,这就是我常常提起的陈君佐先生。

陈君佐听见朱元璋声音之后,立即想行君臣之礼,刚按习惯称臣时,朱元璋即截取话头,利用“寻”与“臣”语音相似,又由于陈离座之举动,语和境相随,抢口问他“寻什么”,自然地搪塞开。当陈君佐脱口想说“这位莫非是太子”时,朱元璋又截断问话作答,说“标儿”“太不知礼”,“太”字恰巧成了引出答话的媒介。这一答,既巧妙地解答对方的疑问——是“标儿(即太子)”,又遮掩了别人的耳目。

(八)喻答

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化复杂为简单,化艰深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遇到一些棘手的提问,或难以用通常语言表达的问话,如果用一个通俗形象的比喻来回答,就会胜过几多话语——这就是喻答。

1936年11月,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史良被捕后在法庭上与法官、检察官进行了多次论辩。其中,针对七君子的电报与西安事变的所谓联系,有这样一段对话:

检察官问:你们给张学良的电报引起西安事变。

史良答:比方刀店卖刀,买了刀的人也许用来杀人。检察官的意思,难道杀了人要刀店负责么?

这件事如果就事论事,可能既费口舌而又说不清。史良只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即刀店与买刀者杀人的关系,严正地指出自己的观点:西安事变要由发电报的人负责与杀了人却要刀店负责同样是无比荒谬的。这样,既指出检察官“你们给张学良的电报引起西安事变”的推论不能成立,又讽刺了检察官的愚蠢与蛮横。

由此可见,巧妙的喻答既充满睿智,以简驭繁,又有深入浅出的功效

同类推荐
  • 感悟财富

    感悟财富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人生财富。究竟什么是人生财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答案不尽相同。究竟怎样才能得到人生财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只是很多人没有发现或不知如何运用而已。本书收藏了三百则经典小故事,这些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的观念,洗涤和陶冶了无数人的心灵。本书从成败、得失、智慧、金钱、交际、口才、教训、幸福等十五个方面,对人生财富进行了全方位解读。无论什么时候读起来,都可以给你一些激励,给你一些启迪,给你一些感悟,给你一些感动。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在人与人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语言是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我们总是无法很好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很难得到别人的拥护。一个“孤家寡人”怎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说,口才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人生的成败。本书就是要告诉读者可以迅速提升口才技巧的方法,从而提高读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今后的为人处世、工作创业中做到谈吐自如、游刃有余。让读者在拥有出众口才的同时,也拥有闪亮的人生!
  • 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以至于人才招聘会越来越火爆,随便哪个主题的招聘会都是场场爆满,人头攒动,甚至造就了一个新兴产业,一种新的经济热点——“招聘经济”。尚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择业难,有工作经验又有阅历的求职者再就业的形势同样也不容乐观。应聘者找工作难,那招聘者的情况如何呢?与应聘者找不到工作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招不到人,以至于打出了高薪揽才的旗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鲜明的反差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人才不能满足或不适合招聘单位的需要,以至于招聘单位想招的人招不到,而不想招的人却是如过江之鲫。
  • 不抱怨地工作

    不抱怨地工作

    调查显示,有八成的职场人会习惯性地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65.7 %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之间。抱怨与工作相关的人达 80.5%。没有老板喜欢爱抱怨的员工,积极地解决问题才是职场生存之道。
  • 福布斯财富故事会

    福布斯财富故事会

    本书汲取了多年排名前列的成功人士在创业、管理、营销、投资、谈判、决策、战略、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一道来,渗透着和凝练成一条条切实可行的经典法则,既有指导读者如何走向成功的方法,又有警醒读者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的技巧。
热门推荐
  • 背后有人

    背后有人

    精神病院里死过人的空病房,突然开始有人影出现。我得知这里曾经住过一个患抑郁症的女病人,后因病发而自缢在病房里,传闻她的主治医生吴啸舟大夫对她产生过感情。难道是她阴魂不散?
  • 家事村事

    家事村事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剑伦

    天剑伦

    为爱毁灭的世界,唯有爱才能拯救……他曾以为,自己毕生的轨迹早已规划完毕,一如璀璨星辰行经在永恒的天空。然而他不知,在遇到她的那一刻,他命运的轮转就已全盘打乱……奇绝诡丽的乐胜伦宫,宫内,帝迦终于等到他追寻的少女,距离成魔成神之路一步之遥;宫外,卓王孙千里跋涉而至,只为了她不在他身边。雪山下,圣湖旁,众人陷入苦战,竭力支撑……她们全心仰望着所爱之人,只因为爱是她们唯一的信仰。而命运呢?是否能因她们的坚信而改变?华音流韶,这美好的乐章,犹未结束……
  • 乱弹红楼梦

    乱弹红楼梦

    以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目光,现代人的观察视角,用了时尚格调,网络语言,乱弹《红楼梦》原著的各位人物,爱情,命运,人生价值,借古论今。
  • 调侃年代

    调侃年代

    本书精选作者的三篇小说力作:闻酒识女人、调侃年代、春夏之后。作者用饱含真诚的笔墨游走于人间百态,畅谈了女人与红酒的点点滴滴,酣畅地叙述了毕业后的苦辣酸甜,虔敬地探讨了生命的真谛。
  • 重修童养媳

    重修童养媳

    本是山野人家童养媳,下河洗衣,捞到块漂亮石头,没想到石头内有洞天,将秘密告知小相公,一起走上修仙之路,入门派,拜师,历练,石头里的资源都与其分享,没想到小相公傍上了元婴祖师之女,想要夺我宝石,一朝命丧,只余残魂被护于石头中,机缘巧合,夺舍重生,大道三千,看我如何重修仙路。
  • 独生女孩怎么养

    独生女孩怎么养

    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方法做支撑也许家长所期望的“凤”就无法展翅翱翔。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女孩成长的特点,从生活习惯、完美性格、生存能力、身心健康、情商教育、美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针对独生女孩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等弱点,为家长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完善女孩的性格,塑造女孩的优良品质。
  • 死亡传说:粉骷髅之恋

    死亡传说:粉骷髅之恋

    我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几百年后是一具没有肉体,没有灵魂的粉骷髅。有一天,我的灵魂觉醒了,在与人类的接触中,我发觉,我爱上了一个人类的男人。被光明视为邪恶的我是选择黑暗的永生?还是选择也许没有结果的爱情?
  • 爱,好难好难

    爱,好难好难

    “救命啊,放开我,呜呜……求求你……不要,求你……不要,不……”一个雷雨轰隆的夜晚,除了黑暗就是恐惧,一个年约四五十岁的男人,面目狰狞的撕扯着女孩的衣服……叶欣儿猛的睁开双眼,发现枕头已被泪水打湿,这样一个噩梦叶欣儿已经不是第一次梦到,如果是梦,为什么那么真实!为什么要频繁的出现在自己的梦境中,纠缠恐吓着自己。自从两年前的车祸,叶欣儿失忆了,从那以后,就会经常被这样一个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