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人感觉到你的爱
通常情况下,一个政治家的家庭往往被错误看作仅仅是一个道具,在需要时才出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公众人物也需要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人际关系、个人责任、利益和要求。而他们的家庭往往就是这一私人生活需求的基石,并以此来支持他们在公众视线的成功。所以当奥巴马努力工作并取得成功的时候,他没有忘记在人前、在背后全力支持他的家人和朋友,因为他们让他的成功变得更有意义。
正是家人,让你的拼搏变得有意义,所以不管工作多忙多累,你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扮演好在家庭中的角色:子女、父母、伴侣,一定要让家人感觉到你对他们的爱。
◆和家人培养亲密感情
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小王,在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又喜得贵子。高兴之余,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小王工作更加努力了,兢兢业业,几乎达到了以公司为家的地步。转眼间,儿子已经两岁了。有一天,儿子出了点意外骨折了,哭得死去活来,可是却不让小王靠近他。这不但让小王吓了一跳,也让他很难过,原来儿子把他看作陌生人。小王认真反思了自己最近几年的工作和生活,原来他一直忽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没有和儿子培养亲密感情。
人到中年的许先生在事业上可谓是春风得意、一帆风顺。才36岁,他已经是某外企驻华办事处的负责人了。但由于工作关系,许先生常常要做“空中飞人”,在国内外“飞来飞去”。多年忙碌的工作状态和习惯使许先生的性格也逐渐偏向强硬的一面,甚至很多时间在家中也开始表现出公司里习惯性对人发号施令的一面。逐渐地,他对家庭的照顾越来越少,即便在家里,也很少与妻儿沟通,更多的情况下,都是以命令的口气向家人交代各项事宜。慢慢地,工作中意气风发的他,与妻子和孩子的情感生活上却出现隔膜:妻子与他感情淡化,婚姻危机一触即发。与此同时,儿子由于长期缺少父爱的关怀和引导,在心理上也有所变化,从而成为了学校的问题人物。
家庭问题给许先生带来的压力已经远远大于事业。此种情况的出现,许先生感到非常的困惑。当初原以为事业上的成就能够为自己造就美好家庭的梦想,俨然被现实破坏了。
许先生犯了一个错误:他没有在家庭和事业间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或许在公司他是高高在上的老板,习惯了发号施令,可是在家里不能这样。你的亲人不是你的下属,他们需要你的爱。在工作中扮演一个角色,在生活中又扮演一个角色,这种反差并不冲突,而是可以统一的。你可以,而且必须完成这种统一。
不管是王先生还是许先生,共同错误是没有和家人建立起亲密融洽的关系。感情的缺失,虽然不是不可以补救,但何苦要付出这些不必要的代价呢?
◆爱,也要说出口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安迪的男子。有一天,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太差了,他和儿子马克之间发生了一次极不愉快的争吵,他甚至说到:“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从来没得过这么差的成绩!要是考试这么差,我绝不会有脸见我的父亲!”第二天清晨,安迪发现马克的床空空如也——儿子离家出走了!
安迪的心中充满了懊悔,他终于意识到:没有什么比儿子更重要的了!他迫切地需要这一切马上结束。他来到镇中心一家有名的商店,在店门前贴了一张醒目的大幅启示:“马克,快回家吧!爸爸永远爱你!明天早上我在这里等你!”
第二天早上,安迪来到那个商店,他发现至少有7个叫马克的男孩在那里。这些叫马克的男孩也都是离家出走的,他们等在那里,都希望这是自己的父亲张开双臂向他发出的回家召唤!
这些父亲们显然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刻板、暴躁的教育方式显得十分武断与草率。教育孩子当然是为了他好,可是年幼的他未必明白你的爱。所以,你要让孩子明白,你爱他,你的责骂、批评,是因为爱他。
你的父母无疑是爱你的,你认为自己当然也爱他们,根本用不着说。《纽约时报》曾经在醒目的位置刊登了911灾难中一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也许故事离我们很远,然而亲情离我们很近。在我们离开亲人的庇护,开始在人生路上忘情攀登的时候,别忘了告诉父母,你一直都深爱着他们,用一个电话,用一封信。
你的伴侣,恋爱的时候你们可能说了不少甜言蜜语。当你们步入婚姻之后,还会表达对彼此的爱意吗?对你的另一半,爱更要说出口。
对于含蓄的中国人来说,我们不习惯将感谢、关爱放在嘴上,人们表现得坚强、独立、阳刚,泪水都非常珍贵。见面后,只是礼节性地打个招呼,其实,在内心深处我们都知道彼此是关心的,但我们都将这种感情藏得好好的,生怕那点温柔显现出来。
但是,人这一生是永远都需要关心、关爱,永远都不嫌多。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个人“爱的需要”被满足是多方面的。不要让家人只是用“猜想”知道你的关爱,而是要让他们时时感受到你的心意,这就要靠你自己用嘴巴告诉对方。爱,就要打开你的心门,让它自由地流淌,让对方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
不要以为向亲人示爱只是单纯地使他们获得快乐,你也会从中得到巨大的精神愉悦。鼓起勇气对家人敞开心扉说出你的爱与关怀,这不是件很难的事。
奥巴马告诉你
“我的生活围绕着我的两个女儿。我所思考的是,我要留给她们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不要把工作烦恼带回家
不管在你的心中“家”是如何定义的,有一点是肯定的:家,应该是我们累了想休息的地方。既然是休息的地方,就不要再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了。在家里,你不再是什么设计师、总经理、程序员,你只是普通的家庭一员,一位丈夫或是父亲,妻子或是母亲……工作中的角色在办公室里才会得到更好的诠释,在家里,不需要。
◆不要“身在家中心在公司”
一个庙里的方丈养了一只狗,起了名字叫“放下”。别人很纳闷,就问他:“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方丈说:“我是提醒自己放下。”
上班的时候把工作安排好,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放下,放下所有不该想的东西。回到家了,就把工作放下吧,让你的大脑休息一下。
工作就是工作,休息就是休息,这两个概念是绝不能混在一起的。如果你总是把它们混在一起,那么结果只能是工作没有效果,同时身心皆疲惫。现代社会,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步伐的同时,建议你把工作和休息分开,把回家作为这一分界点,千万不要身躯在家里,大脑还在办公室。
不知道你认为工作狂是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抑或你自己就是一名工作狂?那些一心全是工作,总在不停地工作的人——他们对自己的私生活的满意度比普通人低3倍。
除了睡觉,我们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就是工作了。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努力工作就会有回报。可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对婚姻也必须付出相当多的努力。在下班之后,一定不能再让工作占据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或许这是一个永远被追逐的时代,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在被追逐中跑得更快。身在职场的我们,有个心照不宣的规则,你的职位越高,你的应酬就越多,透支越多,想要停下来就变得更难。无论是老板还是你自己,或许都觉得已经无法把工作和生活全然分开。即使不把工作带回家,脑子里都可能琢磨着即将要进行的某个项目。这种对工作永无休止的思考,往往对导致对家人心不在焉,这对家庭关系是致命的。
或许你会抱怨,自己根本没办法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工作时间以外,各种各样的应酬仍然挤满了你的时间表。想想看,你每天留给工作的时间是多少,留给家人的时间又是多少?本来能够陪家人的时间就不多,何不尝试着在工作与生活间划出一道明晰界限呢?留一点空间给私人生活吧。不要把工作带回家做,也不要把大脑遗忘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