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600000050

第50章 杂说(5)

译文

西汉,梁孝王把朝廷通缉的罪犯羊胜、公孙诡隐藏在自己的宫里,内史韩安国哭泣着劝说梁孝王道:“大王您自己思量,相当今皇帝的关系与当年太上皇与高祖皇帝的关系以及当今皇帝与临江王的关系相比,哪种关系更亲呢?”梁孝王说:“我与当今皇帝的关系是兄弟关系,所以比不上太上皇与高祖皇帝,以及当今皇帝与临江王的父子关系。”韩安国说:“太上皇与高祖皇帝,与今皇帝与临江王,是亲父子关系,然而高祖皇帝却说:‘手提三尺宝剑,夺取了天下的是我。’所以太上皇最终不能当朝治理天下,只能闲住在栎阳的宫殿里;临江王是当今皇帝的嫡亲长子,由于说话不谨慎,再由于宫廷内部的家事而在中尉府中自杀,这是为什么?治理天下的君主,不因家事妨害国家的根本利益。所以才有这样的古语:‘虽有亲父,怎么能知道他不是凶残的猛虎?虽有亲哥哥,怎么能知道他不是凶残的豺狼?’如今大王您位列诸侯王,喜欢听奸佞之臣不负责任的话,冒犯皇帝,违背法度。当今皇帝因为您有太后宠爱的缘故,不忍心动用法律手段制服您。而太后日夜哭泣,盼望您能自我悔过,可是您却毫不醒悟。假如有一天太后去世,您又能依赖谁呢?”话还没有说完,梁孝王便把羊胜等人交了出来。

原文

由是观之,安在其可必哉?语曰:“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又曰:“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绝。”此言财色不可必也。《墨子》曰:“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黄石公曰:“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此言臣子不可必也。《诗》云:“自求伊祜①。”有旨哉!有旨哉!

注释

①伊祜(hù):上天保佑。

译文

由此看来,事情哪里有个标准可依靠呢?有这样一句古话说:“因为权势和利益的需要而结合的,一旦失去了权势和利益,交情随之疏远。”又说:“靠美丽的容貌侍奉别人的,一旦容颜衰退,宠爱随之断绝。”这就是说财物和美色由于没标准而不可依赖。《墨子》中说:“尽管有慈爱的父亲,但他也不会疼爱毫无益处的儿子。”黄石公说:“君主不能没有仁德,没有仁德,臣民就会叛离。”这是说臣子无条件也不能够依靠。《诗经》上说:“靠自己追求幸福吧。”真是深刻啊!

小结: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和人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而这种依存的关系不是静止不动的,任何人随时都可能和另一个人形成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形成这种依存关系是有条件的,只有自身的条件能够给他人带来利益,他人的优势能够给你带来好处,这种互惠互利的依存关系才能形成。所以,要想依存他人,根本还是要提高、改变自己;身处社会,安身立命,凭的还是自己的本事。

运命第二十九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顺应天意民心,则吉庆祥瑞;为害作恶,违背天道民心,则招致灾祸。

原文

夫天道性命,圣人所稀言也。虽有其旨,难得而详。然校之古今,错综其纪,乘乎三势,亦可以仿佛其略。何以言之?荀悦云:“凡三光、精气变异①,此皆阴阳之精也。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不其然乎?”今称《洪范》咎征②,则有尧汤水旱之灾;消灾复异,则有周宣《云汉》“宁莫我听”;《易》称“积善馀庆”,则有颜、冉短折之凶③。善恶之报,类变万端,不可齐一。故视听者惑焉。尝试言之。

注释

①三光、精气:三光,指日光、月光、星光。精气,一种精灵的气,或是世界的本原。②《洪范》:《尚书》中篇名。传为箕子向周武王讲述的“天地大法”。③颜、冉:指孔子弟子颜回和冉伯牛。均以德行高尚而著名。

译文

天道性命问题。是圣人也很少说的问题,虽然有这些问题的精要,但很少有详细论说的。然而审察古往今来错综复杂的记载,凭借性命三势,也可以揣摸个大概,为什么这样说呢?荀悦曾说:“凡日、月、星辰精气的变化,都是阴阳之气的精华。它的根原本是在地,向上生发而到天。国家政治有所欠缺,就会在天上显现出异变,不是这样吗?”《尚书·洪范》篇,记载上天惩罚人间的征兆,就有帝尧和商汤时水旱之灾;消除灾难,恢复正常,在《诗经·云汉》篇中描述周宣王祈求降雨,夜望银河,慨叹:“银河听不到我的祷告。”《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并会富裕幸福。”可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冉伯牛就短命夭折。善恶的报应千变万化,无法用统一的规律去考核,所以无论是自己观察还是听别人讲的都会感到困惑。对此,试作小小的探讨。

原文

孔子曰:“死生有命。”又曰:“不得其死。”又曰:“幸而免者。”夫“死生有命”,其正理也;“不得其死”者,未可以死而死也;“幸而免者”,可以死而不死也。此皆性命三势之理也。推此以及教化,则亦如之。人有不教化而自成者,有待教化而后成者,有虽加教化而终不成者。故上智与下愚不移,至于中人则可上可下。推此以及天道,则亦如之。灾祥之应,无所疑焉。故尧、汤水旱,天数也;《洪范》咎征,人事也。鲁僖霪雨,可救之应也;周宣旱甚,难变之势也;颜、冉之凶,性命之本也。

《易》曰:“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言其异也。“兼三才而两之①”,言其同也。故天人之道,有同有异。据其所以异,而责其所以同,斯则惑矣;守其所以同,而求其所以异,则取弊矣。迟速深浅,变化错乎其中,其故参差难得而均也。天地人物之理,莫不同之。故君子尽心焉,尽力焉,以邀命也。《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之谓矣。

注释

①兼三才而两之:将天、地、人三道合并为天、人两道。

译文

孔子曾说:“或生或死都有它的命数。”还说:“不该其死。”又说:“可以侥幸获免。”所谓“死生有命”是一般的道理,“不得其死”是本不该死却死了,“幸而免者”是本该死却没有死。这都是性命的三种态势。把这个道理,推及到教化百姓的问题,也是如此。人有不借教化而自然成为良善之人的,有必经教化才能成为良善之人的,有虽经教化却最终不能成为良善之人的。所以特别智慧和特别愚钝的人是天生的,不可改变,至于在两者之间的人,则可以让他或更聪明或更加愚钝。把这个推广到天道方面,也是这样。灾难或吉祥的报应,是不应怀疑的。所以尧帝和商汤时的水旱灾,可以说是天数。《洪范》中所记载的惩罚人间的征兆,是由人事决定的。鲁僖公时,阴雨连绵,经祈祷而止,说明灾害可救的应验;周宣王时的大旱祈祷无效,说明那灾难本来是难以改变的。颜回、冉伯牛的短命,是命运本来如此。

《易经》上说:“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这是讲道的区别。又说“把天、地、人三道的规律合并为两道”,即天道和人道,这是说它们的相同之处。所以上天和人世间运行规律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用上天和人世运行规律的不同之处去指责它们的相同之处,就会感到迷惑不解;用上天和人世运行中相同的规律去探求它们的不同之处,则会获取弊端。上天人世间的运行快慢或深浅,变化错综复杂,很难表现得那么均等。那么天、地、人物的道理无不如此。所以君子尽心尽力去行动,尽心尽力是为了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易经》上说:“探求天下万物的道理,并使其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是它们真正的命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小结:君主对百姓盘剥,凶残暴虐,不积恩德,所以破亡;君主兢兢业业,恩泽天下,所以长盛不衰。过去积累的德,决定了现在的命运,可见,命由德定,那么吉凶祸福就不在天而在人。命定于过去和现在,圣贤、鬼神也不能改变,所以君主只有尽心尽力修德,才能求得好的命运。因此,做人要想有好的命运,就要为自己创造实现好的命运的条件,常积累恩德,不作恶积祸,使得人人爱戴,那么好的命运就会自然而来。

大私第三十

私,有大私,有小私。只有不贪图小利小私,才会取得大利,成就大私。

原文

《管子》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周书》曰①:“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何以征其然耶?黄石公曰:“得而勿有,立而勿取,为者则已,有者则士,焉知利之所在?彼为诸侯,己为天子,使城自保,令士自取,王者之道也。”尸子曰:“尧养无告,禹爱辜人,此先王之所以安危而怀远也。圣人于大私之中也为无私。”汤曰:“朕身有罪,无及万方;万方有罪,朕身受之。”汤不私其身而私万方。文王曰:“苟有仁人,何必周亲。”文王不私其亲而私万国。先王非无私也,所私者与人不同,此知大私者也。由是言之,夫惟不私,故能成其私;不利而利之,乃利之大者矣。

注释

①《周书》:是《尚书》的一部分,记载的是周代的历史。

译文

《管子》上说:“懂得给予就是获取的道理,这是为政的法宝。”《周书》上说:“要想获取,就必须首先给予。”怎样才能证明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呢?黄石公说:“想得到的东西不必首先占有它,即使是君主建立的功业,也不要求取功名。只尽力而为就是了,求取功名是士大夫的事,君主为何要了解功利禄在哪里可以得到呢?他们是诸侯,自己是皇帝,要让城里的人自己守卫自己的城池,要让攻城的将士自己攻克敌人的城池,这才是做君王的统治方法。”尸子说:“尧收养那些孤独无依靠的穷人,禹爱护有罪过人。这是所以先代的圣君能够使处在贫难中的人安居乐业,对边远地方的人也给予关怀,使之顺从的原因。圣明的皇帝在最大的私情里表现出的是无私。”商汤向上天祷告说:“我一个人有罪,不要报复天下百姓;天下百姓有了罪恶,请让我一个人来承担。”商汤不为一己之身谋私利,而为天下百姓谋利。周文王说:“如果有仁人,又何必是周族的亲属不可呢?”周文王不偏爱他的亲族而偏爱万国的百姓。古代的圣王不是无私的,只是他的私心与一般人不同,这是明白大私的道理。所以说,只有不贪图私利,才能成就自己最大私利;只有不贪求小利益,才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小结:只有学会舍弃小的利益,才会获得更大的利益。郑武公事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然后取得胡国整个国家。这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典型例子。其实每一个人都存有私心,只有懂得舍弃小私,不被小利迷惑,然后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

功败第三十一

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自我反省,寻找到失败的根源,那么,即使失败次数再多,也不会成功;成功是可贺的事情,但是如果因此骄傲自满,则会埋下失败的隐患,反倒让成功变得可怕。

原文

《文子》曰:“有功,离仁义者必见疑;有罪,不失仁心者必见信。故仁义者,天下之尊爵也。”何以言之?昔者楚恭王有疾,召其大夫曰:“不穀不德,少主社稷,失先君之绪,覆楚国之师,不穀之罪也。若以宗庙之灵,得保首领以没,请为‘灵’若‘厉’①。”大夫许诸。及其卒也,子襄曰:“不然。夫事君者从其善,不从其过。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矣。有是宠也,而知其过,可不谓恭乎?”大夫从之。此因过以为功者也。

注释

①灵:依据《谥法解》中解释,灵为不勤劳的意思。

译文

《文子》上说:“即使有功,如果失去了仁义,也一定会被猜疑;即使有罪,假如不失仁爱之心,也一定会被信任。所以仁义,是天下最宝贵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过去楚恭王生病,把大夫们召集到身边说:“我缺乏德行,从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开始主持国政,却不能继承前代君主的光荣传统,使楚国军队连吃败仗,这是我的罪过。假若由于祖宗的保佑,使我能寿终正寝,我请求你们给我加上‘灵’或者‘厉’的谥号。”大夫们答应了他。待到楚恭王死了之后,大夫子襄说:“不能按照君王的遗命来加谥号。因为侍奉国君的原则是,听从他正确的命令,不听从他错误的命令。楚国是威名显赫的大国,自从他君临天下之后,对南方诸国或安抚或征伐,让它们归顺,对中原华夏百姓也加以教化,可见君王受上天的恩宠极大。有这么大的恩宠,而又明白自己过失的人,难道不可以谥为‘恭’吗?”大夫们采纳了子襄的意见。这就是过失转为功劳的例子。

原文

魏将王昶、陈泰兵败,大将军以为己过①。习凿齿论曰②:“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己过,过销而业昌,可谓智矣。”夫忘其败而下思其报,虽欲勿康,其可得乎?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上下离心,贤愚释体,是楚再败而晋再克,谬之甚矣。夫人君苟统斯理,而以御国,行虽失而名扬,兵虽挫而战胜。百败犹可,况再败乎?此因败以成功者也。故知智者之举事也,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自古然矣。

注释

①大将军:指的是司马懿。②习凿齿:东晋文学家、史学家。

译文

三国时曹魏的将军王昶、陈泰先后打了败仗,大将军司马懿以为是自己的过错。习凿齿评论说:“司马大将军两次失败的责任都自己承担起来,实际上不仅消除了过错,使国家昌盛起来,可以说是明智的举动。”上级不追究下属失败的责任,下属就会一心报答上级,即使不想事业兴盛,能够做到吗?如果对失败隐讳不说,寻找借口推脱过错,把失败归咎于种种因素,那么就会使上下离心离德,无论贤能或愚钝的都离散解体,这样就如同晋楚的城濮之战后,楚国再次失败,晋国再次胜利,那样的话,错误就更大了。国君如果能够按这个道理统治国家,行动虽然有失误的地方,但美名却可扬传天下,军事上虽受了挫折,但战略上却取得了胜利,即使打了败仗也关系不大,何况只打了两次败仗呢?这就是借鉴了失败教训而取得成功的道理。由此可知明智的人办事,往往因祸而得福,转败为胜,这是自古以来就这样的。

小结:司马懿敢于承担兵败的责任,楚恭王敢于正视自己的过错,所以将士们更加拥戴司马懿,老百姓传扬楚恭王的美名。人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因此萎靡不振,就是被错误打败;如果能正视错误,总结经验教训,成功就会越来越近。犯错误是一时的,而从中总结的教训会一生受用。

昏智第三十二

有智慧,能洞察秋毫,然后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明智之举。但是智慧常常被声色利欲喜怒等弄得昏头转向,让聪明人办出傻事。

原文

夫神者,智之渊也①;神清则智明。智者,心之符也;智公则心平。今士有神清智明而暗于成败者,非愚也,以声色势利怒爱昏其智矣。何以言之?

注释

①渊:源流,本原。

译文

精神是智慧的源泉,精神清爽就会神智明朗。智慧,是心意的表现;智慧考虑公正就表明内心平静。现在却有精神清爽、智慧明朗而偏偏不明白成败道理的人,这不是因为他愚笨,而是因为声音、美色、权势、利益、发怒或偏爱把他的智慧弄得昏暗不明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文

昔孔子摄鲁相,齐景公闻而惧,曰:“孔子为政,鲁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犁且曰①:“去仲尼犹吹毛耳。君何不延之以重禄,遗哀公以女乐?哀公亲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不听,必轻绝鲁。”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绣之衣,而舞康乐,遗鲁君。鲁君受齐女乐,怠于事,三日不听政。孔子曰:“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遂适卫。此昏于声色者也。

注释

①犁且:春秋时齐国大夫。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热门推荐
  • 阿修罗之剑道多途

    阿修罗之剑道多途

    我是谁?我是行走在黑暗中的阿修罗!早已闭上双眼的我,已不再知何为光明!我只知道,在无尽的黑暗中,每当我抬起头来,唯一能看见的,就是夜空上闪烁着的一点星光!小星星,你是我眼中唯一的光明!为你,我愿化身阿修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破天斩

    破天斩

    林毅重生了。他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这里物竞天择,强者为尊。在这儿只有弱肉强食,只有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没有阴谋诡计,有的只是实力。这里崇拜强者,而林毅,就是那个要成为万物之主的强者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如何在残酷的职场中脱颖而出?遵守生存的法则!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生存法则,不是潜规则,不是办公室政治,而是每个人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必须遵守的职业规则。只要用这些法则来指导自己,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就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优秀员工,就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 魅妾

    魅妾

    三十八房小妾?还是最下等的小妾?话说:穆家四小姐,胆小怕事、花痴无能、懦弱弱能……新婚之夜,老公一脚让命丧黄泉。再次醒来,一双晶莹剔透的紫眸如同彼岸花般冷艳与绝美,绽放世间。三八小妾,这个号她不喜欢。她——精明睿智的集团总裁。她——强悍腹黑的大毒枭,三八怎么能与之匹配。王爷?休了?因为太皇太妃的再次赐婚,让她卷入皇室的纷争。要她做正妃,听着身份还可以。应了!~~~~~~~~~~~~~~~【轩辕恒】:雪渊国的常胜王爷,对敌人暴戾阴冷,对女人寡情薄性。【轩辕焰】:雪渊国的破落王爷,如嫡仙般俊美的外表下有一颗受伤的心,却身份重重。【阴洛君】:话说钟情于小时候男扮女装的小焰焰,导致后来情根错种。【莫非邪】:天下第一邪赌,赌无不胜,却偏偏输给了冰冷的无尊公子。【乔宇】:云齐第一才子,温文尔雅,俊美飘逸,书生气浓厚,实则看人不能光看外表。【慕容未然】:云齐第一公子,流连于花从中,家世显赫,外表俊美,殊不知一山还有一山高。【慕容雪儿】:慕容家幺女,云齐第一美女,受万千宠爱于一身,却肚小容积小。【轩辕心雨】:可爱善良,心性单纯,却有一个心如蛇蝎的母亲,亲情爱情,舍谁?取谁?俊男、美女正在加载中……亲们勿急。呵呵,各位亲亲,本文一对一喜欢的亲收收……推荐师父果冻的精彩好文:【第一庶女】【废后训夫】【殿下的囚宠】【豆蔻小皇后】【豪门契约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意外的穿越之神偷小祖宗

    意外的穿越之神偷小祖宗

    一场无心的穿越,竟然使石冉认贼为师,做了女飞贼!说起来似乎荒唐可笑,可石冉过的心安理得,甚至乐在其中......本是为盗得宝贝,在江湖上创立名号,却不料,因太过贪玩,或许是太过贪心,竟惹恼了沧虞王朝脾气最为恐怖的王爷......因为玩心大起,戏弄了当朝至高无上的皇帝......因为嚣张狂妄,使得王城第一捕快对其猛追不舍......因为心里最初的爱恋,使得她对自己的师兄不能忘怀......看似剪不断理还乱,石冉无心盗得帅哥芳心,且看她如何一一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