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600000046

第46章 杂说(1)

钓情第二十二

向君主进言,如果不事先弄清楚对方的态度,就可能为自己招来灾祸,所以试探非常重要。

原文

孔子曰:“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又曰:“未信,则以为谤己。”孙卿曰①:“语而当,智也;默而当,知也。”尸子曰:“听言,耳目不惧,视听不深,则善言不往焉。”是知将语者,必先钓于人情,自古然矣。

故韩子曰:“夫说之难也,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说及其所匿之事,如是者身危。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善议,以推其恶者,身危。贵人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则身危。强之以其所不为,止之以其所不能已者,身危。”又曰:“与之论大人,则以为间己;与之论细人,则以为鬻权;论其所爱,则以为借资;论其所憎,则以为尝己;顺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此不可不知也。彼自知其计,则无以其失穷之;自勇其断,则无以其敌怒之。”

荀悦曰:“夫臣下之所以难言者,何也?言出乎身,则咎悔及之矣。故曰,举过揭非,则有干忤之咎;劝励教诲,则有挟上之议。言而当,则耻其胜己也;言而不当,则贱其愚也。先己而同,则恶其夺己明也;后己而同,则以为从顺也。违下从上,则以为谄谀也;违上从下,则以为雷同也。与众共言,则以为顺负也;违众独言,则以为专美也。言而浅露,则简而薄之;深妙弘远,则不知而非之。特见独智,则众恶其盖之也,虽是而不见称;与众同智,则以为附随也,虽得之不以为功。谦让不争,则以为易穷;言而不尽,则以为怀隐。进说竭情,则以为不知;量言而不效,则受其怨责;言而事效,则以为固当。利于上,不利于下;或便于左,则不便于右;或合于前而忤于后。此下情所以常不通。仲尼发愤,称‘予欲无言’者,盖为语之难也。”

注释

①孙卿:即荀子。汉人避宣帝讳,称荀子为孙卿。

译文

孔子说:“不观察对方脸色,就冒失地开口说话,可以称这样的人瞎子。”他还说:“尚未取得对方信任,就冒然提意见,就会被对方认为是在诽谤他。”荀子说:“该讲话的时候,讲话恰到好处,这就是智慧;不该讲话的时候保持沉默,这也是智慧。”尸子说:“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耳目不敏感,精神不集中,这时候,就不要向他讲什么有意义的话。”从这些先贤的话中,我们可以明白,在将要开口说话前,一定要先摸清对方的心态,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所以韩非子说:“游说的困难在于要了解游说对象的心理,然后才可以用我的话去顺应他,让他接受我的建议。如果用厚利去游说,会被认为是志节卑劣,那么他就会用下贱的礼遇对待你,你必然会被弃掷疏远了;如果你用清高的名声去游说,就会被认为你没有诚意,不切实际,必然不会听取你的意见。事情因保守机密而成功,由于说话泄露机密而失败。这倒未必是自己有意识地泄露,而是游说者无意中触及到了隐秘的事,像这样游说者就会有生命危险了。尊贵的人有了过失,而游说者明白直言,多方议论他的过错,这样游说者也会有生命危险。尊贵的人自认为有良谋善策,要独自建功,而游说者却预先知道了这个计谋,就会有生命危险。勉强对方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企图制止对方不能停止做的事情,也会有生命危险。”韩非子还说:“如果与主上议论大人物,就会被认为你在挑拨他们的关系;如果向主上谈论小人,就会被怀疑你出卖他的权势。谈论主上喜欢的人或物,会被认为要拿他本人做靠山;和主上谈论他所憎恶的人或物,则会被认为是试探他的态度;如果顺事情发展趋势来陈述自己意见,会被认为胆怯懦弱,不敢坦诚进言而有所保留;但如果多方面的思考,放言直陈己见,毫无保留,则又被认为是粗野而傲慢。以上这些是不能不明白的。如果他自认为聪明,计谋高明,就不要抓住他的错误,使他感到窘迫,如果他为自己的果断敢为,就不能指责他的过错而惹他生气。”

荀悦说:“做臣子的难以进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口便有生命之忧,灾祸和悔恨也就跟着来了。”所以说,列举君主的过失,就会有冒犯尊严,违逆君命之罪;劝戒勉励君主,便会受到胁迫君上的责难。你说得恰当,他就会因你胜过他感而感到耻辱,你说得不当,他就会认为你愚蠢而轻视你。你先于他说出和他一样的意见,他会憎恶你夺取了他的英明见解。你若在他之后发表相同的看法,他又会认为你是见风使舵,没有主见。违背下级而顺从上级,就会被认为是阿谀谄媚,违背上级而顺从下级,又会被认为随声附合。与大伙说一样的话,会被认为庸俗;发表与众不同的独到之见,又会被认为是企图显名,出风头。话说得浅显直露,则被认为浅薄而受到轻视;而讲深奥微妙的大道理,则因听不懂而刁难你。有特别独到的见解,而又聪明智慧,就会因你超过了他们而痛恨你,即使讲得正确,也不会被他们称赞。与大家相同的见解,又会被认为是随波逐流,即使有成绩,人们也也不认为他有功劳。言语谦让不争则被认为智力贫乏;说话有所保留,就会被认为里面有隐情,而你若言无不尽又被认为莽撞不聪明。对事情发展的建议或预言和事情实际的发展情况不符,建议或预言没有效果,就会被埋怨、指责。如果说了之后见到成效,则会认为本来就事该如此。有利于主上的话不利于臣下,或者有利于这一方而不利于那一方面,或者和前面相合而不合于后边。这就是臣下之情难于上通君主的原因。孔子曾因激愤,而声称‘我打算不再说话了’,大概就是因为说话是一件难事吧。”

原文

何以明其难耶?昔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且有盗。”其邻人亦云。暮而果大亡。其家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郑武公欲伐胡①,乃以其子妻之。因问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关其思曰②:“胡可伐。”乃戮关其思。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此二说者,其智皆当矣。然而甚者为戮,薄者见疑。非智之难也,处智则难。

注释

①郑武公:春秋时郑国的国君。②关其思:郑武公时期的谋士。

译文

怎么证明游说谏言是一件难办的事呢?从前宋国有一位有钱人家,由于连降大雨,冲倒了院墙,他的儿子说:“不赶快把墙垒起来,就会有盗贼进来偷窃。”他家的邻居也这样说。夜里,家中果然被盗,失去了大量财产,有钱的人家认为他家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的父亲是偷走他家的财物盗贼。

郑武公要讨伐胡国,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并问群臣:“我想动用军队,你们说哪个国家该是讨伐的目标?”关其思说:“胡国可以做我们讨伐的目标。”郑武公便杀掉关其思。并声言:“胡国和我们是兄弟般的邦国,你却说可以讨伐,是何居心?”胡国的国君听到后,认为郑国亲近自己而不防备郑国。郑国的军队便对胡国发动袭击,攻取了它。富人的邻居与关其思的话都对,他们都有很高的智慧,然而两人中后果严重的被杀,轻微的是遭到怀疑,可见使人感到为难的并不是智慧或不智慧,而是如何利用这种智慧,明了对方心理。

原文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①?”御曰:“籍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苦服。”车至门,拔,教逆母:“灭橹,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牖下,妨往来者。”主人大笑之。此三言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早晚之时失矣。此说之难也。

注释

①骖:指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译文

卫国的一户人家娶新媳妇,新娘子上车后问仆人说:“车辕两边的骖马,是谁家的?”赶车人回答说:“是借来的。”新娘子便对仆人说,抽打那两边的骖马,不要累坏驾辕的服马。车来到夫家的门口,新娘子下车,就立即催促随行的婆母说:“回去,灭掉灶火,防止发生火灾。”进入新房后,看到春米石臼,就说:“把石臼移放到窗子下边去,在这里会妨碍来往的人们。”引得新郎家里的人大笑。新娘子说的三句话都很中肯,却不免遭受讥笑,其原因是说的时机不对。这就是说话的难处。

原文

说者知其难也,故语必有钓,以取人情。何以明之?

昔齐王后死,欲置后而未定,使群臣议。薛公田婴欲中王之意①,因献十珥而美其一。旦日,因问美珥所在。因劝立以为王后,齐王大悦,遂重薛公。此情可以物钓也。

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也。王问申子曰:“吾谁与而可?”对曰:“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维而苦思之。”乃微谓赵卓、韩晁曰:“子皆国之辩士也。夫为人臣者,言何必用,尽忠而已矣。”二人各进议于王以事。申子微视王之所说,以言于王,王大悦之。此情可以言钓也。

注释

①田婴:战国时齐国相,又称薛公。

译文

由于游说的人知道游说之难,所以游说之前必须先行试探,以了解游说对象的态度。如何证明呢?

从前齐国的王后死了,打算立新的王后但还未拿定主意,便交给群臣商议。薛公田婴想要选一个如威王心意的王后,便借机献上十副耳环,其中有一副尤其精美。第二天向齐王了解这副精美的耳环戴在了哪位夫人的耳朵上,齐王实言相告,于是田婴便建议齐王册立这位夫人为王后。齐王非常高兴,于是薛公田婴从此受到重用。这说明想知道一个人的爱憎可以用物事试探出来。

申不害刚开始受韩王信任的时候,很想弄清韩王的欲望,但恐怕所说的话不能合韩王心意。韩王问申不害:“我与哪个国家结盟才更好呢?”申不害回答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请允许我慎重思考之后再回答。”于是申不害私下悄悄地对赵卓、韩晁说:“你们二位先生都是能言善辩的人,但作为君主的臣子,所悦何必都与君主意见一致?只要尽自己的忠心就行了。”二人便分别向韩王陈述了自己的意见,申不害暗中观察韩王表现,然后向韩王进言,韩王非常满意。这说明一个人的好恶可以用话语来试探。

原文

吴伐越,越栖于会稽①,勾践喟然叹曰:“吾终此乎?”大夫种曰:“汤系夏台②,文王囚羑里③,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霸王。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勾践既得免,务报吴。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尝之。”乃贷粟以卜其事。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子胥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矣。”太宰嚭闻之,谗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吴遂杀子胥。此情可以事钓也。

注释

①会稽:山名。位于浙江省中部。②夏台:古台名。在今河南禹州。③羑(yǒu)里:古域名,故址在今河南汤阴北。

译文

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困于会稽山,勾践感慨万分,叹息说:“我真的要命丧于此了吗?”大夫文种安慰他说:“当年商汤被夏桀拘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商纣囚禁在羑里,晋文公重耳为公子时,受到骊姬的谗害,出逃翟国,齐桓公小白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但他们最后都成就了霸王之业。由此看来,你今天的处境,怎么能知道不是将来转祸为福的开始呢?”在获得吴王夫差的赦免后,勾践决心向吴国报仇雪耻。大夫文种说:“据我观察,吴王在政治上已经非常骄横了,请您试探一下。”于是就用向吴国借粮来试探吴王的态度。伍子胥进言吴王不要借粮给越国,可是吴王不听,硬是借给了越国粮食。伍子胥说:“大王不听我的劝阻,今后三年之内,吴国必然成废墟。”太宰嚭听了这话后,向吴王进谗言说:“伍子胥面貌忠厚,实际上是个残忍的家伙。”吴王便杀了伍子胥。这是用事情来探视对方情况。

原文

客以淳于髡见梁惠王。惠王屏左右,再见之,终无言。惠王怪之,让客。客谓淳于髡,髡曰:“吾前见王,王志在驰逐,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是以默然。”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试,会生来;后有献讴者①,未及试,又会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此情可以志钓也。

注释

①讴:唱歌。

译文

有人把淳于髡推荐给梁惠王,惠王屏退左右侍从,亲自见淳于髡两次,但淳于髡始终没说一句话。惠王感到奇怪,便责备举荐淳于髡的人,此人便把遭梁惠王责备的事情告诉了淳于髡。淳于髡说:“我第一次见梁王,梁王内心在想着骑马驰骋;第二见梁王,梁王内心在想着欣赏音乐,所以我才沉默不言。”此人便把他说的话报给梁王,梁王大惊道:“淳于髡先生真是圣人。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恰好有人来献好马,我还未来得及试骑,淳于髡就来了。第二次接见他的时候,又有人献了一位歌手,我还没来得试听。碰巧淳于髡先生又到了。我当时虽然屏退左右亲信,然而心里没在这里。”这是从人的志向来探测他内心的感情的例子。

原文

智伯从韩、魏之君伐赵①,韩、魏用赵臣张孟谈之计②,阴谋叛智伯。张孟谈因朝智伯,遇智果于辕门之外。智果入见智伯曰③:“二主殆将有变。臣遇张孟谈,察其志矜而行高。见二君色动而变,必背君矣。”智伯不从。智果出,遂更其姓为辅氏。张孟谈入见赵襄子,曰:“臣遇智果于辕门之外,其视有疑臣之心,入见智伯而更其族。今暮不击,必后之矣。”襄子曰:“诺。”因与韩、魏杀守堤之吏,决水灌智伯军。此情可以视钓也。

注释

①智伯:春秋时,晋国卿大夫。他后来控制晋国,威胁魏、韩二家联合进攻赵氏。后魏、韩与赵氏联合反攻智氏,智伯被赵襄子擒杀。②张孟谈:战国初期赵襄子大臣。③智果:春秋末晋国大夫,智氏家族旁支。

译文

晋国末年,权臣智伯联合韩、魏两家攻伐赵氏。韩和魏用赵氏家臣张孟谈的计谋,暗中图谋反叛智伯。张孟谈因此事面见智伯,在辕门外遇到智果。智果看到张孟谈后急忙见智伯说:“韩、魏两家恐怕有反叛的可能。我在辕门外遇到张孟谈,见他神色傲慢,走路时脚抬得老高,又见韩、魏二君的脸色不正常,一定是要背叛你。”智伯不听智果的劝诫。智果出来后,便改智姓为辅氏。张孟谈入见赵襄子,报告说:“我在营门外遇到智果,他脸色里有怀疑我的神态。待到见过智伯后却更改了他的族姓。如果今晚不发动进攻,就来不及了。”赵襄子说:“好吧。”便与韩、魏两家一起杀死守卫堤防的军官,放水冲灌智伯的军队。这是通过察言观色来探测内情的事例。

原文

殷浩仕晋①,有盛名。时人观其出处,以卜江左兴亡。此情可以贤钓也。

《钤经》曰:“喜色洒然以出,怒色麃然以侮,欲色然以愉,惧色惮然以下,忧色惧然以静。”此情可以色钓也。由是观之,夫人情必见于物,能知此者,可以纳说于人主矣。

注释

①殷浩:字渊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大臣,官至建武将军、扬州刺史。

译文

殷浩在晋朝做官,名声很大。当时人们用他出来做官还是辞官隐居来推测东晋的兴亡。这就是说,通过智者的态度就能预测内情。

《玉钤经》上说:“内心高兴,脸色就显得轻松,心里有怒气,脸色就表现出轻慢,有侮辱性;心存私欲,脸色红润露出轻薄,心怀恐惧,脸色就表现出忌惮卑下的样子;心有忧思,脸色就现出警醒而又沉静。”这就是内心的情感可以从脸色上揣度出来。由此可知,人的内心情感,一定会从其言谈神色上表露出来。能够深通这些道理的人,就可以向君主游说了。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热门推荐
  • 小角色

    小角色

    人活着,笑着是过一天,哭着也是过一天,所以不管今天到底是个什么天,老娘都要笑着过-----程意。程意是个穷人,不仅仅穷,还是个倒霉的穷人,不仅仅倒霉,还是个悲惨并倒霉着的穷人。我伤害你,就是想看看,我到底能有多嫉妒你------杜安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赢在0.01秒

    赢在0.01秒

    即使你的行动出现了挫折。行动,机会稍纵即逝,只有行动迅速果断的人才能及时抓住机会,从现在开始。,即使你的行动最终没能为你带来快乐与成功,但请记住一句话:不怕错,就怕拖。行动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行动却注定不能成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你愿意开始做某件事,那么你就已经得到了成功的机会,只有把握机会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 宠妻无度之千金太腹黑

    宠妻无度之千金太腹黑

    父母被谋害葬身火海,至交好友夺权,亲人背叛,这一切对夜若霏来说就是一个噩梦.,在一贯对她宠爱有加的丈夫手上死去的那一刻,她才知道一切不过是为了夜氏,她发誓,若有来生,她定必让他们一个个生不如死!十倍尝还!再次睁眼,她重回十五岁,重回到父母陷入火海那一天。既然老天给她新生,她定要重新来过,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然而她没想到,重生的那一霎那,她得到了一种特殊的能力——兽语!同时拥有操纵水的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收养了一只小白猫。却不想此猫非彼猫,竟然是号令百兽的山中之王——白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他。一个霸道!狂妄!冷峻!桀骜不驯的他!一个同样懂得操纵火的他!一个天生是她克星的他!一个宠她如命的他!女人你就算把天捅破了,我也会给你补好的,一切有他!权倾东市?早晚让你滚下来!商业霸主?街边乞丐就是你的下场!亲人的背叛?没关系,早晚让你知道后悔怎么写!高高在上?开玩笑,有我在什么时候轮到你?白莲花?高人一等?笑话,我会让你尝尝变成地上泥的滋味!…只要对她,对她在乎的人有威胁的,她绝不放过,一定铲草除根!看她如何利用异能与智慧,不断成长,展开璀璨徇丽又精彩的人生!看她如何利用上天赐予她的一切,铲恶锄奸,遏恶扬善,造福人民,挽救苍生!宠妻片段:“老大!大嫂把你刚拍回来的孤本拿去给闹闹…垫…垫屁股了。”许铮满头大汗的奔进来说道,心里外加了一句,是刚刚拉完粑粑的屁股。某男纹风不动的点头回了一句:“在你工资里面扣。”“为什么?!”许铮满脸惊讶。“看到不会换一本娱乐杂志给你大嫂,不扣你的钱扣谁的?扣你大嫂的?”某男理所当然的道,一副你敢说扣大嫂试试,你就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了。许铮欲哭无泪,某男接着又道,“告诉你大嫂,书房还有很多。”许铮当即踉跄栽倒,你狠!书房里的都是孤本多啊…“老大!大嫂把冥辰的业绩给拉下来了!”许铮可怜兮兮的说道。“让她慢慢玩,玩的开心点,不够在你工资里面扣。”某男继续淡定的说道。“老大,我工资已经扣到2050年了,还扣?”“噢,那就在你分红里面扣。”“你狠!”“老大!大嫂把我…”许铮顶着熊猫眼跑进来话都还没说完就被踹开了“敢让你大嫂亲自动手打你?活腻了是吧!”许铮心里哀嚎着:妻奴!我以前的护短老大去哪了!还我护短老大!我不要患了妻管炎的老大!呜呜…
  • 绝世毒修传

    绝世毒修传

    我本纨绔,我本恶少,哪管你是千年厉鬼,万年雪狐,亦或神女仙姝,我沈冲绝不放过。凭着七尺不灭毒体,三尺圣冰玄剑,笑傲六界,建得三宫六院,引妙女娇娘无数,逍遥快活。以韦爵爷的名义保证:绝不让任何一个美女逃过猪脚的毒爪。莫羡鸳鸯莫羡仙,我即鸳鸯我即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天柱峰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 清妾

    清妾

    穿越成了瓜尔佳氏的小姐,苏灵儿表示咱很知足,顺利当上米虫,这是一种多么幸运的事情。 至于那个冷的让人心寒的王爷,咱还是躲远的吧,您这么优秀,咱高攀不起! 咱这种来自未来世界的呆萌二货,可得抱好几位大人物的粗腿,至于那个什么李氏,你能不能离咱远一些! 当呆萌小吃货遇到冷面雍亲王 是宠溺一生,还是蹉跎一世;
  • 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

    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

    令小想。二十八岁半。剩女。宅女。姐姐突然死亡,她踏上了追寻谜底之路。一路上,有爱。有迷惘。有快乐。有悲伤。最后也不过是这样。每场爱情都遍体鳞伤——如果深爱过。已出版。出版名《我等你,永远为期》。
  • 大唐公主之古鱼梦

    大唐公主之古鱼梦

    (本文架空,轻松不虐)刁蛮任性连皇上都要担忧其婚事的大唐公主居然穿越到了一千年前的西周,邂逅了一个地方小国的鱼国国君。这个鱼国国君很小气啊,动不动就生气,学学她大唐公主如何美丽大方、清新脱俗、思想开明吧。还是老顽固一个,浪费了一副好皮囊,看她盛世大唐的思宁公主如何对付他,等着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