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600000038

第38章 权议(2)

孔子在卫国,听说齐国田常将要作乱,可是他惧怕卿大夫鲍牧、晏圉,因此调遣他的士兵去讨伐鲁国,以便取得功劳,扩大自己的影响。孔子召集众弟子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国,我不忍心看它受到敌人的入侵,我将要对田常放弃自己的节操来拯救鲁国。你们谁可出使齐国?”子贡请求出使,孔子答应了。于是子贡到了齐国,对田常说:“现在你想攻打鲁国以取得功劳那就难了,不如移调兵力到吴国,那么就可成功。鲁国是不容易攻打的国家。因为他的城墙既薄又低,土地既小又浅,他的君主愚昧不仁慈,朝中大臣只会作假又不中用,士兵百姓又怕战争,不可以跟他这样的国家打。而吴国的城墙又高又厚,土地又广又深,兵器又坚锐又新,士兵精练,各个精神饱满,城里尽是宝物和精良武器,又派了英明的大夫来守城,这就容易打了。”田常听了后,面露怒色,说道:“你认为难的,都是人们认为容易的;你认为容易的,都是人们认为难的,你拿这些不着边际的话对我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子贡说:“一个忧患在于朝廷的人,必去攻打强国,忧患在朝廷外,才去侵犯弱国。我听说您三次要受封赏,却都没有实现,那是朝中有大臣反对您。现在您要攻下鲁国来扩充齐国的领地,攻打鲁国胜利了,您的君主更骄傲,要是攻破了敌国,更使您受到尊敬,可是却没有功劳,您和君主的交情就一天天疏远。您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使君主骄傲,对下使群臣放肆,想因此成就大事,那是很难的。凡是主上骄傲了,他就会放肆;臣子骄傲,就会相互争夺,这样您上和君主有了仇怨,下和群臣相互交锋。到这个地步,那您在齐国的地位就危险了。所以我说您不如攻打吴国,打吴国打不赢,但人民在外战死,朝廷失去了大将变得空虚了,这样您在上没强臣的对抗,下面没有百姓的反抗;孤立主上专制齐国的人就只有您了。”田常说:“很好!但是我的士兵已经开到鲁国了,不可能再变更,怎么办好呢?”子贡说:“您按兵不动,我去出使吴国,请求吴国救鲁国并且讨伐齐国,您趁机发兵迎击就是了。”田常同意了。

原文

秦始皇帝游会稽①,至沙丘②,疾甚。始皇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未授使者,始皇崩。赵高因留所赐扶苏玺书,而谓公子胡亥曰:“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位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胡亥曰:“固然也。吾闻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既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也?”赵高曰:“不然。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愿子图之。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而道哉?”胡亥曰:“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③,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高曰:“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④,而卫国载其德,孔子著之,不为不孝。夫大行不细谨,大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也。”胡亥喟然叹曰:“今大行未发,岂宜以此事干丞相哉?”高曰:“时乎,时乎!间不及谋,嬴粮跃马⑤,惟恐后时。”

注释

①会稽:古郡名,秦在原吴越之地置。治所在今江苏苏州。②沙丘:古地名。在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大平台。③谫(jiǎn):浅薄。④卫君:即卫出公。⑤嬴:通赢。满,有余。

秦始皇陵区示意图

译文

秦始皇出游会稽,到沙丘时病情严重。便叫赵高写遗诏赐给公子扶苏,遗诏写好后,还没有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就驾崩了。赵高因此扣留了赐给扶苏的玺印和遗诏,对公子胡亥说:“皇上去世,没有遗命封立诸子为王,只赐给了长子扶苏遗诏。长子扶苏来到,就会立为皇帝,可是你却连一点儿土地也没有分封到,那该怎么办呢?”胡亥说:“事实是这样。我听说贤明的君王最了解属臣,聪睿的父亲最清楚他的儿子。我父亲当然知道哪个儿子应该嗣位,哪个儿子不应受封。现在我父亲不下命令封赐其他儿子,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赵高说:“话可不是这么说,现在天下大权,都在你、我和丞相李斯手中,希望你能考虑一下。况且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控制别人和被别人控制,这两样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胡亥说:“废弃长兄而拥立幼弟,是不合乎道义的;不奉行父亲的遗诏,怕死而想阴谋篡位,这都是不孝的;才能拙劣浅薄,却要强占别人的功劳,这是没有能力的表现。这三件都是背逆道德的,不被天下人所臣服。”赵高说:“我听说商汤、周武杀了他们的君王,全天下人百姓都称赞他们行为符合道义,并不认为他们是不忠诚;卫出公杀了他的父亲,卫国人因而推重他的德望,孔子还在书上特别记载,而不认为是不孝顺。做大事的人不可以拘泥细端,隆盛的德行不必计较琐屑的礼节。乡曲间各有适合当地环境的不同规矩,朝廷百官所担负的工作,性质相同,建功标准也不相同。因此凡是只顾细节而遗忘大体,必有祸患;犹豫不决,必招灾害。要是能勇敢果断,放手去做,连鬼神也会畏惧逃避,后来必能成功。但愿你按照我的意见去做。”胡亥长叹了口气,说:“现在皇上刚去世,还没有发丧,丧礼还没有结束,怎么方便拿这件事来打扰丞相呢?”赵高说:“时间很紧迫啊!已经顾不上考虑太多了。就像打仗,携带干粮骑着快马,唯恐耽误时间。”

原文

胡亥既然高之言,高乃谓丞相斯曰①:“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俱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事将何以?”斯曰:“安行亡国之言耶?”高曰:“君自料才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高曰:“高故内宫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吏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皇帝二十余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事,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矣。高受诏教习胡亥学法,仁慈笃厚,轻财重士,秦之诸子,皆莫及也。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斯曰:“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者,固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道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几,孝子不勤劳而见危,君其勿复言。”高曰:“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权,悬命于胡亥,高能得志焉。且夫从外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故秋霜降者草华落,水风摇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君侯何见之晚也?”斯曰:“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残贼亲戚,不听谏者,国危丘墟。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哉?安足与谋?”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则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松、乔之寿②,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为寒心。善者因败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涕太息曰:“既已不能死,安托命哉?”乃听高立胡亥,改赐玺书,杀扶苏、蒙恬。

注释

①斯:即李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任秦朝丞相。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皇帝。后被赵高腰斩。②松、乔:指赤松子和王子乔。赤松子,秦汉传说中的上古仙人。王子乔,传说是周灵王的太子,在嵩山修炼,三十年后在缑氏山顶上向世人告别,升天而去。

译文

胡亥听从了赵高的话后,赵高就对丞相李斯说:“皇上去世,赐遗诏给长子,叫他赶来参与丧事,到咸阳会齐,准备嗣其为帝。可是遗诏还没来得及送出。现在皇上已经去世,还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您看这事情该怎么办?”李斯说:“怎么可以说这种灭亡国家的话呢?”赵高说:“你自己分析一下,和蒙恬比较起来,谁更有才能?谁对国家的功劳高?谁更能深谋远虑,不致失算?谁对天下百姓无怨?谁与长子扶苏有旧情且深得信任?”李斯说:“这五样我都不及蒙恬,你对我的指责是如此深刻!”赵高说:“我原本不过是内宫里一个供人驱使的奴仆,因为粗通文法,得以有机会进入朝廷,掌管事务,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从来没有看到秦朝罢免的丞相或功臣封赏传到两代的,这些人最后都是被诛戮而死。始皇帝的二十几个儿子,他们的为人您都知道。长子扶苏刚强果断,威武勇敢,对人信任,而又勤奋做事。他继承皇位后,必定任命蒙恬为丞相,这样一来,您是不可能带着列侯的印绶回家享福,这是很明显的。我曾接受皇上的命令,教胡亥学习法令诸事。胡亥慈悲仁爱,诚实厚道,轻视财物,尊重有才能的士人,秦国的那些公子都比不上他,他可以继承皇位。你仔细地考虑定夺一下。”李斯说:“我李斯本来是上蔡街巷间的一个普通百姓,皇上侥幸提拔我做丞相,原本是要把国家存亡安危的重任交付给我的。还有什么可说的!肝胆相酬的忠臣不会因为怕死就存侥幸万一的心理,谨身侍亲的孝子,不勤劳做事就会招来危险。所以请您不要再说了。”赵高说:“我听说圣明的人处事灵活变化,不会固执不通。他能够抓紧局势变化的关键,顺应潮流;看到事物的细枝末节,就能知道它根本的方向;根据事物发展的动向,就能知道它最后的结果。事物的发展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哪里有永恒不变的法则呢?现在天下大权和命运掌握在胡亥手中,我有办法实现我的想法。再者外面的扶苏来挟制掌握中枢的胡亥,那是糊涂,以臣子的臣位,挟持君主,就是乱臣贼子了。所以秋天天寒霜降,草木零落凋谢,春天天暖冰化,万物自然生长,这是必然的规律,丞相怎么到现在还不理解这个道理呢?”李斯说:“我听说晋国曾因改立太子,结果招至三代政局的不安定;齐桓公兄弟争夺王位,后来公子纠被杀害;商纣王残杀亲戚,不听臣子劝谏,因此国都变成一片废墟,国家也灭亡了。这三件都是违反天理的例子,弄得宗庙没人祭祀。我怎么能重蹈他们的覆辙呢,你又何必与我商量呢?”赵高说:“如果上下合作,就可以保有长久的富贵;如果内外互相应和,事情自然成功而无差错。您要是听我的计策,就可以长久享受封侯,并可以传给子孙万代。而且你也可以像赤松子和王子乔两位仙人那样长寿,像孔子和墨子两位圣贤那样聪明睿智。现在如果您不肯听从这个计策,那么连您的子孙都不免遭殃,真是让人寒心。一个善于自处的人是能因祸而得福的,您打算如何安置自己呢?”李斯于是抬头望着天,流着泪叹息说:“既然不能自杀,又该如何活命呢?”于是李斯就采纳了赵高的计谋,改立胡亥为太子,篡改秦始皇所赐的遗诏,杀了扶苏和蒙恬。

原文

秦二世末,陈涉起蕲①,兵至陈②。张耳、陈馀说涉曰③:“大王兴梁、楚,务在入关,未及收河北也。臣尝游赵,知其豪杰,愿请奇兵略赵地。”于是陈王许之,与卒三千。从白马渡河,至诸郡县,说其豪杰曰:“秦为乱政虐刑,残灭天下。北为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戌④,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重以苛法,使天下父子不相聊生⑤。今陈王奋臂为天下唱始,莫不响应。家自为怒,各报其怨。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今已张大楚,王陈。使吴广、周文将卒百万西击秦,于此时而不成封侯之业者,非人杰也。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业,此一时也。”豪杰皆然其言。乃行收兵,下赵十余城。

注释

①蕲(qí):古县名。在今安徽宿州东南。②陈:古县名。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淮阳。③张耳、陈馀:均为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都是善于游说之人。④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⑤聊生:赖以维持生活。

译文

秦二世末年,陈涉起兵蕲州,率兵攻入陈县。张耳、陈馀对陈涉说:“大王动员梁、楚的军队,目标是要攻入关中,还顾不上收复河北地区。我们从前去过赵国,对那里的豪杰之士有所了解,我们请求派遣一支军队,出兵向北攻取赵国的地方。”陈涉答应了他们,拨给他们三千士卒。他们从白马津渡过黄河,到了河北诸县,便向当地的豪杰游说:“秦国的暴政酷刑残害天下百姓已经几十年了,在北方有修建长城的苦役,在南方有戍守五岭的兵役,国家外内骚动,鸡犬不宁,百姓们疲惫不堪,而官吏经常到百姓家,按人数用簸箕聚敛财物,供应军队耗费,财匮力乏,民不聊生,又以严刑竣法,使家人父子都不能维持生活。现在陈王奋臂而起,首举义旗,没有不起来响应的,家家都愤怒而起,各报冤仇。县里百姓杀了他们的令丞,郡中人们杀了他们的郡守郡尉。现在已经建立了大楚国,在陈地称王。派遣吴广、周文率领百万大军向西攻打秦王朝。有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还不能建立封侯的功业,那就不是人中的豪杰了。以天下人的力量,铲除无道的暴君,报父兄的怨仇,并能成就霸业,这是豪杰之士大好机会。”当地的豪杰们都认为这话很对。张耳、陈馀于是招募兵马,很快占领赵地十多座城池。

原文

韩信既平齐,为齐王,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①,使三分天下,信不听。武涉已去,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曰:“仆常受相人之术。”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信曰:“先生相寡人如何?”对曰:“愿请间。”信曰:“左右远。”蒯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韩信曰:“何谓也?”

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俊雄豪杰,建号一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遝③,烟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肉流离于中野,不可胜数。楚人起于彭城④,转斗逐北,至于荥阳⑤,乘利席卷,威振天下。然兵困于京、索之间⑥,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洛⑦,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⑧,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夫锐气挫于险塞,而粮食竭于内藏,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依倚。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圣贤,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起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⑨,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盖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熟虑之。”

注释

①盱眙(xūyí):古县名。在今江苏淮安。②蒯(kuǎi)通:本名蒯彻,汉初范阳人,因为避汉武帝之违而改为通。善于游说。③杂遝(tà):指行人很多,拥挤杂乱。④彭城:在今江苏徐州。⑤荥阳:今属河南。⑥京、索:京在今荥阳东南,索在今荥阳。⑦巩:在今河南巩县。⑧叶:在今河南叶县。⑨胶、泗:胶指胶河,在今山东胶县西南。泗,指泗水。发源于山东省蒙山南麓。是淮河的一大支流。

译文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热门推荐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
  • 腹黑夜王独宠:特工狂妃

    腹黑夜王独宠:特工狂妃

    她楠国丞相之女,楠国外姓郡主,年幼的她却是少有的天才,一道圣旨她变成了她,无心无情的她,谈笑间取人性命:“我最讨厌别人用手指着我了,你说我挖了你的双眼,还是折断你的双手好了。”面对可恨之人她从不手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女杀手,且看他如何权倾天下,风云榜上,温文儒雅的他:“我会在你身后,只要你转身便能看见。”他风云榜上最神秘之人,银色面具,邪魅,狂妄:“没想到娘子如此的想为夫,刚见面就投怀送抱!不做点什么,岂不辜负了娘子的美意……”他纳兰族少主,红衣妖娆,“虽说我们相识不久,但是我对你的爱,不比他们少……”在这乱世楚歌,面对天下掌权者本文暂停更新,将在明年恢复。
  • 陌染夏殇

    陌染夏殇

    她——一位帝国公主为了江山社稷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第一天就认识了他,她对他一见钟情。他——现代社会的一个贵公子,偶然的机遇认识了她,第一次看见她,就对她一见钟情。家族的恩怨,让他在一次战斗中重伤,不久就离开人世。她为了让他复活,她牺牲他千年精华。醒来后的他发现竟然在一个不知的国度,而他却失去在原有社会的能力,从此为了找寻她,也为了他在那个世界生存,他从那个社会最底层做起,一切的一切只为她和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嫡妻归来

    重生之嫡妻归来

    前世她是燕北大妇,贤惠大度,儿媳的‘楷模’,人人说起无不竖大拇指。可谁知她疯癫痴狂,阴谋诡计赐死二叔妻妾,一口一口将夺命汤药笑喂夫君?前世十八如花年华守寡,侍奉二婶娘为亲母,视夫君遗腹子为亲子,事事周全,羡煞燕北老妇。谁又知她心里怨恨扭曲,亲自落了腹中骨肉,与二叔苟合?最后,落得个人人喊打喊杀,一人一口唾沫淹死的贱妇。……一场换夫阴谋,酿成了悲剧,让她亲手害死世上唯一疼惜她的男人。全了笑面渣男,蛇蝎婶娘的算计。再次重生,龚青岚悔悟自省。恨透了前世的愚蠢不堪!这一世,擦亮双眼,誓要护夫君周全,幸福度日。可,不管她如何避让,前世那些牛鬼神蛇缠上门。二婶娘佛口蛇心,假仁假义,夺她家业,为她‘分忧’。二叔披着人皮的豺狼,狼子野心,利用她攀权附贵,当成礼物送人。三妹姐妹情深,转眼翻脸无情,背后使计要她性命,上门探亲只为爬上姐夫的床榻。既然不给她活路,她便要断他们后路。将一个个妄想夺他性命、觊觎他财产的刍狗,拍进阴曹地府!还她清静悠闲。……可许多事情,与原来有些不一样了——阴郁清冷,不善言笑的病秧子夫君说道:“岚儿,今日二婶送来几位远房侄女,占掉我们大半边院子。为夫无用,要你操持家务,却是守不住后院方寸之地。”“夫君只要能守住清白便好。”龚青岚手指如飞,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目光不曾离开账本半分。“戏本上都说三女成虎,为夫怕是抵不住。不如……将清白献给娘子,可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

    《双面猎犬》里面讲了猎犬洛嘎和母豺达维娅共同患难后结成一家,朝夕相处。可洛嘎忘恩负义,被达维娅推进怒江而死。达维娅回到豺群,生下白眉儿便死去。白眉儿被-迫做了苦豺,地位低下,可他坚持不懈地努力活了下去,后来成为村长阿蛮星优秀的猎犬。
  • 后宫阙:梨花凉

    后宫阙:梨花凉

    《韶华将晚》忆往昔,荣宠时,披金揽月歌宫阙。又何须,终难忘,山高云散凉薄雪。梦里尊华,镜中恩情,春荣秋谢殇离别。画梁欢尽,风情月貌,年华错付几堪迭!路遥遥,水迢迢,艳妆珠泪,怎奈君心如铁!*————————————————————————————【阮梨容】她代嫁入宫,只为保命。却在进宫次日,便被迫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若找不到项链,便以命相抵!表面歌舞升平的皇宫,暗藏着血雨腥风。外表娇莺柔燕,内中却是蛇蝎心肠。这便是后宫,有人生来强大,有人成就强大,有人被迫强大。【南宫玘】初见,他无意中扶起她鬓边开放正艳的白芙蓉,目光却落在她宛如晨光初露般剔透清美的容颜上,久久流转。而她,名分初定,与他,今生是不得聚首了。从此,他的秉性恬淡,他的风流雅致,他的绝好声名,因她,他弃如敝屣。【南宫珏】她教会了他爱,却教不会他原谅。那些后宫花样年华的美好女子,她们给他的深情太多,反而让他心生厌弃。梨容般的清冷,对他亦是难得的。当他以为这就是爱的时候,她却告诉他:这只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他丢弃了江山社稷,冷落了九宫后妃,只为她星眸流转的那一缕眷恋,却终不可得。此生,他不过是她的一颗棋子罢了。
  • 为人处世必学的鬼谷子智慧

    为人处世必学的鬼谷子智慧

    通过对《鬼谷子》的学习,将让你懂得如何掌握谈话的节奏和技巧,交流的方式,如何处理人情世故等,推而广之,从应用的范围来看:阳、动、刚、张、方等都可归为捭术;阴、静、柔、弛、圆则可归为阖术。变阳为阴或变阴为阳,以静制动或以动制静,以柔克刚或刚柔并济,都可以说是捭阖之术的延伸与推广。
  • 穿越成为神医

    穿越成为神医

    即使她是名满天下的神医舒心,也医不活一个心存死志的活死人啊!面对一个不吃不喝,牙关紧闭,极其虚弱的活死人,刚刚穿越成神医的舒心望天长叹。好吧,看在对方长的一幅好皮囊上,一向男色至上的舒心秉着吃亏就是占便宜的念头,也为了自己得之不易的小命,吃点亏算了。口对口地喂,逼他下咽。死,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你还是个男人就给我醒过来。醒过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我相信你听得见。女子清冷的声音如魔音般穿进男子一心求死的脑海中,泛起阵阵涟漪。口中满满的食物艰难地吞咽下去。他,东阳国皇子,丰神俊朗,冷傲绝世。他,天下首富之子,少年风流,风姿绝伦。他,北辰国国君,狂野不拘,邪魅性感。他,南玥国太子,温雅如玉,风华绝代。他,天下第一楼楼主,冰冷孤傲,神秘莫测。他们将于女主发生什么样爱恨情仇?敬请期待!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乐逍遥》地址:推荐自己的新文《花颜倾天下》地址:《一身从容》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