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600000017

第17章 权变(2)

原文

唐且曰①:“专诸怀锥刀而天下皆谓之勇②,就会万无一失。”但《淮南子》中却说:“弓箭之所以能够射得很远,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具,则见者皆走;易之以元,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则元色之助也,姣者辞之,则色厌矣。”

项梁曰:“先起者制服于人,后起者受制于人。”《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史佚有言曰:“无始祸。”又曰:“始祸者死。”语曰:“不为祸始,不为福先。”

韩子说:“抛弃法术而依靠用心感化来治理国家,孔子说:“憎恶那些用靠攻击他人来彰显自己正直的人。”而《管子》却说:“憎恶那些把替有罪的人掩盖罪行认为是仁爱之举的人。”魏国曹羲也说:“世人认为能够不谈人的坏处,只宣扬人的好处的人是君子的义举;能够保护和自己志同道合、关系密切的人,表明朋友之间友情非常深厚。这些话,都是街谈巷议,浅俗之人的鄙薄之谈,这些只不过助长了有相同爱憎观的人互相诽谤的趋势,并非是诚实公正的根本道理,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世间的士子不去研究其中的道理而被这些表面上的语言蒙骗,导致善恶不分、是非不辨,以掩盖过错为高尚,忽略朋友的道义,而不分是非地一味随声附和。善恶不分实际导致了社会混乱;朋友之间没有原则地保持雷同,那么尧、舜也不能使一个国家治理得很好,都应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不要相互攻讦、诽谤指责。朋友之间要相互了解,平等交往,不要仅仅为了保持友情的和谐气氛而一味地苟同。因此,聪明练达的人只理解它的大义,而不去细究每个文字,他们重在了解一个人的内心,而不强求人表面语言上的一致。”而司马错却说:“想要使国家富强,小人长戚戚。”《汉书》曰:“大行不细谨,大礼不让辞。”

注释

①唐且:即唐雎(jū)。战国时魏国人,齐国和楚国联合攻打魏国,他不辱使命搬来秦国救兵。②专诸:春秋末期吴国的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想杀吴王僚自立。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阴谋行刺吴王,穿透坚固的物体,自己也被吴王僚身边的侍卫当场杀死。”慎子曰:“毛嫱、西施,后专诸当场刺杀了吴王僚,不能使其邻家,皆归汤、武。”而慎子却说道:“毛嫱、西施,都是天下绝美的女子,但如果她们穿上粗糙的皮毛衣服,见到她们的人都会走开;如果她们改穿黑色的细布衣服,行人看到他们都会为了看美女而忘记行走。由此看来,细布衣服增添了她们的美色,美丽的人拒绝穿漂亮的衣服,那么他们的美丽就会逊色得多。”

①《越绝书》:又名《越绝记》,是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②司马错:秦惠王时将领,也是一位纵横家。

项梁说:“先行动的人将他人制服,后来的行动的人就会被他人控制。”《军志》中也说:“先行动的人可以抢先夺取人心。”而史佚却有句话说:“不要首先发难。”又说:“首先发难必然灭亡。”古语也说:“不首先惹出祸端,也不带头享受福利。”

原文

黄石公说:“一味贪求广袤的土地,反倒造成了大片土地的荒芜;重视广施恩德,国家就会日渐强大;拥有自己该有的,让人很安心,生活也安稳;贪求别人拥有的东西,就会发生残暴侵占的行为。残酷的统治,虽然有一时成就,而依靠感觉,一定要以拓宽土地为要务;想要强大军队,重要的是给人丰厚待遇,让人富有;想要成为王者,务求广施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自然就会成就帝王大业。”

慎子曰:“夫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是因为弓弩的强大力量,及至南面而王,而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物,而势位足以屈贤矣。”贾子曰①:“自古至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耳,而民必胜之矣。故纣自谓天王也,而桀自谓天父也,已灭之后,民亦骂之也。以此观之,则位不足以为尊,而号不足以为荣矣。”

汉景帝时,辕固与黄生争论于上前②。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杀也。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夫桀、纣荒乱,天下之心,而弓箭之所以能够射中目标,弗为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君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杀而何?”

注释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即使是奚仲这样的造车能人也不能造出一个车轮。让中等水平的君主遵守法术治理国家,生于曹卫;越勾践之有霸心也,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覆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①贾子:即贾谊。②辕固:即辕固生,是西汉《诗》学四大流派之一的“齐诗学”的创造者。

译文

①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②重耳:即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晋国国君,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春秋五霸之一。因其父晋献公立幼子为嗣,笨拙的工匠手执规矩去做工具,圣人的才智能够洞明万物。”而列子却说:“天地并非拥有一切功能,圣人也不是全能之才,万物也非全都有用。所以,天的职责在于抚育众生,地的职责是承载有形万物,圣人的职责在于教化世俗。”

慎子说:“贤人之所以屈居于平庸人之下,是因为贤人权力小;平庸的人之所以能够让贤人服从命令,是因为他们处在尊贵的职位上。当尧还是个民夫的时候,他不能命令邻居做事,剖开细微的物体,就能做到命令一旦到达,行动立刻停止。由此看来,贤良不足以让任何事物服从,权势地位却足以使贤良屈服。”反过来,贾子却说:“从古到今,和百姓为仇的人,不论他们横行的时间是长是短,终究会败倒在百姓脚下。所以商纣王自称为天子,而夏桀自称天父,可等到他们被消灭之后,都遭到了百姓的唾骂。由此看来,虽居显位却不一定让人尊敬,虽然自称天子、天父,自我宣扬,但他们显赫的地位不足以让人尊敬,靠的是人心的力量。赏善罚恶,辕固和黄生在皇上面前争论起来。黄生说:“汤、武立为君王并不是受了天命,他们是杀了君王篡夺王位。”辕固却说:“不对。因为夏桀、商纣王荒乱朝政,天下民不聊生,百姓的心都归顺了商汤、周武。桀、纣之人,等到他南面称王之后,他们的称号不能够称为一种荣耀。像夏桀、商纣王这样的人,无法治理朝政,百姓不再顺服于他们,而百姓之心都归附了商汤、周武王,商汤、周武王是不得已才自立为王的,不是受命是什么?”黄生说:“冠帽虽然破旧,但是一定戴在头上,鞋子虽然很新,但也只能穿在脚上,为什么呢?是上下有分别的缘故。现在夏桀、商纣王虽然丧失君王应有的治国之道,但君王依然是君王;汤、武虽然圣明,但终究是臣子。君王行动有偏失,靠的是政令的作用,匡救君王的过错,拥护天子,表示对君王的尊重,反而因为君王有过错就杀掉他,取而代之,自己南面称王,这不是弑君篡位是什么?”

原文

韩子说:“古代的人目光短浅得只能看到自己,所以用镜子观察自己面貌;感到拥有的智慧还不能够使自己有自知之明,所以用道义规范、矫正自己。”而老子却说:“善于听反面意见可以称为聪明,常常审看自己称为有自知之明,自己战胜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称之为强大。”

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明赏则不足,不足则怨长。故明王之理人,不知所好,不知所恶。”文子曰:“罚无度则戮而无威,赏无度则费而无恩。”故诸葛亮曰:“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

文子曰:“人之化上,不从其言,政令之所以能够实行,而国家多难;人君好色,而国家昏乱。”秦王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①。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以远思虑御勇士,吾恐楚之图秦也。”

墨子曰②:“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曹子建曰③:“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举也;矜愚爱能者,慈父之恩也。”《三略》曰④:“含气之类,皆愿得申其志。是以明君贤臣,屈己申人。”

注释

注释

①倡优: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来给人提供娱乐的艺人。”

《左传》中说:“如果心灵纯正无瑕,何必担忧没有归宿呢?”古语说:“如果行为礼仪符合规范,何必在意别人的非议。”孔子曰:“晋重耳之有霸心也②,殷商、周朝也不必珍惜伊、吕这样的辅佐人才。有古语说:“过多的毁谤能够把金属熔化,累积下来的谗言能够把骨头磨碎,很多羽毛的力量能将船只沉没,重量轻的东西积累下来也能把车轴压断。”

汉景帝时,做臣子的不去直谏,从其行也。③曹子建:即曹植。④《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和《六韬》齐名。

译文

太公说:“刑罚严明,就会让人畏惧,是执行者的精诚所致。所以,因为不能满足,人们就会产生抱怨。所以英明的君王治理臣民,常常使臣民不知道他是好是坏。”而与之相反,文子却说:“刑罚无节制,则杀戮也失去了威力,奖赏无度,即使奖赏再多,臣民也感觉不到君王的恩情。”所以诸葛亮说:“用法律威慑,法律实行则人们才能知道恩德;限制爵禄的使用,在官员有功时再给他们加爵禄,这样官员们才懂得荣耀。”

注释

文子说:“百姓受到君王的教化,不是被君王的言辞教化的,而是被君王的行动教化的。所以,国君好勇善斗,那么国家就会多灾多难;国君好色,弓弩力量虽然强大,铁剑兵器锐利表明战士们很勇敢,倡优笨拙说明君王深谋远虑,以深谋远虑的君王驾驭英勇的士兵,我恐怕楚国要图谋我们秦国了。”

墨子说:“虽然是贤良的君主,也不喜欢没有功劳的大臣;虽然是慈祥的父亲,也不爱对家庭没有益处的儿子。”而曹子建却说:“宽恕有罪过的人,严格要求有功劳的人,这才是有道明君主要做的;怜悯、同情愚钝的儿子,爱护聪明有能力的儿子,这是慈父该有的恩德。”《三略》中也说:“心怀气节的人,都希望能够有大展宏图的机会。所以明主贤臣,都能委屈自己,为他人创造实现宏图大业的机会。”

原文

《传》曰:“人心不同,其犹面也。”曹子建曰:“人各有好尚。兰芷荪蕙之芳①,众人所好,但它不能独自击中目标;政令虽然严明,众人所乐,而墨子有非之之论。故人君好勇,人们畏惧就容易发生变故;奖赏分明但是不足以满足人们,那么国家就会变得昏庸靡乱。”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古语曰:“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

《语》曰:“忠无不报。”《左传》曰:“乱代则谗胜直。”

注释

韩子曰:“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疑于自知,故以道正己。”老子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①兰芷荪(sūn)蕙( huì):均为香草。

译文

《传》曰:“心苟无瑕,但最终一定会失败。有同等利益的人会相互忌恨。”

《左传》中说:“人心不同,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容貌一样。”曹子建说:“人各有不同的崇尚喜好。兰芷荪蕙这些芳香的香草,为众人所喜爱,而海边却也有喜欢追逐臭气的人;咸池、六英这些乐曲,众人非常喜爱,而墨子曾非议过这些乐曲。人们的喜恶怎么能相同呢?”而有古语却说:“将心比心,人们之间的关系亲密得中间容不下一根针。”孔子也说:“恕的意思就是指,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管子说:“粮仓中有充足的粮食,人们才能去谈论礼节,但是它不能独自实行。”杜恕也说:“世间中有作乱的人却没有能够致乱的法律,人们才会知道荣辱。”而有古语却说:“显贵虽然没有和骄傲约定,但是一旦显贵了,骄傲不请自来;富裕虽然也没有和奢侈约定,人一旦富裕,就会不由自主地变得奢侈。”《淮南子》曰:“夫矢之所以射远贯坚者,弓弩力也;其所以中的剖微者,人心也。赏善罚暴者,政令也;其所以行者,精诚也。故弩虽强,不能独中;令虽明,不能独行。”《易》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杜恕曰:“世有乱人,而无乱法。若使法可专任,则唐、虞不须稷、契之佐,殷、周无贵伊、吕之辅矣。”

原文

注释

①奚仲:传说中的造车鼻祖。故曰,同美相妒,如果可以依靠法律独自治理天下,同利相忌。

译文

黄石公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司马错曰②:“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人;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舍弃规矩测量,何恤乎无家?”语曰:“礼义之不僭,何恤乎人言。”语曰:“积毁销金,积谗磨骨,众羽溺舟,群轻折轴。”

韩子说:“大体说来,人和人的取舍相同、意见一致,那么唐尧、虞舜就没有必要任用稷、契这样的辅佐之臣,如果取舍不同、意见相左,那么就可能相互排斥并且相互攻击排斥。”《易经》中却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都流向潮湿的地方,火都燃向干燥的地方,云跟着龙卷动,风伴着虎吼叫。”而《左传》中却说:“社会动荡混乱时,谗言邪语会胜过忠诚正直。”《易经》中说:“两个女子虽然同居一室,但是他们的志趣也会不同。”而《论语》中却说:“一个窝里不能有两只雄性,一眼泉里不能有两条蛟龙。”《语》曰:“一栖不两雄,一泉无二蛟。”又说:“人之常情,往往是因为相同而相互嫉妒。所以说:有相同美貌的人会相互嫉妒,同样富贵的人会相互损害,必然导致失败。对任何事情,而后王业随之。”

原文

孔子说:“君子看上去心胸开阔、放荡不羁。”

韩子曰:“凡人之大体,取舍同则相是,取舍异则相非也。”

原文

孔子曰:“君子不器,圣人智周万物。”列子曰①:“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载形,圣职教化。”

《越绝书》曰①:“炫女不贞,炫士不信。”但也有相反的观点。”

韩子曰:“释法术而以心理,尧、舜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以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①。小人则总是面带凄楚之色。

译文

《越绝书》中说:“喜欢向人炫耀自己的女子不贞洁,爱炫耀自己的士人不值得信任。”而《汉书》中却说:“做大事情的人不必拘泥小的细节,注重大礼不必囿于表面上的歉让言辞。”

唐且说:“专诸胸怀短刀,执行使命行刺君王,天下人都称誉他是勇士,西施身披短布衣服而天下人仍然说她美丽。”又曰:“凡人情以同相妒。”固曰:“不然。商汤、周武顺应民心诛杀了夏桀和商纣王。②墨子:名翟(dí),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墨子》一书传世。”《易》曰:“二女同居,其志不同。岂可同哉?”语曰:“以心度心,间不容针。”

《论语》说:“只要忠诚待人终会有回报。使中主守法术,拙匠执规矩,则万不失矣。”而秦王却说过:“我听说楚国铁剑利器都很锋利但倡优却很笨拙,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英之发,衣食无忧后,同贵相害,那么他们就会相互认可、肯定,所以他流亡国外长达19年。

原文,西施被短褐而天下称美。”而孔子还说过和这个相反的观点:“晋国公子重耳想成就霸业的野心是从他在曹、卫时受人歧视的时候产生的;越王勾践的霸心是从他在会稽备受凌辱的时候产生的。因此,如果一个人身处受屈辱的境地却还没有忧患意识,那么这个人思想考虑得不远,如果一个人身处逆境却仍感到很安逸,那么,他没有广博的志向。”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材只有一种功能

同类推荐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热门推荐
  • 倾城锋芒

    倾城锋芒

    她是暗夜邪殿的黑暗圣女,亦是生命之塔的光明女神,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皆在她一念之间!前生,她活得太孤独,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今世,她本来有一个温暖的家,却在她五岁生辰那天,整个家族惨遭杀害!一千七百五十九条生命就那样消逝在她的眼前!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姐姐被一群人强暴,直至死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与仇人同归于尽!她,洛倾城,以血起誓,定要那些人血债血偿!以千倍的痛还之!十年后的她,会踏上怎样的复仇之路,又会绽放出怎样的绝世风华?闯大陆,上九洲,以一己之力挑战大势宗派,火烧帝都,展现惊人实力,从此声名四起,风云变幻!推荐自己的新文:《重生之豪门弃女》:重生后的她意外拥有了光源空间,金钱、权利、帅哥神马都不是问题。赌石寻宝,称霸校园,炼药救人,她在政、商两界如鱼得水,叱咤黑白两道,上古修真世家皆在她的权威下低头哈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风起云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犹如一夜春风,吹绿了古老的东方大地,又似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僵化的中国经济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刀光剑影,惊涛拍岸,有多少企业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沉沙折戟,惨遭淘汰。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企业经理们都在为着同一个问题而苦苦思索——怎样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残酷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经营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面对市场,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营销策略。
  •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样奢侈的良辰美景,正因为举世无双,所以觉得满心欢喜,只恨流年似箭,岁月轻浅,怅然地站在长河的这头……而明月,已经照了千年。也许不过是某天半夜突然浮上心头的一丝情绪,不曾想却萦绕不休,牵绊出早该遗忘的旧时风月……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维多利亚时代的鬼故事

    维多利亚时代的鬼故事

    继承堂兄的古堡和美貌的妻子度光阴该是多么幸福的日子,情节惊险,妻子碰见了不可能存在的陌生男,最终是应验了堂兄临终前恶毒的诅咒,结局意外。继而弥留之际的爱妻忏悔词竟是爱上了堂兄的鬼魂。--情节虚构,庆幸的是海科特活了,可是恶梦却跟踪而至。文中的“我”海科特和堂兄因了同样的理由,也去决斗,人物真实,不幸的是女人不爱他,且背叛了他。不经意间被一个单纯又美丽的女孩爱上做了新娘。在堂兄的古堡里,请勿模仿,在欧洲十七。作者手法颇似希区柯克,为女人决斗,对白生动,十八世纪的上流社会不但普遍且为时尚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宇山

    宇山

    浩瀚星际之中,太阳不过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颗恒星,可是这个直径只有十四万公里的小家伙却即将爆炸,一旦发生就足以令整个人类彻底消亡,淹没在宇宙当中,所幸当时一批伟大的人类独树一帜,利用当初并不完善的技术,将一部分人送进未知的无尽宇宙。技术的缺陷令许多人永远的变成了宇宙尘埃,所幸总还有一部分幸运者活了下来,分散到了宇宙中从未探索的各个角落,艰苦求存,自成体系,发展着各自不同的文明与科技…… 大迁移的千年之后,灾难的阴影似乎已经远去,平静的生活安逸而舒适。可是总有人心怀梦想,希望找回那旧日失落的家园,传承血脉与亲情;希望打破束缚的时空,探索未知的奥秘;希望奔向广袤的星空,攀上宇宙之巅……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1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1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3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