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之本,一言也。一言而适,可以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
——刘向
细微处入手,润物细无声
了解他人的心理不仅要抓住对方大致的心理波动,而且要于细微之处下功夫,利用细小的刺激来影响特定情形下的心理,使赞美既取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又有极强的针对性。
1971年7月29日,基辛格率代表团秘密访华,进行打破中美中断20年外交僵局的谈判。来华前,尼克松总统曾不止一次为他们设想这次会谈的情形,以为中方会大拍桌子叫喊“打倒美帝国主义”,勒令他们退出中国台湾,滚出东南亚。为此,基辛格一行非常紧张。
但事实出乎他们的意料。周恩来总理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他们。周恩来总理微笑着握着基辛格的手,友好地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二十几年来第一次握手。”当基辛格把随行人员一一介绍给周恩来时,他的赞美更出乎他们的意料。他握住霍尔德里奇的手说:“我知道,你会讲北京话,还会讲广东话。广东话连我都讲不好。你是在香港学的吧!”又对斯迈泽说:“我读过你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关于日本的论文,希望你也写一篇关于中国的。”最后他握住洛德的手,“小伙子,好年轻,我们该是半个亲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国人,在写小说。我愿意读到她的书,欢迎她回来访问。”
周总理简短的欢迎词里蕴涵了高超的赞美技巧。他认识到基辛格一行的紧张心情,在严肃的外交场合,他有意淡化了政治角色,而是抓住细微之处,拉家常似的,对其语言才能、论文、家庭成员进行了一番巧妙的赞美。这些话既亲切又得体,缓解了对方的紧张情绪,使对方对中国领导人顿生敬意,同时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友好态度,真是一箭双雕。
周恩来总理能做到这一点,是事前大量细心准备的结果。他先对基辛格一行的工作、生活资料作了一定的了解,准确地找出他们在外交场合一般不为人所提及的细小之处,同时对他们来华的心理作了大致分析。这样才会有外交场合出色的表现,亲切的言辞。
人的心理有相对稳定的一部分,但也有不稳定的部分,往往随气氛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化。细心的人就非常善于捕捉对方此时此地的心境,予以适当的赞美。
元旦晚会上,大家都兴高采烈,有说有笑,台上节目精彩纷呈。在角落里,只有小王一个人闷不做声,心事重重。这时主持人发现了他的变化,心想:“小王平时表现挺积极,做事挺热情,今天怎么了?”他又想到小王是新来的学生,可能想以前的同学、朋友了。他就对大家说:“小王是这学期刚转到咱们班的。平时各方面表现很积极,与同学关系也很融洽,我们现在就像是一家人了,共欢乐、共进步。现在,让小王为我们唱支歌,好吗?”小王听了这番话,被深深感动,感到了新班集体的温暖和凝聚力,很快就与大家融在了一起。
上文中的主持人是很细心的人,善于观察他人心理的细微变化,并用赞美、鼓励的话解开其心中的不快。
把握好尺度,留出点余地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此话的意思是说待人处事要留有余地。不但待人处事如此,说话更是如此。
客家有句俗谚:“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生活中很多尴尬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其中有一些就是因为话说得太绝造成的。凡事多些考虑,留有余地,总能给自己留条后路。这在外交辞令中是很常见的。每个外交部发言人都不会说绝对的话,要么是“可能,也许”,要么是含糊其辞,以便一旦有变故,可以有回旋余地。话不说绝对是一个人老练成熟的标准。
自以为是的人容易把话说满。总觉得自己的见解没有错,根本不容分辩,于是马上盖棺定论,不留余地。可是,要知道杯子留有空间,是为了轻轻晃动时不会把液体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是为了不会因轻微的挤压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是为了防止“例外”发生而让自己下不了台。
某公司新研发了一个项目,老板将此事交给了下属小张,问他:“有没有问题?”
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
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虽然老板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拍胸脯的信誓旦旦已经开始反感。
人人都讨厌空话大话连篇的人,吹得天花乱坠,实际行动却不见几分,难免让人觉得你华而不实,难以信任。不如低调一点,做的比说的多,多干活儿少说话,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把话说得太满、太大,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再倒就溢出来了;也像把气球灌饱了气,再灌就要爆炸了。不如留有一点余地,让自己不论何时都能从容转身。当然,也有人话说得很满,而且也做得到,即使这样,说满话也不可取,毕竟,谦虚一些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而一味拍胸脯,总让人觉得你不够稳重。何况,凡事总有意外,使得事情发生变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人能预料的,不把话说得太满,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
在做事的时候,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最好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上级交办的事当然要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这是为了以防万一做不到而给自己留的后路,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便事没做好,也不会太责怪你。
用不确定的词句可以降低人们的期望值,你若不能顺利地做成某件事情,人们因对你期望不高,最后总能谅解你,而不会对你产生不满,有时他们还会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不会全部抹杀你的成绩;如果你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往往喜出望外,这种增值的喜悦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话不说满也表现在不要对他人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浪子还有回头的时候,人一辈子很长,变化还很多,你怎么能凭主观就评定别人的一生?
无论何时,我们说话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要给自己留余地,使自己可进可退,这好比在战场上一样,进可攻,退可守。有了牢固的后方,就能进退自如,自己依然处于主动的地位。这样虽然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处于战无不胜的地位,但是至少可以让自己不至于败得一塌糊涂。要想把握好分寸,给自己留点余地。
掌握交谈中的细节
有人说,细节决定一切,谈话也是如此。重视每次谈话细节的人,往是那些被称为说话高手的人,他们之所以成为口才高手,是因为他们不轻易放过任何一次交谈的机会,把说话的有利战果尽收囊中。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除了一些业务性质的交谈,一开始就要进入正题之外,一般社交性质的谈话,多半是从“闲谈”开始的。有些人就是不喜欢“闲谈”,他们觉得“今天天气怎样”和“吃过早饭了吗”这一类的话,都是无聊的废话,他们不喜欢谈,也不屑于谈,他们不知道像这一类看来好像没有意义的话,却对接下来的正式交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作用呢?就是交谈的准备作用,好比在踢足球之前,蹦蹦跳跳,伸手伸脚的热身运动。
一般的交谈总是由“闲谈”开始的,说些看来好像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其实就是先使大家轻松一点,熟悉一点,造成一种有利交谈的气氛。
当交谈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妨谈谈天气,而天气几乎是中外人士最常用的普遍的话题。天气对于人生活的影响太密切了,天气很好,不妨同声赞美;天气太热,也不妨交换一下彼此的苦恼;如果有什么台风、暴雨或是季节流行病的消息,更值得拿出来谈谈,因为那是人人都关心的。
开始交谈,的确需要相当的经验,当你面对各式各样的场合,面对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要能做得恰到好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交谈开始得不好,就不能继续发展彼此之间的交往,而且还会使得对方感到不快,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自然,亲切有礼、言辞得体是最重要。然而做到这一点,也不能说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平时除了你所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之外,你要多储备一些和别人“闲谈”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应轻松、有趣,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1.家庭问题
关于每个家庭里需要知道的各方面的知识,例如儿童教育、购物经验、夫妇相处、家庭布置、亲友之间的交际应酬……这一切,也会使多数人产生兴趣,特别对于家庭主妇们。
2. 运动与娱乐
夏天谈游泳,冬天谈溜冰,其他如足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都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兴趣。娱乐方面像盆栽、集邮、钓鱼、听唱片、看戏,什么地方可以吃到著名的食品,怎样安排假期的节目……这些都是一般人饶有兴趣的话题。特别是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足球队前来表演的时候,或是有特别卖座的好戏、好影片上演的时候,这些更是热闹的闲谈资料。
3.健康与医药
谈谈新发明的药品,介绍著名的医生,对流行病的医疗护理,自己或亲友养病的经验;怎样可以延年益寿,怎样可以增加体重,怎样可以减肥……这一类的话题,不但能吸引人的注意,而且实在对人有很大的好处。特别遇到自己或家人健康有问题的时候,假如你能向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那他更是会对你非常感激的。事实上,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家庭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呢?
4.无伤大雅的玩笑
例如,买东西上当啦,语言上的误会啦,办事摆了个乌龙啦,等等,这一类的笑话,多数人都爱听。如果把别人闹的笑话拿来讲,固然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但对于那个闹笑话的人,就不免有点不敬。讲自己闹过的笑话,开开自己的玩笑,除去能够博人一笑之外,还会使人觉得自己很随和,很容易相处。
5.惊险故事
特别是自己或朋友亲身经历的惊险故事,最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人们的生活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天大家照常吃饭,照常睡觉,可是突然大祸临头了,或是被迫到一个很远的地方,路上可能遭遇到很多危险……怎样应付这些不平常的局面,怎样机智地或是幸运地在刻不容缓的时候死里逃生,都是一个人永远不会漠视的题材。
6.政治和宗教
这两方面的问题最容易引起人们谈话的兴趣,倘若你遇到的人在政治上和你见解颇为接近,或是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那么这方面的话题,就变成最生动、最热烈、最引人入胜的了。
7.社会新闻
假使你有一些特有的新闻或特殊的意见和看法,就足够可以把一批听众吸引在你的周围。
8.笑话
当然,人人都喜欢笑话,假如你构思了大量各式各样的笑话,而又富有说笑话经验的话,那么你恐怕是最受人欢迎的人了。
9.特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者是兴趣和爱好,而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特长有一定程度的关心。只要我们在与人交往中用心去观察,就很容易发现对方的长处,而在与之闲谈时投其所好,让对方因此而很快对你这个人感兴趣,从而轻轻推开交谈的大门。
说话要有分寸感
说话要有分寸,分寸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让人感觉深思熟虑。而说话的分寸要考虑到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
有度的反面则是“失度”,什么叫做“失度”呢?一般说来,对人出言不逊,或当着众人之面揭人短处,或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这些都是“失度”的表现。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些在谈话中禁忌的话题,接触这些话题容易导致谈话“失度”,产生不良效果。
(1)随意询问健康状况。向初次见面或者还不相熟的人询问健康问题,会让人觉得你很唐突,当然如果是和十分亲密的人交谈,这种情况不在此列。
(2)谈论有争议性的话题。除非很清楚对方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议性的敏感话题,如宗教、政治、党派等易引起双方抬杠或对立僵持的话题。
(3)谈话涉及他人的隐私。涉及别人隐私的话题不要轻易接触,这里包括年龄、东西的价钱、薪酬等,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4)个人的不幸。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例如他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要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
(5)讲一些不同品位的故事。一些有色的笑话,在房间内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效果就不好了,容易引起他人的尴尬和反感。
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有分寸,认清自己的身份,适当考虑措辞。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效果,是谈话应注意的。
同时还要注意讲话尽量客观,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不断章取义。讲话尽量真诚,要有善意,尽量不说刻薄挖苦别人的话,不说刺激伤害别人的话。
感情用事,葬送美好前程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做任何事都不是顺理成章的。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要想办成某件事,你必须遵守那个行业的规矩。自由如果没有规矩的约束,就会泛滥乃至堕落。因此有一颗守规的心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任何想找人办成事的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一个毫无原则的人,会因为感情用事而葬送自己的前程。一个不守规矩的人,会因为自己的放任自流而变得堕落。
对一个人来说,处理好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着特殊的意义。有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把握好。比如,有的遇到老首长、老上级、老领导,或者是老部下、老朋友,往往讲感情,不讲原则,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办的事办了;有的受封建宗法观念影响,搞人身依附、官官相护那一套;有的在干部提拔使用上任人唯亲,凭个人好恶选人;也有的利用自己手中权力,把子女、亲属、熟人安排在管钱、管物、管人的实权部门;有的人交往层次低,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等等。
人生在世,谁都要和“人情”二字打交道。一个人一定要辨清人情之味,看看究竟是哪一种人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认真处理好坚持原则与讲感情的关系,做到既重感情,更讲原则,尤其是在涉及用人、花钱等热点敏感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办,绝不能用感情代替制度、代替原则。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把握住感情的闸门,交高尚的人,交有道德的人,交遵规守纪的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终保持应有的人格和尊严。
任何有效的规则都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社会文化领域、不同人群之中形成的规则内容和实施的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像在所有的树上都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但所有的树叶都有叶柄、叶脉和树叶的正、反两面,这就是规则所包含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我们参加社交应酬所必须掌握的原则。它主要包括:纪律与公平的原则、分工和协作的原则、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原则、激励和约束的原则。
1.纪律与公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