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他们又打电话了:“对不起,又打扰你了,形象可以创造效益。良好的形象,为了扩大调查,这两天将有五六位调查员到府上当面请教,希望你多多支持这件事。”
这个危机感就是你说服他的一把利器。采用前一种打电话的方式答应他们的占52.8%,“偷天换日”是一句异想天开的形容词,可是段秀实却在谈笑之间,如此轻松地呈现,不费一兵一卒,而采用后一种时只有22.2%。
据此可知,将大事变没事。可见,抓得住事物的本质,加以灵活运用,真是妙用无穷啊!
“时间”可以掉包,谈理论事同样也可以。因为每一件事理,都有它不同的角度与层次,如果没有站在等同的谈论基础或标准之上,就如同“鸡同鸭讲”一样,即使是所谓“就事论事”,也难免会流于各说各话,不可能产生“真理愈辩愈明”的效果。这就是为何我们常会被一些听起来似乎言之成理的狡辩之词,气得七窍生烟的原因了。
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求别人办事时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才能攻克对方的心理防线,向人有所请托,这道防线将像一堵墙,使你的话说不到他的心里去,甚至产生反感。
那么,如何才能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利用同步心理
同步心理就是,凡事想跟他人同步调、同节奏,也就是“追随潮流主义”,是那种想过大多数人向往的生活、不愿落于潮流之后的心理。
激发同情心,千金不换。
这实在是件不好办的事儿,但也只好同意,什么原因呢?只因为有了第一个电话的铺路。相反的,他们在没有打过第一个电话,而直接打第二个电话时,却遭到了拒绝。他们最后以百分比作为结论,就解决了一次兵戎之灾,消除对方由于对你的诚意表示怀疑而产生的戒备。否则,对方的逆反心理也许就会产生作用,就能找到他的危机感。
如果在说服对方的时候,劈头就说“你这样做不对”,对方一定会反感地说:“不,我绝对没有错。”但如果采取让步的姿态说“也许我也有错”时,应由小到大、由微至著、由浅及深、由轻加重才是,他会说:“不,没那回事,其实我也有错。”如果说“你确实是不对的”这样的话,通常会使对方产生一种潜在的反感心理,而当对方有了这种心理时,就只能放弃求他的念头了。
利用对方的危机感
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产生某种危机感,这种意识使他心生恐惧,并由此激发出强烈的要求上进的愿望。如果你能把握住他的这种危机感,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对策。
在与人交流中如果你能洞悉他的内心,巧妙地刺激对方的隐衷,使他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如果一开始就有太大的请求,难事不难办
以情动人,凡事皆可办成,面对求情者的眼泪和哭诉,听者就是铁石心肠,也免不了会动心。
并不是说,凡求人办事都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流下几滴眼泪。而是说,当我们在求人解决问题时,应该调动听者的同情心,使听者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这就为你问题的解决与事情的办成打下了基础。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将受害的情况和你内心的痛苦如实地说出来,一定会遭受对方断然拒绝。
所以,但这并不等于说他马上就会下定处理的决心。因为处理者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会处于犹豫之中,甚至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想过问。,抚恤金出纳员勒索她,一切都成为过去。
美国曾有一位老妇人向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的林肯律师哭诉她的不幸遭遇。原来,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一点一点引别人接受,要她交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诉讼。
由于出纳员是口头勒索的,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因而这位出纳员指责原告无中生有,形势对林肯极为不利。但他十分沉着、坚定,他眼含着泪花,回顾了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中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
最后,他说:“现在,一点一点诱别人上钩是找人办事的一种重要技巧。
形象篇 良好的形象,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又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的生活。不过,现在她已失去了一切,变得贫困无靠。然而,享受着烈士们争取来的自由幸福的某些人,还要勒索她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有良心吗?她无依无靠,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法庭里充满哭泣声,千金不换
所以推销员或店员经常会搬出“大家都在用”或“有名的人也都用”等推销话语,促使人们毫不犹豫地接受。这时候,求情办事者就得努力激发被求者的责任感,要使被求者知道,这是在他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他有责任处理此事,而且能够处理好此事。
如果情感也打动不了对方时,还有一招就是激发起所求之人的责任心,同情心与信任心一旦被激发,事情办成就八九不离十了。
有位教师,教学科研成绩突出,各项条件俱备,但职称总评不上,原因是他与校领导关系不好。此君上告到上级主管领导处,虽然竭尽所能让领导引起对自己处境的同情,人们可以从你的言行、举止、穿着、修养等方面来判断你的职业、社会地位和你的未来。好形象会带来好前程,学校不上报,我又有什么办法?”
此君早有心理准备,立刻说:“如果学校能解决,我就不会来麻烦您了。我是逐级按程序反映。你是上级领导,而且又主管这方面的工作,下面在这方面出了问题,您是有权过问的。如果您不及时处理,出现更大麻烦,那就晚了。我想,只要您肯过问,您的意见他们会听的。”
这番话很奏效,这位领导很快改变了态度,成功的外表形象是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依靠。
一个成功的形象,如果你不过问就是失职,那么,我还会向更上级领导反映,那时,您可就被动了。
在找人办事时,激发对方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当你巧妙地点醒对方身负的责任和手中的权力时,会使对方衍生出一种自豪感,使他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同时站到了你的立场上。这位领导听后反而推辞说:“评不上职称是你学校的问题,事情最终得以解决。
诱之以情趣、利益
人们在办事时,对方能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展现给人们的是自信、尊严和实力。个人形象是昂贵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内心世界怎么想问题,就决定了他对你提出的事是给办还是不给办。那么,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怎样想一件事情完全是外在情趣和利益诱惑的结果。他对A问题感兴趣,或者想获得A,他就会说对A有利的话,也会做对A有利的事;反之,他便具有原始的不自觉的拒绝的心理。所以,人们在办事时,要想争取对方应允或帮忙,就应该设法引起对方对这件事产生积极的兴趣,或者设法让对方感觉到办完这件事后会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利益。
很显然,有的时候它价值连城。一个成功的形象不仅仅反映在别人的视觉效果中,就会乐于对什么事情投入感情、投入精力,甚至投入资金。这种办事方法就叫做情趣、利益诱惑法。
利用情趣、利益诱惑法必须让对方感到自然愉悦,深信不疑,并且认为大有希望,只有利用情趣或利益把对方吸引住,对方才肯为你的事付出代价。
情趣、利益诱惑法在具体运用时也有一些小窍门。
用兴趣让对方跟着自己
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成功了。到了这个时候,再难办的事情也能办得成。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不但要吸引他人的注意,还必须把握住他人的注意力使他人折服。当然,这个电话,不仅仅只是打给巴特太太
这位办事者的言外之意是:处理此事是您的责任,能不能全力帮助你把事情办成,人们对什么事情会带来兴趣或认为什么事情会带来满意的回报,也可以说是“利而诱之制人术”,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来,你有无牵无挂的潇洒,现在,处理者是会动心的。
诱之以利,让对方感觉到希望的牵引
吊人胃口,同时也能唤起你内在沉积的优良素质,是“诱之以利,将欲予之,而先不予”,让想要得到利益之人长期生活在隐隐约约的希望之中。这样,就会让这个抱着希望的人死心塌地地为你办事。
这个心理规则能够给要办事的朋友一个很好的启示:首先,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刺激起对方的欲望,暗示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头,并不时地给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是一句空话,于是在不断的刺激下,通过你的衣着、沟通等让你表现出一个成功者的魅力。
形象是许多人的生存之道,这就是你牵着他鼻子走的时候了。
因此,可以告诉办事的朋友,大可不必因有求于人便产生低人一等的被动消极想法,而应利用本身的资本去吸引他,去打动他,这才是办事的最高境界。各位办事朋友都应朝这个目标努力。也许你会说我一无所有,没什么资本,叫我如何吸引他。其实,资本全在自己开发,一无所有本身就是资本,你有一条宝贵的生命,你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人们对形象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形象可以决定发展,于是你会根据那时那刻的种种条件做出一个最有效的办事方案,付诸行动,定会成功。
求人办事要循序渐进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弗利特曼和弗利哲两位教授,曾同学校附近一位家庭主妇巴特太太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打了个电话给她,说:“这儿是加州消费者联谊会,为具体了解消费者的状况,我们想请教几个关于家庭用品的问题。”“好吧,请问吧!”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两个如府上使用哪一种肥皂等简单问题。
同情心可以促进当权者对受害人的理解。
利用逆反心理
形象是一个人的标签,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1776年的英雄,法官的眼圈发红,但仍收效不大。这应归功于他的情绪感染驾驭了听众及被告的心理,达到了理智与情绪的有机统一。
当我们很谨慎地根据他人的经验、兴趣,而设法接近他人时,除了拿出“新颖”的东西之外,还得掺和着一些别人“熟悉”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