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性情暴躁的人。他们通常好冲动、做事欠考虑,思想比较简单,喜欢感情用事,行动如急风暴雨,以致许多人都不愿意和他们交往。与这种人打交道,应该谨慎,否则稍有得罪,他便捶胸顿足,怒不可遏,甚至拳脚相见。
脾气暴躁的人,容易兴奋,容易发怒,自我控制力差,但这种人往往比较直率,不会搞什么阴谋诡计,而且他们重感情、重义气,如果对他们以诚相待,他们便会视你为朋友。
那么,应如何对待脾气暴躁者的急躁与粗暴呢?
遇上脾气暴躁的人冒犯你时,你一定得保持头脑冷静,一笑了之是不错的办法。这种“一笑了之”的笑,可以是泰然处之的微笑,可以是表示藐视的冷笑,也可以是略带讽刺的嘲笑……当然,最好是泰然处之的微笑,它不仅可以使自己摆脱尴尬的局面,而且还可以让对方知难而退,避免事态恶化。
歌德有一次在公园散步,迎面碰到一个曾对他作品提出尖锐批评的评论家。那位评论家性格急躁,他对歌德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
“而我相反!”歌德幽默地说。
于是一场无谓的争吵避免了。
一句幽默的话语和一个微笑,也许是与脾气暴躁的人相处的一个很好的武器,同时赞扬也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这种人一般比较喜欢听奉承话。因此,我们要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给予他们一些赞扬。与这种类型的人交往,宜多采用正面的方式,而谨慎运用反面的、批评的方式。
当脾气暴躁者冒犯你时,你应当压住心头的火,暂时忍让,避开锋芒。待对方锋芒锐减时,再充分地、轻言细语地说服对方;也可讲事实摆道理,消除对方的误会。
对他的无礼态度不加计较,你只要有温和的态度、宽广的胸怀,就会使本来发火的对方火气消减、自感没趣,从而更加收敛。
对沉默倔犟的人:攻心为上
生活中不乏一些“闷死牛”的人,他们总是沉默寡言,性格往往又极倔犟。与他们交谈办事时,人们总是会感到沉闷和压力。
有这样一位新闻记者,他文笔很好,就是不喜欢说话,你问他什么,他都是含糊其辞或者沉默以对,不肯多吐露一个字。当有人给他介绍广告客户时,他也只是淡然地说声:“喔!是这样啊。”然后就不再言语,只顾低头写稿子。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对这件事情到底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其实,闷死牛的人大有比较明显的“闭锁心理”,他们既苦于无人知晓他们的心事,又不情愿让人真正知晓自己的心事。而且他们的自尊意识特别强,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发展、显示自己的价值,还会对周围的人关于自己的评价异常敏感,并常常为此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他们希望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及评价中了解自己,懂得借助外物折射来认识自己,尤其是领导的重视、同事的尊重。作为合作共事的人,应该待之以诚心,对他们的行为予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反思,从而产生与人交流的愿望。
当我们求“闷死牛”的人办事时,最好不要拐弯抹角,而应直截了当,这样办事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比如,可以问他“行,还是不行”“是A还是B”,这样问你就会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如果你不采取这种方式,而问他“你觉得怎样做更合适呢”,那你就甭想把事情办成。
面对“闷死牛”的人,一些性格比较外向活泼的人常常为了打破沉闷的局面,故意找话题,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沉默寡言的人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出于某种心事而不愿多言。
此时,我们应该尊重对方,让其保持一种自我存在的方式。但是,此刻如果我们故意地没话找话说,东拉西扯地与对方交谈,只能引起对方的反感。
可以从对方感兴趣的事开始谈起,比如对方的爱好、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等,这样就很容易引导对方开口。
谈话中,要有耐心,不要过于急躁。可以谈谈你对他的感觉或者说说你的秘密,拉近彼此的距离。
采取直截了当的问话方式,让他明白简要地表示“行”或者“不行”,“是”或者“不是”。这样,往往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对不愿合作的人:充分尊重
我们都知道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难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难同各种各样的同事都搞好关系,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根本不愿意与别人合作的同事。例如:
欧阳在一个女同事的后面进入到一个公司,刚进公司老板就对欧阳说,他们俩都同属于考察期,考察期过后,公司将在他们中提拔一个人做人力资源的主管。由于欧阳表现出色,且当时公司要做ISO内审,他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所以对于这次选拔,他似乎已胜利在望。但那位同事却因此对他态度发生了180°大转弯,处处不合作,经常以“很忙,没空做”这样的借口推诿,而欧阳有时请她做的工作仅要几分钟。由于欧阳刚进公司之前,前任离职时把工作都移交到她手上,而她一直也没有接正常的流程进行工作的移交,以至于许多工作到现在仍在这位女同事手上把握,如果不得到她的配合,有些事情似乎根本就不能完成。为此,欧阳气愤万千,但是拿她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有时候,你也难免会像欧阳一样遇到有意与你过不去,故意在工作上为难你的同事。单位里若存在这样的同事对你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对方的不合作会大大影响你的工作效率,让你的某项工作或任务因此而耽搁,有时甚至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如果遇到不合作的同事,我们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应对。
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要把不合作者变为合作者,不仅仅是一个说服的问题,还是一个实际行动的问题。只有找到不合作的原因,在行动上帮助不合作者消除不合作的原因,才能改变其不合作的姿态。
另外,很多时候,与你不合作的同事并不是主观上持有与你不合作的态度,而是他从没有参与过同你的合作,根本不了解你的工作,不知道与你合作的意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应当想办法使对方加入到你的工作中来,让其在与你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与你合作的意义。这样,你就自然而然地能得到了他的合作。
遇到不合作的同事时,首先应该用实际行动消除不合作的因素。在与不合作的同事相处时,可以想办法诱导其参加你的工作。这是转变不合作者的又一重要措施。切忌认为不是合作者就是反对者,从而对其大加排斥。不妨静下心来,寻找他们不合作的原因。切记,对他们表示充分地尊重是必不可少的。
对猜疑心重的人:以诚相待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处世往往非常小心谨慎,他们很少信任他人,对人和事总持怀疑的态度,甚至有的人始终认为别人随时都会攻击、侮辱甚至伤害他。为了保护自己,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心里老嘀咕着:到底有哪些事情别人知道而他们不知道。他们老是担心自己失去或错过了什么就会一败涂地。在他们的眼中,别人都有问题,都是可疑之人,都是两面派或者告密者。
如果你的周围也有这样的人,那么他们就是疑心过重的人。这时,你应学会与他们相处的艺术,不要成了他们心中的那个“他”。
同猜疑心重的人来往不可急于求成,需以诚相待。不要奢望在短时间内取得他们的信任,你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慢慢说服对方,让他们相信你的真诚,而且是不带任何个人目的的,只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而已。
首先光明磊落地做人,当别人心里冒出严重猜疑的情况,开始影响到你和对方的关系时,那就赶快寻求别人的帮助——不一定求专家,也可以找其他朋友。公开的对话有助于你们驱散交往中可能存在的阴影。这时,千万不要轻信多疑之人所说的与你有关的话,不管这类话是当着你的面还是在你背后说出来的。最高的境界是宽宏大量,不必在意别人的多疑。
否则,你可能因为一时的冲动,使误会变成了公开的顶撞,这样不管谁取胜都会使另一方感到不快或委屈。这时,你得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别让失去理智的情感冒出来并占了上风,而应用一种理智且可行态度来应付这一切。
此外,要温和对待猜疑心重的人,避免粗暴说教,还要多鼓励他们与大家多接触、多沟通,如果他们做得好时要发自内心地给与真诚的表扬和称赞。
只要少一些猜忌和隔阂,以诚相待、宽宏大量、设身处地地去帮助他们,就会使性格多疑的人有所改变、千万不要和多疑的人斤斤计较那些毫无价值的是是非非,而应以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去与他们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