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5500000036

第36章 与陌生人打交道(1)

与陌生人相处的技巧

气质清新可人的文玲,眉宇间却总透出淡淡的忧伤。为什么呢?原来她由于不习惯和陌生人相处,经常弄得自己和别人都很尴尬。

据了解,文玲从小就很内向,进入高中后,更是天天埋头学习,很少和同学交流;大学四年,她从不参加学校活动。今年7月,大学毕业后,她顺利地进入北京一家公司。但工作一个月后,公司就以业务能力不强为由将她辞退。她又来到北京某广告公司工作,但感到工作很吃力,干了不久也离开了。

踏入社会的两次努力都失败了,她变得越来越沮丧,于是天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见人也不愿和人说话,最后连见外人的勇气都没有了。

文玲的父母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开导她,还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在医生和父母的帮助下,她提起勇气带着微笑又参加了一次人才招聘会,幸运地被一家公司录用为职员。

此后,她信心大增,将微笑带入新的工作岗位。虽然她仍然不善言辞,可是这次却被大家认为是一个为人正直、作风正派、不轻浮、有涵养的女孩。不久之后,她也能和不熟悉的人自然相处了。

其实,社会中很多人都曾有过文玲这样的经历,总是不知道如何与陌生人交往,或者是在与陌生人处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往往会突然想到“那天我很唐突地说了那样一句话,真是不该”或者是“我当时怎么那么呆头呆脑的,真是破坏气氛啊”,并且为此而后悔不已。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人们只好悔恨地提醒自己,下次不可以再犯同样的错误。可是这样一来,又经常弄得自己很紧张,从而更加惧怕与陌生人相处。

怎样避免这种尴尬呢?不要急,这里教你几招“秘诀”。只要你明白了个中诀窍,那么无论在职场上、在社交聚会中,还是在朋友身边,你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栅栏,做个能说会道、善解人意的人。

(1)与陌生人相处时,只要你能发自内心地微笑,就能与他人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2)察言观色,最好能从细微之处入手,看能否找出对方也感兴趣的话题。

(3)如果确实觉得自己拙于言辞,不妨先做一个友好的倾听者,让他们多说一点儿,而后可以适当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一般对方都会很乐意为你解答的,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开启与陌生人之间的话题了。

(4)如被对方问及隐私,必须既要表现出诚实的一面,又要有技巧地回答某些尖锐的问题。

(5)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对对方的话作出及时的反应,切忌总是说一些令自己“死机”的话,这样才可提升对方的好感。

与陌生人“一见如故”

“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历来被视为人生一大快事。现在,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观光旅游、应酬赴宴、交涉洽商……善于跟素昧平生者打交道,掌握“一见如故”的诀窍,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对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一见如故”呢?

富兰克林·罗斯福刚从非洲回到美国,准备参加1912年的参议员竞选。因为他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子,又是一位有名的律师,所以知名度很高。在一次宴会上,大家都认识他,但罗斯福却不认识所有的来宾。同时,他看得出虽然这些人都认识他,然而表情却显得很冷漠,似乎看不出对他有好感的样子。

罗斯福想出了一个接近这些自己不认识的人并能同他们搭话的主意。于是他对坐在自己旁边的陆思瓦特博士悄声说道:“博士,请你把坐在我对面的那些客人的大致情况告诉我,好吗?”陆思瓦特博士便把每个人的大致情况告诉了罗斯福。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罗斯福向那些不认识的客人提出了一些简单的问题。经过交谈,罗斯福从中了解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知道了他们曾从事过什么事业,最得意的是什么。掌握这些后,罗斯福就有了同他们交谈的话题,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罗斯福便成了他们的新朋友。

1933年,罗斯福当上了美国总统,他依然采取和不认识者“一见如故”的说话术。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麦克逊曾经对罗斯福总统的这种说服术评价道:“在每一个人进来谒见罗斯福之前,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情况,他早已了如指掌。大多数人都喜欢顺耳之言,对他们作适当的颂扬,就无异于让他们觉得你对他们的一切事情都是知道的,并且都记在心里。”

罗斯福就是抓住了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让初次见面的两人在谈话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轻而易举地就对获得了对方的好感。

初次见面若想像罗斯福这样,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在谈话时使用一些技巧来消除彼此间的距离。只有尽快消除初次见面的陌生感,才能与对方进一步交流,并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一次和别人打交道时,双方都不免会有些拘谨,有层隔膜。如果能主动、大方地打破这层隔膜,对方也能很快融入到交流之中。

如果和陌生人无话可说,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比较有普遍意义的话题来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例如可以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交谈或者从眼前和身边的具体事物上找话题,也可以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在交谈中应该主动些、客气些、随和些。同时也要注意谦虚,多想想自己的弱点,适当褒扬对方的优点。

不要讲起话来漫无边际,无休无止。要注意使自己的讲话适可而止,给对方说话的机会,不要让人觉得你在进行单方面的“传教”。

要多多鼓励对方讲话。你可以经常变换使用一些表示赞同的词语,让对方把话讲完,把心中的想法倾吐出来。

用第一句话吸引对方

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那么如何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从而带动对方的谈话欲望,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使谈话自然而然地顺利进行下去呢?

与陌生人打交道,谁都会存有一定的戒心,这是初次交往的一道障碍。而初次交往的成败,关键要看如何冲破这道障碍。如果你用第一句话吸引对方,或是讲对方比较了解的事,那么,第一次谈话就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客套了。如果运用得巧妙,双方会相处得更加融洽。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一种自然的、叙述型的谈话开头。这种放式既能给人带来亲切感,同时还能使双方找到共同的兴趣点,进行更深一步的讨论。

比如,在一个严冬的夜晚,你与一位陌生人见面,“今晚好冷”这句话自然会成为你们之间所使用的开场白。单纯地使用它,虽然也能彼此引出一些话来,但这些话也可能对彼此无关紧要,这样,再深一步的交谈也就困难了。但是,如果你这样说:“哦,今晚好冷!像我这种在南方长大的人,尽管在这里住了几年,但对这种天气还是难以适应。”如果对方也是在南方长大的,就会引起共鸣,接着你的话头说出一些有关的事。如果对方是在北方长大的,他也会因为你在谈话中提到了自己的故乡在南方,而对你的一些情况产生兴趣,有了想进一步了解你的欲望,这样就可以把交谈引向深入。这种把自我介绍与谈话有机结合的方式也比较自然,不会令人觉得牵强、不自在。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放弃戒备的心理,产生“亲切感”。

有时候从别人的兴趣爱好着手,讨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很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个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因此,我们在和陌生人交往时,不妨多多寻求彼此在兴趣、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使双方在越谈越投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关于对方的信息,迅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美国耶鲁大学的威廉·费尔浦斯教授,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在散文《人类的天性》中写道:

同类推荐
  • 职工礼仪手册

    职工礼仪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做事不能“太本分”

    做事不能“太本分”

    世界在变化,因为变化而精彩。“在路上总比停在旅店里要好”,认真体会这句话,你会发现,它告诉了我们成功的道理,即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进而搜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做事,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和满足。做事老实死板,执旧不变,缺乏技巧,结果往往难如人愿,即便是目的达到了,沉重的脚步总是落后于人。这怎能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两者之间,过程一样,步骤相同,确有云泥之别。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销售口才的锤炼

    销售口才的锤炼

    正所谓:”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做销售,不仅靠精明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口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做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锤炼自己的口才很重要。
  • 让好习惯成全你

    让好习惯成全你

    都说习惯决定人生,但是养成一种习惯与告别一种习惯。都绝非易事。因为人们总是依赖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殊不知它既能将你带入天堂,也有可能带你进入地狱!好的习惯贵在坚持,坏的习惯源于惰性。是习惯决定了你的人生价值,前途未卜之时,习惯就是你的方向。在成败的毫厘之间。习惯决定一切!
热门推荐
  • 逆女成凰:废柴二小姐

    逆女成凰:废柴二小姐

    死后穿到又丑又废柴的镇国将军二女儿身上,没办法,既然不能开金手指只能靠登高位惩仇人。什么?和第一公子的婚约被那厮退了?没关系,听说二皇子未来是皇帝?一不做二不休上之。接亲时却被陌生老人掳去,不仅口头阻止了婚约还另带着给了她一个拖油瓶,拖油瓶就算了,还是早熟的拖油瓶~ORZ.归来时被冠上了不雅之名的叶逆,为了能够顺利坐上未来皇后的宝座,带着小拖油瓶踏上了修炼之路。而传说中的拖油瓶一路上却成了叶逆的金手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弃妇翻身计:BOSS走着瞧

    弃妇翻身计:BOSS走着瞧

    面对对面挑衅的男人,他邪肆一笑:“如果你不嫌弃她是被人穿过的破衣裳,尽管拿去!”契约......私生子......绯闻......前女友......一场猫与老鼠的游戏开始上演,然而这背后竟然还有更大的阴谋。这一切,让她的心悴然成灰!几年后,她涅盘重生,修炼成一名惊世名媛。她踩着光环回来,呼风唤雨。小心了,那些曾经侮辱、欺凌她的人,她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网游之神级猛士

    网游之神级猛士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腥风血雨都无法阻挡他的步伐,猛士,当无所畏惧!——李凡可是兄弟,做为一名枪斗士,你不去前方冲锋陷阵,躲在牧师MM身后是怎么个意思?“你们先上,我垫后!”
  • 帝影神朝

    帝影神朝

    卓虎,神王后裔,本应有无尽的资源供其成长,不料却被魔族族长魔天所破坏,从神坛跌落凡尘。但是,人总应该有梦,是一颗宝石就该闪烁。从一个懵懂少年到蜕变成为绝代至尊,靠的是那不屈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心。修士的世界,危险与机遇并存。好运不会眷顾傻瓜,有准备的人才有可能在危险中获得机遇。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职场新人:五年32律

    职场新人:五年32律

    本书介绍了职场新人三十二律,内容包括:“忘记过去,从‘新’开始”、“唯有埋头,才能出头”、“认识自己,择‘擅’”而从、“行走职场,微笑是最好的名片”等。
  •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

    人能又多倒霉?刚刚失业,转眼丈夫要离婚?连小小的蜗居都算计了去?婚姻搁浅,好不容易被闺蜜拉到郊外玩一天农家乐散心,却又把宝宝丢了…都市很大很繁华,可宝宝娘抱着宝宝拖着行李,却无处可去!“宝宝,只需一年,娘就给你一所温暖的房子!”宝宝娘搂着宝宝缩在漏雨的天棚里发誓!一年,房子有了!车子有了!票子也有了!两年,三年,公司资产上亿,庄园遍布神州,瓜儿也熟了,花儿也开了,看着宝宝娘忙碌的身影,宝宝悄悄转起了眼珠儿--宝宝娘的春天也该来了!*片段一:“你也不照照镜子,肥得像猪,脸黄的像土,还把着陈飞不放…带你这样的女人出去,我都替陈飞丢脸!”小三挑着细眉满脸刻薄。宝宝娘神色蛋定:“你那么热衷当垃圾箱尽管当好了,喏,这是清洁费!”话落,某宝很配合地将一张皱巴巴的十元钞票丢在小三的脸上,拉着…抱着娘亲的脖子傲然离开。*片段二:“我请你去为我的别墅做绿化…价钱随便开!不过,要专职!”富少拽的二五八万的,捏着支票簿盯着她。“抱歉,我们只卖绿植!”*片段三:“这是我让人从热带雨林中特意搜集来的珍品花卉…怎么样?嫁给我,这些都是你的。”官少指着玛莎拉蒂上栽的绿色植物,趾高气扬。“您的珍品花卉太贵了…对不起,我不能这么坑您!”*片段四:这个哥哥为什么总是偷偷地干活,偷偷地关心娘,却从来不知道争取呢?某宝咕噜咕噜黑眼珠子,贼兮兮地一笑,就这么办!花好月圆,花团锦簇,花香满襟…轻松温馨,尽量不小白,努力打造励志正剧…咳咳!
  • 异界之女神重生

    异界之女神重生

    当预言传遍整个亚历山大大陆的时候,紫罗兰公爵府上的薇薇安小姐正在魔武学院混得风生水起。“哼!人不犯我,我视心情好坏去犯人。犯你,那是抬举你;人若犯我,不管四七二十八,我让你见不到今天晚上的月亮!杀你,那是给你面子!”薇薇安拍拍手上的灰,看了眼被她打得七零八落躺在地上苦苦哀嚎的贵族子弟们,之后华丽丽地扬长而去。没事儿,打打小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儿,赚赚小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儿,谈谈小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什么,你说我是神子,背负着建立新神权的使命?去你的新神权吧!让我抛头颅,洒热血和强大的神族对着干,没门!提到魔法师,大家都说酷!嗨,其实那就是精神胜利法,哪个最会YY,哪个就最强大!说起龙骑士,人人都喊帅!切,不过只是个宠物饲养员,只要不碰逆鳞,龙王我也敢骑!女主腹黑!强大!男主帅呆!酷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