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送礼也需要及时。比如在节假日,你可以带上一些礼物,及时向亲朋好友表示祝贺,这对增加亲情、友情是非常有好处的。但如果你等到节日已经过了,再去向亲朋好友祝贺就会失去原来的意义,而且还容易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不快,这个时候,你再去送礼还不如不送。
3.忌当着外人,或在公众场合送礼
送礼一般是为了求人办事,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会涉及双方当事人的一些个人问题,有时候还会让办事一方蒙受受贿的嫌疑,所以送礼最好在私下里送。
好钢用在刀刃上
送礼时还应讲究投其所好,把挑选出的礼品在适当的时候送给所求之人,才能使别人高兴,同时,送礼也要送得准,不能乱送,这样才能得到帮助。
张敬尧最初跟一个说书艺人学说书,在生活困难的时候还能耐住性子学说一段,后来看说书整天东跑西走很辛苦,就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混进了北洋军队。
张敬尧虽胸无点墨,但耍嘴皮子却很有一套。凭着能说会道、投机钻营,很快由排长升为营长,但他还嫌不过瘾,竭力上爬。看到别人一年年高升,自己“岿然不动”,他十分心焦,搜索枯肠,想着怎么钻袁世凯的门路。
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意外获悉袁世凯的宠妾杨氏喜爱喝进口白兰地名酒,而且还是“海量”。这个消息使他心花怒放,他决心利用这一点敲开袁世凯的大门。再说杨氏这里,经常收到一箱箱不署名的人送的“白兰地”,过了有半个月时间,她暗中查访,才知道是有个叫张敬尧的营长送的,自然十分欢喜,亲自召见。张敬尧一见面,即满口“师母”长“师母”短的,把个杨氏溜得如登青云,内心甚喜。
从此,张敬尧通过杨氏算是在袁世凯那里挂了号,几年后竟升为旅长。
张敬尧之所以日后得以高升,全凭着投杨氏所好来送礼。因此,求人办事时不仅要送礼,而且要做到别出心裁地“会”送礼才行。
下面还有一个例子,也是说投其所好送礼的重要。
一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日本,有一项活动是访问日本广播协会。当时日本广播协会派出的接待人是该公司的常务董事野村中夫。他接到这个重大任务之后,便开始搜集有关女王的一切资料并且进行仔细研究,以便在与其初次见面的时候引起女王的注意而给女王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是,他开始绞尽脑汁在礼物上寻求突破点,可是一直都没有发现更好的办法。偶然之间,他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英国女王的爱犬是一种长毛狗,灵感就从这里来了。他马上跑到服装店特制了一条绣有女王爱犬图样的领带……
在迎接女王那天,他特意打上了这条领带。果然,女王一眼便注意到了这条领带,微笑着走过来和他握手。
野村所送的礼物是无形的,只是一种认同感。但是,正是这种认同感,切合了女王的心意。他用他的良苦用心把自己的礼物送到了女王的心坎上,让女王感受到他的深深情意。
求人办事,不能盲目鲁莽,以“礼”压人或以“礼”求人;要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巧妙安排,这样对方才易于接受,办事也就十拿九稳了。
雪中送炭须及时
有句话说:“有‘礼’好办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都知道在求人办事时应提前送礼,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礼物,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把礼物送到对方的心坎里去呢?
医生往往根据患者的病情开药方,即“对症下药”。在求人送礼时也要讲究对症下药,力争做到“礼到事成”。把礼物送到对方心坎里去,最好的办法就是送他人急需的东西。
清代巨商胡雪岩很善于经商,也善于经营自己的关系网,他送礼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善于抓住不同人的特点,送别人所急需之物。
在胡雪岩的那个时代,要求人办事,肯定离不开银子。胡雪岩深谙此道,自然也从不吝惜银子,甚至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
比如时任浙江藩司的麟桂调任江宁藩司,临走时在浙江亏空的两万多两银子需要填补,又一时筹不到这笔款项,便找到胡雪岩请他帮忙代垫,胡雪岩二话没说爽快地应承下来,以致麟桂派去和胡雪岩相商的亲信也“激动”不已,称胡雪岩实在是“有肝胆”“够朋友”,要他一定不要客气,趁麟桂此时还没有卸任,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反正惠而不费,他一定肯帮忙。
胡雪岩做得却也实在“漂亮”,他没有提出任何索取回报的具体要求,只是希望麟桂到任之后,有江宁方面与浙江方面的公款往来,能够指定由他的阜康票号代理。这一点点要求,对于掌管一方财政的藩司来说,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
事实证明,胡雪岩的投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他在麟桂急需的时候伸出援手,令人感激不尽,因此在其到任之后,胡雪岩收获的远比此前付出的多很多。
可以送的礼有很多种,送钱送物只是一种常规的办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帮助解决别人的难题、支持别人的事业、成为别人的合作伙伴等,如果能在他人更需要的这些方面提供帮助,别人都会为此“感恩戴德”,自愿真心地帮你办事。
了解所求之人的爱好,根据他的爱好送一些东西,这样投其所好,求他办事也比较容易成功。
礼物不在数量多少,而要送能帮助对方解决困境的礼物,礼物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也会使对方更能记住你。如:对方家人生病了,要送一些合适的补品;如对方的家人生孩子,要送小孩的东西。
送礼千万别犯忌
求人办事,送礼要送得双方都高兴不是容易的事,因为送礼有许多禁忌——个人的、传统的、民族的、宗教的、文化的,等等。禁忌的产生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纯粹由受赠对象个人原因所造成的禁忌。二是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形成的公共禁忌。有时候一不小心,辛辛苦苦选择的一份礼物,却因为触犯了某些禁忌,而让对方不悦甚至生气,本来想托别人办的事情也就泡汤了。尤其向外国人、外地人赠送礼品时,更是要注意他们的习俗和禁忌。
因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要充分地尊重对方的传统习俗、个人禁忌。例如,别人结婚时,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给意大利人送菊花,给日本人送荷花,给法国人送核桃,都会引起外宾的反感;再者,牛是印度教的圣物,你要送对方牛肉干会让他愤怒不已;在德国送礼,对礼品是否适当、包装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应邀去法国人家用餐时,不能送菊花,菊花只在葬礼上才用;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不能送刀剪,否则认为友情的完结;美国人对礼品主要讲究实用性和奇特性,如果能送一些具有独特风格或民族特色的小礼品,美国人会很欢迎,此外,包装礼品时不要用黑色的纸,因为黑色在美国人眼里是不吉利的颜色;给日本人送礼,不要一次送4样或9样东西,因为“4”字在日文中与“死”谐音,而“9”则与“苦”字谐音,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丝绸和名酒及中药,对一些名牌货也很喜欢,但对狐狸图案的东西则比较反感,因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给英国人送礼时,如果礼品价格很高,就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送一些高级巧克力、一两瓶名酒或鲜花,都能得到受礼者的喜欢。
总之,送礼时,一定考虑到对方的习俗禁忌,千万不能触犯到这些习俗禁忌。
另外,送礼前,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民族习俗,使赠品不与对方所在地的风俗习惯相矛盾、相抵触。送礼时,要充分尊重对方的个人禁忌。比如,高血压患者不能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品。一旦送出触及禁忌的礼品给人,反而会使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给外宾送礼时,要考虑到不违犯对方所在国家的现行法律等。
不要功利性太强
社会生活中,要与别人建立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平常的日积月累与感情培养。
即便我们平时没有什么事要别人帮忙,也要多注意感情投资。法国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备》的书中写道:如果你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必须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等要了如指掌。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他们,和他们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样,当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当上了总理,自然就容易记起你,大有可能请你担任一个部长的职位了。
送礼品最忌讳的是临时抱佛脚。尤其是你们刚认识就带了许多礼品拜访,然后提出你要办的事,明显你是在用东西来换取他的帮助。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拒收你的礼品,就是收下了也不会马上办事。所以,最好是在平时节假时,多联络联络感情,送些小礼物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既让对方无法拒绝,自己的目的也容易达到。
有一位老人,退休之前担任某公司总经理,逢年过节,下属都会带着礼物、卡片来拜访。可是他退休以后,所收的礼物不过一两件,有时连贺卡都收不到一张。以往门庭若市,而这几年却“门前冷落鞍马稀”。正当这位老人感慨“人走茶凉”的时候,有位下属仍经常带着礼物来看他。老人任职期间,并不很重视这位职员,可是现在来拜访的却只有他,老人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
后来,老人被原公司聘为特级顾问,他很自然地就重用这位职员。不仅如此,老人还在工作方面给予他很多的支持和帮助,这使得这位职员在公司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由此可见,求人办事送礼最好要送在平时,怀着“急时抱佛脚”的想法,因功利性太强而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无事的时候也要常登三宝殿。
好朋友之间也是一样,平时多走动,有事时不用送礼对方也会帮你。如果平时不来往,有事则抱着礼品来求助,对方虽不好意思说你,但同样不会买你的账。
无论如何,送礼求人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要尽可能地避免临时抱佛脚之举。最好是提前在节日时,打着节日的旗号,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千万不能只在有求于他人的时候,才抱着礼物上门。这点在给领导送礼上要特别注意。
平时多与朋友间走动走动,保持好的联系,当你有求于他时,才更容易办成事。
平日送礼要亲自送到,也不要当着第三者的面送礼。你可以选择对方早晨上班之前或者周末对方起床后,这时一般都不会有人来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