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200000010

第10章 借师助剿(2)

夏同善来浙后观感不错,回京后极力撺掇一帮都老爷,向他们讲借重洋人的必要。薛、王、何三人的奏折随后也递了上去,此时恭亲王一班人马已经稳稳把持朝政。

朝廷眼看着太平军节节进逼苏淞杭,终于感到危机临头,不行非常措施已经不足以破心腹之患,加之几位要员均上折备述大、小、轻、重利害关系,说废全身不若断一肢,至此存亡之际,若再不决断,重小节而轻大节,必后害无穷,遗恨终生。朝廷终于下了决心,准薛、何、王之请,命上海道薛焕就近招募合用之才,务求稳住苏淞杭。

其时,苏州已经不保。何桂清身为江苏巡抚,眼看太平军大兵压境,慌了手脚,把平日所念忠义之道一股脑抛到了脑后,逃出了苏州。

苏州陷落,舆论大哗。不过何桂清临行前仍煞有介事,召集地方士绅,说奉了朝廷之命,移地上海,协同办理借师助剿事宜。

冠冕理由,却不能自圆其说。保疆守土,乃朝臣之重任。若在平安年代,巡抚出游,方有可原;然而在兵临城下,疆土不保的节骨眼儿上,匆匆离开,这种行径,如果还要辩解,无异于掩耳盗铃。

王有龄闻听何桂清有此不耻行径,不免也暗自为他感到羞耻。不过念起同窗旧谊,世代恩友,以及自己升迁途上,何桂清对自己的帮助,也就只好屈委大义,先报恩情了。

他起了奏折,一面重申借师助剿,保境安民之必要,一面为何桂清委婉庇护,说值此多事之秋,多一位人才,就多一分希望。士不到不得已不屈就,将不到不得已不轻生。屡败,屡战,终不掩对圣上的一片忠心。

薛焕对何桂清的匆忙撤离稍感意外,不过他还是妥善安置这位愚公,一方面为他在僻静处寻了宅子住下,避免官场之人与何桂清打照面,不让何桂清感到尴尬;另一方面一切与洋人接触的活动,都尽量安排了何桂清参加。

这也是做出样子,一方面哄不明事理的洋人,让他们见见朝廷大员,显示朝廷对借师之决心;另一方面也算给何桂清找了份差事,让他逃出苏州时那句哄人的话不至于落空。同时也好让朝廷知道,何桂清的确是为勤侍王政而动的。

不过花架子再怎么做,何桂清心里也恐慌得很。他深知自己的花招只能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朝廷重臣。他一面在上海这么拖着不见官府,一面暗中运动京中同僚旧属,上下运动,巴望着老天开眼,能把他这件事由大化小,由小化无。

人们倒确实暂时忘了何桂清。因为战事吃紧,薛焕租募的洋枪队终于派上了用场。太平军连连出击上海近郊县城,多亏了戈登率领的洋枪队,才使得太平军不至于马上威胁到上海。

祸起曾国藩

湖南方面的曾国藩却早就对何桂清、薛焕和王有龄有了意见。矛盾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军饷。

胡雪岩吃进宝钞,控制整个苏淞杭地区的军事采备时,这一地区的军饷来源已经出了问题。

有清以来,苏淞杭地区一直实行轻徭薄赋。康熙朝颁旨,声明“永不加赋”。

和平时代,这一做法没有问题。因为苏淞杭地沃物丰,人丁兴旺,农工商发达,虽照原有基数征税,仍绰绰有余地保证了清廷用库。

但是战事一开,这一办法就行不通了。大片面积被太平军收去,原来土地上大量人口卷资逃亡上海。这样一来,原有的人口不在原地了,整个人口管理就出现了混乱,新流动的人口又无法按原来的标准征税。

本来战事需要更多的税源,可是原有的税源却已经被大部分破坏。

苏沪松一带,自从战事发生后,已经接连四五年没有入员了。朝廷考虑到战事吃紧,管理混乱,也就只是下文严征,却并没做太多实际的动作。只要苏浙协银能保证南北大营的军事供应,朝廷已经感到满足了。

可是战火东延,太平军加强攻势,南北大营土崩瓦解。这时候胡雪岩已牢牢把握了这一带的财货运度,何、薛、王为了讨好圣上,便把原来供给南北大营的协银,源源不断地押往京城。

后来为了保境安民,办起了团练,度支一下子又紧张起来。那时何桂清还在苏州,一见胡雪岩,便愁眉苦脸道:“雪岩兄,这笔银子可到哪里去筹?”

胡雪岩感到不解:“咦,不是说好地方自筹,办团练保境安民吗?”

何桂清道:“要是只是为了保境安民,倒也罢了,现在的势头,非得学一学湖南的曾相,练出一支可以抵挡住‘长毛’的人马来。”

曾相是指曾国藩。因为他做过协办大学士,相当于入阁拜相,所以称曾相。太平军起事之时,曾国藩正因母亲去逝,丁忧在籍。旧时代以儒家之孝道纲常为本,家中父母去世,做儿女的须守孝三年,就是做官也不能免。

不过大敌当前,朝廷急于用人,也就管不了那么多。守丧日期未满,朝廷就命曾国藩就近招募人马,训练之后,投入战场。

清朝的军队,除八旗兵外,汉人招兵,均是没有定则,谁报录谁的,所以良莠不齐,素质甚差。

曾国藩练兵却极有思路,他以县为单位,专招诚实农民,施行严格训练,投入战场后,又实行重赏制度。因为其编营皆以乡土地域为单位,所以人心极齐;兼之重赏重罚,所以军纪严明。训练出来的人马,称作湘军,作战极为勇猛。

要练出曾相的人马,就得有曾相的手段。能否募到优良的人马,这是下边的事。现在何桂清担心的是,能否募到足够的银两。

原有协银,因为已成惯例,上边也有了定数。何桂清不想在这上面打太多主意,以免几年巴结的功劳付诸东流。这样就只好另外想办法了。

“临时借用,我倒可以先垫支一部分。”胡雪岩对何桂清这样说道。

“不是这个意思,我希望你帮忙出出主意,找个固定的财路出来。”何桂清道。

“那就得开源,”胡雪岩道,“开源之途,无非加征,或者向上要。”

“向上边要,恐怕未必合适。”何桂清道。

“加征税赋呢?”胡雪岩问道。

“这恐怕与定规不合。”

“咳,什么定规?定规不都是人制定出来的?何大人,你听说过曾相的一句话吗?”

何桂清道:“什么话?”

“曾相有一句话,叫‘无非常之手段,无以行非常之事’。”

这个何桂清倒早听说过。这话本来是从一句古语“以非常之志,行非常之事”套过来的。在曾国藩那里,经此一变,却有了新内容。

那曾国藩的新内容,全表现在这“手段”二字上。曾国藩是以读“四书”、“五经”起家的,自他在家乡湖南亲眼目睹了太平军对整个社会伦常的破坏后,心思突然起了大变化。

他痛斥太平军以西洋邪教冲击中国长幼尊卑之秩序。所以他对太平军的镇压,从来毫不手软。曾经有一秀才,因为阅读和藏匿了太平军的告示和“拜上帝会”的宣传小册,为曾国藩所查知,便不容辩解,将该秀才一刀两段。地方乡民,凡窝藏‘长毛’的,一经曾国藩抓获,必杀无赦。一时间乡人见了曾国藩,无不胆战心惊;那地方心慈手软之乡绅,也对曾国藩的做法感到震惊。

不仅如此,曾国藩自夺了九江之后,因为饷源不继,便派人在大小关卡,层层征税。他这么做,并没向江西巡抚打招呼,更没想到通知地方官一下。

有了这两条“非常手段”,曾国藩惹恼了不少人。于是弹劾之文纷纷飞京。其中就有何桂清一位在京同年的弹劾。

咸丰帝倒还明理。他知道在这非常时期,若以一言定进退,必不能得非常之才,也无以迅速靖天下。所以他把劾文一一压下,充耳不闻,一任曾国藩放手去做。

何桂清在京城之时,早已经听自己老同年谈起过这事,所以胡雪岩一讲,他马上明白了胡雪岩的意思。

“你是说加税?”何桂清摇摇头:“恐怕不甚妥帖。”

胡雪岩隐约听王有龄说过,何桂清的同年参劾曾国藩,何桂清当时也是同意的。这么说来,何桂清的白面书生气倒亦属太足。

“何大人,如今圣上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何桂清不解道:“圣上宿夜忧虑的,就是‘长毛’何日得除,天下何日太平。”

胡雪岩笑道:“这就是了,你若帮圣上完成了这一大业,圣上还会在乎你的小节?”

何桂清左右思量,此理也对。于是他沉默了半晌,才慢悠悠地问道:“那要加征,应该怎么个做法呢?”

“增设厘局。辖内水路要口,增派税员,把可能漏掉的税额收上来。我还有一个主意,就是在与‘长毛’交接地带,层层设局。凡与‘长毛’做生意的商人,都课以辖内各境六倍之税。”

何桂清却道:“那与‘长毛’通商的,却该没收才是,怎么可以征税放人?”

胡雪岩心中暗笑何桂清不明就里,便道:“何大人,与其杀鸡取卵,不若养鸡接蛋。”

那何桂清却沉默不语了,胡雪岩见说他不通,也就起身告辞了。

过了两日,胡雪岩办完事情,正在收拾行装,准备回杭州,却有人匆匆忙忙上门投帖,说何桂清何老爷有请。

何桂清盘桓了这几天,扳着指头算了算,觉得如果按照胡雪岩的办法去做,新开的税额十分可观,不仅可以保证筹办乡勇,还可结余,用做向上提解的饷银。这等于政声有利的事情,何桂清着实放舍不下。

不过要做就得联络了薛焕、王有龄一块儿做。何桂清请胡雪岩来,就是委托他绕道上海见一见薛焕,商定这一大事。

其实那薛焕倒不必劝,一听胡雪岩出此上好主意,一口应承照样施行。不过何桂清要他和王有龄一起,三人先联名出奏,待皇上批准了再照办。

薛焕笑着对胡雪岩道:“我看何大人这倒是过虑了。我们先征了上来,圣上不会不准奏的。”

果然,税卡增设增加了一大笔收入。朝廷见有实效,也就准如所请。不过再三叮嘱,要征有所用。

三位老爷的想法倒也没有大的分歧,除留作团练装备和饷银费用外,多余之数,均如实押解。

这时却出了岔子。那曾国藩在西边战事正紧,饷银需费大增。现在听说何、薛、王有了辟财新法,就上请直接押解湖南,以充军需。

朝廷对曾国藩早已十分倚重,但朝廷惯例,对汉人大臣从来不委以要职。现在战事吃紧,没有办法,才依了曾国藩,由他扩展。其实朝内早有非议,担心曾国藩尾大不掉,难以驾驭。有此担心,在饷银分配上,朝廷总是有所保留。

现在曾国藩要求饷银直接押解,那朝内有看法的大臣是断然不肯的。朝廷再三考虑,眼看着太平军势头正炽,恐怕因小失大,就准如所请。

这薛、何、王三人和朝内大臣本就是沆瀣一气的。现在自己辟的财源,白白用做湘军扩充的费用,这样岂不是帮助湘军从西边把太平军往东追赶?这无异于引狼入室。所以他们心照不宣,迟迟不肯押解。

后来曾国藩上了折奏一本,说这几人不听圣命,延误军机。朝廷下旨严辞指责薛、何、王。这时他们才慌了手脚,公事公办。

曾国藩对这三人从此有了看法。借师助剿一事,朝廷考虑到此事关系重大,曾下旨征询过各位重臣的意见。曾国藩上书说,虽我帝国断无惧怕夷人之理,却万不可有引狼入室之举。

在曾国藩看来,薛、何、王三人的做法,就好比不谙事的孩子,只知野果味甘,一味贪吃,却不管可能腹泻以致中毒。

待到何桂清弃城逃走,朝野上下一片非议。以曾国藩之做人原则,断不容这等事体发生。他上书朝廷,称“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之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就不必以公禀之有无为权衡。守土有贵,自古乃为臣之必然”。

因为这句话,何桂清不久便被朝廷下旨拿办,押往京城,在秋后斩于菜市口。

同类推荐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从诺贝尔的儿时开始写起,生动地讲述了诺贝尔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非凡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这位发明家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及伟大的人格。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喋血佣兵:残暴陛下真要命

    喋血佣兵:残暴陛下真要命

    他说:“女人,除了身体,你毫无价值!”她嗤之以鼻:“男人,你连身体,都是废物!”一个是喋血佣兵,一个是暴虐帝王。她穿越而来,助他登上九重皇位,却换来别的女人新婚之夜。十尺城墙,她带着他未出世的孩子,轰然跳下。若干年后,当冰冷的指尖掐住他的脖子。她说:“这世界上,我只相信一种人不会背叛,那就是死人!而你,非死不可!”天下三分,他们以彼此为诱饵,执掌生死棋局。江湖朝堂,他们互不相容却形影不离。当爱与恨纠结缠绕,她究竟是信了帝王无情,还是选择他说的白首不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 杠上腹黑王爷

    杠上腹黑王爷

    京城传言,景王王妃有三好:毒舌、野蛮、不讲理!“什么?这哪里来的传言,像我这么温柔善良体贴的人这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才是我的三好,你说是不是呀,王爷?”她笑靥如花,询问着身旁面色清冷的他。只见他嘴角一抽,随后轻轻一笑,妖冶的不可方物,“其实,本王觉得,王妃还有一好。”“什么?”她好奇一问,只听他回道,“气死人的本事不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冷颜笑

    冷颜笑

    从小就看透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人性的丑恶所以她无心,无情,无爱,对任何事都不在乎她很淡,淡的就像是一杯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原本只是想很小心与世隔绝的活着,只是老天却偏偏不如她的愿他安定国的三皇子,俊美无双,只要见过他的女子无不倾心于他喜怒无常,天生的恶魔在他一步一步的逼迫下,她当真可以无心,无情,无爱吗?具体内容亲亲们自己看吧,我也不怎么会写~————————————————————————————————————本文看完花费3.7元,还是老规矩,一瓶饮料钱~!推荐本人已完成作品《穿越爱上十三岁的你》地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