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000000006

第6章 坎坷石化路——打造台塑王国(2)

1958年,为了消化台塑公司每日增产的16吨PVC粉,王永庆决定筹设南亚公司,使企业形成中下游一贯经营体系。和当初决定扩大生产规模一样,成立南亚公司也遭遇到了其他下游客户的反对。因为成立南亚公司,一是意味着下游客户又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二是南亚在取得中游原料方面势必有绝对优势。一时之间,台塑与下游客户之间的关系骤然紧张,甚至还多次出现不欢而散的场面。

无奈之下,王永庆只好出面协调,说明台塑此举意不在与下游竞争,而是为堆积如山的产品寻求出路。中游厂商直接到下游设厂的情形要是发生在美国,那么下游客户肯定会反弹抵制到底,且永远拒绝与台塑往来。但不管怎么说,通过协调和沟通,王永庆本着与人为善、和气生财的信念,最终还是求得了谅解,使双方的合作关系渐渐趋于和谐。

事后,王永庆曾就这一段经历评论说:“同样一个问题,台湾和美国这两个地区的人民由于观念及想法各异,所产生的结果自然也大不相同,但关键问题在于是否能将基本道理阐述清楚。”

当时塑胶业中下游加工业不发达,不能有效消化PVC粉,因此,最初台塑公司的PVC粉产品滞销。建厂本意是为自行消化台塑公司的大部分产品PVC粉。出乎意料的是,由于以外销为主的塑胶三次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原料需求源源不断,给南亚公司开创了无限商机。南亚公司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业绩十分显著。生产的PVC管材等产品不仅在岛内填补了多项空白,同时也经格外用心的介绍和推销使得产品逐渐打开了销路。由于岛内居民从未使用过PVC管材,因此从试用到乐于采用的推销工作经历了一番波折。但经过努力,再加上不断改良品质并降低售价,PVC管材开始用于各项建设工程,甚至还有人利用PVC管制造捕鱼筏供渔民使用。这种PVC管材不仅费用低廉并且坚实耐用,因此使用数量相当惊人,最高时每月销售量曾高达2万吨之多,依人口比率计算,使用量居世界首位。

王永庆高兴地说:“PVC管埋于地下几乎是永久性的,可替代传统的钢、铁、铝等五金材质,堪称为价廉物美,因而深感开发一项产品能收开源节流等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其意义所在令人欣慰之至。”

市场盈利靠整合

南亚公司为增加产量降低成本,于1967年在高雄扩充前镇厂,增加石棉地砖新产品,并在台北县泰山乡设立明志厂。1968年,为响应台湾当局奖励投资政策,加速经济建设,积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号召,王永庆决定由南亚公司在泰山兴建多元酯纤维厂,之后又于1980年8月合并台化染整公司(以下简称台染),改设台染事业部,实现纤维与染整的一体化生产。1987年,南亚公司吸收合并台湾可塑剂公司,终于成为世界最大塑胶加工厂。

南亚公司不断拓展业务,已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塑胶制品,还生产纤维、染整及电子材料等多项产品。1989年,嘉义新港硬质胶布机工厂扩建完成后,其软质与硬质胶布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聚酯纤维产品不仅产量居世界前列,其品质与效率也达世界一流水准。

高效率的体制和合理化的经营管理是高质量、高产量产品的保障。为求得最大效益和效率提高,南亚公司将各不相同的事业机构划分为塑胶第一、二、三、四事业部及门窗、纤维、台染、可塑剂、电路板、工务、国外等11个事业部。面对全球资讯电子业的蓬勃发展,南亚公司于1995年7月17日又成立“电子材料事业部”,统管液晶显示器、铜箔基板、环氧树脂等科技产业,由南亚公司协理王文洋兼任该事业部经理。

1971年,南亚公司的营业额首次超过30亿元,成为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不仅超越了老大哥台塑公司,更遥遥领先大同、“台泥(台湾水泥集团)”等台湾老字号企业。

就在塑胶业走上正轨之际,王永庆依旧不忘他的木材业,但这时进军木材业不再是仅仅从事木材买卖,而是王永庆更庞大事业中的一环。

商人的眼光总是独特的,在他们眼里,很多平常人看起来不值一文钱的东西,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商机,就是财富。王永庆以他敏锐的眼光发现木材是台湾一大丰富的天然资源,但经营木材业者只用砍伐的木材主体,而将大量的枝干废弃在山上;另一方面,台湾每年又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纸浆,严重浪费资源。这些弃之不用的木材,完全可以用来制造纸浆,进而加工成人造纤维,替代台湾天然棉供应不足的困扰。据此,王永庆要“化腐朽为神奇”,将这些弃之不用的林木枝梢变成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化纤材料,为他创造更大的利润。

发现了机会的王永庆便双管齐下,一面筹建木材公司,一面兴建化纤公司。

1962年,王永庆建立新茂木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三条木材生产线,重新在木材行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拥有窗帘工厂、涂装工厂、平切工厂、扇叶及美新板工厂等5个加工厂的大公司。产品主要外销美国,内销部分则由生产办公家具的力友木业公司总经销。1986年,该公司与台南永兴木业公司合作,在台南共同开设家具超级市场,这标志着台塑集团从木材业的生产制造进入制成品销售的商业领域。

1966年,王永庆投资成立朝阳木业公司,从国外进口原木,加工夹板及其他各种木材制品,进一步扩大木材业务。该公司的前身为林义兴企业,1968年正式纳入集团行列,并更改为现名。其原来仅有合板及制材两条生产线,随着市场需要的扩张,经营范围逐渐扩及厨柜、家具、长柜、平切合板、印花合板、化妆纸合板等生产线。公司产品曾以合板为主力,主要供应海外市场,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等地。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国际合板业的衰退,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朝阳木业公司于1983年扩建了台中厂,以生产组合家具为主。最后,拥有高雄、小港、台中等3家工厂。直至如今,木材业及相关加工业仍是台塑集团经营领域的重要部分。

建台塑遍地开花

1964年10月,王永庆投资4亿多元,从德国、意大利、瑞士、日本进口700多万美元的现代化设备,筹建台湾化学纤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化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兴建,彰化县八卦山下约1000亩的农田摇身一变成为工厂林立的一片工业小城。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从生产木浆到爆索丝、再到纺织加工的一体化纤维生产企业。这是台湾化纤及纺织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台化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扩充。从此,台湾的纸浆不再需要从外国进口,节省了外汇,扩大了出口,甚至有人称“台化公司的建立给台湾纺织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王永庆在台湾的纤维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随着全球石化工业的迅猛发展,新的海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拓展,王永庆于1973年在台化公司下设立尼龙丝、加工丝生产企业。1984年12月,台化公司股票公开上市。

到20世纪80年代末,台化公司相继完成纺纱11厂、织布4厂与龙德螺萦丝厂等扩建工程,螺萦丝棉产能提高22%,年产能达到14~15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螺萦棉生产工厂。台化公司还首次在台湾用尼龙66开发工程塑胶(FBT),该产品也是台湾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工程塑胶制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化公司成为台塑集团另一个超大型企业,产品众多,包括纱、布、尼龙丝、林工丝、螺萦丝、螺萦棉丝、芒硝与清洁剂等。就其综合力量而言,台化公司可以说是台湾最大的纺织公司。目前,台化公司有化工第一、二、三事业部,纺织第一、二事业部及尼龙、工务等7个事业部;另有直属总经理室的储运处、彰化管理处、嘉义管理处、宜兰管理处、成品处、事业关系室、研究开发中心等机构。

纺织带来大发展

纺织业带动了台湾经济的起飞。石化塑胶工业虽是王永庆的经营主业,但与纺织业密切相关,其许多化工产品就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

1968年,为建立一体化生产体系,王永庆与亲友在宜兰县建立台丽成衣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台化公司生产的化纤布,生产滑雪衣、茄克等人造纤维成衣产品。由于业绩优良,进而扩大生产规模,在新店建立了第二座化纤工厂。

同年,台塑公司与日本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合资各出资2000万元成立台旭纤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台塑集团第一个合资企业,并在宜兰县礁溪乡的龙潭湖畔建厂,生产聚丙烯腈纤维纱(又称亚克力纱)。

1973年始,公司陆续增加投资,添置纺纱及染纱设备,并开始生产羊毛混纺纱高级产品。经多年努力,亚克力纤维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销量大增,除供应本地毛衣厂外,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在岛内外市场享有很高信誉。

1990年,台塑集团几乎囊括了除下游成衣部门之外台湾纺织业上游与中游的各项第一。南亚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聚酯棉、聚酯丝与聚酯加工丝生产企业;台塑公司是台湾最大的亚克力锦、碳纤维与地毯生产企业;台化公司是台湾最大爆蔡锦、尼龙丝、纱厂、尼龙加工丝厂与短纤平织布生产企业;福懋兴业公司则是台湾最大的长纤平织布生产企业。

今天的台塑集团,不仅是石化业的老大,而且成为纺织界的新霸主。而在台塑集团众多公司中,台塑、南亚、台化三家公司则是台塑集团的主力,被誉为王永庆累积财富的“三宝”,更是台湾制造业的榜样。

以三大主力为核心的台塑集团,通过不断的扩张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末登上台湾第一财团的宝座。1978年,台塑集团企业总营业额第一次超过10亿美元,成为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20世纪80年代始,台塑集团的业务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到1983年底,台塑集团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员工近4万人,不仅仅是台湾第一大企业集团,也是台湾惟一一家跻身国际大厂商的民营企业集团。1984年,美国《财富》杂志发表的“国际五百强”排名,台塑集团跃入第202位。

1994年,台塑集团营业收入总额高达2398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营业收入成长率高达34.71%,比百大集团平均成长15.92%高出许多。除了国际石化业市场景气外,企业经营效率高也是重要原因。台塑集团共赚进287亿元。

在《卓越》杂志列出的台湾集团“12个之最”中,台塑集团占有5个,分别是:营业收入最多的集团(2398亿元)、资本额最大的集团(1203亿元)、员工人数最多的集团(52万人)、赚钱最多的集团(税前纯收益为287亿元)及最大的制造业集团。王永庆也因此成为令台湾企业家们最佩服的企业家。

同类推荐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热门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的作者李劼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一生留有五、六百万字的著作和译作。他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已经成为传世之作。李劼人先生被他的同学郭沫若称为“中国的左拉” ,他的三部曲被郭沫若誉为“小说的近代史”。 李先生从1935年起写了三个连续性的长篇《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第一部),描写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生活。这三部小说都以作者的故乡四川为背景。
  • 第三极崛起

    第三极崛起

    那段历史最想让人去改变,也许只需要一点点变化,就会影响整个时代,穿越者的思想,能否改变这一切?从零开始,建军北方,在乱局中博弈,让我们影响世界、影响历史,成为不可忽视的第三极。本书纯属幻想,不是历史,请勿对号入座,也不讨论历史细节。
  • 绝色狂后:皇上,我负责

    绝色狂后:皇上,我负责

    “我很单纯,不爱说话,眼神中有时候还带着那么点忧郁!”选后大典上,她厚着脸皮跟未来皇帝老公这样自我介绍道。“皇上,别那么凶嘛。”出来溜达,不小心惹了某位冷情公子哥,却没想到对方是做皇帝这行的!哎,看来,出来混,迟早还是要还的。(此文乃《出嫁不从夫:本王老婆太犀利》续集,关于季墨的故事!如果不知道情况的,请先看前部!)
  • 狼后

    狼后

    新文《王妃十岁》:谁道当了丫鬟就得唯主子命令是从?谁道不能说话就活该憋屈受冤?想她好好一名NO.1的杀手,穿越也就算了,当了哑巴丫鬟也算了,但是想欺负……不好意思,门缝都没有。睡觉吃吃豆腐,忍了!谁让他是她的衣食父母。女子变男装,也忍了,反正男装穿着更舒服!但是,要了她的心,定了她的身,你丫最好就洁身自好!你敢立别的女人为狼妃,别怪我泡别的男人,蛟龙霸道,孔雀美男赏心悦目,小狐狸更是贴心……万倾森林可不止你一颗绿草!片花之一:“睡!”某男一巴掌拍上某女的小俏臀,翻来覆去,让他怎的安睡?“睡不着!”水眸死瞪着泰半个身子压在身上的某男,就算他身材再好,也有百来斤,是个人都睡不着!“睡不着?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某项运动!”某男手摸下巴,微眯星眸,越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或许……我在上面可以试试!”某女看着彼此的体形,一脸认真,无半点玩笑之意。片花之二:“双胞胎?诈尸?借尸还魂?请给我一个合适的说法!”某女问的眉眼带笑,唯独水眸之中,透骨冰冷越发的寒气逼人!“跟着那人妖男,温吞男,还有那该死的水族小泥鳅,你不是红杏出了墙吗?告诉你,我回来了!别说出墙,出门缝的机会你都别想有!”某男狼眼‘喷火’,越发的觉得自己水性越来越好——游醋海游的!再次的异口同声,该死的心有灵犀,怒吼出了口,才发现……中间搞鬼的究竟是谁?*********迷糊完结文推荐:《惑妻》:《魅姬》:《迷糊蛋狩猎美男记》:推荐好友作品:夜梦羽《弃夫上了瘾》:无意宝宝:《天魔》夜梦羽:《前夫勿烦我》:上官玥儿:《调教夫君》:懒惰的馒头:《逃妾难追》:初晨:《帝妻》左芽:《重生之妖孽当道》逍遥贝贝:《绝色天师》月光下的精灵《风邪》凌镜《前夫的吻痕》
  • 玛丽亚的舞毯

    玛丽亚的舞毯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神医皇妃

    神医皇妃

    一位淡然的缟素女子,为寻得一味救母命的奇药,坦然接受了一夜残忍的疯狂。他有着痛苦的回忆,有着雄霸天下的野心,无论何时何地,皆是天下人对他的负心。在那一夜疯狂过后,他兴味的在她身上留下了一生不可抹灭的痕迹,却不知道那淡淡的药香气悄然泌入到他的心里。一场意外的邂逅,他身中奇毒,秉承父亲遗愿,救了这个‘有缘’之人。不得不承认他是可怕的,亦是残忍的,简单如她与注定不可能平凡的他,在不知不觉中缓缓的有了交集……
  • 无上武法

    无上武法

    这是一个上古破灭,气息变弱,修炼瓶颈,无法再有飞跃的时代。当上古时代的底蕴一一再次出现在这个时代时,一位同时拥有武魂和法魂的少年从偏远的一个小城市里走出,成为受人瞩目的闪耀之星,而血雨腥风只是才刚刚开始.....爆发进行中,史无前例,每日八更大爆发,日更两万字以上,让大家看得见,看得爽,喜欢就收藏,投票,打赏,订阅,求一切支持~~~ 爆!爆!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