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000000029

第29章 管理无小事——改善工作从点滴开始(3)

有一次王永庆去台塑开办的一家学校视察,在路上发现有3个工人在铺草坪,工作散漫,毫无效率,他就上前去询问:“你们一天的工资多少钱?”工人回答:“60元。”王永庆又问:“那你们觉得这点工资满意吗?”工人回答:“非常不满意,这样的工作只能是在闲暇时间里做做,补贴家用的。”于是王永庆问到:“如果我付多一倍的工资,你们能做到什么地步?”工人们兴奋了,回答说:“如果发给我双倍工资,我就做三倍的工作。”就这么说好了,工人们得到了双倍的工资,而事后他们做的工作是原先的三倍半。

王永庆常常借此教育部下:有时降低成本并非少发工资,而是要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在这个事例中,假定原先一个工人一天只做1个草坪,付给60元钱的话,后来做3.5个草坪,也就是产生了210元的效益,但实际上只付了120元的工资,对于学校或是公司来说,他还多赚了90元,这便是追根究底后效率优先的结果。

王永庆曾在总结成功经验时表示,他认为最有效同时也最有意义的做法,是选择“永远追求更大贡献”作为企业的目标。他说:“我不但与别人竞争,对自己也是严之又严。”

准备充分再开会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当企业遇到问题时,要一起想办法解决,这就需要开会。如果在开会时只是抱着了解的心态,这样就很难达到想要的结果。要在会前首先明白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大家献计献策?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有些管理者对工作很积极,希望通过开会了解下情,但是员工众多,有些事情有些人就不好讲出来,所以很少有人发言,这样的会议就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台塑集团有一段时间差不多每两个礼拜就开一次会,从早上8点半一直开到下午6点。每个人都很认真,但检讨起来却没有任何效果。员工坐一整天,简直是疲劳轰炸。这样的会议就是失败的会议。因为在开会之前没有计划,所以许多人都很厌烦召开这样的会。

在管理过程中,有些事情单独和某些人讲会更好,有些事情则是和大家讨论,因此开会之前要合理计划。要开会就要做议程,安排出准备内容的时间,这样才不至于开一个盲目的会。议程要事先分发给参加会议的人传阅,或指定与会者担当何种发言或提出书面报告,让要参加的人知道需要准备什么资料。议程要有说明,有内容。否则,没有事先准备就来开会,到时候只能做旁观者。

后来台塑经过管理整顿,形成了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开会,各部门主管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倘若事先没有做好准备就直接参加会议就会受到重罚。有的人一当上干部就热情高涨,3天一小会,5天一大会,希望广泛的听取下级员工的意见。这种做法的初衷虽然是好的,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是很好。这样草率地将四五十人集中起来,大家七嘴八舌一番,由于参加会议的人各自的立场不同,自然就会有很多废话。这样的会议只可能将人拖垮而起不到任何作用。

在王永庆看来,会议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很茫然地参加会议,那么开会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结果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因此,他规定:凡是召集会议的人就应该在事前制定详细的计划,努力做好各项准备。管理者本人一定要先对会议的目标、会议的流程,以及要达到的成效有一个深入的理解,然后监控好会前的各个准备环节。会议由哪些人参加,哪些人发言,由哪些人记录,由哪些人提出报告,哪些人总结,都必须在会前就弄清楚。如果会议的组织者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来参加会议的人就会觉得相当“轻松”,最后也就一无所获。

王永庆说:“在我整顿会议之前,我们公司开过无数次效率低下的会。从早上8点可以一直开到下午6点,虽然看起来一整天都在开会,但是仔细想想,丝毫没有效果。一整天都坐着开会是件很累的事情,这样的会议一定很失败。以我的经验来看,失败的会议多半都是因为准备不足或没有计划造成的。”

一个高效企业所采用的模式一定是:充分准备、有效执行。

因此,要想做一流的企业,就要先做好一流的准备,不要打无准备之仗。

压力管理与午餐汇报

王永庆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他都提倡严格要求。他认为承受适度的压力,甚至主动迎接挑战,更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旺盛生命力。

首先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台塑企业的规模是越来越大,生产PVC塑胶粉粒的原料来源将是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尽管台塑在美国有14家大工厂,但美国的尖端科技与电脑是领先世界各国的。台塑与这样的对手竞争,压力是十分巨大的。他们必须开辟更多的原料基地,企业才会出现第二个春天。这既是企业的压力,也是王永庆的压力。

王永庆深刻地研究了这一问题,把它用于企业管理中,创立了“压力管理”的方法。所谓压力管理,就是在人为压力逼迫下的管理之道。具体地说,就是人为地造成企业整体及所有从业人员存在紧迫感。

王永庆说,在行销管理上,“推”与“拉”是最常见的两种方法。“推”的方法就是由推销员把产品推销出去;而“拉”的方法就是利用广告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把顾客拉到购买点上去购买,这一推一拉配合得当,就促成了一项成功的行销活动。采取各种途径,加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购买欲望。

台塑管理模式里面也有“推”和“拉”,所谓“推”的管理,就是有一定目标的逼迫式的压力管理,其含义就是在单位制度的管理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目标。

台塑公司自1957年每月生产PVC塑胶粉100吨即一年生产1200吨,却无人问津积压在仓库里,到目前年产55万吨畅销全球的经营规模,大约增长了500倍,成为了最大的PVC塑胶粉生产工厂。在台湾缺乏天然资源及本地市场先天不利的环境之下,台塑集团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在生存与淘汰的压力选择之下,靠自己的努力,从困境之中走过来的。压力管理,促进了企业的繁荣和和进步。

一个企业,如果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最终就会坐吃山空,它必将会走向衰败。

王永庆在与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刘若英的交谈中,曾经说:“我总觉得一个人太富、太安逸,便会养成懒散的习惯,所以不能放松自己。生活简朴,刻苦耐劳,才养成好习惯。贪图安逸,放荡无忌,最终堕落不堪,影响奋进的行程。”

王永庆曾经满怀关切地奉劝明志工专的毕业生,要他们认清完成专科教育,只能为他们奠定做事的基本能力,踏出校门之后,要有决心接受三年的辛苦磨练,惟有如此才能有成就。如果每位都能这样做,他相信百分之百都会成功的。因此,在工厂环境的选择上,他奉劝每位考虑去接受具有相当压力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才能真正锻炼出你的本事。否则,即使你懂得必须吃苦,有意接受磨练,可是在一个满足现状,以既有成就而沾沾自喜的环境中,任何人都难免因为处于安逸之中而逐渐放松,终究毫无成就。贪图享受,满足现状,生活安逸,工作放松,最终劳而无功,一事无成。

一般的企业家,在创业的初期,大部分都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工作,甚至达到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地步。一旦有了成就之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松懈下来,此时的企业非但不前进反而后退了。如果该企业所获得的成就是因为外在景气兴旺的话,一旦景气衰退,该企业很快便会垮掉。这样的企业家是失败的企业家。王永庆说,创业难,守业更难。

王永庆的台塑集团在美国有14个工厂,他经常到美国巡视指导工作。台塑能发展至营业额年逾一千亿元的规模,可以说就是在这种压力逼迫下,一步一步走艰苦地干出来的,压力管理促进了企业效益。

工业革命和经济先进国家都发源于温带国家。王永庆认为主要是这些国家的气候条件较差,生活条件艰难,这就激发了他们要改变这种境况寻找更理想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压力条件之一。日本工业在战后得以飞速发展,也是因为战后民生凋敝、国内资源贫乏所致,这也是压力所在。今日台湾的辉煌也是同理。国家如此,企业也是一样存在压力,有时在这种环境中,企业要生存发展,就需要员工的努力工作,这就激发了企业的职工,想尽千方百计去克服困难,寻找出路,获得高度的成就。恶劣的环境成就了企业,也成就了人才。

台湾石化的基本原料比石油原产地价高成为影响石化工业的问题,王永庆指出,基本原料偏高反而构成了一项可贵的压力条件,它会“逼迫”石化中间原料业不得不改善经营,并提高效率。历史的发展,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无论什么发展,最终都是:革命酝酿战争,制止革命。革命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无论什么条件下,只有发展生产力,才得以生存。

为了贯彻台塑的压力管理,王永庆采取行政干预的管理制度。因为行政管理职能,可促进企业宏观调控。王永庆精力过人,对复杂的数字“过目不忘”,他做事秉持追根究底的精神,所以,他将压力管理的制度发挥得淋漓尽致,效果显著。行政干预使企业由微观发展向宏观发展改变,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行政干预制度由总管理处总经理室执行。总经理室的人员成功地扮演了王永庆的角色。他们传达了他的命令,贯彻了他的指示,并严密地考核制度施行后的成效。有个小例子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杨兆麟手下的一个小支队,曾对南亚PVL及PU包装部门的工作效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调查。等这个小组离开之后,南亚有272个员工被裁掉,并且每年省下材料费用745万美元。领导们积极行动起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总经理室的人员在进行追踪、核查的工作时,难免与事业单位的主管有磨擦。在1973年、1974年全面推动管理制度时,常为了考核执行进度,与工作现场发生争执。经过6年不懈努力,工作主管终于认识到总经理室是为自己服务的,变原来的不友好为友好地合作配合。

台塑的压力管理绩效显著,台塑每个事业单位的主管都深刻感受到有一股强大的压力。正是这样的一种气氛,使得台塑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向更高的阶层迈进。

说到王永庆的压力管理,就不得不提到他独创的“午餐汇报”。“午餐汇报”是台塑集团的主管们最害怕的。他们怕“午餐汇报”,倒不是因为台塑的午餐多么难吃,而是因为王永庆每天中午都在公司里吃一盒便饭,用餐后便在会议室里召见各单位主管,先听他们的报告,然后提出很多犀利而又细微的问题。主管人员为应付这个“午餐汇报”,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70小时,他们必须对自己所管辖部门的大小事情都了解得十分清楚,对出现的问题做过真正的分析研究,才能顺利“过堂”。王永庆本人每周工作100小时以上。由于坚持事无巨细的工作方针,再加上习惯于刨根问底,庞大的台塑集团完全在王永庆的掌握之中,他对企业运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了如指掌。

同类推荐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雷锋1940—1962

    雷锋1940—1962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像是一个“共和国长子” 式的角色。他代表了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 这个让人如雷贯耳的雷锋,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其实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你想在商界纵横遨游么,你知道香奈儿时尚界传奇的创业历程么,你知道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么,你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长经历么,你想成为下个IT界的戴安娜么,那么关注这些叱咤商界的精英们吧。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热门推荐
  • 零售企业管理

    零售企业管理

    无论是淘宝小店,还是电商大户,都逃不过零售的狙击。只有打通零售这道坎,才能实现零售的威武,脱离零售=“0售”的命运。本书从战略、市场调研和预测、商品展示与配置和促销管理等方面全面阐释零售业最新理念,并深入探讨切实可行的最新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零售商的管理水平。
  • 白狐情史

    白狐情史

    我,一只懵懂的小白狐,玩弄宫廷朝野,权臣名士,终在女娲的翻手云雨中,从商朝末年穿越到夏朝晚期的风云争斗中。重返故地,旧情难续。从此,我带上了一个娇艳的面具,生杀予夺。
  • 魔域少主

    魔域少主

    她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特工杀手,却惨遭他人陷害,一朝穿越,成为五岁奶娃;他是异世大陆呼风唤雨的龙族少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独独对她另眼相待。为她弑神杀魔,甘之如饴,宠她上天,只为倾国红颜笑。他说:为你捅了这天,灭了这地又何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名家名作精选:老舍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老舍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微型小说·智慧珍品(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

    微型小说·智慧珍品(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

    一位机灵的崇拜者突然闯进著名演员库兹金娜的化妆室,疯狂地吻起库兹金娜的皮靴,女演员被他的行为惊呆了,当她清醒过来时,崇拜者和皮靴却神秘失踪了;通往天堂的道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每个人在转变处都有不同的表现,虽然不管什么错误最终都能得到上帝的宽恕,表面上殊途同归,但结局去不相同。
  • 开创智慧人生的九大法则

    开创智慧人生的九大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罗刹哑妻

    罗刹哑妻

    罗刹:佛教中指恶鬼,指食人肉之恶鬼。恶魔:佛教语。障碍佛法的恶神的总称。上官御淏,传闻中的恶魔王爷,传说因为他身上的煞气太重,接连在新婚之夜克死了两个新娘,所以没有人敢嫁给他。白雪薇,白家小公主,传说她很美,传说她很温柔,传说她不爱说话,传说她除了女红什么都不会。传说…她,代号罗刹女,传说她是一个杀人如麻,嗜血如命的女人。传说她形如恶鬼,心如蛇蝎。这个世界上传说太多,除了当事人,没有人知道,那传说是真还是假,直到,传说与传说相遇,才知道…白家,上官家等家族为修真世家,所以此文背景后期为修真界,以玄幻为主打。片段一:“我娶你,只是因为我的府里需要一个女人。”看着面前面容绝美却显得有些怯弱的不像是世家子弟的女子警告的说道。雪薇听了上官御淏的话,身体一抖,眼底透出一股淡淡的忧郁,怯怯的抬头看了上官御淏一眼。点点头,然后大红喜袍除下,转身躺入床内不言不语。他知她不能言语,故也不再多言,只和衣躺下。片段二:“站住!你是何人!竟敢夺本王的火莲花!”上官御淏冷冷的喝道,看着前面急于离开的有些熟悉的背影。“站住的是傻瓜,听你的更是白痴!”远去的背影不仅没停下,反而加快了速度,空中传来这么一句话。——————————————————————————ps:此文女主前期与后期性格差异巨大,简介为后期性格。▼▽▼▽▼▽▼▽▼▼▽▼▽▼▽▼▽▼▼▽▼▽▼▽▼▽▼▼▽▼▽▼▽▼▽▼▼▽▼▽▼▽▼▽▼推荐自己的穿越文:《独爱冷夫君》链接:卷一虞素冰,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学生而已,虽然她上课睡觉,下课乱跳。但是也不用这么玩她吧?穿越?而且还是这么恐怖的直接空中飞人?天!不会摔死吧?冷无幽,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杀手,只是杀的都是些无人敢惹的强人,呃外加喜欢玩灭门,其他的没什么的。不过这天却杀着杀着,杀出了一个从天而降的牛皮糖。“喂?你在做什么?”虞素冰睁着天真的眼睛,无视那满地的鲜血,抓着冷无幽的衣袖。“杀人。”冷冷的回答,冷冷的眼神,却没有挣开那白净的小手。“杀人?哇!好厉害!”崇拜的眼神,天真的话语,冲淡了那血腥的气息。一场穿越,两个被世人恐惧的人相遇,相识相知。卷二“哼!以为我失忆了就可以随意欺负我?还想骗我?也不看看你是什么德行!”看着面前的幽晟遥,虞素冰的脸上带着冷冷的讽刺。脚下踩着不知道是哪个姬妾的身体。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