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梦想着成为电视台编剧的女记者,十几年的努力并没有换来角色的转变,就在她深觉前途无望时,某饭局上偶然听来的资讯,竟然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位并不熟络的人帮助下,她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电台编剧。她到底扔出了怎样的杀手锏,换来别人如此大的眷顾?秘密将在本章为你揭晓。
案例:饭桌上得来的百万资讯
艾拉在一家电台已经当了十年的记者,她是个长相普通,但心思细腻,才华出众的女人,她一直梦想着能成为电台的金牌编剧。不过,这个梦想虽然七年前就出现在脑海,但至今她依旧像刚进电视台的新人一样,只是个微不足道,随时可以走人的小记者。
其实她一直都很努力,工作认真负责,采写内容也常常获得同僚的称赞。但是不知道她命中注定与升职无缘,还是长相难以博得上司的青睐,反正一次次地递交职位竞聘申请书,却一次次地被打了回来,最近有领导甚至找到她,告诫她还是安安心心地做记者,编剧的事过几年再说。
艾拉已经厌倦了当记者的日子,薪水不高,能学到的东西已经学完了,现在的阶段完全是挑战其他职位的时候,却偏偏轮不到自己。她出生在普通家庭,亲戚朋友中没有人能出面为自己找找关系,同学倒是有几个家庭背景殷实,有权有势的,但毕业这么多年自己从未主动维护过这层关系网,现在去找,大概十有八九的同学会说不认识她。为了避免碰一鼻子灰的风险,她也只能打消找同学帮忙的念头,只是备感委屈地找自己的姐妹淘诉诉苦。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你都坚持自己的梦想这么久了,相信总有一天好运会眷顾你的!”朋友丽娜也只能这样安慰她。
其实,机会不仅青睐有准备的人,更青睐主动找机会的人。就在寻寻觅觅多年后,升职的机会终于在朋友丽娜的点拨下,降临到了艾拉的身上。
丽娜在一家知名刊物做策划人,某个周日她要去参加一个饭局,于是说服心情欠佳的艾拉跟自己一起参加,因为一起吃饭的有几个大人物,说不定艾拉能碰到自己的贵人。
寻找机会翻身的艾拉最终答应陪同丽娜出席。这是一场工作聚会,电台、杂志社、文化公司的人聚在一起,相互间商讨合作和双赢的事项。边谈工作边吃饭似乎是为成功合作提前铺路。
艾拉以采写软文的理由参与,虽然她准备了录音笔、记事本,但她更渴望的是有伯乐发现她这匹千里马,让她实现夙愿。但是让其失望的是,大人物们只是热衷于谈论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根本没有将她这个等待命运垂青的人的苦恼看在眼里。
饭局结束后,艾拉倍感失望地向丽娜抱怨这是一场毫无意义地参与。但是丽娜并不这么认为,她说机会到处都有,就看你是否留心。“难道你没注意到那个怀特先生说的话吗?他可是个大人物,跟你们电视台的领导私交甚深。”丽娜对艾拉说道。
“那又怎么样,我去求他跟我们领导求求情?他凭什么帮我!”艾拉不屑一顾。
“笨那,他不是说自己的女儿在欧洲读书吗?说女儿每次打来电话都抱怨在那里买不到便宜又舒服的雪地靴,吃的食物也很糟糕,一想起家乡的特产就想哭吗?我记得你说过自己有去欧洲做生意的亲戚,假如你能解决心疼女儿却又无能为力的一个父亲的烦恼,怀特先生反过来不会感谢你吗?”经丽娜这么一说,艾拉似乎茅塞顿开。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最开心的大概就是有人能主动关照自己的孩子。
“用一个人前,先要爱他,只有当别人觉得他亏欠你时,才会乐于被你所用。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在很多人快要饿死时,有人只愿意给你递上版块饼干,原因仅仅是你曾经也这样对待过他。”拿着电话犹豫的艾拉突然想起了丽娜跟她说过的这句话。“打吧,即便最终他没有帮助我,但至少这件事情能带给一个漂泊他乡的小女孩内心的烫贴!”于是,艾拉拨通了自己远在欧洲经商的姑妈电话,让她帮忙订购三双温暖舒适的雪地靴,一堆好吃的家乡零食送到远在一百公里以外一所大学读书的怀特先生的女儿手里。姑妈乐于效劳,并且给了女孩电话号码,说只要有需要的东西,随时打电话过来,她可以驱车送到学校。
女孩收到这些东西自然是感动不已,马上打电话向自己的爸爸汇报。怀特先生知道这事是艾拉所为后,执意要请艾拉喝杯咖啡并当面表示感谢。因为替自己解决了一个大烦恼,怀特先生对艾拉自是感激不尽,并告诉艾拉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水到渠成艾拉说起了自己的梦想和这几年的失利。对于怀特来说,这仅仅是一句话的问题。不到一星期,艾拉就被提拔为电视台的编剧,此后,她便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她的新工作中,为变成金牌编剧奋进。
解析:投其所好
“当你怀才却不遇时,不妨用人脉打开死结……要么选择做道德的正人君子,一辈子生活在失意中;要么利用一切可以正当利用的手段,快速实现自己的所有梦想。”有人曾这样说道。是的,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发展的,并不是我们的能力和才华,而是我们少得可怜的人脉。就因为我们的人脉圈太小,使得我们没法搭建起一座通向成功,实现梦想的桥。就像从这一端跳到另一端的绳索短了半截一样,一旦你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少了起决定作用的一个人,你也只能站在彼岸对着近在咫尺的成功干瞪眼。
虽然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但更多时候我们还得自己主动找机会。与其站在彼岸为短了一节的绳索抓狂,还不如耐心地去寻找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另一节绳索补短,或者另辟蹊径,找到一个弹跳机,一蹴而就。当然,你在一蹴而就前,还要关照这台机子,帮其修修零件,涂涂润滑油。人与人之间打交道,就是相互扶持,相互利用的过程,而在你利用别人前,先要想好你是否为别人付出过,只有你曾真心实意地为别人着想过,别人才会真心实意地帮助你。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强调不做无为的投资,但对人脉的投资却是个例外,你对一些人十年如一日地好,也许换来得仅仅是别人一两次的回报,但这些回报很多时候恰恰对你的命运起着转折作用。一些聪明的人,总能选对人,进行投资,就像故事中的艾拉一样,他选准的就是能对她的升职能起到帮助作用的人,而她所用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为了让别人帮其办事,不惜送跑车、现金、楼房等等大礼,但大多数时候却达不到送礼的效果,而有些人只是不动声色地做了一些小事,换来得却是别人巨大的回报。两者在要求别人帮自己办事前,都向对方做了投资,之所以得到的结果不同,原因在于后者能够投其所好,而前者就有些盲目。
假如故事中的艾拉,为了让怀特先生向老板推荐自己,拎着厚重的礼品,冒昧地登门拜访,也许对方会接待他,但不见得能对艾拉有好印象,能不能帮忙更是悬而未决的事情。但是,艾拉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去关照一个远在他乡的女儿,这种看似有些不着边际的帮助,恰恰直攻怀特先生的心,以致艾拉得到了怀特先生的主动答谢,升职问题也就轻而易举地解决。
如此看来,找人帮忙时,能投其所好,我们的角色就能由被动转变成主动,使得别人主动提出帮助我们的要求,但如不能投其所好,我们的角色就是被动的,别人是否愿意伸出援手完全得看你的运气。
那么到底什么是投其所好呢?投其所好就是迎合别人的喜好。这可不是教会你贪污受贿,或者贿赂他人,而是教会你职场生存的一种手法。对于一位职场人员来说,你并不具备满足他人大喜好的能力,比如别人有冲浪的喜好,你有能力送一艘快艇给他吗?别人喜欢收集名贵汽车,你有能力送他一辆法拉利吗?肯定不能。我们所倡导的就是抓住他人目前急需或者并不出格的爱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对方得到满足。
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数时候都是相互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而与陌生人打交道,或者找并不熟悉的人办事时,如能提前了解对方的某些喜好,或者需求,然后给予满足,而这类帮助常常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好处。
看过《黑皮书》的人都知道,电影中的反**女主角之所以能混进德国军营,就是抓住了**军官的一个喜好——收集邮票。金银珠宝虽然是**军官们的最爱,如果她送一箱金子给对方,未必能得此机会混进去,而她送给那位**军官的旧邮票瞬间就博得了对方的信任。如此看来,投其所好其实就是一种感情投资,从别人身上抓住某些细节性的东西,给予关照。
揭秘:投其所好就是满足一种需求
对于职场人员来说,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投其所好,将这个概念界定得更清楚点,就是先满足别人的需求,然后达到自己的需求。
因为有需要才会有所求,如果有人喜欢集邮,找准他这一爱好的同时,我们需要知道,他需要什么。如果他需要一张六十年代的邮票,而你送去的是九十年代的,而这一时期的邮票他已经有所收藏,这种情况下,投其所好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所投喜好正是别人所需,就更有一箭穿心的意义。
有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人行走在沙漠里,快要饿死了,有个天使想要帮他一把,于是对他说道:“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那人奄奄一息地说道:“我想要……想要……一个老婆……”。只听“砰”一声,天使变出了一个美女,并说道:“都要饿死了,还想着贪图美色,真是可悲!”说完消失不见了,而此时那个人才微弱地吐出最后一个字:“……饼!”
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需求。当人饥饿时,他最需要的就是食物;当人迷惘时,他最需要的就是他人的指点;当一个人需要得到晋升时,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为他的升职说上话的人。只有为别人的需求投资,你才能得到想要的回报。
公司的财物状况陷入危机,急需一笔投资。苏蕾一直负责对外合作事项,也接触过几个大老板,但这些人都没有向苏蕾公司注资的意向。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三家意向公司的回绝最终将苏蕾打入了情绪的冷宫。此时此刻,老板也发出最后通牒,再给她半个月时间,如果这段时间还是无法找到投资者,那就卷铺盖走人。
苏蕾在这家公司已经干了五年,业绩一直都很突出,而今遇到坎,出现职场失利走人的状况,无论如何是她无法接受的。半个月的时间很快会过去,她也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孤注一掷了。搜集了十几家投资公司的资料,逐家进行细究,包括这些公司老板的需求和爱好。很快她发现,一家中型投资公司的老板是一位超级钓鱼迷,每个周末他都会去郊外的鱼塘调上两三个小时的鱼,不过技术不精常常让他郁闷而归。这个讯息让苏蕾高兴地差点手舞足蹈起来,因为她的爸爸也是个钓鱼迷,十年如一日的钓鱼生涯使得他掌握了很多金子般珍贵的钓鱼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