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600000043

第43章 楚歌(1)

胡香秋也走了,她走的那天,所有人都去送她,除了尹正纲。

一如一年多前她走的时候,尹正纲依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她分别的场景,所以他宁愿选择逃避。

胡家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尹正纲为难在何处,明白他躲着不肯相见的原因,不过,却并非每一个都能原谅他的做法。克莱尔和李雪翎就对他这种行为嗤之以鼻,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尹正纲对胡香秋的确很不公平,好在胡修文胡修武兄弟不怪他,作为男人,他们更能理解遵守承诺意味着什么。

不管怎么说,胡香秋走了,尹正纲的烦恼似乎也随着她漂洋过海,又过了半个月,一件大事的发生也让尹正纲再无法旁顾。

四月,大马来亚地区清凉油的销量再度下滑,药厂出货已经低于两年来的最低月出货量,这种情况,绝不能再用气候原因来解释。

胡修文立刻召开会议,召集文武堂所有部门司理,一起商讨对策,会议最后决定,加大广告力度。

可尹正纲老感觉有什么不对劲,这一个多月,销售部甚至他本人都做过调查,各大分销商都说清凉油的销售情况很不错,可怎么到了月底,厂里的出货量就这么差?

有问题,一定有问题。

尹正纲找来现在已经独当一面的关治国,要他帮忙暗访马来亚各家药行,查出清凉油的销售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胡修文暂时放下回国考察的计划,全身心投入到清凉油的宣传中。

历来文武堂的成药宣传,都是以张贴广告和十字路口广告牌为辅,报纸广告为主,虽说也花了不少钱,但文武堂和各家报社的合作向来很愉快,可这一次,当信心十足的胡修文拿着拟好的广告稿找上各家报社时,却碰了钉子。

星岛、槟城、马六甲,各大报社居然没有一家肯接文武堂的广告,都说这一年的广告版所有版面全被别人定下了,问是谁定下的,回答说是黄氏保安堂。

“你有大半年没登广告,我们还以为文武堂不需要广告了,要不一定给你留着。”

那些报社主编的话,怎么听怎么别扭,可也是事实,去年六月间,胡修文见文武堂成药已经牢牢占据市场,为了缩减成本,便取消了报纸广告,谁知道,这样却得罪了这拨已经被他喂得很肥的主编们。

可事已至此,胡修文也不打算去修复和报社的关系,他就是这么个性子,吃软不吃硬,谁想要挟他都没门。

回到文武堂办公楼,胡修文便找来尹正纲商量,他决定自己办报。尹正纲听了他在各家报社受到的冷遇,自然是对这个决定举双手赞成。

“要办就办日报,每天一期,天天都有新闻。”

胡修文的想法很大胆,要知道现在南洋这片的报纸,大多是三日报或者周报,甚至还有月报。日报因为投入太大,往往会入不敷出,没多少人敢办,所以在整个南洋,都算得上凤毛麟角。

“不是不可以,但每天的新闻从哪里来?”尹正纲倒不担心钱的问题,对一份报纸来说,版面的充实度比资金更难得。

“我想过了,我打算买一台无线电报机,有了这家伙,要得到国内、南洋各地的新闻还不是轻而易举?再说了,最新式的无线电报机据说可以发射七千多公里,咱们还可以跟欧洲各国联系上,据说现在欧洲局势紧张得很,咱们每天都有欧洲的最新消息,还怕报纸卖不出去?”

胡修文的话让尹正纲倒吸一口冷气——自己买电报机!看来他这次是真的要下血本了。

“如果真要自己买电报机,我建议咱们跟英国人买两架飞机,印刷厂建在星岛,每天用飞机往南洋各地送报纸,这样的话,投入比在各地建厂要少得多,而且全南洋能在同一天看到咱们的报纸,也显出咱们的实力。”尹正纲这话没错,一架飞机才几百块钱,再雇两个飞行员,一个月开销也不过一百来块,比在各地建印刷厂省钱多了。

“行,就这么定了。”尹正纲的建议让胡修文感到莫名兴奋。

四月底,大马来亚地区的清凉油销量持续升温,可文武堂药厂对大马来亚地区的日出货量却持续滑坡,已经降到原来的三成,不过这时,文武堂上下却不紧张了,因为他们自己的报纸《星洲日报》就要发行,到时候文武堂想要打多少广告就打多少广告,完全不用再求别人。

再一个,关治国已经找到清凉油销量下滑的原因——大马来亚市面上出现了清凉油的假冒产品,而且售价仅仅是胡氏清凉油的一半。

关治国经过大半个月的明查暗访,终于摸清楚情况,并为尹正纲带回来一瓶假货。

当尹正纲看见这瓶清凉油时,心下大惊——假货居然跟文武堂清凉油一模一样,无论是药瓶还是商标,甚至就连药油的味道,都一般无二。

他不相信这药的成份疗效也会跟清凉油一样,立刻叫人把清凉油送到胡修武那里检验。没多久检验结果出来,果然不出他所料,假货除了有那股特殊的味道和抹上后的清凉感觉外,并无任何疗效。

“也就是说,他们用的配液跟我们一样,加入的植物香精跟我们的一样,唯独没有和我们一样的配药,也许他们根本就没配药。”在文武堂的高层会议上,胡修武这么分析道。

“所以他们才能卖这么便宜。”胡修文补充道。

“如果真是这样。”尹正纲沉吟片刻,便有了结论:“就可以肯定,他们造假药出来不只为赚钱,还为打击我们产品的信誉。”

“在星岛只有一家会这么做。”会议室里顿时群情激奋:“只有那一家才跟我们有过节。”

“多半是他了。”尹正纲叹息一声,心道还果真是冤家。

可惜的是,关治国百般努力,却始终没有查出假清凉油的生产者,也就是说,就算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他们也拿不出证据。

为今之计,除了报警,让捕房去查以外,似乎再没有别的办法。

“降价吧。”胡修文咬牙宣布。

这个决定对文武堂所有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真货居然被假货逼得降价!

“之前咱们把清凉油定价这么高,不就是防备今天这种局面么。”见众人七嘴八舌,面露忿忿之色,尹正纲道:“不过也不能只是降价,咱们得几管齐下,除了降价,还得把假冒清凉油没有疗效的事实公之于众,这一点,就要等到咱们的报纸发行的时候,不过现在可以先行准备,再一个,悬赏捉拿制造假药的人。”

“对,赏金定高一点,他们现在依仗的就是咱们找不到证据,我就不信,重赏之下,还会没有勇夫。”胡修文拍着桌子,语气愤然。

“销售部的任务最重要。”尹正纲笑笑,转向蒋子玉:“你的人马上出发去各个城市,调查清楚到底有哪些药商在卖假货,小关那里有一份名单,你要把上面的名字全部落实,然后拿回来给我,我自有用处。”

“还得马上通知国内林家、阿晋和孔雀堂。”胡修文对总务处处长道:“让他们多留意,不要让假货流过去。”

“让小关去查给咱们生产药瓶的厂子,看看是不是他们违约把咱们的药瓶卖给了别人。”尹正纲说到这里,脸上不自觉地泛起自信的笑容:“我敢肯定,那个厂有问题。”

“总之一句话。”胡修文一拍桌子,站起来看着众人,道:“成败在此一举。”

五月初,《星洲日报》发行,创刊号登出一条惊人的消息:行销整个亚洲的清凉油被人仿冒,假清凉油没有任何疗效。同时登出的消息还有:胡氏文武堂中西药公司把为他们生产药瓶的玻璃制器厂告上法庭。

没过两天,文武堂宣布所产成药零售价全面下调一成,同时悬赏五千元捉拿制假者。

因为《星洲日报》开创性地用飞机送报,这些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东南亚,一时间,商界、民间议论纷纷,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个仿冒清凉油的人是谁。

造假已经犯了华商的大忌,遑论仿冒别人已经做得很成功的产品,于是,南华轩、马来商会、总商会甚至香港和荷印的名流们纷纷在报上发表声明,谴责那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贩卖假药的人,言辞激烈如蒋元第者,已隐隐把矛头对准了某位“过江龙”。

尽管所有人都对文武堂表示同情,对造假者表示愤慨,却没什么实际用处,五月,文武堂药厂的清凉油出货量如一潭死水,毫无变化。很明显,假冒清凉油的利润要远远高于文武堂的清凉油,各药商并没有抵挡住利益的诱惑。

胡修文不得不在报纸上发表声明,劝告各药商不要再进购仿冒清凉油,并把悬赏捉拿制假者的金额提高到一万元,但这之后的一个月里,文武堂再没什么动作,曾经人才济济的文武堂似乎已经黔驴技穷。

六月的前几天,文武堂还是没什么变化,正当所有人都认为文武堂确实已经黔驴技穷的时候,《星洲日报》突然登出一则消息:使用假冒清凉油导致全身溃烂。一位年约四十岁的码头工人讲述了他在使用一瓶售价为五毛的大瓶装清凉油后的遭遇,旁边还配着一幅照片,照片上的人赤裸上身,身上到处是巴掌大的溃烂。

这则消息立即被各大报社转载,顿时在整个东南亚引起轩然大波。

事情还不算完,紧接着,文武堂发表声明,称鉴于某些药商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继续销售假冒清凉油,文武堂公司决定依据合同取缔他们的经销权,文武堂已在取缔经销权的城市设立直销专卖店,此后除去挂着文武堂授权牌的药行,只有文武堂直销专卖店才有正品文武堂成药。

这份声明六月九日第一次刊载,之后一连刊载了半个月,这半个月里,文武堂清凉油的销量直线回升。

“假货是便宜,可谁敢拿自己的命开玩笑。”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有人这么说。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那位所谓的码头工人,不过是尹正纲派人去国内找到的一个狼疮病患,而报纸上那些催人泪下的陈述,也只是《星洲日报》某位记者的妙笔生花,事实上文武堂上下非常清楚,仿冒的清凉油虽然没什么疗效,却也没有任何危害。

“既然要斗,那就要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不仁在先,我们就不义在后。”尹正纲做事一向讲规矩,可只要碰上不讲规矩的对手,他也绝不会客气。

再说,反正那玩意儿也是假的,药名是假的,连疗效都是假的,阴他一回,也不为过。

文武堂的突然出手,似乎让那位一直躲在暗处的制假者措手不及,根本没有作出任何反应,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月,马来亚成药市场风平浪静,而在这样的风平浪静之中,文武堂清凉油销量迅速恢复到去年同月的水平。

这一个月,也是尹正纲近一年来最忙的一个月,之所以忙,并非因为清凉油订单增加,也不是因为要跟几家被取消经销权却私自挂出伪造授权牌的药商打官司,而是要跟十几家药商捉迷藏。

自从胡修文取消卖假药的那些药商经销权之后,尹正纲就被来求情的人缠得烦不胜烦,没办法,他只好躲在家里上班,可也不知道是谁泄漏了他的住址,没几天十几家药商就找上门来,围在木屋外面不肯走。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躲进翼园,可在那里也没能安静几天,又被迫转移到蒋元第的海滨庄园。

好在蒋元第的庄园有护卫看守,又有好几处可以出入,那些人即便守在大门外,也逮不着他,他这才算轻松下来。

尹正纲成天就呆在蒋元第滨海庄园,足不出户,恰好这些天蒋芩带着孩子也住在滨海庄园,他读书之余逗逗孩子,倒也有趣。

“这么喜欢孩子,赶紧点成亲。”蒋芩对儿子更喜欢和尹正纲在一起有些吃醋。

“谁肯嫁我呀。”每当别人这么说,尹正纲就拿这话搪塞。

“你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我打赌,只要你说声娶,至少有两个人会巴不得立马飞过来嫁你。”蒋芩哪壶不开提哪壶,专往尹正纲痛处戳。

“算了算了,不就是抱了下你儿子嘛,用得着这么讽刺我!”尹正纲忿忿不平,把孩子递还蒋芩。

蒋元第似乎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孙女即便嫁人之后嘴巴还是一如既往的刁钻,见两人拌嘴,也不劝,笑盈盈在一旁观战。

“蒋公也不管管您的孙女,越来越有悍妇的样子,怎么得了,唉!我那可怜的梁晋兄弟。”尹正纲装模作样地叹息着,又拿起那本英语字典翻看起来。

“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蒋芩柳眉倒竖。

“呵呵……”蒋元第含笑捻须。

“说起来,你打算什么时候收网,差不多了吧?”笑完之后,老人正色对尹正纲道。

“再等等吧,我怕火候不够。”尹正纲放下书,笑道。

“我倒怕火候过了,别忘了,制假药厂查不到,咱们头上始终都悬着一把刀,外面那些人既然还有价值,就肯定会有人想拉拢他们。”

姜是老的辣,蒋元第一番话,猛然点醒尹正纲,他突然意识到,火候可能的确有点过了。他放下书,站起来理了理衣服,冲蒋元第一拱手。

“你去哪里?”蒋芩见他要走,问道。

“收网去。”尹正纲笑答。

宽敞的会议室里,尹正纲坐在首席,面带微笑,在他两旁,是十三家药行代表。

十三人在文武堂办公楼,在海边木屋,在翼园,在蒋宅守候大半个月,终于见到成效,眼前这位年轻的文武堂副总理从蒋宅出来,把他们带到这会议室里,要跟他们会商。

说是会商,却更像是审讯,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因为这位副总理要求他们写出把假药卖给他们的人的名字,只有把卖假药的人供出来,才能再次得到文武堂成药的经销权,否则,一切免谈。

“我说得很清楚,各位老板可以考虑考虑,也不用现在就写,给大家一个钟头时间吧,想想,都想想。”尹正纲语气温和,面带微笑,可他这笑,在这十几位药商看来,却是那么的阴狠恶毒。

十三人心里明白,这回他们算彻底栽在这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手里了,可也没办法,谁叫他手里握着眼下南洋最赚钱的清凉油经销权。

写,还是不写?

虽说那位卖假药给他们的人从没透露过自己的身份,可他们谁不知道那人的来路?惹恼他背后的靠山,实在不是个明智的举动。

“诸位放心,你们今天写的东西,我看了之后就会销毁,大家要是信不过,可以盯着。”尹正纲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冲众人摇了摇,然后放在桌上。

“我就在这屋子里烧。”他笑道。

“干!”一个药商一拍桌子,喷着口水道:“老子做生意只求财,管他娘谁是谁。”

他说完后,便在唰唰唰在纸上写下几个字,然后飞快叠好,递给尹正纲。

这种事,但凡有人带头,就不怕没人跟上,于是几分钟里,所有人都交上了自己的纸条。尹正纲不慌不忙,一张一张地打开,慢慢看着。

前面几张上面的名字不出意料,尹正纲看完也只是一笑,可接下来打开的几张,却让他无比震惊,只是他性子沉稳,并未在脸上表现出来。

就这样压抑着内心的情绪,他看完纸条。十三张纸条没一张空白,看来这些人都还是很想再拿到文武堂成药的经销权。也难怪,俗话说人心叵测,只要有一个人写了,其他人自然担心好处都被别人占尽,不愿被落下,争相供出幕后制假之人,也在情理之中。

“我再次跟大家保证,只要所供之人属实,大家都会拿回经销权。”尹正纲笑笑,拿起桌上一堆纸条,递给一旁的秘书。

秘书接过,站起来打开会议室的门。门外走进两个身穿警察制服的洋人,从秘书手里取走那叠纸条,又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惊愕之声。

“诸位,对不起了,刚才骗了大家,不过我们已经跟捕房打过招呼,诸位也是受骗上当,捕房不会追究的。”尹正纲不慌不乱,坐在椅子上神情泰然。

“尹……尹总理,这……这是怎么回事?”有胆小的惊叫起来。

“姓尹的,你娘的坑我们!”又有脾气暴躁的,就要冲过来如何如何,却被身边的人七手八脚地拉住。

同类推荐
  • 夜游者

    夜游者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7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7卷)

    主要内容包括:伊人寂寞、生死回眸、晚点、光头、继父、知音、嵌入灵魂深处的弹头、返祖、点燃一个冬天、天才、刺客、陌生的康乃馨、归途、投诉母亲等。
  • 幸福年代

    幸福年代

    《幸福年代》这部30余万字的小说真实记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有别于插队知青的另一重要群体——回乡知识青年的经历、磨难与感情生活,原汁原味再现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陕西渭北农村的生活状貌,堪称一代回乡知识青年的心灵史诗。《幸福年代》讲述风华正茂的回乡知识青年群体,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农村干部,淳朴坚韧而又难逃宿命的主人公一家人,青春美丽柔情似水的女子,亦庄亦谐秉性各异的乡邻,以及来到乡下手足无措的城市下放居民、经改造后释放的“战犯”和曾经的“鸡奸犯”等等,各色人等以黄土地为共同的舞台,演绎一段壮阔历史,诠释生活的诡异斑斓。本书由杨团华著。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四段生死离别的爱情,四对为情所困的有情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结论,不论悲喜,但都震撼天地……
  • 蜜三刀

    蜜三刀

    付秀莹,女,河北无极人,1976年生,现居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毕业。知名作家。代表作品有《爱情到处流传》、《旧院》。曾获首届中国作家出版奖等多种奖项。供职于《小说选刊》编辑部。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

    紧张、焦虑,这成为对当今中国人心理状态最贴切的描述。其实,中国人一直过度紧张,供奉中庸与和谐的中国人一直没能学会淡定平和《过度紧张》作者臧一民从国民性出发。从历史典籍和当今社会现状中寻找分析的素材,深挖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渊源,总结七种造成中国人过度紧张的心理基础。
  • 随想录(全五册)

    随想录(全五册)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天下美人之潇潇待暮雨

    天下美人之潇潇待暮雨

    未出生,她与他已订下婚约。刚出生,他满门遭荼,流落恶人之手。十六年后,她是人人嫌弃的丑丫环,而他却已成为震惊江湖的隐形杀手。帅杀手爱上丑丫环,这是上天恩赐的缘分。……失手杀了最爱的他,为救父亲步入深宫,身怀绝世武艺她要救国于天下。用半张面具引出惊天真相,由丫环变小姐,由小姐变后妃。在没有人知晓的背后,她还是本朝纯正血统逍遥公主。秦待芸,不,她是逍遥待芸!……潇潇是他,暮雨也是他。好人是他,恶人还是他。萧憬知道再也不能隐瞒真相,于是他选择死在她的剑下。在他心中,她永远是最美的女子。欢迎加群:240144775,期待与亲同行。
  • 弱智皇后不好欺

    弱智皇后不好欺

    某女骑驴赶时尚,走前沿,华丽丽的穿越了!某女心态好,装痴扮傻十六载,换来老爹卖女儿!某女童心未泯,皇城京都转转,结兄拜弟,找靠山!呃,某女的故事多多……*“什么怀孕!”皇甫邪似乎不敢相信一般,手中的热茶已渗到了手上,却浑然不知!看着眼前哈着腰的凌公公,强忍着心中的不知名的痛,“送碗打胎药去!”凌公公向是知晓这结果一般,“是皇上,老奴已安排过去了!”*“娘娘,这药?”春兰不敢看向问儿那充着不明情绪的眸子,弱弱的询问道。“倒掉!”斩钉截铁般道,她肚里的种上还轮不到一个外人来说三到四!“可是娘娘!”春兰想说什么,但看向主子那坚定的眼神,不再开口,默默的将药倒掉。简介暂定,落落知道此简介无能,还望亲们多多体谅,点‘阅读此书’看看内容才决定是否收藏!!落落在此感谢各位亲的支持!!!推荐落的新文:《青涩相公》
  • 读者文摘精粹版5:再苦也要乐一乐

    读者文摘精粹版5:再苦也要乐一乐

    寻求快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痛苦的事情最好在散步时把它忘掉,你不妨试试看,一切痛苦的事情都会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走了。
  • 一夏晴深

    一夏晴深

    为了逃避从天而降的婚约,为了活成一个自由的古人,她不知天高地厚地去闯荡江湖,别了青梅竹马的少年行云,又遇到了玉树芝兰以多情自许的“无缺”公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那段被遗忘的记忆究竟属谁?谁才是那个与她许足三生承诺的人?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