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300000010

第10章 可怕的来访者(1)

我在洛沃德度过的第一个季度长得像整整过了十年,而且还不是黄金时代。在此期间,我为了适应各种新的规则和陌生的工作,克服种种困难,进行了令人厌烦的斗争。虽然都是些小事,但由于担心在这些方面出什么差错,我一直很苦恼,这种苦恼比命中注定要我承受的身体上的艰苦,更为严重。

整个一月、二月和三月的前一段时期,厚厚的积雪,以及化雪后几乎无法通行的道路,使得我们除了上教堂以外,便无法跨出花园围墙半步,可是在花园围墙里面,我们还得每天有一个小时到户外活动。我们的衣服不足以抵御严寒。我们没有长筒靴,雪灌进了我们的鞋里并且在里面融化。我们没有手套,双手冻得麻木,和脚一样,长满冻疮。我的双脚变得红肿,每天晚上都要忍受那种痛痒难熬的滋味,而到了早上,又要把肿胀、疼痛和僵硬的脚趾硬塞进鞋子里去,这种感觉直到今天我都难以忘怀。饭食供应不足也让人苦恼,我们这班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旺季,食欲大涨,可吃的东西几乎却不足以维持一个虚弱病人的生命。营养短缺造成了一种恶劣风气,使年龄小学生深受其害。那些饥肠辘辘的大姑娘一有机会,就连哄带吓,从年龄小的学生的那份饭食里抢吃的。有好多次,在午后茶点时,我不得不把分得的一小块珍贵的黑面包分给两个勒索者,还把半杯咖啡让给第三个勒索者,然后,我才咽下剩下的那一半,同时伴着因为饿急了而偷偷掉下的眼泪。

在那个严寒的季节里,星期天是个难挨的苦日子。我们得走上两英里路,到保护人常做礼拜的勃洛克桥教堂去。我们出发时很冷,走到教堂时更冷,做早祷的时候我们都快冻僵了。这离学校的路太远,来不及赶回来做下午的礼拜,因此这中间每个人分到一份冷肉和面包作为午饭,分量跟我们平时的饭食一样少得可怜。

下午的礼拜结束后,我们沿一条毫无遮拦的山路走回,一路上刺骨的寒风越过积雪连绵的山峰,从北面狂吹过来,几乎把我们脸上的皮都刮掉了。

至今我还记得,谭波儿小姐轻快地走在我们这个垂头丧气的队伍旁,格子花呢斗篷被凛冽的寒风吹得紧贴在她的身上。她一面口头开导,一面以身作则,鼓励我们振作精神,“就像坚强的士兵那样”奋勇前进。那些可怜的其他教师,大都自己也情绪低落,哪里还顾得上鼓舞别人呢。

回到学校,我们是多么渴望能享有熊熊炉火发出的光和热啊!可是,至少对那些年龄小的学生来说,并不能享受到这个福分。教室里的两个壁炉马上被两三层大姑娘们紧紧围住,小一点儿的孩子们只好成群蹲在在她们身后,把冻僵的胳臂裹在围裙里。

午后茶点时,总算给了我们小小的安慰,发双份的面包——不是半片,而是整整的一片——外加涂着薄薄一层可口的黄油。这是每周一次的难得享受,它让我们大家从一个安息日到下个安息日一直盼望着。我一般都尽力把这份美餐留给自己一半,剩下的便总是不得不分给别人。

星期天晚上,我们总是要背诵英国国教的教义问答和《马太福音》的第五、六、七章,还要听米勒小姐冗长的讲道,她禁不住地一再打着呵欠,说明她也累了。在这些节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插曲是,总有五六个小姑娘扮演起犹推古犹推古:《圣经》中的人物。在听讲道时因为困倦沉睡,从三层楼的窗台上掉下去摔死了。的角色来,她们困倦不堪,虽说不是从三层楼上而是从第四排长凳上摔下来,可扶起来时她们简直是半死不活了。治疗的方法是把她们推到教室中央罚站,一直站到讲道结束。有时她们的双脚不听使唤,站立不住,倒下来在地上挤成一堆,这时不得不用班长的高凳子把她们支撑住。

我一直还没提起布洛克赫斯特先生来学校的事,事实上,那位先生在我进校后一个月的大多时间里都不在家,也许是在他的好朋友副主教那里多逗留了一些日子。他不在倒让我松了口气。不用我说,我自有怕他来的原因,可他终于还是来了。

一天下午(当时我已经在洛沃德待了三个星期了),我正手里捧着块写字石板坐在那里,苦苦思索着怎么计算一道长除法长除法:繁式除法。要求将运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写下来。题,偶尔心不在焉地抬头望了望窗口,只见一个身影正好经过。我几乎凭借本能立刻认出了那个瘦长的轮廓。所以两分钟以后,全学校的人,包括教师在内,都全体原文为法语。起立时,我都没必要抬头,便知道他们如此隆重欢迎的究竟是何方神圣。那个人大步地走过教室,不一会儿,一根黑柱子便站在了谭波儿小姐身边。谭波儿小姐也像众人一样站立着。这就是那根曾经在盖兹海德的炉边地毯上狠狠向我皱眉的黑柱子。这时,我斜眼瞥了一眼那根建筑构件。是的,我没看错,这正是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穿着紧身长外衣,纽扣扣得严严实实,看去更显得细长、刻板了。

我有理由为这个人的出现感到丧气。我清楚地记得,里德太太曾就我的品行等情况向他作过造谣中伤的暗示,他也许下诺言表示一定要把我的恶劣本性告知谭波儿小姐和其他教师。我一直都在担心这个诺言的兑现——天天都在提防着这个“随时会出现的人”,因为他一旦介绍我以往的生活和言谈,我就会永远背上坏孩子的恶名。现在他终于来了。他就站在谭波儿小姐旁边,在向她低声耳语,我毫不怀疑,他是在说我的坏话。我焦急而痛苦地注视着她的目光,随时准备着看到她乌黑的眸子向我投来厌恶和轻蔑的目光。我也在侧耳静听,因为碰巧坐在靠近屋子前端的座位上,所以我听见了他们的大部分谈话,这些话的内容总算解除了我的近忧。

“谭波儿小姐,我想我在洛顿买来的线是管用的,这种线正适合缝布衬衫,我还特地挑了些跟它相配的针。你跟史密斯小姐说一声,我忘了买织补针的事,不过下个星期我会派人给她送来。告诉她无论如何每次最多只能给每个学生发一根针,多了她们就会粗心大意,把针弄丢了。噢,还有,小姐!我希望你们把羊毛袜子能照看得好些!——上次我来的时候,到菜园子里转了转,仔细瞧了瞧晾着的衣服,看见有很多黑袜子都没补好,从破洞的大小来看,我肯定它们并没有及时地修补好。”

他停了一下。

“你的指示一定照办,先生。”谭波儿小姐说。

“还有,小姐,”他继续说道,“洗衣女工告诉我,有些姑娘每星期换两次干净的领圈。这太多了,按规定只能换一次。”

“我想这件事我可以解释一下,先生。上星期四,有朋友邀请艾格妮丝·斯通和凯瑟琳·斯通上洛顿去用茶点,所以我允许她们特地戴上干净的领圈。”

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点了点头。

“好吧,这一次就算了,但是请不要让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还有另一件事也叫我吃惊,我跟管家结账,发现上两个星期,两次给姑娘们提供了点心,吃了面包乳酪,这是怎么回事?我查了一下规章,没发现里面提到过这样的饭食。是谁搞的新改革?这又是谁批准的?”

“这件事须由我负责,先生,”谭波儿小姐回答说,“早饭烧得太糟了,学生们实在难以下咽,我没敢让她们饿肚子直到午饭。”

“小姐,请允许我多说几句——你知道的,我培养这些姑娘,不是让她们养成奢侈娇纵的习惯,而是让她们变得刻苦耐劳,忍耐克己,要是偶尔有不合胃口的小事发生,比如一顿饭烧坏了,一个菜的作料太多或太少,解决的办法不该是用更可口的东西补偿失去的那点享乐。否则,只会娇纵她们肉体,而违背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应当利用这件事来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教导,鼓励她们在暂时的困难面前,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这种场合下,应该借机作一次简短的训话,这不会显得不合时宜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位贤明的导师会借机提示一下最初的基督徒所受的苦难,讲一下殉道者所受的酷刑;提一下我们神圣的上帝的亲口规劝,他召唤他的门徒们背起十字架跟他走;提一下他给世人的警告:不能只靠面包活着,还得依靠上帝口中所说的每一句话;提一下他神圣的安慰:‘你们若为我忍饥受渴,便为有福。’啊,小姐,当你用面包和乳酪代替烧焦的粥,送进孩子们嘴里的时候,你当然可以喂饱她们卑污的肉体,而你却没有想到,你是在让她们不朽的灵魂挨饿!”

也许是感情太过于冲动,所以布洛克赫斯特先生又停顿了一下。他开始讲话的时候,谭波儿小姐一直低垂着眼睛,但现在她的眼睛却直视前方。她的脸本来就白得像大理石,现在似乎更显出了大理石所特有的冷漠与坚定。尤其是她的嘴一直紧紧闭着,仿佛只有雕刻家所用的凿子才能把它打开,她的眉宇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凝固了似的严厉神色。

与此同时,布洛克赫斯特先生倒背着双手站在壁炉前,威风凛凛地检阅着全体人员。突然他的眼睛眨巴了一下,好像碰上了什么耀眼或刺眼的东西。他转过身,用比先前更急促的语调说道:

“谭波儿小姐,谭波儿小姐,那个……那个卷发姑娘是谁?红头发的那个,小姐,卷着……满头都是卷发的那个?”说着,他用手杖指着被他吓坏了的姑娘,他的手微微抖着。

“那是朱莉娅·塞弗恩。”谭波儿小姐很平静地答道。

同类推荐
  • 女巫友

    女巫友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转世

    转世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幸福的完美

    幸福的完美

    那个年代简单透明,似乎阳光里活动的尘埃都那么令人着迷,正在经历的并不觉得美好,只有过去的,成为了一种记忆,于是一切都美好鲜活起来。
  • 父亲的王国

    父亲的王国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

    书叙明朝万历年间黄淮水患严重,朝廷派朱衡治理,误杀为治水献策出力的蛇精。二蛇(魏忠贤与客印月的前身)于是率族类投胎,寻求机会报复那些河工转世的人。它的语言清丽典雅,非一般通俗小说可比。总之,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说,它都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零点交锋

    零点交锋

    违法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利用法律上的盲点、制度上的漏洞、执法者的疏漏,进行扰乱破坏和躲避制裁。而公安、政法机关却要竭尽全力发现和堵塞一切漏洞,依法打击犯罪,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本书说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预审警官钟子忱和他的战友们排除干扰,不避凶险,与归案或尚未归案的犯罪分子所展开的错综复杂、出生入死的较量。根据一个死囚临刑前夜的交代,钟子忱指挥抓捕两个重要的犯罪嫌疑人。在与之短兵相接的正面冲突中,他为自己的一个微小失误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无意中给了犯罪分子以脱出重围的可乘之机……
  • 采桑子

    采桑子

    这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民国以还,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痴迷一生,次子因萧墙之祸无奈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败落,一群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令人掩卷三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4)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正室手札

    重生正室手札

    唐朝叱咤风云的女相,穿越为胤禛正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笑傲前朝后宫手札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