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9200000029

第29章 曾国藩家书(1)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最高统帅,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完人”,他被奉为官场“楷模”,又被称为“最好的父亲、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兄长”。曾国藩一生所写家书无数,我们精选其中精华,解读他的先哲遗训,领悟他治家、治学、治军、修身、养性的人生智慧。

修身

■原文:耳鸣近日略好,然微劳即鸣。每日除应酬外,不能不略自用功,虽欲节劳,实难再节。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

译文:耳鸣近日稍好了些,但稍微劳累一点便又响起来了。每天除应酬外,不能不略为自己用功,虽想节劳,实在难以再节了。手谕训示儿子节劳,节欲,节饮食,我一定时刻牢记遵守。

■曾国藩是这样自省的

道光年间,在京城有个很有名气的理学大师,名叫唐鉴,他是曾国藩的同乡也是湖南人。曾国藩早就听说唐鉴的大名,却一直无缘相见。

有一次,道光皇帝在乾清门接见唐鉴,曾国藩有幸随驾前往,这才终于见到了这位慕名已久的理学大师,但还是没有机会和唐鉴说上话。在接见时,道光皇帝对唐鉴研究程朱理学的成就,大为赞赏,奖谕唐鉴是个笃实诚挚的君子,并当场赐封唐鉴为太常寺卿,命他在京城讲学。

没多久,曾国藩就来到唐鉴的住处,以弟子之礼拜见了这位年过花甲的湖南老乡。唐鉴对曾国藩也早有耳闻,现在又见他如此谦卑地自投门下,于是就很乐意地收下了这个门生。

投到唐鉴门下之后,曾国藩从《朱子大全》入手,开始了他对义理之学的研究。唐鉴对曾国藩也非常器重,把自己治理运河、从军从政的经验悉心传授给了他。他还赠给曾国藩一张亲笔所书的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并把自己每天写日记,用以躬行反思的方法也传授给了曾国藩,教导曾国藩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改正自己的缺点,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发展路径来要求自己。

在唐鉴的勉励下,曾国藩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加修饬,并立下日课十二条,每天对照,检查反省,鞭策自己严格自律,使自己奋发有为。

这十二条日课的内容是:

1. 持身静肃:要使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和检查自己的行为举止及意念是否有背离义理之处。平日闲居无事就要安静泰然,保养德性。

2. 静坐养性:每天都须静坐养性,反省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

3. 早早起床: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4. 读书专一:读书一定要专一,一本书没有读完,不要再看其他的书籍。

5. 阅读史书:每天都要阅读《二十三史》,最少十页,即使有事也不间断。

6. 说话谨慎: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7. 保养真气:联系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8. 求学不倦:每天都要学到新知识,读书时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

9. 爱护身体:“节制操劳,节制欲求,节制饮食”,并时刻将此作为健身祛病的准则。

10. 技不荒疏:无论如何繁忙,每月都要写作几篇诗文,以此检验自己积存义理的多少。

11. 饭后写字:饭后写半个时辰的字。凡事不可留待第二天去做,这样会越积越多,难以清理。

12. 夜不出门:夜晚出门使人耽误正事,精神疲惫,必戒!

后来,在唐鉴的指导下,曾国藩又作《立志箴》《居敬箴》《主静箴》《谨言箴》《有恒箴》各一首,高悬于书房内。

一天,曾国藩带着日记,去谒见唐鉴。唐鉴翻到二十二日的日记,只见上面写道:“自今日起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朝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唐鉴称赞地说:“有志气!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

唐鉴又翻至一页,见上面写的是昨夜做梦一事,字里行间全是痛责自己的话语。唐鉴面露欣慰之色说:“好!就是要这样不讲情面地痛骂,方能改得掉身上的恶习。”说罢,他转过脸来审视曾国藩,问:“你昨夜梦见什么事了?”

“昨夜梦见何绍基放广东正考官,考完回来,得程仪五千两,皇上又赏他一千两,在下心里甚是羡慕。”曾国藩红着脸嗫嚅道。

“你这是好利之心没有全然湔除之故。”唐鉴一本正经地说,“君子之可贵,就在于慎独。”

从那时起,曾国藩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记日记,每日自修、自省、自律,改过迁善,修德读书,即使成为高官显贵之后,也从不停止。他曾经在日记中写道:“一切事都必须检查,一天不检查,日后补救就困难了,何况是修德做大事业这样的事!”他的日记,直到临死的前一天也没停止。

正是在逐日检点、事事检点的自律自省中,曾国藩一步一步地走向事业的成功,走向人生的辉煌。

周处除三害

历史上名人自我反省,用于改正错误,最终功成名就的事例屡见不鲜。在失败与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把责任推给他人,勇于承担责任,自我反省的人,很多都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周处就是一个懂得自我反省,勇于改过的著名人士。周处是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的儿子。年轻时,周处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周围人时常无故遭受他的欺压,非常害怕他,也痛恨他。都称他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一条蛟龙,经常行云布雨,制造洪水。泛滥开来,当地民不聊生,遇到有船只从河上经过,有时候蛟龙还会袭击商旅,吃人为乐。山上有只吊睛白额虎,时常在山岗上咆哮,霎时间狂风大作,严重的时候是房倒屋塌。人民苦不堪言。更有甚者,有行路人从山下经过,吊睛白额虎还会吞食旅客。周处和这两个畜生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吊睛白额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上得山冈,与吊睛白额虎相遇。两强相争必有一伤。酣战起来真是风云为之变色。那吊睛白额虎发起咆哮,翻身扑过来。周处猛然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吊睛白额虎却把两只前爪搭在周处面前,想要纵身再扑。周处忙将两只手就势把吊睛白额虎顶花皮地揪住,用足全身气力,将虎头按向地面。那只吊睛白额虎急要挣扎,早就使不上气力。周处死死地按住,并一丝一毫也不给吊睛白额留机会。周处抬脚就往吊睛白额虎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吊睛白额虎咆哮起来,声震百里。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刨了一个土坑。周处把那吊睛白额虎嘴直按进黄泥坑中去。那吊睛白额虎被周处压住奈何不得,终究没了气力。周处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拳头,尽平生之力,打得三五十拳,那吊睛白额虎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刚击杀了猛虎,周处没有停息,又下河去同蛟龙搏斗。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孽畜兽性大发猛向周处扑去。他逃闪一旁免受伤害。举刀对蛟龙头部劈去。它不及逃避刀到头落。周处斩了蛟龙。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回到乡里,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并且对此大加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做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他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名人。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究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很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原文:余自十月初一日起,亦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冯树堂与余同日记起,亦有日课册。树堂极为虚心,爱我如兄弟,敬我如师,将来必有所成。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盖明师益友,重重夹持,能进不能退也。

译文:我自从十月初一日起,也仿照艮峰一样,每天的每一次思考,每一件事情,都写在册子上,以便随时看见了加以克服,就连字体都写成正楷。冯树堂和我同日记起,也有日课册子。树堂非常虚心,爱护我如同兄弟,敬重我如同老师,将来一定有所成就。我向来没有恒心,从写日记本子开始,可以保证一生有恒心了。明师益友,一重又一重挟持我。只能进不能退。

■曾国藩教导李鸿裔

曾国藩非常有容人之量,他主张“举止端庄,言不妄发”,无论在待人接物都要为对方留有余地,力戒表现欲太强。

为了时刻警醒自己,曾国藩还亲笔书写了“处世禁忌四缄”:“勿夸夸其谈、勿好为人师、勿轻信人短、勿斤斤计较”。并把这“处世禁忌四缄”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曾国藩曾经对人说,人只要稍微有些才能,就想要表现出来,以显示其强于别人的地方。争强好胜的人常常这样,追逐名利的人更是这样。在北京做官的时候,曾国藩也有这个毛病,每次与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夸夸其谈,表现欲非常强烈。后来,朋友邵蕙西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他的毛病,他这才如梦初醒,下决心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后来,曾国藩拜唐鉴为师,学习程朱理学,在唐鉴的指导下,曾国藩开始学习“慎独”。他常常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表现欲太强的毛病,然后就注意加以改正,终于克服了骄傲多言的毛病。曾国藩不仅自己力戒骄傲多言、表现欲太强的毛病,还经常对他的弟弟或者僚属中有这一倾向的人进行及时教诲,希望他们也能在为人处世上多加留意。

同治五年(1866年),在“剿捻”屡遭失败后,曾国藩向朝廷奏陈“剿捻无效,病难速痊,请开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之缺”,并举荐李鸿章接替自己“剿捻”。十二月,曾国藩奉旨再次担任两江总督,这年他已经56岁了。

在这期间,有个叫李鸿裔的人来投靠曾国藩,做了曾国藩的幕僚。

李鸿裔字眉生,别号香严,晚号苏邻,是四川中江人。当时,李鸿裔年仅35岁,人长得很潇洒,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李鸿裔还十分有文采,既能吟诗,又会作对,尤其是一手毛笔字写得相当漂亮,曾国藩对他十分欣赏,像对待儿子一样的对待他。在两江总督府,曾国藩的幕僚很多,但能够随便出入曾国藩密室的,却只有李鸿裔一人,可见曾国藩对他的喜爱。

当时,曾国藩的幕僚中有所谓的“三圣七贤”,这些人都是名噪一时的理学大家。曾国藩仰慕他们的名声,把他们都召进两江总督府做幕僚,然而只是逐一安排他们的衣食住行,并不让他们担任具体的职务,也不安排他们做什么具体事。

很多人对曾国藩的做法感到很是不解,这其中就有李鸿裔。他看不惯这些号称理学大师的平日的腐儒作风,多次向曾国藩谏言,不要收留这种人。可曾国藩却不接纳他的谏言,也不多加解释,依然把“三圣七贤”留在两江总督府里。

一天,曾国藩和李鸿裔正坐在内室书房谈话,恰好来了一位客人,曾国藩便出去接待客人,留下李鸿裔独自在书房内。李鸿裔闲来无事,便翻看桌上的文稿,看到一篇《不动心说》的诗稿,是曾国藩幕僚中“三圣七贤”中的一个老儒写的。诗文中这样写道:“你把我放在美丽的姑娘面前,问我会动好色之心吗?我说我不会。你再把我放在红蓝的顶戴面前,问我会动高官厚禄之心吗?我说我不会。”

年轻气盛的李鸿裔看到这里,觉得这老儒既虚伪又可笑,于是就拿起笔在上面题了一首打油诗,讽刺道:

妙曼娥眉侧,

红蓝大顶旁,

尔心都不动,

只想见中堂。

写完,扔下笔就出去了。

曾国藩送走了客人,回到书房,见李鸿裔已经不在了,而桌子上的文稿上,却留有新题的文字。他看完之后,不禁莞尔一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声:“除了这小子,没人会干这事。”于是就让手下人去叫李鸿裔。

过了很久,手下人向曾国藩回禀说没找到李鸿裔。曾国藩知道李鸿裔生性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这会儿说不定又到秦淮河上游玩去了,于是便叫手下人拿着他的令箭到秦淮河一带去找李鸿裔。

下人奉命来到秦淮河,在诸多的画舫灯船上逐个找了很久,最后果然在一个歌姬的画舫中找到了李鸿裔,并把他带回了两江总督府。李鸿裔此时内心惴惴不安,他以为是自己来秦淮河游玩坏了总督府的规矩,曾国藩要拿自己治罪。谁知见到曾国藩后,全然不是这么回事儿。

曾国藩指着他所写的打油诗问他:“是你干的吧?”

李鸿裔闻言,方知曾国藩把自己找来不是为去秦淮河游玩的事,而是为了自己题的这首打油诗,心里顿时安定下来,于是毫无畏惧,直言回答说:“不错,是我干的。”

曾国藩不仅不气不恼,反倒叫李鸿裔坐了下来,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三圣七贤’都是欺世盗名之流,他们所写的文章和他们的言行也不见得一致。但你要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丰厚的资本,达到今天这样的地位,靠的就是这个虚名。现在你一定要公开揭破它,使这些人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本,那么他们对你的仇恨,岂能是平常语言之间的仇怨可比的?杀身灭族的大祸,都可能隐伏在这里边了!”

说到这里,曾国藩谆谆告诫李鸿裔说:“你一定要谨记这样一句话:尖酸的语言虽然能够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在为人处世中,千万不要过分地表现自己,要力戒骄傲多言,说话办事都要给人留有余地。只有这样,你方能成就大事。”

听了曾国藩的这番话,李鸿裔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很敬畏地接受了曾国藩的教诲,从此以后便收敛锋芒,再也不敢大言放肆了。

唐玄奘法师西行求法

在中国历史上向名师求学的事例不胜枚举,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当属唐朝的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故事了。玄奘法师原姓陈,名祎,是洛州(今河南省)人。他的先祖是汉代太守陈仲弓,父亲陈慧曾任江陵县令。陈慧有四个儿子,玄奘法师排行第四,自幼聪明过人,8岁时就向父亲学习儒家经典,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玄奘法师的母亲在他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又因年迈多病而辞官归乡,这造成了玄奘法师幼年困顿的局面。玄奘法师的二哥也是出家人,法名长捷,住洛阳净土寺,玄奘法师幼年时期经常跟随他去学习佛教经典。13岁时玄奘法师也出家了。成年后便云游各地,参访名僧。先后向慧休、道深等高僧学习佛经,造诣日深。渐渐地年纪尚轻的玄奘法师就已经被唐朝当时的佛教界所推崇,成为非常有威望的高僧了。但是他不满足于自身的佛学水平,还在不断求学,求学过程中深感中国佛经由于翻译有误或者不完整的原因而造成很多地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唐武德九年(626年),玄奘法师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他是印度纳兰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玄奘法师听到这个消息如获至宝,既登门向这位印度高僧请教。波罗颇密多罗告诉玄奘法师他的老师戒贤深谙百家佛学经典,并且正在纳兰陀寺讲学,玄奘法师于是决定西行求法。

同类推荐
  •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您想过您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吗?您知道您的教子方案存在错误吗? 每个孩子都是等待被开发的宝藏,宝藏如何开发,就在于父母使用的教育方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一天帮您纠正一个教子错误,50天让您远离教子误区。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甚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其实,孩了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孩子如同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样本。
  •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孩子吃点苦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是一句流行了很长时间的“教育名言”,但这句话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它只适合用于某种特殊的场合。对今天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中长大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所以,还是应该让他们吃点苦的好。要知道,不让孩子吃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尽管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这种教育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 培养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的孩子

    培养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的孩子

    本书是一套家庭教育类图书,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怀孕知识百科

    怀孕知识百科

    孕育健康宝宝,科学实用胎教!迎接天使,你准备好了吗?怎样轻松、平安、顺利地走过孕育小宝贝的生命历程?孕期中,你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本书是一本较全面的怀孕百科全书,内容包括孕前准备篇、孕育篇、分娩篇和产后篇等四篇。本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诗篇当被寂寞包围的时候,请不要沮丧,请接受寂寞的洗礼,也许这正是成功的契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是《哈佛家训》系列第7本,书中的经典故事寓教于乐,都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也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枕边书,让读者在增长智慧的同时,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垒;艾米莉狄金森的寂寞。提高自身修养,本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寂寞,是人生成长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感受寂寞、超脱尘世,是一种人格的独立与完整;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陈景润的寂寞,是可以陪伴我们共同成长的必读书目
热门推荐
  • 地球毁灭之诺亚方舟

    地球毁灭之诺亚方舟

    我们的世界温暖、舒适熟悉,但当我们仰望天空,我们想知道,我们是居住在宇宙中一个独特的地方,或仅仅是太空的小小一隅?宇宙是友善的还是充满敌意?我们是一直站在这里猜想,还是离开故园来一次终极探险?去发现奇观,直面恐怖。美丽的新世界,邪恶的黑暗势力,时间的起点,创世的时刻,我们是否有坚持到底的勇气,或是逃回家?想找到答案只有一个方法,我们开始一步步时空之旅。
  • 战帝系列(十)

    战帝系列(十)

    千岛盟之祸已非一日,而且有如顽疾,一日不根除,便痛痒一日,今日之事,只能算是旧疾复发,算不得新病,自然不必为之太过伤神。而有千岛盟这一对头,至少可以让坐忘城暂时不起叛逆之心,这样,冥皇就有时间对坐忘城施以釜底抽薪之计了……
  • 皇家校草:笨丫头不许逃

    皇家校草:笨丫头不许逃

    【VIP作品完结!】谭小晗知道自己不是美女,但是运气也不用这么背吧!开学前几天晚上出去摆摊被城管追这也就算了,不小心偷听到一个霸道帅哥和别人的对话被发现这也就算了!但是来到学院却发现那天的帅哥竟然是自己同校的同学!纳尼,更过分的是遭到帅哥的威胁……(推荐《纯金校草的完美初恋》)
  • 布衣俏神探

    布衣俏神探

    口口声声拿报恩要挟她,非要她去他府上效力一年,只因他碰巧恰好救了她一命。好吧,反正她无处可去,且去混吃混喝再说。日子似乎过得还不错,有街逛,有钱赚,有帅哥陪着,时不时还有些个案子过过手瘾。直到有一天,她陷入一场阴谋……他,本想做一个天高皇帝远的闲散王爷,却身不由己被卷入宫庭争斗中。他,本想做一个寄情山水的隐士侠客,却因上一代的恩仇不得不陷身血腥江湖。还好,总有烟消雾散,云淡风清的那么一天。
  • 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

    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

    投资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一套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方法与技术。投资理财不是投机取巧,不是碰运气,而是一种恒心、一种智慧,一种和时间赛跑、战胜自我的毅力,是每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都可以掌握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将投资理财要点、方式、策略、风险——呈现在读者面前,既介绍了储蓄、债券、基金、炒股、保险、黄金、期货、外汇这些传统的投资方式,也讲授了收藏、房产投资这类新兴的投资手段。概念介绍穿插提示建议,理论讲解融合案例分析,知识性、实用性、操作性兼备,是中国家庭理财必备之书。最实战、最高效的投资理财战术,最实用、最体贴的理财枕边书,刷新你的财富思维,提高你的大脑财商!
  • 简单省时一碗汤

    简单省时一碗汤

    《美食天下(第2辑):简单省时一碗汤》教你做出简单美味汤。无论您是上班族,还是宅家族,只要按着书中讲解下手操作,无需昂贵食材,无需费时费力,即使是新手的您,也可以得心应手地做好属于自己的爱心靓汤啦!
  • 落跑相公狠狠追

    落跑相公狠狠追

    不就是学人家打群架,至于喝口凉水都能呛晕过去?晕就晕吧,至于把我扔到这么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吗?!好在我机灵聪明,各种状况都能应付,不过,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干嘛要一直缠着我,烦死了,走开啦,我才不稀罕你,古代人民这么淳朴,怎么就出了你这个奇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之妇甲天下

    重生之妇甲天下

    一场车祸,让她重生到了异界,附身于农家妇女。一觉醒来,身边多了一位深情的丈夫,和一双可爱的儿女。一次偶然,她发现玉镯里的惊天秘密。在这异世之中,她将会怎样和完全陌生的家人相处?在这异世之中,又将会如何利用玉镯里的随身空间创造亿万财富?且看一个沈玉如何在异界成就传奇一生!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文为种田经商文,慢热。虽是第一次写文,但是有大量存稿,有详细大纲,保证绝不烂尾,绝不太监!请各位看官放心收藏!
  • 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说”,它是艾米莉?勃朗特短暂文学生涯中唯一的一部作品。尽管多年来世界各地的评论家一直乐此不疲地评论它、研究它,但奇怪的是,在它问世之初,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很少有人重视它,甚至有人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初学写作者的天真幻想之作。直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呼啸山庄》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西方评论家高度评价为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 雁归

    雁归

    她从来都不是个太有野心的女孩,没想过要太多的钱太好的房子,最好20岁就能嫁给大伟,生个孩子,白天上班,晚上回来照顾一家大小已经是她最美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