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500000021

第21章 浪漫主义音乐(2)

韦伯的主要成就是歌剧,一生创作了近10部歌剧,其中,《自由射手》最具代表性,这是一部遵循格鲁克歌剧改革思想、借鉴莫扎特歌剧艺术经验而创作出的新型歌剧。与传统的意大利歌剧那种重视声乐、轻视器乐的情形相比,该歌剧中管弦乐队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其艺术表现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这部歌剧中,韦伯巧妙地运用管弦乐所隐含的描述性功能,着力渲染场景气氛与人物神情,通过色彩性的和声、配器和主导动机的运用,使整个音乐充满了奇幻绚丽的浪漫色彩和清新浓郁的民族风格。在序曲、“狼谷”场面的音乐中,器乐的描述性特征显得格外突出。序曲以歌剧进程的先后顺序,将象征场景、人物的音乐主题依序奏出、惟妙惟肖地勾勒出全剧进程的轮廓:大森林的幽静、“狼谷”的阴森恐怖、猎人马克斯的惶恐、少女阿伽特的温柔、魔鬼的狡诈、战胜邪恶获得胜利后的欢庆……;第二幕中“狼谷”场面的背景音乐,管弦乐队的描绘性功能彰显得淋漓尽致。《自由射手》的声乐部分具有强烈的德意志民族特色,其说白和歌词均采用德语,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蕴含德意志民间音调风格。第三幕中的《猎人合唱》是这部歌剧中最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之一。《自由射手》被誉为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其成功经验对19世纪中叶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歌剧和乐剧创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除歌剧外,韦伯在交响曲、协奏曲、重奏曲、钢琴独奏曲、戏剧配乐,以及合唱曲、艺术歌曲等创作领域均有涉猎,其中协奏曲和钢琴独奏曲的地位较为突出。代表作品有《f小调单簧管协奏曲》、《bE大调单簧管协奏曲》、《F大调大管协奏曲》、《e小调圆号小协奏曲》和钢琴独奏曲《邀舞》等。韦伯钢琴演奏技艺出众,其钢琴作品多是为本人的演奏活动而写的,以1819年创作的题献给爱妻生日的钢琴独奏曲《邀舞》较为著名。此曲曾被多人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世纪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管弦乐《邀舞》。

2. 舒伯特

舒伯特(F·S· P·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小学校长家庭,全家人都很喜爱音乐。舒伯特从小跟随父亲和兄长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1岁进入神学院;在校学习期间,既担任帝国小教堂唱诗班歌手,又担任学院乐队的小提琴手和乐队指挥。1812年,他师从意大利作曲家萨里埃利学习作曲,1813年完成了《D大调第一交响曲》。1813年从神学院毕业后,舒伯特到父亲的学校任教,同时继续创作。1814年创作出他的第一首杰出艺术歌曲《纺车旁的格丽卿》(歌德诗)和第一部歌剧《魔鬼的欢乐宫》。在接下来的1815年中,他连续写出144首艺术歌曲。1814-1816年间,舒伯特还创作出他的《bB大调第二交响曲》、《F大调弥撒曲》、《G大调弥撒曲》等作品。

1817年,舒伯特辞去教师的职务,成为维也纳的一个自由音乐家。他以作曲、演奏和出版作品为生。他常常为人创作歌曲换取报酬以支付房租、伙食费。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出售歌曲的收入微薄且极不稳定,他的生活过得相当贫困。幸好舒伯特的身边有一群理解和支持他的好友,他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讨论音乐和艺术。朋友们都深知舒伯特的生活窘境,故常常慷概解囊,资助舒伯特出版作品,给予他一些生活费。长期的艰苦生活,使舒伯特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透支劳作,酗酒成习,进一步缩短了他的生命旅程。1828年,年仅31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去世。

舒伯特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的作品以抒情优美的旋律闻名于世,这种特征无论在他的声乐或器乐作品中都有充分展示。

他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有德-奥“艺术歌曲之王”之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曲调与歌词在音调的起伏、节奏的疏密、力度的强弱上相互吻合,音乐氛围与歌词意境十分贴切;钢琴不仅作为伴奏,还作为刻画人物、渲染场景、烘托气氛的工具;和声不仅作为旋律的陪衬,而且也作为丰富音乐色彩的手段。他的歌词常用当时大文豪(如歌德、席勒、缪勒等)的诗作。他的重要艺术歌曲代表作品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女》、《野玫瑰》、《流浪者之歌》、《小夜曲》、《摇篮曲》、《圣母颂》、《纺车旁的格丽卿》以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歌曲集《天鹅之歌》等。

舒伯特作有11《即兴曲》、6《瞬间曲》、《“流浪者”幻想曲》等一系列钢琴特性曲。这些钢琴独奏小曲没有固定的创作程式,形式短小,技法自由,个性十足。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典范作品。

舒伯特的大型器乐作品主要有交响曲、室内乐、奏鸣曲。他一生中完成9部交响曲,其中,《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因只完成了Ⅰ和Ⅱ两个乐章而被称为“未完成”)和《C大调第九“伟大”交响曲》最重要。《“未完成”交响曲》虽然只有两个乐章,但已完整地表达了作曲家对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难以协调的苦闷心情。《“伟大”交响曲》为完整的四乐章交响曲,音乐坚定豪迈、气势磅礴,充满英勇无畏的气概。舒伯特作有大量室内乐作品,包括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五重奏等多种类型的重奏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和钢琴五重奏《鳟鱼》,二者的主题均取舒伯特创作的同名艺术歌曲。舒伯特作有相当数量的奏鸣曲,为数最多的是钢琴奏鸣曲,较突出的作品有《A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bB大调第十九钢琴奏鸣曲》等。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替时期,他的音乐风格明显具有两种倾向:艺术歌曲和钢琴特性曲等小型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风格范畴,交响曲、室内乐、奏鸣曲等大型作品属于古典主义风格范畴。舒伯特通常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除上述作品外,他的其他作品还有歌剧、弥撒曲、重唱、合唱等。

3.柏辽兹

柏辽兹(L·H·Berlioz,1803-1869),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出生于法国小镇科特圣安德烈,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父母从未想过让孩子以音乐为职业,但柏辽兹从小就爱好音乐,曾学过长笛、竖笛和吉他。1821年,柏辽兹遵照父母之命,到巴黎的医学院求学,但巴黎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深深吸引了他,更加坚定他从事音乐的决心。从1822年起,他申请学习音乐并开始了歌剧创作,1823年成为了勒絮尔(Lesueur·J·F,1760-1837)的私人学生。1826年,柏辽兹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放弃学医,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跟随雷哈(Reicha·A,1770-1836)和勒絮尔学习作曲。由于触怒父亲,经济来源被断绝,柏辽兹只好半工半读,生活窘迫。1827年,他观看了英国肯布尔剧团在奥德翁剧院上演的《哈姆雷特》,对其中饰演奥菲利亚的爱尔兰女演员哈里特·史密逊(H·Smithson)一见倾心,但当时事业如日中天的史密逊小姐并没有接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陷入单相思而极度苦闷的柏辽兹在1830年创作了自传性的《幻想交响曲——一位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表达了自己近乎病态的失落情绪。同年,柏辽兹以大合唱《沙达纳帕尔之死》获得罗马大奖,之后前往意大利进修,1832年学成返回巴黎。回到巴黎后,他再次追求史密逊小姐,此时的史密逊小姐境遇早已大不如前,她最终接受了柏辽兹的求婚,两人在10个月后结婚。婚后,柏辽兹进入了他的创作高峰期,先后完成了交响音乐《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葬礼与凯旋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罗马狂欢节序曲》;清唱剧《安魂曲》、《感恩颂》、《基督的童年》;声乐套曲《夏夜》;戏剧《浮士德》配乐以及歌剧《切里尼》、《比阿特丽丝和本尼迪克》等作品。为了摆脱经济困境,柏辽兹从1834年开始为报刊撰写音乐评论文章以贴补家用,前后维持了30余年,这些音乐评论文章为西欧的音乐评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指挥家,柏辽兹还多次到欧洲各地演出,传播他的作品和音乐思想。1863年,柏辽兹创作的歌剧《特洛伊人》演出失败,他深受打击并停止了创作活动。随着亲人的相继离世以及生活的巨大压力,使本来就有潜在精神疾病的柏辽兹病况日渐显露,健康每况愈下。最终,他在精神分裂症的折磨下于1869年在巴黎逝世。

19世纪的法国,歌剧是音乐的主流,其中尤以大歌剧创作为主。但柏辽兹却致力于器乐创作,特别是对标题交响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出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家特征。他力图把音乐文学化,用音乐语言来表达文学中连贯生动具体的形象,所创作的交响曲中最著名的是《幻想交响曲——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这部作品摆脱了传统交响曲四乐章的结构束缚,按照具体内容的需要设置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前都加上了标题和详细的说明,标题分别为“梦幻与热情”、“舞会”、“田野风光”、“向断头台行进”、“安息夜会之梦”,并有一个代表爱人的主题贯穿全曲。虽然在此之前最早的标题交响曲——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已经问世20多年,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仍然被视为早期标题交响曲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它的标题性文字说明比《第六“田园”交响曲》显得更加细致而具体。此外,柏辽兹在配器方面也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他是19世纪当之无愧的配器大师。他的管弦乐作品音响效果强烈而新奇,对乐器的运用大胆创新。所著的理论著作《配器法》,集中体现了他在乐队配器理论上的成就,对近代管弦乐法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F·Mendelssohn,1809-184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犹太家庭,祖父是哲学家,父亲是银行家,母亲多才多艺,善奏钢琴,有良好的音乐修养。门德尔松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中,从小接受近乎贵族式的教育,母亲是他和他的姐姐芬妮·门德尔松(Fanny Mendelssohn,1805-1847)的音乐启蒙教师,姐弟俩很早就展示出卓越的音乐天赋。8岁时在柏林师从卡尔·采尔特(C.F.Zelter,1758-1832)学习和声与作曲,9岁时登台演奏钢琴, 12岁时写出《c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同年,采尔特将门德尔松引荐给歌德(J.W von Goethe,1749-1832),门德尔松在魏玛拜访了这位大文学家,72岁高龄的诗人在仔细聆听了门德尔松创作的《c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后大加赞赏,两人从此结下了一段忘年之交。

门德尔松14岁时组建自己的私人乐队, 1824年创作出《c小调第一交响曲》,1825年完成出四幕喜歌剧《卡马乔的婚礼》, 1826年完成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1829年就读于柏林大学,学习美学、地理和历史文献等课程,但对音乐的热爱使他最终决定将其作为终身职业。1828年创作出《平静的大海和幸运的航行序曲》。1829年,20岁的门德尔松在柏林指挥演出了J·S·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这是巴赫去世79年后其作品的首次公开演出,这次演出使巴赫音乐重放光芒,并由此掀起了一场持续百年的巴赫复兴运动。

1829年,门德尔松访问英国,在之后的几年中,他先后多次在欧洲各地旅行,足迹遍布英国、意大利和法国,他用音乐描述了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芬格尔洞序曲》、《可爱的梅露西娜序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宗教改革交响曲》,钢琴曲《无词歌》等杰作。

1835年,门德尔松出任莱比锡布业大厅交响乐团的指挥。1842年,门德尔松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并邀请舒曼等人在该校执教。1844年,门德尔松创作完成《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因其华丽的技巧、优美的旋律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被公认为协奏曲中的精品。1846年,门德尔松再度访问英国,在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并大获成功。多年辛劳使他体力严重透支,终致积劳成疾。1847年5月,姐姐芬妮病故更使他陷入极度忧伤,终致其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并同年11月去世。

门德尔松的主要音乐成就表现在器乐创作方面,其音乐风格含蓄凝练、精致典雅、充满诗情画意,富有幸福甜美的气息。音乐创作既有古典主义的程式性与逻辑性,又有浪漫主义的自由性与幻想性,体现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音乐风格相互融合的特征。他首创了形式短小、抒情如歌的钢琴特性曲“无词歌”体裁(参见p.155),他的“无词歌”分成8集出版,包括《船歌》、《春之歌》在内共48首钢琴小品。作为指挥家,他除指挥演出了自己的作品外,还指挥演出了巴赫、舒伯特等人的作品。他是管弦乐“音乐会序曲”体裁的开创者之一。

5. 舒曼

舒曼(R·Schumann,1810-1856),德国作曲家、评论家。生于德国茨维考一个书商的家庭,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并自幼学习钢琴,7岁尝试作曲。因家庭偏见,他1828年遵母命进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1829年师从莱比锡钢琴家维克学习钢琴,并寄宿他家。1829年,舒曼聆听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后,受到极大的震动,决定放弃法律学习,专攻音乐,做一名一个钢琴家。他自制一种手指训练机械装置,以锻炼钢琴的灵活性,却因急于求成而导致练习过度,使其无名指造成不可逆转的神经性损伤,永远失去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可能。之后,他全身心地研学作曲和音乐理论,最终成为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

在舒曼随维克学习钢琴期间,与他的女儿克拉拉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1840年秋,他们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美满的婚姻生活促使舒曼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结婚后的一年间共写了138首艺术歌曲。1840年,他获得德国图林根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被聘为莱比锡音乐学院作曲教师。1844年陪同克拉拉赴俄罗斯巡回演出。不久后舒曼出现精神病况。1844-1850年,他们一家移居德累斯顿从事作曲和指挥工作。1850年迁居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1853年,他与20岁的勃拉姆斯相识,随即他撰写了《新的道路》一文登载于《新音乐报》,热情赞扬勃拉姆斯的音乐才华。1854年,舒曼的精神病况日趋严重,曾于某日跳进莱茵河企图自杀,被救起后送入波恩附近的一家精神病院。两年后在那里去世。

舒曼一生中创作出包括钢琴曲、艺术歌曲、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合唱曲等大量作品。其中,钢琴曲和艺术歌曲是他音乐创作的为中心。

同类推荐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热门推荐
  • 废女成凰

    废女成凰

    年少时光里的你,似水流年中的记忆,谁都有一段不堪回首却又不得不缅怀的过去......*****她是凤族小小神女,却是天生极品废材,身无灵力,二货又呆萌。他是仙界俊美仙尊,连破三十六道天劫,虽是仙身,犹胜神三分。当没心没肺的二货看上纤尘不染的仙尊,誓要将倒追进行到底!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段废材神女逆袭史ps绝世仙尊养成记。在她最懵懂无知的岁月里,是他牵引着她走出孤独,白衣翩然,温暖如春。他宠她怜她,无人能解,一念沾尘,不复当年。百年相守,许卿一世无忧,可他却在她性命垂危之时,亲手拿走她唯一的一线生机。迷途误入三生路,人界匆匆数十年,金戈铁马、脂点天下,她为他倾尽一世年华,换来他一笔朱砂、血染云霞。都道他无心无情,谪仙绝世,可他却在她凤凰入劫、神形将灭时,以自身血肉之躯,祭起九千九百九十九盏长明灯,照亮万里长空,引她归位!若有情,何以长相负?若无情,何以长相思?*凤汐:“清之,三世情痴,一念成魔,这三生路这么长,我每一世都觉得我一定是见过你的,可你却没有一世是认出我的。所以这一世,终于,是我要先将你遗忘.....”“我原本以为自己缺的只是一颗七窍玲珑心罢了,却原来,缺的是这世上的所有珍贵的东西!”“如果,非要说我们之间有错的话,无非是错在,当年梨花树下,我多看了你一眼!”一眼之念,要用多少年来深藏,一恋成痴,要用多少世才能成就地久天长......如有爱,是云聚处清风自来,如有虐,是情到深处自难免,简介无能,正文绝对精彩,小伙伴们,我们来一起见证一段废材神女血泪逆袭史吧!推荐好友七月挽风的的文文:《上神太难逑》http://m.pgsk.com/a/792449/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雪夜龙藏

    雪夜龙藏

    他原本是一名孤儿,一名杀手,在异世重生重生,他如何一步一步登上巅峰?是强敌的来袭,还是亲者的背叛,亦或是命运的捉弄?是巨龙冲天,还是杀神临世。亦正亦邪,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
  • 无良医尊

    无良医尊

    初入异世,身边没有古修,谁主沉浮?丑陋又怎么样?不管是魔兽界的绝色兽王,有人却问:亲情和道义,还是人类的真命天子,一句嘲弄吾者死,她决定与未婚夫古修通往幻兽世界,不都为她神魂颠倒?丑女也可以犯桃花。废物又怎么样?人们梦寐以求的丹药在她这里随手可得,姐姐的算计,爹爹谋害,救人?得看她的心情,当强者的灵魂注入了废材身上,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震撼?她潇洒一挥,不慎落入了异世的魔兽森林里,是谁可以与她并肩俯视世间繁华?,方知自己的亲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守护吾者生让世人崇拜!强者为尊,弱肉强食,却在通道中出现了意外,茫茫异世中,被魔兽捕杀……当寻到自己的身世,废物也可以医武双修当废物成为绝世天才,却是人人鄙视的废物丑女,庞大的阴谋笼罩在她的周围,丑女倾城天下,你将如何决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霸爱小魔女

    霸爱小魔女

    据说,听说,传说——她亲爱的冷哥哥明天就要结婚了捏?开玩笑,她如果让这场婚礼完美落幕,她就把轩辕羽姗四个字倒过来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拒嫁名门:相府无盐庶女

    拒嫁名门:相府无盐庶女

    他是天帝之子,只为博她一笑。面对三界险恶,她是苏府最丑最窝囊的小女,受尽冷落。他是魔界王子,退避三舍。就连奇丑之男前来相亲,也被她的丑态活活吓死。上下无不对她冷眼有加,她一路过关斩将,三界之首,成就辉煌的至尊神女。容貌妖娆,性格温柔,婚嫁之龄,为她屡犯天条。,脱胎换骨。噩梦醒来,却能毁身灭道,成就绝色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