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400000009

第9章 著名作家文人(8)

沙滩的这段往事,后来成了他们一段美好的回忆:“红楼”里的激烈争论,有时尽管各自坚持己见,达到白热化,甚至剑拔弩张——那时他们都年轻气盛,但会后却仍然是亲密的伙伴。他们常喜欢沿着景山的红墙在月下漫步,探讨着中国的未来,直至夜深人静,然后又边谈着,边步行回东城根。他们也偶尔到沙滩西口的一家四川小饭铺去低斟浅酌,待到酒酣耳热,尽兴而归。

那家四川小饭铺,其实不过是比饭摊多了4堵墙而已,有三四张掉光了漆的旧桌子、几把长凳。老板是个驼子;老板娘兼掌灶,是个极爽快的胖大嫂;跑堂的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一个长着冬瓜脑袋的矮胖子——总之,这是个地道的“夫妻店”。

这一小店,设备虽极其简陋,但是老板娘亲手烹制的麻婆豆腐和回锅肉堪称一绝,价格也公道,足以使他们这些囊中羞涩的穷学生打一次很不错的牙祭了。有时谁得了稿费,多花几角钱,那就可以要一条干烧鱼,辣中微甜,味道浓郁,吃剩的头尾再让跑堂的拿去烩个豆腐,更是余味无穷。

瞿秋白那时已很能饮酒,这使“清教徒”的郑振铎羡慕得了不得。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也买了一瓶葡萄酒,咕嘟咕嘟地灌了大半瓶。瞿秋白制止道:“不要急,慢慢地来!”“没什么,没什么!”郑振铎逞强地边说边仰起头来灌酒;话音未落,就溜到了桌子底下。瞿秋白和许地山只得叫了一辆洋车,好不容易才把他架上了车……

郑振铎次日醒来,发觉自己正和衣睡在床上,却怎么也想不起自己是怎么回来的了。从此,郑振铎对酒的兴趣愈来愈大,和酒结下了大半生的不解之缘。

【名家小传】

郑振铎(1898—1958),小名木官,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祖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考古学家。

1917年,郑振铎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今北京交通大学)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21岁的他,从“红果园”走向了中国文坛。1920年11月,郑振铎与沈雁冰(茅盾)、叶圣陶、王统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

1921年,郑振铎从北京铁路管理学校(今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被分派到上海火车站当见习站长。然而,酷爱文学的他却无志于此;不久便由好友沈雁冰绍,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2年,他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儿童世界》,该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深受小读者们欢迎。他不仅是刊物主编,同时也为《儿童世界》撰写和翻译了许多诗歌及童话。1923年1月,郑振铎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他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成为新文学的旗手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

自1931年起,历任燕京大学、暨南大学等名校教授,并在上海主编《文学季刊》、《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他发起参与“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成为抗战文学的先锋骨干。接着,他还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郑振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

1949年以后,郑振铎历任第一、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苏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

郑振铎著有专著《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等;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等;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印度寓言》等;以及《郑振铎文集》、《郑振铎选集》;编辑《中国短篇小说集》、《北平笺谱》(与鲁迅合编)等。

废名在湖北一师、北京大学、北平大学:知堂高徒,京派作家

在湖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废名对文学发生了兴趣,很喜欢读周作人、胡适和鲁迅的作品;尤其是对周作人的新诗《小河》,更是奉为杰作。出于景仰与崇拜,他贸然给周作人写了封信,表达了他的敬意。收到周作人的亲自回信后,他受宠若惊,遂将自己的习作装订成册,寄给周作人审阅。从此书信往还,成为未曾谋面的师友。1922年废名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第一件事就是拜会恩师周作人。

与恩师周作人的交往

在周作人的心目中,他在北大教书时,最得意的门生是俞平伯、废名、冰心等三四个人。其中联系最为长久、关系也最为密切的,就是废名。

周作人与废名的交往,始于1921年。废名于1917年从家乡湖北黄梅来到省城武昌,进入湖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他在五四新文化浪潮的影响下,对文学发生了兴趣,很喜欢读周作人、胡适和鲁迅的作品;尤其是对周作人的新诗《小河》,更是奉为杰作。出于景仰与崇拜,他贸然给周作人写了封信,表达了他的敬意。收到周作人的亲自回信后,他受宠若惊,遂将自己的习作装订成册,寄给周作人审阅。从此书信往还,成为未曾谋面的师友。

1922年废名考入北大预科后,第一件事就是拜会恩师周作人,亲聆了他的教导。在周作人的指导下,废名的文学创作大有长进。他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时,即由周作人为其作序。后来,在周作人的举荐下,废名加入语丝社,在《语丝》上发表了他的诗化小说《桥》。这部小说带有学习周作人创作风格的痕迹;周作人也很欣赏这部小说,称它标志着废名创作的蜕变和升华。废名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在这4年内,真是蜕了不少的壳,最近一年尤其蜕得古怪。”自此他发表文章时,便废去原名“冯文炳”,改用笔名“废名”。

1927年7月,奉系军阀张作霖进驻北平后,下令将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周作人被辞退,废名愤而中断了学业。周作人便让废名在自己家里住了大约半年之久。1年后,北大复校(时名北平大学北大学院),周作人复职,废名复学。

在《废名致周作人信24封》中,我们从中可以很明显地窥见废名的内心动态与性格。同时,废名的出书、找工作、留校任教也并非一帆风顺。

1924年,废名在致周作人的几封信中说:“我现在借得了一笔款子,足够印行《黄昏》之用。恭请先生替我做序……我突然又变冷淡了,不想把东西印出来。年来闲静生活,这几天搅乱得利害,很不值。还是候新潮社的资本与人力罢,不然,就是我已经不在这世界,而它还在我的屉子里,也不要紧……我在家里也常是这样一天十八变,我的父亲骂我而又怕我气闷。我现在也有点畏先生,虽然明知道先生必定还嘉奖我……我打算把那印书钱拿来牺牲,所以卖不了一份,也不打紧。然而把稿子送交印刷课之后,两三次往返交涉,把心都纷乱了,找朋友帮忙,个个都是摆头;这还不说,最难的,将来还要自己买几张颜色纸写一个大广告到各院去贴!这叫我怎么行?不得已又决然的罢休。”

这说明,废名曾想自费出版小说集《黄昏》(后改名为《竹林的故事》),但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等待新潮社出版,将印书钱作他用,却依然迟疑不决)。在这反复变化中,体现了废名浮躁与自卑的一面。既想早点出书,哪怕是自费,忽又觉得没有必要,一会儿有了躁动,一会儿又安静下来。而他当时对周作人也是抱着敬畏的心态,并希望得到周的嘉奖,或许这就是周欣赏他的“特殊的谦逊与自信”吧!

《竹林的故事》出版以后,他写信给周作人说:“我近来已经望见了我的命运,对于社会,不敢存什么奢望,不过能够利用一般盲目崇拜的心理,把他放在好招牌之下,因而多销几本赚几个钱,觉得也来利用,——万一真赚不到,我想我也能更活泼而且更骄傲的度日罢。”

废名在毕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工作,并为工作到处奔波。这样直到1931年底,废名才被北大聘任为讲师。也就是说,废名于1929年毕业之后,经历了3年的波折才被北大接受为教师的。以前,人们总以为废名北大毕业以后,就直接经由周作人推荐而留校任教。看来,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废名名气虽大,但因为作品晦涩难懂,读者很少。在文学上,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两个著名知音。周作人在为废名和俞平伯的“涩”作解释时说“本来晦涩的原因普通有两种,即是思想之深奥或混乱;但也可以由于文体之简洁或奇僻生辣,我想现今所说的便是属于这一方面。”

与胡适亦师亦友

胡适在北大3次任职期间,废名恰好在北大读书和教书。他们既是师生,也称得上是北大同仁。废名1922年进入北大预科读书时,就对胡适主编的《努力周报》产生了兴趣。他将自己创作的一些新诗和短篇小说,投给了《努力周报》。胡适很重视培养青年人,为废名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由此,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建立了师生之谊。

1924年1月,胡适在《读书杂志》上刊登筹办《努力月刊》的预告。废名见到这个预告,马上给胡适写信表示祝贺,并寄上一篇小说。遗憾的是,这份《努力月刊》并没有办成,但胡适还是将废名的小说推荐给陈源主编的《现代评论》发表了。

1931年初,废名得知胡适将被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时,便于2月14日给胡适写信,告诉胡适这几年北大人事关系很复杂,不要接任此职。虽说胡适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但对废名的赤诚相劝,还是心存感激的。

尽管他们的个人关系很好,但是废名在教学和学术见解上,却与胡适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废名在担任北大国文系讲师,讲新诗课之初,曾经向胡适请教这门课怎么讲。胡适告诉他,按着其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歌卷来讲就是。可是废名却独辟蹊径,与老师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对于胡适很钟爱的徐志摩,他却弃之不讲。但这并没有因此而影响他们的关系。

与鲁迅的交往

废名是在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与鲁迅相识的。1924年《语丝》创刊,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都被邀请为撰稿人。后经周作人举荐,废名也被吸收为撰稿人。废名在接触新文学作品之初,在思想上更接近周作人,文学上受周作人影响较深,但对鲁迅的文章也很喜欢。他于1924年发表了《“呐喊”》一文,是文坛上较早出现的一篇评论鲁迅这部小说集的文章。此文对鲁迅的《孔乙己》评价很高,称这篇小说是他最为推崇的佳作。

1925年3-4月间,废名曾两次拜会鲁迅先生。在《从胡须念到牙齿》(1925年)中,废名谈到与鲁迅见面的情形:“鲁迅先生我也只见过两回面,在今年三四月间。第一次令我非常的愉快,悔我来得迟。第二次我觉得我所说的话完全与我心里的意思不相称,有点苦闷,一出门,就对自己说,我们还是不见的见罢,——这是真的,我所见的鲁迅先生,同我在未见以前,单从文章上印出来的,能够说有区别吗?”而1925年和1926年的鲁迅日记中,也有若干关于废名来访或来信的记载。

1927年,废名读了鲁迅发表在《语丝》上的《马上支日记》之后,即写了一篇《忘记了的日记》,文章坦诚地说出了他与鲁迅的思想差别:“我日来所写的都是太平天下的故事,而他玩笑似的赤着脚在这荆棘道上踏。”虽然与鲁迅的志趣并不怎么相同,但鲁迅对新文学的贡献,还是让他很景仰,并且“时常念他”。不久,鲁迅的杂文集《坟》出版时,特意赠给了废名一本。1929年鲁迅回京省亲时,废名还专程去鲁家看望了他。

1930年,由鲁迅、郁达夫、冯雪峰等51人发起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之后,废名对鲁迅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他在同年5月出版的《骆驼草》周刊上,化名“丁武”发表文章,称组织这个“大同盟”是“文士立功”的表现,言外之意他们有政治野心。两人也就彻底地分道扬镳了。

1935年鲁迅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在导言中说:“后来以‘废名’出名的冯文炳,也是在《浅草》中略见一斑的作者,但并未显出他的特长来。在1925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里,才见以冲淡为衣,而如著者所说,仍能‘从他们当中理出我的哀愁’的作品。可惜的是大约作者过于珍惜他有限的‘哀愁’,不久就更加不欲像先前一般的闪露,于是从率直的读者看来,就只见其有意低徊,顾影自怜之态了。”该书所选废名的《浣衣母》、《竹林的故事》、《河上柳》3篇小说,均见《竹林的故事》,乃是其早期作品。

如同废名遗憾于鲁迅的转变,鲁迅同样对废名后来创作上的变化不以为然;这里的“哀愁”,显然不是一己的而是社会的。废名反对鲁迅丧失了自我,鲁迅则鄙夷废名只剩下了自我。鲁迅在《势所必至,理有固然》中,曾说废名“有时发表一些顾影自怜的吞吞吐吐文章”,与此处之“有意低徊,顾影自怜”正相一致。

言行乖张的一面

周作人所谓废名有“特殊的谦逊与自信”,或许是别人眼里的躁郁也未可知。废名言行乖张,再加上奇丑的外貌,足可以让人“吓了一跳”。

其实,废名的言行乖张,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其人内向、习静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其躁郁、自卑的一面,却也有体现。依后人来看,除与废名家境稍贫有关外,还与他在北大的学习成绩等也有些关系。

据废名的同学许君远回忆,在本科期间,北大英文系最优秀的4个学生是:张友松、梁遇春、钟作猷、许君远;其中并无废名。那么,废名的成绩在班上到底如何呢?据废名在北大的学生柴扉在《几位作家所给我的印象和言行?〈莫须有先生传〉的作者》(原载《十日谈》1933年第10期)一文中提到“北大某君讽他在北大英文系是背榜毕业的”,也即是说废名在北大英文系是以最后一名的成绩毕业。这就让大家想起废名在北大比别人要迟1年毕业的事来。

此前研究者总归咎为废名于1927至1928年休学1年,故而迟1年毕业。其实,这个理由未必充足。因为,当时与废名有相类似的情况而离校的学生很多,例如许君远在张作霖解散北大之后,就直接在北平《晨报》工作了,不久又到了天津《庸报》。其间,北大于1928年“光复”,他直接回校拿了毕业文凭。梁遇春则是从暨南大学返校拿了毕业文凭。那么,为什么废名在成达中学教了半年书之后,于1928年返校怎么就没有拿到毕业文凭呢?而非要他按照休学处理再迟1年毕业呢?这个恐怕就与废名当时的学习成绩有点关系吧!

同类推荐
  •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主要靠主体意识回向自身才能出现。《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由赵毅衡所著,本书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失去西藏中国四川的腹地就会暴露无疑,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遮挡,长江三角洲等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不会是一片荒漠……
热门推荐
  •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在元旦晚会那夜,我被评选为扮演最差的一名,小四和罗宾等人要将我倒挂在教学楼顶,不料罗宾绑绳子时,根本没有绑在固定的地方,小四放手后我从楼顶掉了下去。结果却无意中掉到了三国时期,我遇到一名受伤的女子,我救了她,原以为她会因报恩而以身相许,却没想到她独自离去,丢下了我。我们未来还能够见面吗?敬请关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鸾凤鸣之凤凰泣血

    鸾凤鸣之凤凰泣血

    她,向往平淡和乐,但与生俱来的血统注定了今生命运多舛。千里漫漫黄沙路,如命运之轮的锁匙,为她开启了人生新的转折点……他,风华绝世,谋略无双,似能看透世间万事,却独堪不破一个“情”字。一次无可奈何的和亲,令他痛失挚爱,他指天立誓,有生之年,剑指漠北,马踏阴山。一场突如其来的邂逅,起笔他与她纠葛一世的孽缘。相爱、背叛,有情、无情,谁又能分清?他,孤傲不群,勇冠三军,似有万夫莫敌之勇,却独闯不过一个“情”关。街市偶遇,不打不相识,从此他痴心长付,一世不移。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自相遇伊始,他与她之间就已注定了无疾而终的运命。相聚、别离,缘深、缘浅,又有谁能说明?世事纷纭,劫波度尽,相守的甜蜜,别离的苦痛,终令她立定决心要与相爱之人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绝世的双雄,倾城的红颜,两男一女的纠葛,必然会激起火花无数,相爱相杀,相依相守,究竟何人才是她最终的归宿?
  •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战争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战争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侯门恶妻

    侯门恶妻

    ——————————相门庶女奋斗史侯门恶妻辉煌路——————————腹黑如狼,狡猾如狐,睿智如鹰的苏妙妙,是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杀手们的头号捕猎对象!却不曾想到如此V587她居然会因为一场枪战而自此狗血穿越。等等,等等!为什么让我穿越到一个智商、情商、IQ、EQ都为负数的相门庶女的身上?什么?门外还有大花轿,今天要嫁天下第一美男欧阳弘?可是,为什么看不见十里红妆,听不见锣鼓喧天,而且花轿还是在相府后门?最最重要的是黑白无常两位大哥把我踹出去时说的那句话:主神归位,七星平行;异世凤凰,天命所归。——————————————片段之提亲篇——————————————苏妙妙:你们王爷的意思是说,我们堂堂宰相府的六小姐配不上他呢?某王爷府总管:六小姐误会了,我们王爷有要事在身,所以让奴才前来苏妙妙:那回了你们王爷,便说本小姐也有要事在身。既然彼此都有要事,那这门亲事便搁着,等什么时候你们王爷得闲了,再上门提亲吧!别打扰本小姐促进钙铁锌的吸收!——————————————片段之风华篇——————————————我不过就是想在这世清宁平静过一生,莫不成都当作本小姐是纸老虎了?很好,既然都这么喜欢捏老虎,那本小姐便顺应天命,恶满天下!从今而起:欺我之人,毁之;负我之人,灭之;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侯门恶妻:美男相公请接招》
  • 红泪千点

    红泪千点

    没日没夜地索取,因为情,还是因为欲;惨不忍睹地折磨,因为爱,还是因为恨;至死不渝地追随,因为合,还是因为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二十年前,一场意外,她来到了他的身边,从此,她便是他今生最疼的爱妃;三年前,也是一场意外,从未被公开的身世成为她难言的痛,从此,她便是他无休止的发泄工具……哥哥,求求你放过我……本是要收集一千滴眼泪的许愿瓶,何时才能收集到一千滴血红色的眼泪?爱人的折磨,姐妹的陷害,身世的迷离,曾被捧为爱妃的她,最终的归宿,会在哪里?可可西里,地球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他和她,所有的爱恨,在这里终结,但愿前缘,能在这里,永恒续写……
  • 猎爱弟皇

    猎爱弟皇

    那一年,他十二岁,她十七岁。他是被发配冷宫的九皇子,她穿越成为冷宫的宫女与他相伴。她将他环住,心疼地说:“小音别怕,姐姐带你离开这个鬼地方!”*那一年,他十七岁,她二十二。他已经坐上紫晖国的皇座,她爱的人却因为‘天下’离她而去。他紧紧地将她抱在怀里,眼神凌厉:“姐姐别怕,小音打下天下送给你!”*当男孩成长为男人,却发现自己心爱的“晴儿姐姐”却将眼光放置在别的男人身上。猎爱,终于开始!*【易昭水】桃花公子,青岚国三皇子,作为人质被困在紫晖,名满天下的才子。【寒墨夕】雪湮圣者,雪灵石原来的主人,冷酷,强大【乐乐】苏晴柔的奴仆,具有异常的恢复能力,忠心,单纯【七夜】女主的师兄,一个有着狼一样眼睛的男人。*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农门商业大亨

    农门商业大亨

    别人穿越,都穿越到王妃、格格这种有身份的人身上,偏她这么倒霉,穿越到一个农家女的身上,好吧,她自立自强还不行?她才高八斗,智慧非凡,她就不信,凭她的努力没法子成为世界首富,顺便拐个王爷来当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