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48

第48章 留学日本(9)

幸好,他很快就找到了治疗办法。他偶然在东京的一个旧书店里,买到了一本《王文成公全集》,知道王阳明(即王守仁,明朝著名的哲学家)很讲究“静坐”。他觉得静坐对养心很有帮助,也想尝试一下。他立即上街买回了一本《冈田式静坐法》,按照上面的方法,坚持每天早晚静坐半小时;翻阅《王文成公全集》10页。这个方法,竟然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不到2周,郭沫若的症状就有了明显的好转,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这位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不光治愈了郭沫若的病,他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郭沫若。他把王阳明的“去人欲,存天理”的思想,庄子的“恬淡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及泰戈尔的“梵我如一”观熔于一炉,进行玄奥的思索和探讨。

留学与爱情

就在郭沫若为了忘却家国之忧,沉浸在王阳明的“心学”和老庄的道家思想世界里的时候,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将郭沫若拉回到了现实当中来。

那是在1916年8月初,郭沫若邂逅了日本姑娘佐藤富子,一个在他生命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女人。她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安娜,这是郭沫若为她取的。那一年,郭沫若24岁,安娜22岁。

遇到安娜,是郭沫若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它让郭沫若走出绝望和阴影,获得了新生。他们在一起的甜蜜时光,也是郭沫若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他为安娜写下了无数热情洋溢的诗篇,她是他生命里的圣母玛利亚,是他永远的维纳斯。

一天,郭沫若前往东京圣路加医院替朋友拿X光片,第一次遇见了在该医院当看护的佐藤富子。那时,由于朋友刚刚去世,郭沫若还处在极度的痛苦之中。佐藤富子的父亲是牧师,母亲出身于日本士族家庭。她是个很有爱心的姑娘,自女校一毕业后,就立志投身慈善事业;不顾父母的反对,到圣路加病院当看护。她的祖父、父亲都到过中国,家中珍藏着不少中国古书。因此,富子一直对中国很有好感。

富子看到郭沫若伤心、痛苦的样子,善良的天性让她忍不住来宽慰他。这样难得的温柔,让郭沫若觉得一股暖流充斥了全身。而他这段时期的忧郁和痛苦,也似乎减轻了不少。这个善良温柔的姑娘,也就在郭沫若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周后,郭沫若收到了从东京寄来的X光片,还有一封英文长信。在信里,姑娘用基督教徒的博爱精神安慰着郭沫若。郭沫若也赶紧给他回信,并大胆地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富子也喜欢上了郭沫若忧郁的气质和如火的热情。在此后的几个月里,他们一直以密切通信来传递彼此的炽热情感。他热烈地叫她安娜,她温柔地叫他哥哥。

到了1916年12月,郭沫若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思念,再次来到东京圣路医院。他向安娜求婚,并要求她辞掉医院的工作,与自己住在一起。安娜虽然也沉醉在热恋之中,但她是个温柔、乖巧的女儿,并没有立即答复郭沫若;而是先向父母说明了此事,希望得到父母的祝福。然而没想到,却遭到了父亲及家人的强烈反对。安娜处在了两难的境地:要么放弃爱情,要么放弃家人。痛苦了很久,安娜最终还是选择了郭沫若的爱情,与自己的家族决裂。她辞掉了医院的工作,和郭沫若住到了一起。

郭沫若这边也受到了阻力。他早在20岁的时候,就在父母的包办下和一个名叫张琼华的姑娘结婚了。婚后第5天(据说他们根本没有同居),郭沫若就离开了家。对这个几乎可以说是陌生的妻子,他没有任何感情。现在他有了安娜,几次想和张琼华离婚。但是,迫于父母的压力,同时又担心张琼华会自杀,他只好写信请父母原谅自己;并开导张琼华,彼此都是旧礼制的受害者,没有感情基础,大家还是分手的好,希望她能理解自己。

郭沫若的父母一直指责他忘恩负义,甚至与他一度断绝了书信往来。直到第二年,安娜生了个男孩,郭沫若的父母得知自己有孙儿降生,欣喜之余才算原谅了他。

他们在冈山开始了甜蜜的新生活。与郭沫若同居后,安娜本来是要去东京市谷女子医学校读书的,但是不久发现自己怀孕了,只能辍学回家。郭沫若为了孩子的生活,决定想办法挣些钱,以补贴家用。

于是,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翻译泰戈尔的作品。他从泰戈尔诗集中选了几首译为汉语,采用汉英对照的方式,并加注释,编成一部《泰戈尔诗选》;然后先后联络上海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都遭到了拒绝。翻译泰戈尔诗集一事只能搁浅。

1918年,郭沫若的长子终于出世了。初为人父的他,给儿子取名为和夫。这时候,郭沫若也从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毕业了,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读书。帝国大学在福冈县,是日本最早成立的国立大学之一,地处九州岛北端的博多湾海岸,有一条狭长的海中道与外海相间隔。博多湾就像是一个明亮如镜的大湖,气候温和,景色宜人。郭沫若因为这里曾是元兵东征日本的战场遗址,才选择了这所学校。那是639年前,元军第二次征倭,遇着飓风,泊舟博多湾,致使全军10万余人、4000只楼船一夜之间覆没。

郭沫若一家人,就住在福冈质屋(相当于中国的当铺)仓库的楼上,房间异常狭小。生活的主要来源,是郭沫若每个月30多块钱的助学金,他们只好过着异常拮据的生活。学医的学生,需要购买价钱昂贵的德文医书。安娜就尽量节约生活开支,以给郭沫若买书。

她经常拿5分钱去买烧红薯,作为全家的午餐。有时候,年幼的和夫吵着要吃点心,安娜就给他一个铜板去买“铁炮弹”糖块,可在嘴里多含些时间。郭沫若偶尔有稿费收入,全家才有了一次能改善生活的机会。这时候,安娜才舍得花2角5分钱去买“驿便当盒饭”(内有烧鱼、蔬菜、大米饭)——但对他们来说算是一次奢侈的大餐了。而且,为了节省开支,他们还常常搬家,以便找到更便宜的地方居住。不过搬家倒很简单,因为没有多少家当,往返几次就搬完了。

可是,生活的艰难并没有影响到两个人的甜蜜感情。体贴的安娜,总是想办法用最少的钱给郭沫若最好的生活。经过爱情的滋润和安娜的悉心照料,让郭沫若的诗情前所未有的充沛,他写下一首又一首精彩诗歌,后来都收入他的诗集中。

所幸,不久后到东京帝国大学深造的成仿吾,陪着同乡陈氏父子来福冈治疗眼疾。他们邀请郭沫若举家搬至箱崎神社附近与他们同住;并请安娜帮忙管理家政,可免去全部房金。郭沫若和安娜自然十分感激,欣然前往。

安定下来以后,郭沫若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大学医科的课程设置十分严谨,开始两年,诸如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医化学、病理学、心理学、药物学、细菌学、精神病理学等基础课,课程非常繁多,因而功课很是繁忙。

天气转冷时,便开始了人体解剖课。天性喜欢猎奇的郭沫若,早就跃跃欲试了。现在一周有3个下午呆在解剖室里,可以如此近距离地了解人体的秘密,这让郭沫若很是兴奋。8个人围坐在锌板制成的长条桌的四周,像吃西餐一样,桌上那冰凉、僵硬的尸体,在刀子、剪子、钳子和锯子的飞舞下被肢解;然后每个人拿着自己分工的部分,继续详细剖析。这些尸体都是处死或病死的犯人。日本人当时很盛行文身,这些尸首往往会纹有各种图案,甚至人物画,有些还画得十分工整。

看到这些千姿百态的纹身,郭沫若那活跃、丰富的想象力,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之下又“蠢蠢欲动”了。浮想联翩的他,很快就构思出了完整的情节,小说处女作《骷髅》就这样诞生了。朋友们对此文的评价甚高。郭沫若自己也很得意,就将稿子投寄给了国内著名的《东方杂志》,可惜没被采用。收到退稿后,恼怒的郭沫若,竟然把这篇小说处女作付之一炬。

郭沫若注定是属于文学的。在医学的学习中,他那文学的想象力照样会纵横驰骋。他甚至写了一些关于解剖的诗篇:

“解剖呀!解剖呀!快快解剖呀!快把那陈腐了的皮毛分开!快把那没中用的筋骨离解!”

这样的情形是肯定会影响学医的。郭沫若在天性和理智的拉扯下,不禁迷茫了。

留学与文学

时间转眼间到了1919年。由于巴黎和会将在中国山东地区的控制权由德国转至日本手中,让广大中国人民发出了愤怒的呐喊,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革命浪潮很快席卷了全国。并且,在异国的留学生们,也都得知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日本的留学生们也希望能够积极投入到革命当中。于是,郭沫若和夏禹鼎、钱潮、陈君哲、徐诵明、刘先登等同学聚会商谈,决定组织一个“通信社”,搜集、翻译日本报刊所载侵略中国的言论和消息,同时撰写一些反击日本侵略者的文字,油印之后投寄给国内的学校和报馆,以呼应国内的爱国运动。

因为集会时间是在夏天,中国古称华夏,结社地点是在夏禹鼎家里,这个团体便被命名为“夏社”。大家公推郭沫若作为通信社的主编,负责翻译和撰稿的工作。由于社团成员都是学医的学生,郭沫若在这群学生中,就算是文章的翘楚了。他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他那满腔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化成一串串犀利的文字,成为对付日本帝国主义的子弹。令大家欣慰的是,不久,《同文同种辨》、《抵制日货之究竟》等文章,就都在上海《黑潮》杂志上刊登了出来。当时颇负盛名的《时事新报》,还采用《抵制日货之究竟》作为社论,驳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借口。

为了工作需要,郭沫若还特意订购了《时事新报》,这个杂志以后成了他最常阅读的读物之一。在《时事新报》,他认识了相见恨晚的知己宗白华。他是《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主编。郭沫若正是从这里,开始了他的新诗创作。

他在《学灯》“新文艺”的专栏上,第一次读到了中国的白话诗,便对自己的诗作有了信心。他将《鹭鹚》、《抱和儿浴博多湾中》两首抄寄给《学灯》,并第一次署名“郭沫若”。没有想到,当月11日诗稿就见报了。第一次看见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郭沫若的心里十分激动。这大大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

有一次,郭沫若因对《学灯》中的一篇文章持有不同看法,便写信给宗白华。两人书信往返了几次之后,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宗白华十分赞赏沫若,说是自己最爱读他的诗。郭沫若也正是在宗白华的鼓励和支持下,写出了他的名篇《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作品。

如《凤凰涅槃》:

……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

我们欢唱,我们翱翔。

一切的一,常在欢唱。

是你在欢唱?是我在欢唱?

是他在欢唱?是火在欢唱?

在宗白华的介绍下了,郭沫若还认识了田汉(湖南人氏,原名昌寿,著名剧作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3个人彼此引为知己,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观点,用书信一起探讨文学,探讨国家命运,畅谈理想。

然而,随着宗白华留学德国,《学灯》主编换人,郭沫若失去了知音。《学灯》对他的作品也不再重视。这让郭沫若的创作热情很受打击,一度想要放弃,幸而在一众朋友的鼓励下才坚持了下来。

这时候,五四运动的高潮也已经渐渐落下。眼看着国内新文化运动似乎没有了当初的势头,郭沫若筹办自己的新文学杂志的想法,已经在心中酝酿了几年,现在又萌发了。于是,他写信给田汉讨论这件事;结果又收到成仿吾的来信,也是这个话题。原来,大家如此有志一同。

正巧,成仿吾要去应聘上海泰东图书局做编辑。郭沫若认为,这是个筹办杂志的好机会,于是和成仿吾一同回到上海。郭沫若和书局经理再三交涉几个人创办杂志的想法,终于得到同意。郭沫若欣喜之余,火速赶回日本,和大家商议。

首先在京都,郭沫若与郑伯奇、穆木天、张凤举、李闪亭、沈尹默等人商谈;他又赶往东京,看望病中的郁达夫,以及田汉等好友。他几乎遍访了在日本的同人,取得了大家一致的支持。最后,在东京的郁达夫住所——第二改盛馆,郭沫若和郁达夫、张资平、何畏、徐祖正等人,最后确定杂志的名字叫《创造》,“要以创造者的姿态,努力创造个光明的世界”。

创刊号的稿件,就由几个人来撰写。何畏写诗,张资平写小说,文字功底最好的郁达夫更是要提供几篇文章。每季度出一期,同时配合出版丛书。于是,1921年6月8日的下午,未来闻名海内的“创造社”,就这样诞生了在了东京一间小小的寓所里。

郭沫若匆匆赶回上海,开始着手整理创造社的书稿,并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女神》,为《创造》丛书打响了第一枪。1922年5月1日,《创造》季刊(创刊号)终于出版了。封面上画有怀胎十月的夏娃,在望着一艘桅高帆满的航船环绕地球漫游,她期待远征的孩子们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宇宙。

《创造》给日渐衰落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注射了一剂强心针,瞬时又激起了无数青年的热情。四面八方的读者来信,都对创造社表现了充分的热忱和肯定,希望能够加入文学社。郭沫若虽然忙碌异常,在撰写编辑稿件的同时,还要时常回到日本去继续医科大学的学业;但是,看到自己手创办的《创造》如此得到读者的肯定,那种欣喜是难以名状的。

虽然,创造社的同人们,与茅盾、郑振铎、叶圣陶、许地山等人主持的文学研究会,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的新月社时常会展开文学论战;但是,创造社的影响越来越大,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期望,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的一支生力军。

郭沫若虽然终日忙于学业与文学事业,却始终也没有忘却家国之痛。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执政府曾一度对郭沫若寄予过希望,期待他能够有所作为。然而,不久之后担任国务总理的段祺瑞,竟然与日本内阁签订了陆海军《共同防敌协定》,让日本军队进入我国东北境内;同时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于是,在日本的留学生们又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罢课行动,来抗议段祺瑞这种丧权辱国的可耻行为;并选派代表回北京、上海从事请愿和宣传,排日情绪越来越高涨——郭沫若也积极投身其中。

当时,一些比较激进的留学生们认为,爱国的中国人是不应该和日本人结婚的,有日本伴侣的人理当受到警告甚至勒令离婚。一时,不少夫妻就这样被拆散了。郭沫若很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不认为自己没有爱国的资格,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爱情来满足这些人的要求,甚至自嘲地说自己“生来本没有做英雄的资格,没有吴起那样杀妻求将的本领”。

在九州帝国大学医科断断续续上了四年半学,1923年3月,郭沫若终于毕业了。然而,此时他的心思已经完全放在文学上,收不回来了。他早已下定决心献身于文学事业,不去行医济世,也只能委屈自己的家人继续跟随自己受苦了。

此年4月2日,郭沫若带着安娜和3个儿子回到了上海。

【名家小传】

同类推荐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高建群,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 看见

    看见

    本书精选了阿来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40篇,反映了其行走的经历和读写心得。其中,有对熟悉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新观察,有对在病床上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有对文学新的理解和自己作品新的反思。文字清新、朴素,充满了抒情的气质。读阿来的小说,就像在听他讲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奇;读阿来的随笔,则像走进他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其实,世间好远的事情很多,何苦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呢? 如果能把心思花在一些美好的有意义的事情上,一个失业的人也不至失去尊严的气度,反过来做一些无知而折损福德的事,自以为好地,伤害的则是自己的心。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先天贵族

    先天贵族

    何谓贵,贵,尊也。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万物之长,得天独厚,每个人身体里都有贵气,经过长时间人上人的生活可以慢慢发掘出来。一个先天贵族,从生下来便贵不可言,可却是天生不能修炼的废物,天生的贵气能帮他达到世界的顶端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携家带口奔小康

    携家带口奔小康

    悲催女富二代莫名穿越,携傻夫、精娃、萌宝宝,努力奔小康。虽有空间但不敢用,只能小偷小摸,好想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人本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模式

    这里阐述的道理,不是能够用来更加有效地控制人类精神的新型管理游戏,手段或者技巧,而是一套完整的正统的价值体系,它非常确切和科学,比那些宣称非常有效,非常真实的价值观新颖得多,实用得多。它利用了人性中一直被忽略的那些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成果,进而组成的一种管理价值观。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云傲九天

    云傲九天

    她,Z国龙组的最强队员,因为抢夺一块怪异的石头,被炸成碎片,再次清醒的她发现自己竟然处于母亲的肚子里。而伴随她重生的灰色石头竟然是一件了不起的宝贝,于是乎,逆天的功法,用之不尽的混沌灵气,强大的灵兽接踵而来。前世的她没有享受过亲情,既然上天给了她补偿的机会,那么,她一定会加倍的珍惜。为了让家人幸福快乐,逆天又何妨?敢伤害她的重视的人,不管他是神是魔,她都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他,魔界唯一的魔主,冷酷无情。然而,遇上了她,便是他一生的劫,因为她,他放弃了魔王的身份,甘愿化做普通人,陪她逍遥。他说:“女人,天下和你,我选你!!!”他,精灵族的半精灵王子,天分过人,却因血统被族人排斥。从小流浪在外,生性淡漠,任何人都进不了他的心。然而,被她所救后,一颗心就遗失在了她身上。从此,心里就只装了她一人。他说:“夜,天涯海角,我跟着你。”他,神之圣子,转世重生,变成她的双胞胎弟弟,从小体弱,安静温柔,却只在她面前活泼。他说:“姐姐,我们是双生子,所以,我们要一直在一起。”他,帝国的逍遥王爷,游戏花丛,却从未为任何人停留。然而,遇上她后,他的世界便只剩她一人。他说:“小夜儿,为了你,我错过了那么多美人,作为补偿,把你赔给我吧!”他,混沌神龙,千百万年前,他和她同时诞生在混沌中,千百万年的岁月,两人相互陪伴。为了她,他自愿舍弃一身神力,陪她转世。他说:“为了你,一切都值!”他,家族的天才,却被人暗中下毒,被她所救,从此,他伴她左右。他说:“我会变强,强到有资格站在你身边。”他&#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 豪门强婚,误惹妖魅总裁

    豪门强婚,误惹妖魅总裁

    谈寒冬,秦朝集团太子爷,钱和女人都不缺,当遭遇家里逼婚时。人前,他脱口而出。“你们不用再多费心思,我和顾初夏已经领证了”背后,却用尽阴险手段,逼她成婚。顾初夏含泪问他:“你喜欢的不是我,为何苦苦相逼”谈寒冬冷酷地说:“我们,本就无关爱情”“如果我说不呢?”“那你父亲这辈子别想从牢狱里出来”顾初夏闻言,身体狠狠一震,心底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九年前,他们本是形影不离的恋人,九年后,他再见她,形同陌路,忘得彻彻底底。现在,他用她父亲,来威逼她成婚。婚后,却和她的闺蜜,极尽缠绵,出双入对。当她终于怀孕,满怀欣喜地想告诉他时,他却说,他不喜欢孩子,有就打掉。*多年后,他出现在她和孩子的面前。谈寒冬深情脉脉:“顾初夏,当我女朋友”顾初夏冷眼:“不要”谈寒冬委屈:“为什么,我送车送房还送你一个孩子,你还要我送什么”顾初夏冷漠:“我只要你从来都没出现过”谈寒冬坚定:“顾初夏,你有了孩子还想逃?妄想!”本文正剧,有宠有虐,非小白文,不喜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