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47

第47章 留学日本(8)

他们译的第二本书,是俄国的一本历史小说,作者为大托尔斯泰。这个托尔斯泰,比写《战争与和平》的那个生得早。书的原名叫《克虐支绥勒勃良尼》。正是冬天,鲁迅和周作人坐在中越馆的空荡荡的大架间里,周作人翻译起草,鲁迅修改誊清,两个人一点也不感到困乏和寒冷,相反倒是很有兴致地谈论书中的人物故事。全书完成,厚厚的一本,蓝格直行的日本皮纸将近300张。他们给书起名叫《劲草》,寄了出去。

但这次失败了。书店的复信说,这本书他们已经译出并付印。他们并不气馁,再译别的作品。为了避免重译,他们尽力去找比较生僻的、不大为别人注意的小国的作品。正巧,他们在书店里看到一本匈牙利作家育凯(通译约卡伊·莫尔)的小说。书名为《神是一个》。这一部稿子终于卖出去了,说明了他们选择的正确。

边翻译边开始文学活动

鲁迅一直有办杂志介绍外国新文学的想法。但写稿的人只有鲁迅、许寿裳、周作人3人,此外还有袁文薮。当周作人到日本时,袁文薮已经转往英国留学。他答应到英国后写文章回来,可是一去杳无音信,连信也没有一封。杂志的封面和插图都已选好,并且还印了一些稿纸。几个人都奋力写稿,成功仿佛就在眼前。然而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变故。事情还是出在资本上,原来答应给资助的人不见踪影了。《新生》还没有问世就遭夭折,使3个文学青年很是丧气。

为了生活,也为了买书、办杂志,鲁迅工作很刻苦。周作人来日本后,两人在一起,虽然都有官费,但经济上仍然很紧张,不得不设法再挣一些来补贴。周作人不像鲁迅有熬夜习惯,他早睡早起,生活很有规律,终其一生如此。他的作息安排更符合养生之道,这大约可算他比乃兄长寿的一个原因吧。

这时候,周作人在南京认识的一个友人,名叫孙竹丹,是做革命运动的,忽然来访问他们,说河南留学生办杂志,缺人写稿,叫他们帮忙,总编辑是刘申叔(即刘师培)。于是,几个人便把给《新生》准备的稿子放在了《河南》上。周作人发表了《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和《哀弦篇》。

鲁迅、周作人和许寿裳3人仍同租房屋居住。在这里,周作人翻译了多篇短篇小说,拿到《民报》上发表,有些篇什还经章太炎先生亲手润饰过。他们还想自己印小说集。正当他们为资金犯愁的时候,他们的住处来了蒋抑卮,他到东京是为了治耳病。他的家境比较富裕,由于不懂日语,需要人照顾,只好借住在鲁迅这里。他听说周氏兄弟想印刷翻译小说集,大为赞成,愿意垫出150元的资本。兄弟俩怎么也想不到,一直很发愁的事,几天之内就解决了。

这位资助者终于联系好了医院,进耳鼻喉科做手术,这一切都由鲁迅帮他接洽,并充当翻译。蒋抑卮偶尔透露说,他觉得周作人很高傲,像一只鹤似的。其实周作人那时不善应酬,比较沉默,因此看起来就显得高傲。鲁迅就借用日语“鹤”的读音,给二弟起个“都路”的绰号。后来,周作人还曾用“鹤生”这个笔名发表过文章。

《域外小说集》第一集共收短篇小说7篇,其中鲁迅译了2篇,周作人译了5篇,序言由鲁迅撰写。由于得到资助,印得比较考究,用的是一种蓝色的罗纱纸做封面,上面印着德国的图案画,书名由鲁迅的好友陈师曾用篆字书写,署名是“会稽周氏兄弟篆译”几个字。书的本文也用上好洋纸。书由东京神田印刷所印刷,东京群益书店和上海广兴隆绸缎庄发售。

但销售结果却很不理想,简直是完全失败了。半年过去,东京这里只卖出几十本。至于上海寄售处,听说也才卖去20来本。过了若干年,寄售处失火,所有存书都化为灰烬。

要论《域外小说集》的贡献,侧重弱小民族文学是其一,倡导短篇小说是其二。10年以后,这两方面都蔚为大观,发端正在最初那两册薄薄小书。尽管当时曲高和寡,销路惨淡,落得半途而废。不过当年5月1日,在东京的《日本及日本人》杂志上,倒有一则关于“住在本乡的周某,年仅二十五六岁的中国人兄弟俩”翻译出版《域外小说集》的报道,这是周氏兄弟首次为外间所公开评论。

从章太炎先生学习

后来,鲁迅和周作人又开始跟随爱国学者章太炎先生学习。章太炎学问大、脾气也大,但对于学生,却永远和蔼可亲。随便说笑,就像同家人、朋友在一起一样。夏天,他光着膀子,只穿一件长背心,盘腿坐在席上,嘴上留着一点泥鳅胡须,笑嘻嘻的。周作人说,他看上去好像是一尊庙里的哈喇菩萨。

有一次,周作人被章太炎先生邀去,一同学习梵文。当时鲁迅有别的事,周作人一个人赶了过去。到授课的地点智度寺一看,教师已到,学生却只有太炎先生和自己。教师的教法很粗拙,先在洋纸上画出字母,教他们发音;他们两个一面描下来,一面跟着读。梵文的字形很难记,音也难以读准,一个上午过去,周作人还是莫名其妙。将要下课的时候,老师在一张纸上写了一行梵文字,用英语说:“我替他拼名字。”他指的是给章太炎拼写名字,是“披遏尔羌”。两个人都听不懂。老师又指着章太炎说:“他的名字,披遏尔羌。”这次周作人听明白了,赶紧解释道:“他的名字是章炳麟,不是披遏尔羌。”但老师坚持他那英文的拼法。周作人觉得梵文太难,担心学不好,所以才去了2次,就中止了。虽然如此,章太炎先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周氏兄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对佛学的潜心钻研,也深深影响了周氏兄弟。他们在若干年后,仍然对佛教经典保持着极大的兴趣。

后来,鲁迅因为恼怒周作人懒惰,没有帮章先生翻译佛经,还几乎把周作人打了一顿。周作人也后悔自己懒惰了。如果这是为了没有译哲学书的关系,挨打是应该的,他不该那样拖延。

1909年3月18日,周作人娶羽太信子为妻。信子时年20岁,本为他们租住公寓伍舍的女佣;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前一年的4月8日。1909年8月,鲁迅回国。这时适逢《域外小说集》以失败告终,兄弟二人的合作也就告一段落。

周作人比鲁迅晚2年离开日本,对于日本的理解,就与兄长有些分别。讲到他和日本的关系,这段时间实属关键。鲁迅走后,周作人重新学习日文。不过,这次并不是单纯学习语言,而是以研究日本文学为主。他广泛阅读了《保登登几寿》(义曰杜鹃)为本据的夏目漱石、高滨虚子,《早稻田文学》的坪内逍遥、岛村抱月,以及《明星》、《寿波留》(义曰昴星)、《三田文学》的森鸥外、上田敏、永井荷风等人的作品。

鲁迅走后,周作人只在1910年,据丹福特的英译本转译了一部育珂摩耳的中篇小说《黄蔷薇》。工作成绩明显不如以往。大概是尚未走出《域外小说集》失败的阴影,另外也缺少鲁迅督促的缘故。

1911年初,周作人即将结束立教大学的古希腊文学业,打算再学一门外语,但未获实现——鲁迅同年3月7日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起孟来书,谓尚欲略习法文,仆拟即速之返,缘法文不能变米肉也,……”此时家中境况,实已无力支持周作人继续留学。

此年5月鲁迅东渡,促其弟返国。大约在7月底之前,周作人带着自己的妻子归国,回到浙江绍兴的家中。

【大师小传】

周作人(1885—1967),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号知堂、药堂、苦茶庵老人,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等。浙江绍兴人。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1903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改名为周作人。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6年7月到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此间与羽太信子结婚。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后任浙江省军政府教育司视学。

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1919年“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1919年起任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1927年4月***被杀害,曾保护***之子李葆华避居自家1个月之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伪职。1945年以叛国罪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1967年5月6日去世。

郭沫若:日本对于这个多情文豪意味着什么

又见医学救国!从孙中山到鲁迅,来日本的留学生,似乎很多都是以学医为目标的。郭沫若也不例外。因为他意识到“医学一道,近日颇为重要”;将来学成归国,“做一个跑道医生,背着药囊,走遍全国的乡村,专门替贫苦的人们作义务的治疗”。

留学与爱国

1914年初,郭沫若在哥哥的支持下,来到日本留学。他先进入神田日本语学校,补习日语和基础文化课。这是来日本留学的惯例。按规定,必须先入高等学校读1年预科,再读3年本科,然后才能升入大学。郭沫若为了能够争取到官费留学,痛下苦功。早在大哥送别他的时候,他心里就暗暗发誓:“我此去如于半年之内考不上官费学校,我要跳进东海里去淹死,我没有面目再和大哥见面。”本来就天资出众的他,为了能够全心学习,甚至连烟酒都戒了。

仅5个月的时间,郭沫若在日本语学校的学业就完成了,以第7名的好成绩,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预备班。

为了庆祝成功考下官费,郭沫若和几个同学一起,到房州海岸避暑游玩,享受了短暂的惬意时光。他一边在日本的海水里畅游,心里却联想到日本侵占青岛的情景,牵挂着祖国的安危。但是很快,大海的温柔就抚慰了他那文人多情的心。他沉迷于海的魅力中了!有一次,他独自向大海深处游去。因为水性欠佳,险些丧命,幸而被一位好心的日本人救上岸。

结束了假期,郭沫若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当中。为了实现医学救国的目标,他放弃了心爱的文学,告诉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学习每门课程,不能有任何懈怠。为了更好地学习,他还将住处从离学校比较远的大冢搬到本乡区的真砂町,和同学吴鹿苹等人一起居住。很快,他的日语水平已经相当可观了。甚至,连他一直不擅长的数学,也在班里名列前茅。

他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十分融洽。很多人因为他的聪明好学,亲昵地戏称他为“郭大头”。甚至在入冬以后,同学们在教室里围炉取暖谈天的时候,总有人摸着他的头顶,笑唱着“大头大头,落雨不愁……”的儿歌。

学业虽然进展很顺利,可心系祖国的郭沫若,仍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国内的情况。虽然国内时时传来“水旱灾异频繁”、“袁世凯加紧复活帝制”、“中日交涉险恶”的消息,让大家的心一直揪得很紧,但是,他们还都能压抑下烦闷来,继续投入学习。然而,1915年1月18日,一条中国的消息传来,让大家顿时义愤填膺:日本帝国主义以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为了强迫北洋军阀政府无条件接受条款,5月7日,日本竟然下了最后通牒,限于24小时内答复。

全国人民都在表示着愤怒和抗议;远在日本的留学生们也无比激愤,觉得自己的祖国承受如此的侮辱和欺凌,自己怎么能还在日本这个国家逗留?郭沫若还赋诗一首,以泄胸中激愤:

哀的美顿书已西,冲冠有怒与天齐。

问谁牧马侵长塞,我欲屠蛟上大堤。

此日九天成醉梦,当头一棒破痴迷。

男儿投笔寻常事,归作沙场一片泥。

于是,郭沫若和吴鹿苹等人都决定马上返回祖国,等待一旦中日宣战,就投笔从戎,为国杀敌。大家马上收拾、打点行装,变卖了很多带不走的东西,动身离日返回上海。

然而,郭沫若等人刚刚抵达上海,满腔热血却迎来了一盆冷水。原来,袁世凯已经答应了日本的要求,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二十一条”。这当头一棒,让郭沫若顿时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留下抗日?政府都答应了卖国条约,从何抗起?祖国母亲似乎并不需要自己这样的热血青年来保卫。回去继续学业?在那个如此欺侮自己祖国的国家学习,让自己情何以堪?郭沫若在上海街头彷徨了数日,虽然内心依然矛盾,但是无奈之下,最后只能回到日本。

郭沫若的心情虽然很压抑、痛苦,还是在1915年7月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预备班毕业了,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预科学习。

日本的高等学校,相当于大学预科,很注重外语的学习。德国的医学属世界一流水平,日本的医学也是来自德国系统,所以学校规定第一外语为德语,第二外语为英语,此外还有拉丁文。

日本学外语很注重阅读。当学生略通语音和语法之后,便拿一些名著来做读物,学德文时就是读歌德的作品;学英文时常读泰戈尔诗歌的英译本。这对学习语言很有帮助,但是对郭沫若却另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样的学习,把他内心深处对文学的渴望又释放了出来。

郭沫若对泰戈尔的最初了解,还是刚到日本的时候。他在同学的英语课外读物上,见到了这个名字。后来,郭沫若买到了一本泰戈尔的《新月集》英译本。泰戈尔诗歌那清新而恬淡的风格,一下子就迷住了他,他不禁找了其中几首最喜欢的翻译成了中文。此后,郭沫若又在冈山图书馆里寻出了《吉檀迦利》、《园丁集》、《暗室之王》、《加皮尔百吟》等书。他像找到寻觅已久的宝藏一样,每天一下课,便跑到阅览室里,捧起泰戈尔的诗集诵读起来……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诗歌的世界当中,甚至遗忘了一切。直到闭馆,他才依依不舍地走回自己的寓所,路上还在回味着刚刚读过的诗句。

在冈山第六高等学校里,郭沫若还认识了好友成仿吾。他生于湖南,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解放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当时,他在该校第二部学习工科。两人一见如故,开始了他们多年的深厚友谊。大家共同关注着国家命运,都在为着救国、强国而努力学习,又都对文学有着无比的热爱。他们同吃、同住,一起上学,一起出游,一起研究文学,探讨祖国的命运、中日关系。

然而,这时候郭沫若却病倒了。一直对祖国的忧虑,加上过于勤奋的学习,影响了他的健康。他得了很严重的神经衰弱,整日头昏脑胀,记忆力衰退,夜晚难以入眠,还常常做恶梦。这样的精神折磨,让郭沫若几近崩溃,甚至几度萌生自杀的念头。

同类推荐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 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一碗阳春面》《伊莎贝拉的蓝勋章》《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穿过风雪的音乐盒》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
  • 嫡女狂妃:极品宝贝无赖娘

    嫡女狂妃:极品宝贝无赖娘

    新婚夜,她一脸戒备的看着戴着冰冷黄金面具的老王爷:“王爷,我成亲过!”“那好,有经验了……”“我怀孕过?”“基本功能都在,本王放心、、”“我有个孩子、、”“正好,省下本王、……”某女忽然有种对牛弹琴的悲愤:“王爷,你该不会是不行吧?”大眼扫向某人,却不想忽然被人抱住:“爱妃可以亲自试试……”“我@##@”
  • 听雪传奇

    听雪传奇

    她是公主,身份高贵,却因为以外,而流落民间。寻亲之路漫漫,她遭遇了一切的爱恨情仇,最后,再理解,平平淡淡才是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 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 一顾倾城:齐少的甜美娇妻

    一顾倾城:齐少的甜美娇妻

    【已完结,请放心阅读!】一纸婚书,一无所有的寂静成了豪门阔少齐默然的新婚妻子。婚后,丈夫的冷落,小三的步步紧逼,是什么成就了她的义无反顾?情景一:寂静:“齐默然,你想用我们的孩子去救你和她的孩子?你不觉得你太残忍了一点吗?”齐默然:“残忍,哼……寂静,我告诉i你,要说残忍,我都不及你们的母女的千分之一!”情景二:寂静:“你非我爱人,怎知我情深。难过亦过,难道嫌我伤得还不够多?”齐默然:“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只能是你。”
  • 秋千坠:皇后太嚣张

    秋千坠:皇后太嚣张

    本文有轻松搞笑,也有虐情悲伤,精彩在后面……亲们喜欢请收藏呐!金楚国史上最有名的皇后叫安瑶玑。她不是绝色倾国;她不是才华横溢;她不懂三从四德;她有点独具一格;她是最嚣张的皇后,将皇宫的一切颠倒。她爱秋千,他爱的女人也爱,她另搭秋千架,却被他派人拆掉……他不心疼自己,可想心疼她的人多的是,而且个个绝色貌美霸情南蛮王柴九霄;温柔如玉萧凌洛;神秘寡言的宫主水无痕;富可敌国的唐三少。被指替嫁且是冒牌公主,她拍拍屁股走人,入民间,女扮男装,但身份花样繁多——清轩阁诗会的会长;晚歌苑的创建人兼老板;安乐马园的主人;千色妓院的老板;安安女子学院的院长;安安绣纺的老板;无论哪个身份,怎么都和皇宫扯上关系呢?为什么和那个爱着弟妹的皇帝纠缠不清了呢?他说:“你,给我老实的回宫吧,不然我要用武力解决!”她笑:“你还不知道吧,我是黑帮老大的女儿……”QQ群:114236928
  • 重生之极品恶妇

    重生之极品恶妇

    柳家长房嫡出三姑娘死后二个月诡谲的复生在二房五堂妹柳玉研身上。母亲因她的逝去而缠绵病榻,不治而亡。而她却连送最后一路的机会都没有!娇儿被害,五年的良人一朝得势为了权势联合逼死了她,祖母和父亲为了权势准备再一次把她送入虎口,当这一切再无法可转转圜时,当她发现母亲的死竟是被人所害时,当祖母再次为了权势牺牲她时,小绵羊终于变成了大灰狼,拍案而起——“下跪者何人,所告何事。”“小女国子监柳司业之女,所告者乃当朝通政司副使柳言柳子轩,柳府老夫人,宠妾灭妻,枉顾法纪执法犯法,纵容家人欺压百姓谋夺她人家产,草奸人命,为了自身权势谋杀亲女…”十条罪名字字杀机句句惊心,上头端坐的顺天府丞听的眼角直抽。这也罢了,可是这柳司业之女,那不是柳副使的侄女?侄女告伯父…堂上堂下一片人倒抽气声。*“哭什么哭,大不了小爷娶你。”男人挤眉弄眼笑的好不销魂潇洒,可惜在女人看来只觉得像抽筋脉。“你家里女人一大堆,我就是要饭也不嫁你。”“那,要不,你娶我吧?”“呸,你做梦。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纨绔不良,我不嫁一个小白脸。”上辈子嫁了一个被害了,这一辈子死也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