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44

第44章 留学日本(5)

整整20年后,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东城区铁狮子胡同5号(现为张自忠路23号) 行辕逝世。4月2日,孙先生的灵榇由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移至西山碧云寺停厝。国民政府选拔出6位对辛亥革命有重大贡献、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杰出人士为孙先生抬棺。水晶棺被抬到公园门外后,放到了高架灵榇上,平稳地放在6个人的肩头上。在几十辆黑白相间的马车和众多送灵人的陪同下,队伍出发了。在这6个人当中,走在左前方的瘦高中年男子就是李四光。他心中的沉痛,恐怕只有自己才能了解。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位伟人在他年少时对他的殷殷期盼。

李四光在日本学习了6 年,回国以后,在家乡湖北武昌的一所中等工业学校任教。按照清政府的规定,官费留学生毕业回国后,必须进京参加考试。1911年,湖北学务处命令本省的留学毕业生于农历七月初十(公历9月2日)以前去北京学部报到。为应付官府,也为更好地了解清廷统治中心的虚实,李四光毅然决定去北京应试。

宣统三年(1911)秋天,一位瘦高的青年,踏着矫健的步子走进了清朝学部所在的那条胡同。和他同行的都是年轻人,一个个儒雅俊秀、意气风发。他们都是从各国留学归来的学子。此番进京,是要来学部报到,然后参加清廷组织的辛亥第6次游学毕业生廷试。

10月4日,清政府公布了考试的黄榜。学子们看了榜,纷纷走到那位瘦高的青年身边,祝贺他金榜题名。他向大家道谢,神态非常平静,只是微微抬起头,望着远方,像是在期待着什么。那张黄榜,在“工科进士”后面,赫然写着一个名字——李四光。他获得“最优等”成绩,赐“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批进士之一。

考试发榜后不到1个星期,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就爆发了。消息传到北京,李四光兴奋不已,马上南下武昌,投奔革命队伍。李四光是同盟会会员,在日本学过理工,又是南京临时革命政府特派汉口建筑筹备委员,因而被湖北军政府任命为实业部部长。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共和政体名存实亡。李四光的希望破灭了,他辞去了实业司司长(南京政府成立后,湖北省各部改为司)的职务,决定继续到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科学拯救贫穷、落后的祖国。

在英国由采矿转学地质

1912 年,蔡元培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长。李四光因参加辛亥革命有功,经本人申请,教育部批准,他和一批青年人获得官费留学名额,一起前往英国。他与同时被批准的湖北军政府秘书王世杰等人同行,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留学生涯。

李四光在伯明翰大学预科学习期间,结识了同住一间公寓的丁燮林,两人在课业上互相帮助。

1914年秋天,1年的采矿系学习结束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李四光决定改学地质专业。好友丁燮林得知后,非常惊讶。但李四光有自己的想法,他说:“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我已经学了1年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矿工。”

为了对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征得校方同意后,李四光除了主学地质专业以外,又选学了力学、光学、电磁学等课程,特别侧重钻研物理系的力学课程。

在当时的情况下,要中途赶上物理系的教学进度,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李四光毫不畏惧,迎着困难而上。为了弄懂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他常常学习到深夜。

李四光并不满足于仅仅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他还到野外去作实地考察。为此,他特意从旧货店买了一辆旧摩托车,自己动手加以修理,然后每逢假日,便骑车四处奔走。有一次,他不小心连人带车一起跌到山沟里。当他从地上爬起来,看到自己和摩托车都没摔坏,就又骑车继续赶路。

在导师W·S·包尔顿教授的指导下,李四光一面实地考查,一面博览群书。他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日深,而且在文字语言上提高也很快。对英、日、德、法各国文字,均可运用。他视野辽阔,信息敏捷,基础知识深广。

不久,暑假即将来临。如何度过这个难得的假期呢?丁燮林谈了自己的计划:“我准备到海滨去,在那儿写作一个剧本。”然后询问李四光的打算。李四光告诉他,自己打算去当矿工。

丁西林听后,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矿工的生活很苦啊!你没听说过,矿工居住的地方,人们都叫它做‘黑乡’。”

李四光答道:“我不怕苦。要搞地质,就得准备吃苦。伯明翰的采矿业很发达,可毕竟只是学的理论。我既然学地质是为了给祖国找矿,就应该去实地考察一下,外国的矿井是怎么采矿的。所以去当矿工是最好的了。”

说干就干。假期一开始,李四光就背起简单的行李,骑着摩托车,来到郊外的一座煤矿当矿工,吃住在当地一位矿工的家里。每天天还没亮,他便和当地的矿工一样,戴上安全帽,提着小鸟笼,乘矿车来到矿井。小鸟对瓦斯很敏感,如果它晕倒了,工人们立即就离开矿井。在阴暗、狭窄而又充满危险的矿井里,李四光和矿工们要从早干到晚,又脏又累。他亲身体验到了矿工生活的艰苦,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当假期即将结束时,李四光和他的矿工房东一家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以纪念这段令他难忘的生活。

返回学校之后,李四光更加努力学习。学士学位考试日益临近。不巧的是,李四光的腿上长了一个大疖子,疼痛难忍。丁燮林劝他去医院诊治。但李四光认为花钱太多,放弃了。为了不影响考试,李四光取出他日常刮胡子用的刀片,在开水中简单消毒以后,就自己咬牙忍痛将疖子挖掉,然后抹上药膏。站在一旁的丁燮林看着这一切,不禁为李四光捏了一把冷汗。伤口还未愈合,李四光便去参加考试,他获得了学士学位。但腿上的疖子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留下了一块深深的伤疤。

1918年,李四光用流利的英文完成了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被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他在论文中写道:“今天,我们要求新兴一代‘黄帝子孙’,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许并非为时过晚。一方面,要为纯科学的发展而尽力;另一方面,要用得来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去解决有关工业的问题。”

他的导师包尔顿教授希望他能在英国继续深造,等考取博士学位后再返回中国。但是,李四光断然拒绝了:“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地贡献给我的祖国,这样更有意义。”

包尔顿听了李四光的这番心里话之后,对这位青年学子的爱国之情深表尊敬。他问李四光:“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李四光回答:“我想立刻就走。先到法国和德国的一些矿井去进行一些考察,再去阿尔卑斯山看看那儿的地质情况。”

李四光离开英国以后,按照计划,先到法国和德国几个有名的矿区进行考察;接着又沿莱茵河而上,到达瑞士,继而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脉主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 4807米(新测为4810.90米)的勃朗峰,研究冰川地质。

当他结束考察,返回伯明翰大学时,看到了一封电报和一封来信。电报是印度友人拍来的,表示想聘请他去当工程师,待遇优厚。他又打开那封信,是蔡元培从国内寄来的,当时蔡元培正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四处招揽人才;当他得知李四光在英国学成毕业时,便来信聘请他为北大地质系教授。

1918年底至1920年初,国内地质学科创始人之一的丁文江,正随梁启超一行7人赴欧洲考察;同时作为民间团体和政府顾问,列席巴黎和会。此间,丁文江正与北大校长蔡元培商议振兴国内的地质学研究,却一直苦于北大该专业师资过于薄弱。为此,丁文江专程去了英国,找到当时正在伯明翰大学攻读地质专业的李四光,希望他学成以后能回国教书。

面对祖国的召唤,李四光谢绝了印度友人的高薪聘请,毅然远渡重洋,回到祖国怀抱,为其科学救国的理想奋斗。

1920年春末,李四光和丁燮林、王世杰等人一道返回北京,来到北大任教。

诞生于巴黎的小提琴曲

李四光是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他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也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期间写的《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这部作品写于1920年,在78年之后(1998年)的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晚会上,第一次得到了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

1915年,李四光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由采矿系转入地质系时,与威尔士教授来往密切。他当时非常喜欢音乐,课余时学会了拉小提琴,有时间就去威尔士教师家即兴演奏,很得他们一家的欣赏。

1919年11月,应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同学会的邀请,李四光前往巴黎作关于“工业繁荣与能源开发”的学术报告。也许是想表达点什么吧,他在随身携带的一张五线谱稿纸上,写了几句乐曲,共5行、19小节;并将自己的英文名(J.S.Lee)和创作时间(22日)、地点(巴黎)写在上面。

次年1月,李四光又在这张五线谱的背面,以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为题,写了一首完整的小提琴曲。与此同时,他还在稿纸的右上角,署上自己的名字“仲揆”二字;在曲谱的右边,写下“千九百二十年正月作于巴黎”等字样。乐曲写好后,李四光请好友萧友梅指正,因此曲谱一直保存在萧氏手中。?

李四光回国后不久,经北大化学系教授丁绪贤的夫人介绍,与北京女师大附中的音乐教师许淑彬相识。许女士出身于外交官家庭,爱好音乐,英语、法语俱佳,还弹得一手好钢琴。两人相恋2年后,结为伉俪。婚礼上,他们俩一个拉琴、一个弹奏,鸾凤和鸣,曾被传为佳话。?

【大师小传】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字仲拱。蒙古族,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今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

1902年入武昌高等小学堂。1904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成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第一批会员。1910年从日本学成回国。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委任为湖北省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1913年获准赴英国官费留学,开始自己的第二次留学生涯,在伯明翰大学学习矿业。1918年用流利的英文完成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被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

从1920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他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夫妇俩躲避开国民党阻挠,于此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1年4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错误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先后发现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李叔同:文艺全才并开创多项中国第一

对“李叔同”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当听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旋律时,肯定没有人能不熟悉。它的词作者就是李叔同,他还有一个名字是“弘一法师”。

李叔同的人生耐人寻味,早年的声色犬马、之后的投身文学艺术、最终的遁入空门潜心佛法——也许,正如他的弟子丰子恺的解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李叔同要尝遍所有的人生,于是他最终走向了宗教这个灵魂生活。

绘画与爱情

早年的李叔同是风流才子,更是一个典型的富家公子,不仅早早以才名著称于上海,更是寄情声色,常与名妓、优伶相往来。这样的生活,因为他的母亲去世而发生了改变。1905年,独自将他抚养成人的母亲去世了,这让孝顺的李叔同非常悲痛,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哀”,决定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他为母亲办完丧礼后,当年便东渡日本求学。

李叔同来日本,主要是希望能够学习西方绘画。他早在上海南洋公学时,就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与思想。在蔡元培的门下,始终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李叔同在两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到日本不久,李叔同就剪去了辫子。此年秋,他还在留学生所办的《醒狮》杂志上,发表了《图画修得法》、《水彩画法略说》等文章,向国人介绍西洋绘画。

1906年,李叔同考入日本美术教育最高学府——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东京美术学校是今东京艺术大学的前身,成立于1885年,1896年增设西洋画科。当时录取的5个人,其中两个是中国人,就是他跟曾孝谷。由于当时很少有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学习美术,所以日本各界都很关注李叔同。10月4日的日本《国民新闻》特为刊出专栏采访的报道,以《清国人志于洋画》为题,介绍了李叔同在东京上野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的情景,并刊登了他以及作品的照片。

报道是如此描写的:“喝了一杯‘涩茶’之后,他一面说明贴满壁上的黑田画伯的裸体画、美人画、山水画,中村及其他的画等,一面引我进入里面六叠的房间,得意地介绍了那就几上作画的苹果的写生。‘是潇洒的笔致啊!’我赞赏说。那位女佣听了从旁插了一句:‘那是早上刚刚一气画成的。’李君谦然地说:‘是。’露出了一排白齿。‘今后一定拜访贵社,《国民新闻》是很好的报纸。’”

进入东京美术学校以后,李叔同开始了他一直想了解的西洋绘画学习。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执着。他对艺术也想追求到底,不只限于中国画这种绘画方法和绘画技巧,他也想把西洋画、裸体画等,所有的绘画技巧,都能够了解,都能够掌握。

李叔同全身心投入到了西洋绘画的学习中,不久却碰到一个难题。西方艺术重视写实,进行人体写实练习是基础,必须要掌握的。在当时日本艺术院校中,采用裸体进行美术教学很普遍了,李叔同自己在学画的过程当中,自然也按照教学的要求,做过西洋裸体画的训练。

同类推荐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大医之道

    大医之道

    本书介绍了运城市中心医院院长柴瑞霁的创业之路。如何把医院创建成一流医院的感人故事。
热门推荐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鸳鸯结

    鸳鸯结

    茶与咖啡,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本来就是两个极端,可是却又那么的相似。两者尝起来是浓浓的苦,想起来却是淡淡的香。其中,一旦懂得,会是多年以后一份难以忘怀的感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异能女特务

    重生异能女特务

    传说向家从古到今留传一神秘宝藏,牵扯六家,她上一世单纯浑噩,只晓得样样乐器不离手,在重生之后能否查明家破人亡的真相?他是神秘的离世高人,是否真的远离六家之外,无爱无欲?只是为何他邪魅的语气仍在她耳畔回响,向奈,无论上天入地,你永远都逃不过我的手掌心!
  • 冷酷总裁:恋上小菜鸟

    冷酷总裁:恋上小菜鸟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秦夏夏,怀揣着满腔热血,进入了冷氏。高兴之余,被死党郝丽丽拉去酒吧庆祝的秦夏夏却在这入职的前一天晚上得罪了她的上司冷氏集团的总裁冷陌。自己却还浑然不知...这梁子算是结下了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出乎了秦夏夏的意料,遭同事冷眼、恶搞;弟弟突然病倒,急需一大笔的医药费,遇到好心人却稀里糊涂被人拉去民政局扯了证;设计作品被上司抄袭,自己竟无故成为抄袭者?一连串的事情让秦夏夏几乎崩溃,无法招架。然而一次次遇险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到底是谁在帮她?
  • 夜色温柔

    夜色温柔

    描写的是一个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终如何遭到失败、变得颓废消沉的故事。
  • 疯羊血顶儿

    疯羊血顶儿

    沈石溪的《疯羊血顶儿》是由《血染的王冠》、《血崩》和《疯羊血顶儿》三个中篇小说组成。《血染的王冠》写金丝猴群中黑披风雄猴与麻子猴王争霸的一场内战。动物界以强力和年轻挑衅老猴王的故事经常发生,但当猴世界两王并存格局出现时,后果堪忧。故事解秘动物世界内战的混乱和伤害,最后以老猴王的慷慨赴难和王后的殉难谱写了动物世界的爱情绝唱。
  • 逆剑狂神

    逆剑狂神

    少年林轩,灵脉破碎,遭人欺辱。偶得神秘小剑,开灵脉,练神功,悟无上剑道,衍化攻伐圣术!一剑星辰灭,一剑神魔惊,一剑在手,一世狂神!
  •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身为皇女却从小被迫当成皇子培养,在步步惊心的后宫里孤军奋战,除了母后谁都不敢相信……直到国师无衣的出现。那是个潇洒任性到让人嫉妒的少年,神秘的,似乎无所不能……身为国师,身为她的太傅,他应该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吧?——龙秀——说好的游戏人间,红尘不染心,麻烦不缠身呢?!——无衣——国师,过来,替朕捏捏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