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000000030

第30章 繁花似锦的中古骈文(2)

李密身世很苦,出生半年,就死了父亲;四岁的时候,他的舅舅就逼着他的母亲改了嫁。在尚未懂事的时候就成了孤儿,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悲剧。他从小体弱多病,祖母含辛茹苦,一手把他抚养长大,李密对此铭记在心,时刻希望有所报效。等到他出人头地,朝廷也征召他、让他做官的时候,祖母也老病缠身、日薄西山,如同风中残烛了。祖母病势沉重,他想到如果入朝为官,老人家势必无所依靠,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宁可同祖母相依为命,委婉拒绝了朝廷的好意。这封信详细叙述了自己的悲苦身世和祖母的种种不易,讲到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简直催人泪下。过去甚至有人说,读《陈情表》而不流泪,就不是孝子。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这封信写在西晋初年,已经是骈偶的文体,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对仗的。西晋是散文文体变化比较迅速、明显的时代,从两汉以来,散文中对偶的句子就不断增多,到此时几乎是通篇对仗了,李密的这篇文章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而且,先秦两汉的文章用于议论和叙事的比较多,抒情性的文章比较少一些,从三国开始,文章中抒情的笔墨也多了起来,并且情感比较深厚、诚挚,李密是三国、西晋之间的人,他的这篇文章也是这种趋势的反映。这都是文学散文从一般的学术文章中独立出来的标志。

东晋的骈文,沿着西晋骈文的方向继续前进,文学的色彩继续增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写景成分的增加,另外还善于在写景中融入作者的真情实感。

王羲之(303—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对字体变革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琅琊王氏是两晋时期一流的高门士族,王羲之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西晋末年,朝政大乱,司马氏家族的八个王为了争夺皇权挑起大范围的战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乘中原内乱长驱直入,西晋朝廷终于无法立足,于是渡过长江,跑到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了新政权,史称东晋。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晋朝南渡的较早倡议者;伯父王导又是主要策划人,还是过江之后的首任宰辅;王羲之的一个堂伯父王敦手持重兵,镇守在长江中游,随时可以沿江而下,直逼建业。王氏家族的势力遍布中央和地方,皇帝司马睿说话、做事还要尊重王导等人的意见,看王氏家族的脸色,反倒没有独断专行的权力,历史上说当时是“王与马,共天下”。所以王羲之的生活环境极其优越,他本人文化素质也比较高,是王氏子弟中比较出色的一位。

传说当时另外一位士族人物郗鉴,为了结好王家,希望在王氏子弟中挑选一位做自己的女婿,于是派人到王家去考察。王氏家大业大,众多子弟生活优越,如同芝兰玉树,长相出众者不在少数,听说高门大族郗家来选女婿,个个修饰打扮,希望尽力在来使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使者考察一番之后,觉得大家都很优秀,唯独有一位少年,若无其事,半躺在床上吃大饼,虽然并没有在使者面前刻意表现自己,就是露着肚皮吃大饼的神态,竟然也显得从容闲雅,气度非凡。使者回去向郗鉴报告在王家看到的情形,郗鉴突然激动地拍掌说:“就这个小伙子做我的女婿最好!”——这个郗鉴相中的好女婿就是王羲之。

历史上把这个故事叫做“东床坦腹”。有人说“坦腹”就是露着肚皮,恐怕有些夸张了,不过“东床快婿”从此就成了好女婿的代称。可见王羲之在修养、气质方面是相当杰出的,后人无不艳羡“魏晋风度”,王羲之当之无愧。其实,他不仅能写一手“飘如浮云,矫若惊龙”的好字,还是一位造诣极高的散文家。大概因为他书法名声太大,反倒把他散文成就的光辉给遮住了。他的《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就是集书法、散文之美于一体的不朽之作。

古人在三月上旬的巳日,要在东流水中洗濯,希望以此祓除不祥,招徕幸运,相沿成俗,后来叫做“修禊”。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的三月初三上巳节,王羲之和好友谢安、谢万、孙绰,以及自己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四十多位名士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约二十五里)集会,除了一般的修禊以外,还要饮酒、谈玄、赋诗,这都是当时士族成员最时尚、最风雅的活动。名士们列坐水滨,将酒杯放在水中让它随波逐流,流到谁面前谁就要作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结果最后共作诗三十八首,结为一集。王羲之当时是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这次集会当然的东道主,负责为诗集作序,这就是《兰亭集序》(图2-8)。序文的开头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并从兰亭周围的山水景色写起: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青山环抱,胜友云集,兰溪静静地流淌,让人心旷神怡。文中摹景抒怀,充满了诗情画意。“仰观”、“俯察”云云,来自当时名士的必读书《周易》。《周易·系辞》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因此序文开头的部分虽然在写景叙事中洋溢着愉悦祥和的气氛,王羲之却自然而然地把主题引向对生死的思考。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犹)今之视昔,悲夫!

庄子主张把生、死等量齐观,认为彭祖活至百岁,同婴儿的夭折没有什么不同。不过一旦真正面对死亡,这些说法不过是故作达观罢了!东晋时代的大名士普遍有一种伤感的情绪。这种伤感并不是因为官场失意或者故国沉沦,而是面对韶华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哀愁。他们热爱山水,是因为陶醉山水可以暂时忘却这种哀愁,还可以在自然的怀抱中体味玄理,获得心灵的慰藉。因此,三十八首兰亭诗都是当时盛行的玄言诗,而且都是用山水来作为谈玄的引子。《兰亭集序》虽然是散文,却采用了诗的结构。玄言诗中孕育着山水诗的胚胎,散文中对山水的关注和描写,在描写山水中抒情,同样是古代骈文的新走向。

从此以后,描写山水、以山水动人的文章就越来越多了。比如齐梁时期陶弘景(452—536)的《答谢中书书》,摹写山水,极其形象、动人: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传说陶弘景天赋异常,十岁得到葛洪所写的《神仙传》,从那以后就昼夜研究,开始抛弃俗事,专门致力于养生,后来就长期隐居在山中修炼。南朝梁代的开国皇帝武帝萧衍同他关系很好,很尊重他,有什么难以决断的国家大事,还要派人到山中去征求他的意见,所以人们都叫他“山中宰相”,可见他并非同俗世完全隔绝往来。大概因为他长期生活在山林当中,对山林之美观察、体会比较细腻、深邃,而且心胸较少受到世俗干扰,所以写出的文章也带着那么一股清澈的灵气。一连十几个四字句,一点不嫌单调,真像是山间美景,让人应接不暇;音调上也没有丝毫刻意之处,高低错落,如同珠落玉盘般清脆;几乎没有典故,随手白描,明白易懂,很容易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另如南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等,都是写景抒情的优秀骈文篇章。尤其是《与陈伯之书》,区区一篇骈文,竟然招降了一名大将和八千劲旅,在文章史上尤其引人瞩目。

作者丘迟(464—508),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曾仕齐、梁。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505),中军将军临川王萧宏北伐,丘迟做咨议参军,领记室,专门负责起草军中各种文书。陈伯之当时从南齐投降北魏,率领魏军同梁军对抗,丘迟就写了这篇文章,责备伯之投敌的耻辱,同时晓之以大义,并用故国之思和乡土之情来感化他。陈伯之在这封信的感召下,带领属下八千军队归降梁朝。文中写道: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昔。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这一段对暮春江南美景的描写让人如同身临其境,特别容易引起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明代张溥说“希范片言,强将投戈”,主要就是指丘迟这些写景抒情、同时最能诱发家国之思的文字说的。

东晋和南朝前期的一部分骈文,还是比较自然的,里面虽说多半句子都是对偶句,但也夹杂着少量的散句,这样交错起来,语气、语调都比较自然顺畅,也不会显得特别单调。这类文章也比较好懂,意思一看就明白,因为它不太使用典故。

南朝后期的骈文就很不一样了,文章中间几乎没有散句,全部都是对偶句,这样读起来会比较单调。但是作者却有意地显示自己在文章形式上所花费的工夫,他一定要让你看到,这文章中的每一句,都是他用心精雕细刻出来的。所以他还要把每一句相邻的字在音调上都区别开,上下句的音调也要两两相对;他还要使用典故,而且每一句都要用典,这样可以让文章变得典雅,显示作者知识的渊博,但是读者如果不知道典故的出处或究竟是什么意思,也就彻底读不懂文章了。徐陵《玉台新咏序》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至若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画出天仙,阏氏览而遥妒。且如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西子微颦,得横陈于甲帐。陪游□娑,骋纤腰于结风;长乐鸳鸯,奏新声于度曲。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重鬟。反插金钿,横陈宝树。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靨。

这种文章今天的读者恐怕很难接受,因为里面句句都用了典故,如果不知道典故的意思,就非得去一部部地翻书查找不可,这样一来,恐怕就根本没人去读了。难道读文章还是繁重的体力活儿吗?对于当时的一般文化人来说,这种文章应该并不难理解,因为里面涉及的典故都在他们的必读书里面,意义一望便知。可是说到底,这文章毕竟还是写得太费力了,读者读起来也太吃力了。回头想想看,它究竟要说什么呢?还真得琢磨半天。文章写到这种程度,虽说表面看上去珠光宝气,终究还是不讨人喜欢,不单我们有意见,古人也要有意见了。从当时起,就有不少人提出批评,说这种文章写得太浮华了,华而不实,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浪费读者的时间和脑筋,还是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比较好。比如化妆,目的还是为了显示本人的漂亮,胭脂口红涂抹太多,人的本色反倒看不出来了,还显得怪里怪气的,让人生厌。写文章的道理大抵也没什么两样。

三、返璞归真的时代与艺术

骈文艺术在六朝走向成熟,可是同时也已经显示出它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就是形式和内容的不协调。形式方面畸形发展,内容极度贫乏,针对骈文的批评就多了起来。不过在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骈文的缺点在于词句太过浮华,并没有什么人认为骈文这种文体有什么不好,更没有人认为用对偶的方式来写文章有什么不对。

南朝梁代的开国皇帝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在他执政的前半段时间,社会比较安定,门阀士族受到优待,上层社会贪图安逸,社会风气相当奢侈浮华,贵族一顿饭就要吃掉若干老百姓多年的收入,很多士族子弟涂脂抹粉,身体虚弱,骑不了马,出门就要有人扶持。文学上也过分崇尚华丽柔靡,形式精巧而内容空虚。当时有个学者叫裴子野,他这个人为人正直质朴,对当时的世风、文风极其反感,写了一篇《雕虫论》提出批评,把晋朝过江之后的文风都给骂了,而且骂得很凶。不少现当代的文学史家把裴子野的这篇文章当做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言论看待,甚至还认为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导,这都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反对文风和反对文体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裴子野说当时的文风如何如何不好,可是他这篇文章用的恰恰就是对仗工整的骈文,你能说他是主张取消骈文的吗?隋朝有个官员叫李谔,曾经给隋文帝上过一篇奏疏,同样对当时的文章风气提出严厉的批评。他的这篇上书同样是漂亮的骈文:

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部雅瑟编著的《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从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到字句梳理与注释解读。,我国古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其发展壮大成熟的过程中,名家辈出,成就斐然。那些丰富的散文作品,无疑是前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古文观止》这一清初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选本,共辑有自先秦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选择上轻重得宜,取舍有据,并以时代为经、作家为纬分为十二卷,每卷篇目匀称。篇幅适中,将几千年间名家巨擘所著的智慧结晶悉数囊括其中,概括而精当地铺展出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重点反映了汉文及唐宋八大家文的独特风格及突出成就,可谓是中国古典散文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人生大策略

    人生大策略

    胡适一生著述甚多,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专门著述。在胡适大量的著术中,编者取人生问题这一角度,选编了一本这样的书,旨在使读者通过这些文章对胡适的人生观有一大致了解,也可从中引出些微镜鉴。本书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再至暮年为主线索,插入人生各个阶段的重大问题,共分为“树头铜钲”等六节,每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这样分类罗列的编排,其区区用心唯在便于阅读。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总之,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内容丰富,笔力深厚。从形式到内容,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收入其诗歌,散文和诗论。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惆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热门推荐
  • 穿越的龙人

    穿越的龙人

    龙者,聚天地之气,自然而生,不老不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超级汉方美人

    超级汉方美人

    在流传千年的古老典籍中找寻美丽密钥,功效最卓著。成分最东方,10种丰胸美容汤/15种汉方养颜面膜/17种古方养颜茶/20种通经瘦身法/27种古典裸妆术/116种古典养护秘方/200种草本养颜汉方。调身,民间流传美容偏方;操作最简单,调心,打造标准式中国美人!宫廷御用养颜秘方,美丽内外兼修。汇集慈禧、杨贵妃、武则天、太平公主、红楼美女以及《甄嬛传》后宫美女的养颜精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盛宠田园之锦绣农女

    盛宠田园之锦绣农女

    再睁眼,今日以后,你便是我大商王朝的国母!”他面露红光拥她在怀,“怎么办,“从此后宫独宠你一人,国舅一家赐予国姓,这就是咱们的晚饭。【赌石】“锦绣啊,她被扔下万丈山隘,这石头能值几个钱,咱不如去买些糖葫芦,她重回到过去。”大商三十三年,岐山赌石,盛行。接着,享万世荣光!”锦绣浅笑,抱住他的腰肢,鼻间全是他身上独有的龙诞香,这一世就算是终生不嫁,“今生今世,白首不离。”锦商一年,“记住,百业待兴,繁荣异常。她发誓,还能给你和哥儿解个馋。*重活一生,只因为成亲十年未能为相公生下一儿半女!山涧回荡着公婆刻薄的声音:“一只不会下蛋的鸡,她感谢老天的恩赐,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利用智慧和手段,一群裤裆还没缝上的小屁孩涌入田间,她让家乡富足,让父母安康,让胞弟光耀门楣!大商四十年,为“晚饭”添砖加瓦。岐山虫灾,灭。当年他还是落魄的闲散王爷,前世,遇见拥有一双灵动眼睛的垂髫少女,自从情根深种。上刀山下火海,她也绝不会再入那个家!【虫灾】【大婚】“锦绣!”康伯看着庄稼上的大肥虫子,他豁出一身尊贵下泥潭采藕,也只为了佳人一笑。”爹爹看着及笄的女儿,“咱…”“爹,一脸紧张的朝着面前垂髫的小娃大喊,有了这个,今年哥儿上学,指着棉花地,不,咱们全家的口粮都有了…”锦绣看着眼前浑圆却粗糙的石头,轻声道。“锦绣,死了正好。”我有万里江山在怀,怎么办!”锦绣不慌不忙的拉着弟弟的手,却只愿脚踩山花手持云霞,为你妆扮窗棂
  • 妃常迷人:御赐王妃

    妃常迷人:御赐王妃

    夏苏苏,是将军府嫡女,京城人皆知的草包,丑女。被庶妹害死。眼眸再次睁开,她,是21世纪的百变杀手夏苏苏。身中剧毒红凌,解毒途中却意外得到逆天法宝,她,随身空间!这一世,绝色是她,腹黑是她,淡然是她。当绝色倾城的她回眸一笑,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他,天昱国轩王,丰神俊朗,身份地位之尊贵,遇到她,一眼,从此便沦陷了一生!
  • 哲理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哲理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魂倾仙

    魂倾仙

    烽烟乍起之际,紫荆素衣仗剑,入了万丈红尘.自以为是了结尘缘,却不想为人、为仙、为魔,都躲不开的三世情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