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60后”、“70后”相比,“80后”较之他们的前辈,在吃苦耐劳方面的确缺失颇多。这或许是前辈们提及“80后”不认可甚至鄙视、讨厌的真正原因。然而,对于“80后”的认识,绝对不能一味地将脏水都泼到他们的身上,那是不公平的。要想深入地读懂“80后”,就得深入地分析“80后”成长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与生活环境。
出生时,提倡独生子女
20世纪80年代初, 几乎与改革开放的政策同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人口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也意味着,“80后”这一代也就成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也因此而格外受到关注。
1985年,美国一家杂志刊登了题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第一次给这一代独生子女戴上了“小皇帝”的帽子。随后,一篇题为《中国的“小皇帝”》的报告文学向全社会发出了警告:“凌驾于家庭、父母及亲属之上的‘小皇帝’已遍及千家万户,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皇帝’。”
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开始横加指责:娇生惯养,依赖成性,不堪一击,他们甚至被称为一群缺乏独立和责任意识的人。有人惊呼,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将会是垮掉的一代。“80后”们声名狼藉,甚至在找工作时也会因为自己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而被拒之门外。
在河南大学生招聘会上曾经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中国水利水电某工程局提出招聘条件:“我们一不要城市孩子,二不要独生子女。”面对这一招聘条件,很多应聘者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该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说,这是该单位多年的经验。地质勘测常在野外作业,条件比较艰苦,以前招聘的很多城市孩子和独生子女都因受不了苦而离开,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现在他们干脆只挑农村学生,而且一般不考虑独生子女。
无独有偶,开出类似条件的不止这一家用人单位。
中铁某局一口气签走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16名学生,但是却退回了3名城市独生子女学生的简历。后来,这3个独生子女拒理力争,锲而不舍追到宾馆,费尽口舌,才勉强获得了该单位的面试资格。
“不用独生子女”这是很多用人单位的共同心声,河北某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工作人员还试图用数据来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他说,他们单位曾专门做过统计,独生子女就业后流失率高达60%!对他们设计院来说,与学习成绩、专业素质等“硬件”相比,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这些“软件”更加重要。
郑州市市政部门一位负责人也说,我们曾经招聘了一批技术人员,多是独生子女。但因经常夜间作业,很多人吃不了这份苦,不长时间就撂挑子走人了,让单位十分被动。所以从工作考虑,招聘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孩子要比城市的独生子女更划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生子女”这个词由最初的中性略带褒义变成了贬义词,它意味着“不合作、过于自我、追求享受、怕吃苦”等等,可是也有人将这些词赋予了新的含义“独立、个性、创新、独特的世界观”。
对此,某广告策划公司的刘经理说:“不少独生子女确实存在不少缺点,不受一些用人单位的欢迎,但是绝对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不同的行业对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并且人的缺点有时候反而就是他的优点。比如对工作的挑剔,追求工作的随意,在一些用人单位看来是很大的缺点,但是在广告、IT等行业来说,却并不是什么问题。这些行业反而比较青睐那些喜欢打破常规、喜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人。”
“80后”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相比上一代人,在某些方面来看,抗压能力确实不及,极端、短视,情绪化与挫败感,都在这代人身上有一些体现。但这也只是从某些角度来看,毕竟社会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差异太大。中国社会在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阶段,基本上,“80后”是略带尴尬的一代。儿时接受的教育受此影响巨大,从读书开始,“80后”所经历的就已是全新的。正如前文所说,独生子女的政策几乎是与改革开放同时出台的。因此在“80后”成长的那二十多年中,他们眼看着家人从贫穷到富足,眼看着国家从贫弱到富强……这种环境的变化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不要对“80后”妄加指责,他们有吃苦耐劳的基础,但也有小资生活的追求。
时间可以证明,中国目前没有出现,将来也不会出现‘家家户户小皇帝’的现象!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一代,“80后”是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新财富。因此,请用开放的心胸接纳他们,做他们的奠基石,为他们创造更多平台,与他们互动,和他们做朋友,向他们学习,甚至接纳他们的影响力,让他们拥有应有的发言权和社会地位。
下面一首小诗正是一位“80后”的独生子女面对舆论的压力所作:
当初我得到了所有的宠爱与关注,
什么都是我的。
现在我撑起了所有的义务与责任,
什么都是我的。
但是,
莫须有的罪名,
世俗的恶评,
这原本就不属于我,
所以也请不要给我。
长大了,父母下岗
“下岗”的原意是指军警离开岗位。但随着时势的发展,这个词获得了“失去工作岗位”的新含义并被广泛使用。这个新定义不见于《现代汉语词典》中,但其2002年增补本的“新词新义”部分补充了它的新义:“职工因企业破产、裁减人员等原因失去工作岗位。”
在大多数“80后”们刚刚开始懂事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却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了他们的工作岗位。正如刘欢歌中唱道:“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看着自己的父母操劳半生,却含泪离开工作岗位,“80后”们一夜之间突然长大。他们明白,对于工人来说,失去工作岗位,也就意味着失去经济来源。自己作为“小皇帝”却也不得不为将来的生活做打算了。
我国著名的乒乓球选手,第29届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马琳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80后”,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马琳这样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他的父母也依然被下岗风波席卷。
1980年2月19日,马琳出生在沈阳市沈河区。马琳凭借着自己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可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他入选中国队两年后,他的父母相继下岗,这个本来就并不富裕的工人家庭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
马琳的父母为了不影响马琳的训练,决定暂时对此保密。马琳父母向亲戚借了几万元,在市区里开了一家小饭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既当老板,又当厨师,还是服务员,每天凌晨4时多就起床忙碌,夜里12时才打烊,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由于忙于训练和比赛,马琳那两年一直没有回家,直到1998年夺得亚锦赛的男双、男团冠军,又夺得马来西亚、黎巴嫩公开赛男单冠军,当马琳回到家乡时,才发现父母如此辛劳。看到父母那两张消瘦憔悴的脸,他哽咽着说不出话来。马琳在乒乓球赛场上征战多年,一直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回报他的父母。当他一步步走向成功后,他用比赛的奖金给父母在沈阳买了一套大房子,并诚恳地请求父母不要再开小饭馆。马琳坦言,父母的下岗对他触动很大,他也因此而感受到了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虽然父母没有向自己直言下岗一事,但是当自己得知他们过得如此辛劳,马琳的内心世界也变得成熟了许多。
2008年,虽然马琳回家的机会依然很少,但是,他已经做好了计划,等打完北京奥运会,他就带着金牌回家,与父母相聚。2008年8月23日,当他以4:1的成绩战胜了队友王皓,夺得了奥运会金牌后,他的这个梦想也许很快就可以实现了。
无需赘言,下岗对许多家庭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80后”一代正是在这场下岗风波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懂得社会和现实的残酷,这代人具有强烈的危机感。他们也知道,父母下岗,家庭拮据,需要他们为这个家来做点什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忽然吹来的“春风”正是父母下岗的消息,这“千树万树”本来含苞待放的“80后”花苞也就被一夜之间豁然催熟。下岗,对于“80后”来说就是成熟的催化剂。
2003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高考理科“状元”陈鑫同学为了赚足自己的学费,为了给身患重病的父母治疗,毅然走上了路边的擦鞋摊。
陈鑫的母亲早年下岗,家里的收入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7月中旬,陈鑫收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看着通知书上将近7000元的学费,一家人愁眉不展:父亲在7月4日被查出患有肝癌,每天的医疗费用在1000元左右;而母亲早在一年前也不幸患了乳腺癌。父母治病需要一大笔钱,哪儿还能负担得起沉甸甸的大学学费?
懂事的陈鑫决心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减轻家里的困难。在父亲被查出患有癌症后的第四天,他就在社区里摆好了擦鞋摊。陈鑫每天早上8点以前,就在社区里摆好擦皮鞋的摊位。中午11时,他准时收摊,回家做饭,给住院的爸爸送饭。下午2时,陈鑫又拎着工具在烈日下继续“工作”。下午6时,再回家做饭。
当然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80后”没有陈鑫同学这样困难,但是父母下岗却的的确确让“80后”这一代赶上了。当一个家庭中父母双双下岗,相信大多数的“80后”更愿意扛起身上的责任。本文无意针砭时弊,只是要告诉人们,“80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长大了。
上学了,高考扩招
1999年5月,教育部第一次宣布将大幅度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这一年“80后”中年龄最大的一拨人正好进入高考的考场。教育部还称,在今后几年还将继续扩大招生。接下来的“80后”也赶上了扩招的余温。
有人说,国家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是件好事,你们占了便宜还卖乖?
扩招也确实让广大“80后”学子们得到了不少的实惠,至少考大学不会再像前辈们那样艰难。然而,正如所有的决定都有利有弊一样,扩招也给“80后”一代人带来了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正体会的无奈。
大学教育资源受限
扩招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使在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且学生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国家对大学教育投入的幅度,那么造成的局面是显而易见的。有限的大学资源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的设备资源和师资随着扩超幅度的加大而变得越来越少,这是毋庸置疑的。
有位被人叫做二东的“80后”,他刚好赶上了第一年扩招。在他回忆起大一报到时的场景语气显得颇为无奈。
他描述道:“我们一家子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学校报到,可刚进校门我们就都傻眼了——只要是视力所及的范围之内,满地都是前来报到的新生和他们的家长,当然还少不了行李。学校甚至把操场都腾出来给学生们办理入学手续,可是这也仍然不够宽敞。满操场的男女老少个个汗流浃背……领脸盆被褥的地方,交学费的地方,甚至是超市里,到处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终于办完了手续,可是到寝室一看又傻了。12个人一间宿舍,墙还是新刷的,散发着涂料的味儿。条件那就不用说了……
“第一天上课的情形我记得最清楚。早上起来洗漱,来到水房门口却发现里面根本就进不去人,人挤满了!很多担心迟到的同学只能随便找一个犄角旮旯去刷牙,洗脸就用毛巾蘸点水随便糊弄两下。旁边的厕所情况更是严重,每个蹲位门前都站了好几个人……
“我怕迟到,就强忍着来到教室。定睛一看,竟然全坐满了!我们这些来晚的没有座位,只能站着,要么就和别人挤着坐,以期待学校后勤能在下堂课时配几把小凳子。
“食堂最精彩。下了课一定要跑步去买饭,不然连粥都喝不上,要吃点剩的还只能站着吃……其他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之,澡堂、操场、图书馆、自习教室、自行车棚……只要是公用的地方你如果不能抢先一步,就绝对不会有位子。”
二东还提到老师的问题:“从前是一个老师面对二三十个学生,而现在扩招了,很多学校的热门专业竟然膨胀成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老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批阅二十篇论文时精力尚足,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一一给出评语和意见,而如果一下子批阅五六十篇论文,恐怕再能干的老师也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有很多老师在四年下来,连自己班上的同学都不能认全。”
大学生就业困难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一个招聘人数不多的岗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上百个研究生或是上千个本科生。”这是一位大学生对某大城市招聘会现场的描述,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更令人深思的是,在某些极端案例中,竟然出现大学生卖出“白菜价”、名校生不得不去养猪、陪聊、乞讨等等现象,由此,反思高校扩招的声音也逐渐升高。
扩招开始于1999年,而大学生就业难也恰好开始出现在2002年,即首届扩招大学生毕业的年份。曾有人说扩招与大学生毕业困难没有必然联系,但在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原因当然很多,其中既有社会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在于高校扩招的盲目。
有很多高校在扩招中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相应的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一些地方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这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
对于这些“80后”的大学生来说,扩招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享受高等教育的方便,更多的是无奈与尴尬,也许只有这些“80后”们最有体会。在辛辛苦苦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之后,在更多的“80后”心中,扩招并不是他们情愿接受的结果。
有不少“80后”都纷纷表示,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既然无法保证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大多数考上大学的学生能够学为所用,那么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扩招?
毕业了,就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