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800000004

第4章 事业得靠老实人干(3)

古今中外,那些成就了一番大业的人,那些著名的统帅,似乎都喜欢用老实人做自己的部下。清朝有个人,叫曾国藩,他因为剿灭了“太平天国”,被誉为“中兴名臣”,他征集兵勇,就专挑选深山僻壤中种田打柴的“泥腿子”,因为他认为这样的兵丁质朴老实、打起仗来只会出力拼命,而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更不会找借口临阵脱逃。

中国工农红军就是由许多质朴老实的“泥腿子”们组成的钢铁队伍,这是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胜利的坚牢基石。“飞夺泸定桥”这一长征中最惊心动魄的壮举,向世人展示了老实人们不找任何借口,坚决完成任务的卓绝品质。

1935年5月25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胜利地强渡到大渡河畔的安顺场的对岸。工兵连立即架设浮桥。但渡口水深流急,几次架桥都失败了。部队想方设法又找到了3只渡船,可都需修补。虽严密组织,加紧渡河,直到26日上午红1团才全部渡过了大渡河。红军数万人马要靠4只渡船迅速渡河,根本没有可能。而此刻,国民党的几路“追剿”大军离安顺场只有几天的路程。如果红军不能迅速渡河,就将处于背水作战、两面受敌的险恶境地,很可能会重蹈石达开太平军全军覆没的覆辙。

情况万分危急。要摆脱困境,红军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抢在国民党军“围剿”部署尚未完成之前,迅速北上,夺取位于泸定县境内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泸定桥。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距离160千米。不少路段是盘旋在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道,或绝壁上凿出的栈道,下面是数丈深谷,汹涌的大渡河水在谷底奔流,沿途还有国民党军队拦路。

5月27日拂晓,红军部队经短暂休息,以急行军的速度奔向泸定桥。

左纵队的前卫是在长征途中屡建奇功的英雄部队红4团。27日,红4团在行进途中多次遭到敌人的阻挡,一整天边打边赶路,前进了40千米。

第二天,5月28日清晨5时,红4团再次上路。刚走了几里路,骑兵通信员送来了军委命令,限左路军于明天29日夺取泸定桥!

红4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打开地图,查看部队所在方位,不由地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距离泸定桥还有120千米。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在一天一夜之内用两条腿走完120千米,而且是在敌人层层堵击、道路崎岖难行的情况下完成这一任务。这在现在看来几乎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红4团军又必须完成这一任务,因为红军已经没有任何退路。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王开湘、杨成武二话不说,简单商量后,向全体人员下达命令:坚决在5月29日早晨6时前赶到泸定桥,夺取桥梁,完成为红军开辟通路的任务。

“走完二百四,赶到泸定桥”,立即成了红4团全体将士最响亮的口号和最坚定的信念。

英勇的红4团逢敌开路,遇水搭桥,傍晚时分到达了大渡河畔的一个小村子。这时距泸定桥还有55千米。官兵们一天没有吃饭,战斗行军65千米,又饥又累,已经精疲力竭。

此时,老天也不作美,倾盆大雨骤然落下,把山路变成了泥水潭。可是,任务不允许官兵们停下休息,嚼生米充饥,喝雨水止渴,在泥水中继续前进。但是,路太滑了,天太黑了,红军战士们虽然全力以赴,行进速度依旧无法提高。

此刻,大渡河右岸的国民党川军第38团正奉命火速赶往泸定桥布防,与红4团夹河并进。

红4团也点起火把,向前挺进,行进速度明显加快。走了不一会儿,对岸传过来号音,同时在涛声中隐约传来“啥子部队”的问话。红军司号员按照敌人的号谱予以回答,川籍战士吊起嗓子高声作答。对岸川军认定红4团是自己人,不再问话。到了深夜12时左右,川军走不动了,熄灭火把宿营。

红4团继续前进。雨越下越大,雨水将道路冲刷得如同浇上了一层油,队伍中不时有人摔倒,红军战士们跌跌撞撞,艰难行进。到了后来,全团干脆解下绑带,连接成一条长索,前后拉着前进。

29日清晨6时许,红4团终于按时到达了泸定桥西岸,并占领了全部沿岸阵地。这一昼夜,红4团边打边行边开路,竟然走完了120千米的山路。英雄的红4团创造了让世界上很多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泸定桥位于泸定城西,横跨在汹涌澎湃的大渡河上。桥身全长101米,宽两米多,从东岸到西岸扯了13根用粗铁环一个套一个连成的长铁索,每根有普通的碗口粗。9根铁索为底索,每根相距30多厘米,上铺木板,以通行人。两边各有两根铁索做扶手。桥面到水面有十余米高,人走到桥中间时,桥身左右摆动,桥下奔腾的激流令人头眩目晕,毛骨悚然!

要夺取摇晃不定的泸定桥,本来在原有桥面上横铺着木板的情况下就很艰难,现在靠近东岸的木板已被敌人拆掉,西岸的木板看样子是还没来得及拆完,红军就赶到了。靠西岸的河面上只剩下悬挂着的铁索,渡河愈加惊险。

泸定桥东端就是泸定城。这座城一半在东山上,一半贴着大渡河岸,城墙高近十米,西城门正堵住桥头,过桥后必须通过城门才能进城,别无他路。傲慢的敌人自恃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大声喊叫:“你们飞过来吧!我们缴枪啦!”

夺取泸定桥的总攻时间定在下午4时。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响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22位突击英雄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背挂马刀,腰缠12颗手榴弹,冒着密集的枪弹,一手扶铁索桥栏,一手持枪,攀踏着桥栏铁索向对岸冲去。霎时间,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跟着他们前进的是红3连。他们除携带的武器外,每人携带一块木板,边铺桥,边冲锋。

当突击队的22位英雄刚冲到对面桥头,西城门突然燃起冲天大火,敌人企图用火力消灭红军。在洪亮的冲锋号声中,突击队员们神速地向着漫天大火冲去,一直冲进城门洞。衣服、帽子带着火的勇士们,直冲进城里与敌人展开巷战。22位英雄的子弹、手榴弹都打光了,形势万分紧急。正在这关键时刻,红3连冲过来了。接着,后续部队也迅速过桥冲进了城。

英勇的红4团仅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到黄昏时分,全部占领泸定城,控制了泸定桥。

泸定桥的成功夺取,使中央红军得以顺利越过天险大渡河,并最终摆脱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险境。有人曾说:“红军在此夺取的不仅仅是光溜溜的13根铁索,而是夺取了整整一个时代。”

在现在许多聪明人看来,红4团的红军有很多借口不去按时完成这项任务:120千米一昼夜走完绝对不可能;路上随处可遇到敌人的阻拦;天下大雨,路滑难行;夜太黑……中国劳动人民的优秀儿子红4团的战士们,面对上级的命令没找任何借口,没说半句抱怨的话,老实人的任劳任怨,使他们绝对地服从了一昼夜走完120千米的命令;老实人的苦干和拼命精神,又促使他们排除一切困难和阻力,坚决地执行和出色地完成了夺取泸定桥的极其艰巨的任务,创造了长征途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业绩。

当上级下达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时,老实人会说:“好的,我坚决完成!”然后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执行中去。有的人会犹犹豫豫地说:“是让我做吗?好吧。”可能将任务放在一边,在上司的不断督促下才不得不做。而一贯精明的人则会说:“这样的工作我从没做过呀!小方这方面有经验,是不是让小方做?”如果推辞不掉,就继续寻找别的借口。

巴顿将军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里说: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在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这么多。

“我有一个有窗户或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之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大冷或太热。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

“最后,有个伙计对其他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畜生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最后,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就完成任务的人。”

巴顿将军提拔的正是那些不找任何借口坚决完成任务的老实人。因为他明白,干工作不能有借口,事业得靠老实人的埋头苦干向前推动。

7、老实人顾全大局

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两个“局”:一个是整个组织、整个事业的“大局”,一个是作为组织一分子的个人的“小局”。本质上讲,这两个“局”的利益是一致的,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

但我们知道,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是直线式的,都会遭遇各种曲折。在事非曲直一时难以明朗的情形下,受怨屈和误解的往往是老实人。因为老实人考虑问题往往从大局出发,他不会只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鸣不平”,更不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小局”而做出有损“大局”的事来。相反,他宁可为了大局而做出个人牺牲,委屈自己,即使使自己“蒙冤”也心甘情愿。

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就是这样一位始终以革命大局为重的老实人。

刘志丹在组织领导武装斗争,创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一方面要同敌人作英勇顽强的殊死搏斗,另一方面还要同来自党内的错误路线的干扰破坏作斗争。他以对党、对人民的一片赤诚,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无私无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表现了坚定的无产阶级党性和对革命事业忠贞不二的崇高品质。

1935年10月初,王明“左”倾错误在陕北恶性发展,他们开展了“反对右倾取消主义的斗争”和“肃反运动”,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大批党政军干部逮捕关押,并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当时,刘志丹正在前线指挥反“围剿”斗争,由于他在边区人民和红军中的崇高威望,他们不敢贸然下手,而是采用欺骗手段,以调往北线指挥作战为名,将他骗离前线。

刘志丹在前往瓦窑堡的途中,遇到了通信员,见到了逮捕他和其他同志的命令。他明知危险就在眼前,但为了不使党和红军分裂,自毁长城,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他不顾个人安危,决心不惜个人的一切据理力争,制止这场大错特错的肃反运动,维护党的利益与团结。

刘志丹一到瓦窑堡即被关押,受尽折磨。面对随时都有可能被处死的严酷现实,刘志丹始终以对党的耿耿丹心泰然处之。随着大批干部的蒙冤,陕甘根据地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在这危急时刻,党中央、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了解到根据地正在进行错误肃反和刘志丹等被捕的情况后,当即命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并派人代表党中央将受诬被捕的同志全部释放,使他们幸免于难,毛泽东、周恩来亲切接见了刘志丹,对他予以安慰和鼓励。

出狱后的刘志丹胸怀坦荡,毫无怨言,代表全体获释的同志感谢党中央的英明处置。但一些获释的干部因蒙受不白之冤而愤愤不平。刘志丹告诫大家,党内问题不必性急,要忠诚为党工作,让党在实际行动中鉴定每个党员。他说,大家不要再记前仇,应该想大局、想团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把革命工作做好,再不要提这回事了。

对此,党中央予以了高度评价,指出,“刘志丹等所坚持的政治路线和立场是正确的”,“当陕北‘肃反’问题未彻底弄清楚时,他们一贯地把握了布尔什维克的立场和态度,这是值得我党同志们学习和效法的”。

在党中央召集座谈会上,刘志丹一再谦逊地表示,我们工作中也有缺点和错误,强调要“团结起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努力工作,为完成我们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1935年10月的蒙冤,是刘志丹革命生涯中最危险也是最后一次。在此之前,刘志丹已数度蒙冤,但他无论遭受多么大的冤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都初衷不改。

同类推荐
  • 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本丛书分为五个分册,分别为《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生产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为读者提供了在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制度范例和工作流程。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最清晰、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范例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环节都作了切合实际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
  • 窃笑红楼

    窃笑红楼

    本书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故事为背景,窃笑大观园企业由盛转衰的过程,期间虽颇多嬉笑怒骂之言,但皆含讽古喻今之意。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借这个由头,使中国的家庭企业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心态上,都有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特别是能给一些私企老板以警戒:经营时是凌云壮志,有点成绩后是不可一世,最后还可能是惟我独尊,结果只能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如果你也是如上的其中一位,最好把本书放在案头,虽不能对你的人生和企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或许也能给你以警示。
  • 7-11连锁业真经

    7-11连锁业真经

    保持畅销品的齐全。7-Eleven便利店的主要顾客群为年轻人,那些年人对7-Eleven的评价就会一落千丈。7-Eleven的重视信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只要食品一过食用期限,适时订货、迅速交货,年轻人对电视的商品广告极为敏感且反应迅速,是7-Eleven奉行的宗旨之一。如果店主在广告刊登后,鲜度管理:7-Eleven特别注意产品的新鲜,没有进货,立即从陈列架上撤掉进行丢弃
  •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在《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中柯维将“第3选择”进行了多领域的解读,无论是政治家、企业家、各级学校和医院组织的管理者、职场人士、所有步入婚姻的人以及青少年,都能从本书中获益。无论在职场、战场、会议室还是厨房,都同样适用。
  •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本书中这套方法为销售人员提供了一份穿行于新领地当中的路线图,并能收获优异的表现与心灵上的满足感。无论是销售业界的前辈级人物,还是初涉销售圈的新人,阅读这本书,都会体验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热门推荐
  • 恋爱玛奇朵

    恋爱玛奇朵

    古灵精怪的黎妃雪在父亲的安排下,以一个新的身份转入当地的贵族学校——枫林学园。然而鬼点子层出不穷的她不甘现状,乔装成一个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进入枫林学园。岂料在进入枫林学园的第一天,因误闯禁地,在那片残阳如火的枫林中,她遇见了两个命中注定的少年……故事的背后,冥冥中,究竟是谁的安排?谁的算计?
  • 楚歌

    楚歌

    她说,她的世界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就好像战火峰飞时的一首楚歌,即便战败。她依然有自己想要爱、想要守护的人。
  • 蛇衔草

    蛇衔草

    他,是蛇,是最凶狠的毒蛇。她,是草,是不起眼的杂草。他有蛇毒,她治蛇毒。是她克制住了他?还是他禁锢了她?她,和他。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这一世,是凤凰涅磐还是永生眷念……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掌掴至尊神

    掌掴至尊神

    浩大世界,三千六界,群英荟萃。人族羸弱,为百族之末,当自强不息,少年强则人族强,人族强则百姓兴。人族一心,上诛仙,下除魔,平灭神,血战六界。战歌吹响,人雄辈出!少年出北麓,闯天人,入圣地,平乱世,荡六界,掌掴天下,谁与争雄?当为至尊神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腹黑王爷的百变王妃

    腹黑王爷的百变王妃

    相传相府八小姐凤凌,生来丧母,相貌平淡,毫无武术天赋,连个丫鬟都打不过!谁知道她医术绝顶、智慧滔天、美貌无双,武功几乎登峰造极!世界第一律师凤凌,一朝穿越,成了相府八小姐,最害怕麻烦,却给了她麻烦最多的身份!小小婴儿刚会动,就爬到香炉处抓了一把灰抹在脸上,把自己擦得难看至极,果然让一心权贵的父亲打到偏院,从此再不过问。救个人救出个大麻烦!为毛这个韩炫萧缠上她了,都十年了他怎么还记得!一个蝴蝶胎记,成为红线,将两人的命运紧紧相连。不就是偷个药材嘛,那妖孽还是不是王爷了,不仅让手下假装睡觉放她进来,还把国库里的药材都打包送了,一个月的御医,我当!但是这个皇帝不要脸,我就是不听封,凭什么要被杀头!冲冠一怒为红颜,镇国王爷叛离翔羽,带走了所有的武官,天下二分。和亲失败,翔羽国皇帝看上了凤凌,凤凌出手,震惊四座,百姓造反,天下五分。当身份的秘密揭开,昔日的懒散化作前进的动力,会有一人与我并肩……真是雷人,什么叫巫族公主!既然留着巫族的血,我就定会报灭族之仇!神秘的引魂黑猫,冰雪的主宰白色雪狐,还有缓缓演奏的乱世之曲,盛世婚礼,却让王爷知道爱人身中剧毒,身是神医却不能解其自身之毒,堂堂王爷默然滴泪,在心中立下惊天誓言:倾尽一生,但爱王妃,王妃若去,绝不独活!两人比肩,盛世风华,倾一世妖娆只为你,既然你愿天下安,我就收了这天下送给你!————————本文前段轻松,后段平定天下外加解毒,有兴趣者可以加进书架哦,赠送片段。(一)“脱衣服。”凤凌缓缓道。“王妃不必这么急色,只是手接触到了而已。”凤凌差点没一手刀砍晕他,“白痴,这毒素已经通过你的手蔓延到肩膀处了。”韩炫萧笑笑,拉开衣襟,极慢的一件一件像是展览一样的剥离开,配上那脸,凤凌都受不了了,甩了甩袖子,“你慢慢脱,我出去吹风。”韩炫萧闻言,立刻速度了,“裤子要脱么?”“你脑残啊!肩膀跟裤子有毛关系啊!”“你个大男人,可别喊疼。”凤凌吓唬韩炫萧,银针刺穴,是不会疼的,因为刺都是穴道,但是韩炫萧却笑嘻嘻的说,“经过了王妃的手,就算毒药我都吃,更不要提疼不疼了。”凤凌对这妖孽彻底无语了,银针拿起,对着穴道就扎下去。更可恨的是等凤凌扎完了之后,韩炫萧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果然一点都没感觉到疼,王妃的手真是灵药啊。”默……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