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600000039

第39章 趣说演绎——词语也会七十二变(1)

“牺牲”原来是祭祀用的牲口

“牺牲”现指为了正义或者其他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是一种无私的行为,而在古代,“牺牲”却是指宗教祭祀仪式上所宰杀的牲畜。

牺牲都从牛字旁,因为牛在古代是贵重的牲畜。“牺”是指宗庙祭祀时毛色纯正的家畜,它是祭牲之专名。《礼记·曲礼下》:“诸侯以肥牛,天子以牺牛。”这是说,古代礼制,祭祀诸侯用肥壮的牛,天子则要用纯色的牛。“牲”指供祭祀的家畜。孙诒让《正义》:“祭牲必毛纯体完。”“体完”“全体”都是指整只的牛、羊、猪。这里的“牲”便是指用于祭祀的整只的家畜。对于祭祀祖先的飨宴,不仅要毛色纯(牺),而且要整只的(牲)。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不忘根本,对于祖先非常重视,祭祖是隆重而讲究的。

牲畜,指人饲养的动物,如“家畜”“农畜”,含义较广泛。古时有所谓“三牲六畜”,“三牲”指猪、牛、羊,而“六畜”则包括鸡、犬、猪、牛、马、羊。古时常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以形容农之丰年。据郑玄注:“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这便是说,刚开始饲养的牲口叫“畜”,养壮大而可宰的叫做“牲”。

由此可见,“牺牲”的现代词义是根据古代宰杀牛羊猪以供作祭祀这一事而引申出来的。对于被杀的牲畜来说,是为了人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生命的,于是凡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舍弃自己的生命便是作出了牺牲,牲畜如此,人亦如此。

日夕牛羊归

隋朝的侯白,爱开玩笑,他与杨素、牛宏同朝为臣。有一天退朝归来,侯白说:“日已夕了。”牛宏道:“刚下早朝,如何便到日夕?”侯白说:“你没听有诗句说‘日夕牛羊归’吗?你二人一牛一羊同时而归,岂非日夕?”三人哈哈大笑。

古代“大夫”是大官

现在,人们很自然地把医生称为“大夫”,而在以前,“大夫”是指朝廷的高官。那么,朝廷的高官是怎样成为医生的呢?

“大夫”是个官职,早在春秋时代就有“大夫”之称,而且按照职位高低不同,还分上、中、下大夫。屈原就曾以“三闾大夫”的官位主持楚国的朝政。唐代以后的“中散大夫”“谏议大夫”等都是皇帝身边的重臣。

医生在古代地位极低,是排在九流十家之外的不能入流的低贱职业。医生在那时当然不能与官位高的大夫相提并论。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繁,吏治腐败,卖官鬻爵成风,致使官衔泛滥。当时,人们习惯以官名相称,读书人称“相公”,卖茶人称“茶博士”,有钱人称“员外”,医生被称为“医大夫”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真正称医生为“大夫”是从宋代开始的。

在宋代,随着医学制度和医学管理的发展,医学的地位越来越高,医生也越来越受尊重。宋代设有医官,官阶分“大夫、郎、医效、衹侯”几个等级。这样,称医生为“大夫”就成了正式的称呼,并一直沿用了下来。到了现代,帝国官员“大夫”不复存在,医生便独占了“大夫”这个名称。

“郎中”一词的由来

郎中是医生的别称。何以称医生为“郎中”?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为护卫、侍从,随时建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称中医师为郎中是从宋朝以后民间开始的。当时,有位官至郎中的人,名叫陈亚,曾以中药名写诗百首,时人誉为“药诗”,以后便有学者以读陈亚的“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名称。

“流氓”本来不指坏人

一提到“流氓”这个词,我们很容易就产生厌恶、反感的心理。按现代汉语的解释,“流氓”从广义上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从狭义上指侮辱女性的人。然而,从词源上来看,“流氓”最早并不是指坏人。

流氓的本义是指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在古代并不含贬义。流,是像水一样流动,无立足之处的意思。氓,古代指的是“民”;民,按郭沫若解释,甲骨文是画的一只锥子刺瞎一只眼的形状。上古各社会集团互相征战,抓的战俘都是奴隶,为了不让他们跑掉,不但带上木枷,还刺瞎一只眼睛。“民”因此就指那些失去自由的劳动者了,所谓“以锥刺目者为民”。后来,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自耕农和小生产者也可以称为“民”,这是因为他们与过去的奴隶一样从事劳动的缘故。这一来,“民”可指固定的耕作者了,过去它所指的逃亡农奴的本义则用“氓”来表示,字形加个“亡”,是因为这些人离国离家,流亡在外。“亡”不是死,而是“逃走”的意思。

既然“氓”是抛家离国、四处迁徙的人,那么“流氓”也是四处漂流、无家可归的人。在统治者眼里,这种贱民是无所顾忌的,他们没有职业,没有家庭拖累,为了活命,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他们没有妻子,因而爱说粗话,下流地侮辱妇女。

就这样词义发生了变化,“流氓”便成了对坏人的鄙称,产生了贬义,含有“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意思了。不但有这种行为的人被骂为“流氓”,这些行为本身也可称“流氓”,比如放刁撒赖、侮辱妇女等行为都被称为“耍流氓”。

总的说来,“氓”和“流氓”本来在古代无贬义,指“无业游民”,是个中性词,《诗经》就常把普通人称为“氓”。“氓”的中性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可以见到迹象,像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内地人流浪到新疆去做苦工,没有户口,没有妻子、儿女和家庭,社会上称他们为“盲流”,即盲目流动的人,这本身没有什么贬义,正好是古代“氓”的意思。由此可见,“流氓”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是人的主观认识起了促进作用的。

鲁迅谈流氓

1931年,鲁迅在上海东亚同文书院作题为《流氓与文学》的讲演时,对“流氓”一词这么界定:“流氓等于无赖子加上壮士、加三百代言。流氓的造成,大约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孔子之徒,就是儒;一种是墨子之徒,就是侠。这两种东西本来也很好,可是后来他们的思想一堕落,就慢慢地演成了‘流氓’。”(注:“无赖子”“壮士”“三百代言”都是日语词汇,即无赖、流氓、痞子的意思。)

“借光”的故事

“借光”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常用于向别人询问或请别人给自己方便的谦辞。在人多拥挤时,请求别人让一下路,我们会说一声“借光”;搭乘别人的车时,也会说一声“借光”。但是,“借光”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据《战国策·秦策》记载,秦国有个叫甘茂的将军因受人诬陷,不得已逃往齐国。走出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南),正碰见苏秦的弟弟苏代要到秦国来。两人闲聊起来,甘茂问苏代:“你听说过江边姑娘们的事吗?”“我没有听说过。”苏代回答说。

甘茂接着说:“江边上有一个姑娘,家里很穷,点不起灯,总是到别的姑娘们点着灯的屋子里去做针线。别的姑娘见她老是不带灯油来,就很讨厌她,准备赶她走。这个姑娘说:‘我因为买不起灯油,所以每次都先到这间屋子里来把房间打扫干净,把坐席安排妥当,让你们舒舒服服地做针线活。满屋子都是亮堂堂的,你们为什么对我要吝惜一点多余的光亮呢?如果不赶我走,让我继续在这里干活,对你们有什么妨碍呢?但对我而言,借一点光却大有好处,何必赶我走呢?’大家觉得她说的话很有道理,就把她留下了。”

甘茂接着提出请求:“现在我犯了错误,被秦国赶到关外来,打算到齐国去,情愿替你们做打扫屋子和安排座位一类的事情,希望你不要把我赶走!”

苏代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马上爽快地说:“好。你到齐国去吧,我一定叫齐国尊重你。”苏代到了秦国,先对秦王说甘茂离开秦国,实在对秦国不利,并劝秦王用隆重的礼节把甘茂迎回来。秦王接受了这个意见。后来苏代回到齐国,又对齐国说甘茂如果被秦国迎回去,实在是齐国的损失,并劝齐王重用甘茂。于是齐王就留请甘茂在齐国,并拜他做了上卿。

以后,人们就根据甘茂说的江边上那个姑娘借灯光的故事,用“借光”这个词,表达请求别人在不妨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给予方便的意思。

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他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借来邻家的光亮读书。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声称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治理国家是“经济”本来的意思

关于“经济”一词,词典中是这么解释的:一是指国家或个人的收支状况,如报道中我们经常听到“经济结算”“把经济搞活”,等等。二是生活上的节省或节约,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例如有些餐馆门前挂的招牌写着“经济小吃”“经济早点”等。然而,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并不是以上这两层意思,而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晋书纪瞻》中“识局经济”,隋王通《文中子中说》有“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它们都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同类推荐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成功社交72法则

    成功社交72法则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于外力的,要想倍受瞩目,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必须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炼。正所谓:肚中有货,不骄不躁,不怕没有伯乐寻不着千里马,气宇轩昂,平易谦逊,不愁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热门推荐
  • 工作的成就

    工作的成就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囧囧穿越路之卿本佳人

    囧囧穿越路之卿本佳人

    不知为何,却捡了小狐狸回来咦?怎么他似乎能看懂那个小狐狸的眼神呢?这是个什么状况?命运的锁链紧紧缠绕,一生纠缠。几世情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和他的故事精彩上演。,这年头遇到穿越并不稀奇,穿了就穿了吧!可最让安然接受不了的是——她竟然穿成了男人。天啊!不带这么欺负人的。纠结啊!她是该娶个娘子,还是该嫁个相公?她无语凝噎,谁来救救她吧!他,轩辕锦,冷面战神。红尘情事,本是俗不可耐,为何却被那个臭小子吸引了心神。刚刚从纠结中明白过来,却天人两隔。
  • 读书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读书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如何读书,如何培养读书能力,并列举了一些名家作品。
  • 感悟成功人生

    感悟成功人生

    生命,需要鼓舞与希望;心灵,需要温暖与滋润。幸福并非来自物质的充盈与做人的成就,它是一种用心感悟得来的愉悦和满足。它的滋味,我们曾尝过,却早已遗忘……本书以感人故事为原料,调配以哲理的启思,汇集生活中鲜活的平凡点滴,记录了属于每个人的成功、失败、彷徨、突破与飞跃。希望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给自已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温暖,陪伴我们走向人生的完美之旅……
  •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

    穿越遇到一个腹黑、毒舌又貌美的男人时怎么办——你扑我逃!譬如:七夕收到了一份厚礼,她未喜反惊:“为什么是一只耗子!”暗卫道:“王爷说了,一只耗,一直好……”她风中凌乱:“这也能谐音!?那旁边为什么还有一块小鲜肉?”暗卫道:“王爷说,他的财产,生命,智慧,身体都属于你,包括这块大腿肉。”她泪流满面。尼玛,能不要吗?当草包二货狂人误惹腹黑毒舌帝,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我是你的克星

    我是你的克星

    “听我说!从你进公司就注意到了你,把你带到身边做事也是因为不想你离我太远。你可以把我的表白当作一个项目预案,好好考虑!过几天答复我也行的,但是不要让我等太久!”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剩女嫁豪门婚后别样2:早已爱上你

    剩女嫁豪门婚后别样2:早已爱上你

    ??爱情也许就在一瞬之间,一个回眸,一抹轻笑;爱情也许就在一次偶然的邂逅,没有言语却深深记住;爱情又或是一生的事业,就在我们点滴琐碎的生活中慢慢拼凑...?...?????
  • 成就你一生的好心态

    成就你一生的好心态

    心态决定命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向读者阐释了积极心态对人收获幸福、取得成功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对好心态的培养和运用提供了许多有效方法,从而帮助读者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取舍得失,以乐观的心态来应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 重生之黛玉穿越到我家

    重生之黛玉穿越到我家

    她——是林黛玉重生。离世之地产大亨独女,亿万家产唯一继承人。咳嗽一声整个商界都要跟着感冒。可偏偏她又拥有迷人的美貌,雍容的气质,真真是三千宠爱于一身。他——是贾宝玉再世,更是珠宝大亨的二公子,众人皆知的鲍家二少。英俊潇洒,出手大方,高调气派,声势夺人。当他和他,同时看上了她。一个一见面就对她说:“这位妹妹我见过。”另一个初次约会就对她说:“我们结婚吧。”让我们拭目以待,娇柔的林妹妹将如何面对这一切——她,还会哭吗?